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镜里片      更新:2023-05-29 05:44      字数:4056
  贺端风有心事。但太子只以为她是在想该配什么药。……三天的时间转眼而过,京城这几天都在下雪,幸而都不太大,不过下得久了,地上也积了雪。宴卿卿呆在府中几天,中途有事去了趟宴府的铺子,将宴府钱财折算以后,把账本锁在了房内,没送到宫中——这时候送进去,就是明晃晃地在跟别人说她早已和闻琉接触。临近年末,不知内情的众人皆是喜气洋洋,在外置办了不少新东西拿回来。宴卿卿在阁楼中习字静心,心却跳得愈快,越发觉得紧张,最后还是把笔放在一旁,坐了下来。她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抿了口。宴卿卿身着浅鹅黄百褶裙,内衬浅白绸缎衣裳,绣有玉兰花样,嵌象牙白珍珠。饱满傲挺的雪脯撑起美好弧度,隐约能看见深深的沟壑,脖颈纤细,她的眉眼微微皱起,似是在想什么。京城内太平静了,就连巡逻的官兵都和往常的人数一样,没加多半个。太子是在京城长大的,城内兵力分布他定知道,闻琉既是早就知道他要回来,那地方应已经换过。宴卿卿是将军之女,听过父亲教与兄长京城内部署,虽是零星半点,但也能看个大致。上次出去看铺子的仔细观察,发觉京城之中没有设防,而闻琉似乎也没有这个打算。宴卿卿转念一想,心下一惊,站了起来。或许并非不是没有设防,只不过京城内没有部署必要……太子的人根本入不了京!?倘若闻琉的探子混在其中,且时间许久,对太子他们的策略极为了解,这也不是不可能。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太子还活着的?她的揉了揉额头,慢慢坐了回去,又把手中的釉色茶杯放在案桌上。杯托成淡白带绿的荷叶卷边状,茶盏有精致莲花瓣,杯沿有淡淡的浅红口脂。宴卿卿的手搭在扶手椅上,忽觉自己不了解闻琉了,她知道闻琉不如表现出来那样简单,可他心思深到这种程度,倒是出乎宴卿卿想象。相然手里提着食盒,掀开帘幔走进来。“小姐,厨房做了点心。”相然把食盒放在酸枝木雕花圆桌上,抬头望向宴卿卿,“您都写了一上午的字了,该歇歇了。”宴卿卿起身离了书椅道:“正巧有些饿了。”相然把盒中的桂花白叶糕,红珍豆糕等拿了出来,宴卿卿在圆桌一旁坐下。她嘴上说饿了,但手却搭在细腿上没动,眼眸看着相然。“外面可有什么动静?”宴卿卿问。相然摇了摇头说:“知道小姐担心,奴婢就派人出去盯着,但也没敢做得太过,回来的人仍旧是说没有异样,甚至还问奴婢是不是有什么大事。”“随意说个理由就行,”宴卿卿叹口气,“若真如我所想,恐怕这事结束了,我们都不一定知道。”如此看来,闻琉前几日根本不必过来找自己,宴卿卿的纤手捏了小块酥软糕点,心想难道他只是想要来讨个自己原谅?可闻琉能做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小姐是说皇上会把此事瞒下来?”相然问。宴卿卿道:“他既然已经知道,那这就是最稳妥的法子。”在位时出现叛乱,倘若以后没个圣君之称,只怕会留在史书上被后人议论。……宴卿卿那倒确实是闻琉最初所想。他本是想着在京城外围杀赵紊,揪出朝廷里藏着的蒙古国探子以儆效尤,再找到太子,私密带死而复生的太子找宴卿卿,表明此事全看她决策——闻琉素来喜欢在她面前表现自己的温善,之后送走太子,再让她假怀身孕,入宫为后。