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斩将
作者:石木岩      更新:2022-05-04 12:57      字数:2529
  两人坐在木塌上,拿起包子吃菜。

  赵守庭吃的不多,一边吃一边看地图,徐岩问他:“看了这么多天,您看出什么了?”

  赵守庭指了指地图:“自我朝开国以来,便时常受到匈奴侵扰,太祖英武,三征匈奴,欲根除祸患,可惜天妒英才,最终身死途中,之后几朝,帝王奉行休养之策,积蓄实力,直至先帝上位,以为时机到了,便率领大军与匈奴对决,可惜太过心急,最终大败而归!”

  “如今匈奴的头领名叫乌维,乃是老单于的第二子,在老单于垂死之际,发动政变,弑兄杀弟,夺得王位,这也激怒了许多部落,有三个王族起兵反叛,最终兵败被杀,之后匈奴开始扩张,吞并其他部落,壮大自己,比如楼烦、白羊等部落,全都战败投降了。

  “去年夏天,乌维率领匈奴大军,击败了北方的大月氏,把他们赶出了北漠,正式统一草原!这也让他的野心更加膨胀,此次集结军队南下,只怕所图不小!”

  徐岩愣了下,神色凝重起来。

  他知道这并非杞人忧天,别的不说,清朝不就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且成功了的例子吗?

  更往前的还有蒙古建立的元朝,以及五胡华乱,每一次华夏文明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随后再次重建,周而复始!

  ---

  越往北走,关于边境的情况也就越清晰,平均没隔一日就有信使到来,向赵守庭汇报匈奴动向。

  这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送到赵守庭手中,匈奴十五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正式南下,朔州告急,

  赵守庭当即下令,全速行军,可依旧没能赶上。

  匈奴围攻朔州城,三日后城破,刺史潘玉阳战死,城中百姓四散逃亡。

  匈奴并没有止步,在攻破朔州城后,军队长驱直入,一路势如破竹,连破五城,京师大震!

  就在所有人都惶恐不安的时候,赵守庭带着风尘仆仆的士兵,终于来到了松州城下,望着远处巍峨高大的城池,他缓缓松了口气。

  松州城各大官员武将站在城门处等候,赵守庭令士兵有序进城,他则带着一队亲卫走了过去。

  人群中,一个身穿官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拱手道:“松州刺史张琦,恭迎大帅!”

  “人都来齐了吗?”赵守庭坐在马上问。

  张琦道:“按大帅所召,北地各路人马都已在松州集结!”

  “好!”

  赵守庭看向那些武将,冷声道:“锦州守备马援、云州守备何大福、径州守备郭任杰,何在?”

  人群中有些骚乱,随后有三人走了出来:“参见大帅!”

  其中一人强笑道:“大帅远道而来,我等已在城中备上好酒,为大帅洗尘!”

  “你是?”

  “卑职锦州守备马援!”

  “就是那个未等匈奴派兵攻打,便弃城而逃的马援?”

  那将领神色一滞,有些慌乱。

  “来人,给我拿下!”

  伴着赵守庭一声怒喝,身后亲兵一拥而上,把三人按倒在地。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马援挣扎。

  赵守庭怒道:“尔等身为军人,理应戍守一方,然敌军来犯,却贪生怕死,畏敌怯战,致使城池失守,百姓遭难,罪责深重,国法难容,今日便将你等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听到这里,三人疯狂挣扎,马援更是大喊:“赵守庭,你不能杀我,你没有朝廷旨意,你这是动用私刑!”

  “太后命我为征北大将军,全权负责战事,尔等触犯军法,不需要旨意,本帅也能斩你!”赵守庭寒声道。

  亲卫当即把三人拖到路边,按住双臂,扬起长刀,奋力斩下。

  凄厉的喊叫戛然而止,头颅滚动,鲜血四溅。

  “吾等食君俸禄,当保家卫国,此次与匈奴作战,本帅自当以身作则,不负陛下与太后圣恩,你等也需奋力杀敌,若有畏惧怯战者,必斩之!”

  众人脸色发白,俯身应诺。

  *****

  即将到来的边境大战,并未影响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内一如既往地繁华热闹。

  兴庆宫,长安城三大宫群之一,也是当今太后居住的地方。

  一个内侍领着太医来到殿外,笑着与值守的宫女打招呼,宫女让他们稍等,转身进入殿内通报:“娘娘,王院令来请平安脉!”

  “让他进来吧!”温润的声音响起。

  不多时,胡须花白的王院令走了进来,躬身道:“微臣参见太后!”

  “免礼!”

  太后沈氏坐在榻上,手里拿着奏章,桌上还放着一堆,正在处理政务,有宫女跪坐在一旁,煮水煎茶,清香四溢。

  侍医的宫女打开一个木盒,从里面取出一个棉枕,沈太后把手放在上面,复又盖上一块丝巾。

  王院令道了句‘失礼’,伸手给她把脉,片刻后收回,问道:“娘娘今日可有不适?”

  “也没什么,就是早上起来有些乏力,中午吃饭没有胃口!”

  王院令沉吟片刻,道:“娘娘脉象浮紧,精神无力,应是受了风寒,微臣给娘娘开一副去邪固体的汤药,早晚各服一剂,当可痊愈!”

  “劳烦王院令了!”

  王院令忙道不敢,转身去开药,正好遇到从殿外走进来的宫令红玉,两人见礼。

  沈太后见到红玉,笑问:“阿福可睡下了?”

  “回娘娘,睡下了!今日陛下跟着田先生学诗,很快就背熟了,然后与几个小太监玩蹴鞠,跑累了就睡着了!”

  “你多看着他点,不要太贪玩!”

  “是!”红玉福身答应。

  茶水煎好了,红玉端过来递给她:“娘娘,方才王院令来请脉,可有嘱咐?”

  沈太后也不瞒她:“说我受了风寒,给开了一副药!”

  “都是奴婢的疏忽,未能照顾好娘娘!”

  红玉刚要请罪,沈太后伸手扶起她,温和道:“秋冬换季,天气多变,不怪你们!”

  “那等下喝了药,娘娘去休息一下吧!”红玉劝道。

  “哪里能睡的着啊?”

  沈太后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叹道:“匈奴领兵南下,如今已连破五城,逼近松州府,一旦匈奴突破松州,战乱就会波及中原,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赵将军不是已经到达松州了吗?他是先帝信重的大将,应该能挡住匈奴吧?”

  “希望如此!”

  沈太后揉了揉眉心,继续批阅奏章,待看到一份兵部递来的调令文书,不由一怔。

  洛阳都尉韩元宏剿匪有功,拟迁长安禁军左武卫宣德将军。

  她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这才拿笔写下:“允,另封虞安县子,食邑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