第63节 收容院
作者:右边幸福      更新:2023-05-29 04:37      字数:2024
  “你叫什么名字?”张新问。

  毕竟才岁,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被吓的不敢说话。

  半响后哆哆索索道“我叫李鹤。”

  这个名字张新有一点点印象,好像是这具身体小时候的玩伴。

  10岁以后没有接触过。

  “李鹤,我不会扣你工资,只想让你记住这次教训”

  “谢谢东家,我以后一定加倍小心。”

  李鹤不停躬身道谢。

  看着李鹤不停鞠躬,张新心里又堵、又气。

  本想叮嘱李鹤以后面对殖民者不必卑躬屈膝,想想没有说出口,因为说出来也没用。

  思想固化。

  五点张新提前来到银行门口等蔡小景下班。

  她父亲蔡德隆去了大深山里,给那处唐山人村落送生存物资。

  银行大厅摆钟刚敲响五点的钟声,楼上便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正是尼亚戈麦斯。

  她平时上班比所有人来的迟、又比所有人走的早。

  “张新。”尼亚戈麦斯笑道,“下午郑老板来过,他又定购了65台车床和一些发电机,这里面也有你的机床吧?”

  “是的,尼亚经理这是回家吗?”

  “今天约了朋友约去儿童收容所。”

  儿童收容所离城区有点远,在城南外七八公里的地方。

  几乎和当地村子容在一起。

  张新本来打算明天去饼铺赵掌柜提到的儿童收养所看看。

  没想到尼亚小妮现在就要去。

  想到她有汽车,张新道“我可以跟你一起去看看吗?”

  “当然。”尼亚爽快答应,“把蔡小景也带上。”

  尼亚习惯性坐进驾驶室,张新站在车门外,“尼亚经理,这辆吉普车真帅,我可以试试吗?”

  尼亚眨了眨眼睛,一脸懵逼。

  “你的意思是你想开车?”尼亚戈麦斯不确定问。

  “是的,我保证不会开进水沟里。”

  “呃”尼亚迟疑两秒,推门走下来,“你开吧。”

  不过尼亚和蔡小景不敢上车。

  张新也不在意,这是一辆四档位吉普,和前世开过的手动档汽车没啥区别。

  上车就能走,开出两三百米,调头回来接上尼亚小妞和蔡小景。

  “张大哥,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开车?”

  蔡小景双眼明亮,内心崇拜的不行。

  张新仰头45度看天,“出生就会。”

  “得瑟~”

  尼亚小妞翻了翻白眼,坐进后排。

  “张大哥不许吹牛”

  蔡小景笑着坐到尼亚小妞的另一边。

  穿越就像新生,‘出生就会’没吹牛啊~

  沿着泥土路,一路尘土飞扬半小时后三人到达收养院。

  只不过眼前的景像让张新目瞪口呆。

  破败的土墙、风一吹就倒的木门。

  视线越过低矮土墙,后面是许多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灰头土脸的小孩,及大片破烂不堪的屋舍。

  有点清末的即视感。

  好像没有彩色,包括天空在内、一片灰暗。

  尼亚小妞和蔡小景好像已经习惯,对此见怪不怪。

  看到汽车,小朋友们兴奋地隔着院墙不停挥手,不久后走出来一个妇人。

  妇人实际只有五十多岁,看上去六十岁不止。

  “你好乌塔米院长。”

  蔡小景和尼亚小妞向妇人打招呼。

  听名字,这居然是一个土人妇女。

  可这是一家以唐山儿童为主的儿童收容所。

  “你好尼亚经理、蔡小姐”

  挨个打招呼,妇人看向张新。

  “我叫张新,你好乌塔米女士。”

  这时后面又开过来一辆汽车,和吉普不同,属于那种很老款的老爷车。

  司机率先下车,为后排拉开车门。

  一个陌生女人走下车。

  女人就像这灰暗世界的一抹光彩,身着浅色、印花修身旗袍,看上去又美又漂亮。

  特别是那双腿

  “好久不见。”

  女人约左右,皮肤白晰、身高约165米左右,加上身穿修身旗袍,看上去美的夸张。

  有前世街头美女的味道。

  “郑章。”

  尼亚上前一步和对方轻轻拥抱。

  看上去关系不错的样子。

  郑章看向蔡小景,“小景好久不见。”

  “表姐好久不见。”蔡小景应了声。

  蔡小景叫对方表姐,尼亚小妞叫对方郑小姐。

  眼前这个妙龄女郎,大概率是郑奕住和蔡三娘所生的大女儿。

  “你是张新吧?”郑章看向张新微笑问。

  张新朝女人抱了抱拳,“你好郑小姐。”

  郑章比张新大9岁,加上郑奕住对自己多有扶持,必要谦卑还是需要的。

  最后郑章看向乌塔米院长。

  “乌塔米院长,最近怎么样?”

  “还好,老天爷保佑,这周没有人生病。”

  乌塔米脸上一副‘幸运’模样。

  看来孤儿生病后果很严重。

  想想又理所当然,就这里的卫生条件,一个生病传染两。

  生病后只能靠老天爷保佑。

  死亡率极高。

  郑章从包里取出100盾递到乌塔米院长面前,“希望可以帮到你。”

  尼亚也拿出100盾递过去。

  张新摸了摸口袋,手里出现10盾钱,“这是我和小景的心意。”

  蔡小景一天工资3角,一个月才9盾工资。

  这样去看,10盾也算是一笔大额捐增。

  “谢谢。”乌塔米院长道了声谢,推开院门道“请跟我进去看看孩子们。”

  四人跟随她走进院子。

  这里是一片类似操场的泥巴地,很多孩子在这里奔跑、玩耍。

  像是泥猴子似的。

  看到有客人来,纷纷围过来。

  其中有些小朋友认识尼亚和郑章,姐姐、姐姐叫个不停。

  “乌塔米院长,这里有多少孤儿?”张新好奇问。

  “三和城仅这一处孤儿收容院,因此人数有点多,有900个3到12岁儿童,还有270个2岁以下婴儿。”

  这么多孩子,张新第一反应是‘惊吓’。

  前世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倾家荡产啊~

  反应过来,这个代年一天吃两顿稀饭就行。

  没有可比性。

  估记花不了几个钱。

  张新又问乌塔米院长,“有多少人照顾这些孩子?”

  “包括我30人。”

  “殖民政府有没有补贴?”

  乌塔米摇头“从未有过一分钱。”

  这时房舍那边传来三声锣响。

  孩子们转身就跑,眨眼间四周一空。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