他若想要那孩子,宴卿卿便不会流掉,她最疼他。退一步说,即使是为了太子平安,她也不会再拒绝他。但宴卿卿先见了太子,甚至因为太子犹豫了,闻琉便变了主意。他要杀了太子,宴卿卿最重要的只能是他。野兽的占有欲总是强烈的,渴求独一无二,尤其是经过驯化后——他们只会伪装成谦逊温和,最擅长掩饰自己的本性,骗得旁人的宠爱,内里却仍旧是逃不脱的狠毒。……雪虽未下大,但对行军之路到底是有阻碍。赵紊在两处藏下私兵,本以为离得近的纡州那边会先到,但未料到先来的却是桓州两万人的。领兵的人名叫王诀,是个中年男子,样貌平凡不显眼,但才能却不容小觑,赵紊这几年才提拔上来的。“郡王,已驻扎完毕。”王诀掀开厚实帐篷的门帘,面色严肃地朝赵紊道,“因来时避人,带不得太多军粮,天气又凉,故问郡王何日出兵?”“王将军。”其他人见他进来,皆拱手称了声将军。王诀点点头。他们驻扎之处是个密林,平日里之后柴夫来砍柴,现在雪封了路,又是年末,倒也没什么人过来。这里是京城,吃不起饭的穷人虽有,但也极少,闻琉下令安的灾民救济又恰好在另一个方向,只要仔细些,就不会露出痕迹。“再等一天,京城内没有动静,但也不可不防。”赵紊回他,“太子在京城内等着,不耽误事,朝中还没有人和我联系。”王诀皱眉问:“郡王,那人是否可信?卑职不能拿着兄弟们的命开玩笑。”赵紊笑道:“自然可信,不用担心。”王诀是个可信的老实人,如果不是赵紊对他一家有救命之恩,他是不会跟着赵紊做这种反叛之事。他也没问赵紊朝中那人是谁。赵紊的手指轻敲着简易木桌,发出声响,他招手让王诀上前。赵紊坐在一旁,指着皇宫布局图问:“你可知京城守卫最严的是哪扇门?”王诀想了片刻后回道:“卑职猜是兴庆门,当年安西王派兵从此门攻破,据说宫垣尽毁,只剩残貌,后来三皇子派人修好,想来守卫应该是最多。”“你说得没错,我当初进京时走的这扇门,确实有不少人把守。”赵紊道,“年关将至,守卫的人应加了不少。不过就算再多,也抵不过我们三万大军。”王诀有些不明白了:“郡王的意思是?”赵紊点头道:“从这扇门进。”在场的诸人皆不明所以,而王诀却摇头说:“卑职觉得不行,当年安西王败了,我们不该走他的老路,实在晦气。”有人道:“这门当是最牢固的,郡王何解?”赵紊笑说:“太高看三皇子了。”第64章天空阴沉沉, 比前几天又冷了几分。街上行人裹紧厚棉衣,背风小跑起来, 呆在外边的人少之又少。城门雄伟华丽,高墙厚实, 有队兵将正在把守,着铠甲, 佩锋利横刀。闻琉站在一旁的茶楼之上, 隔着雕花窗看来往于城内外的人,寒冷的冬风吹入, 他倒不嫌凉。这城门看着高大, 实则只是个虚架子。当年二皇子与三皇子是一丘之貉, 两人共同谋害太子, 可惜二皇子运气不好,赔了自己的命。三皇子侥幸躲过一劫, 不日之后便即了位。他这人野心勃勃, 想要做个万人敬仰的帝王, 对旁事都不下心思。他那时虽快要满十七, 虽在宴府中, 但手上没有一兵一卒。做皇帝的三皇子没心思管他这个不求上进的弟弟,却又怕他像二皇子那样有不轨之心, 赐他一座雄伟的府邸, 让他住了进去, 看着像帝王宽厚, 实则要把他软禁了起来。闻琉突然笑了笑, 他抬手将窗关了起来,银白袖纹仿佛闪着光,灰色狐裘暖和干净。三皇子毒发身亡,所有人都在怀疑究竟是太子还是二皇子下的毒,没人想到底下还有个会医术的五皇子——他也不值得怀疑,三皇子的毒中了不止一两年,只不过是没了解药压制,这才慢慢显露症状。太子和二皇子都没了,这解药自然是不会再有。皇位之争,腌臜手段总是层出不穷。闻琉转过身,到厅内的圆桌旁坐下。这雅间是隐蔽的,筑得也高,闲杂人等上不来也不知道有这个地方。一个侍卫走了进来,他跪下道:“宫内已部署完毕,一万大军等候命令。”“知道了,小心着点。”闻琉点了点头,“唐维回来了吗?”“正在赶回来,应该快到了。”那侍卫说,“唐大人没找到了确凿证据,但也大致有了个范围。”唐维被私下派出去查赵紊与蒙古国的哪位探子接触,现在正往这里赶。闻琉又道:“他可说了什么?”侍卫摇头:“唐大人的信今日刚到,他只简单写了李太傅三字,旁的没说。”闻琉微微挑了挑眉,似乎早有所料,他给倒了杯浅淡的茶水,饮了一口,看着侍卫。“先前曾与您禀报,”侍卫说,“在诸位大臣府邸布下的暗卫传过消息,前日日有几位大臣向外面递信。”“李太傅,刘右丞,胡尚书。”他向闻琉报了名字,又迟疑说道,“胡尚书近日行踪可疑,虽没做出格之事,却养了房小妾,是外邦的,我们的人没查出他们两个奇怪,但他本应是最该被盯着的,唐大人之言让我们不敢确认。”刘右丞是皇上的人,他的信还没送出去闻琉这便已经先有了一份,不值得怀疑。这侍卫还欲再说,外边又有一人在外道:“主子,唐大人到了。”闻琉抬眸:“让他进来。”唐维风尘仆仆赶回来,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肩膀上有雪痕,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来了此处。“陛下圣安。”唐维跪下道。闻琉给他倒了杯水,递给他问:“李太傅吗?”“谢陛下赐茶。”唐维接了过来,却没立即喝下,他腰间佩着剑,“没查到确凿证据,但也八九不离十。”“属下出京查赵郡王消息前曾派人找过辽东王套话,意外听说赵郡王接过京城的来信。他看到了李太傅的字迹,属下心中起疑,却不好凭他一己之言怀疑李太傅,便去了太傅老家,一番走访,见了个病弱卖柴的老头,竟听他说太傅母亲是蒙古国人!”李太傅德高望重,字写得好,骨气洞达,遒劲郁勃,不少文人争相模仿,这辽东王便是其中一个。他寄情山水字画,辽东的事几乎都是赵紊在帮衬,而他最喜李太傅的字。唐维口中实在太干,便饮尽手中水又道:“太傅科举出身,属下便私入李家祠堂查其户籍,虽已过去许久,但一切都尚在,可他母亲那却空白一片,没有记载,照理来说这不可能,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该是什么都没有。”“之后属下又去官府查李太傅父亲婚配,发现一切也被抹了,此等模棱两可的东西皆称不上证据,但却愈发显得李太傅怪异,他平日不常和这些人接触,但总有那么个固定时间,说是出去喝茶,但悄悄见的人竟都是外邦人。”算上短命的三皇子,李太傅倒是个历经了三朝皇帝的元老。他为人谦逊,忠君为国,只不过与刘郁威性情不合,时常争吵。闻琉算来算去,也没想到那个探子能是这位。他的手搭在桌上,心想当初先帝勤政为民,推执手段皆是果决,最后却还是死于安西王战乱中,也是难怪。如果右丞也不是自己吩咐的,蒙古国岂不是与晖朝两大要臣都私下有协议,朝廷拱手让人,可不是玩笑话那么简单。而赵紊搭上了蒙古国人,还能套出个李太傅,他也真不是一般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