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易象      更新:2023-05-29 14:29      字数:3567
  眼下这座山,草木茂密,一片葱笼之色。显然,这是秀丽之象,属于佳吉之地。“只是不错而已?”不过在一禅看来,这只是叶川的随口敷衍,所以有些不满意:“你再看看,还有什么发现没有……”“一禅,不得无礼。”白石和尚轻喝一句,表情有几分严肃。“师父……我错了。”一禅摸摸光头,一脸尴尬之意。这是做错了事情,被逮住的表情。“没关系的。”叶川摆手,他心中一动,忍不住仔细打量,沉吟道:“雪心赋中有云,火星尖秀向南生……主要是南方属火,星峰尖秀向南,那是吉利之象。”“我观这山,峰形秀气,草木丛生,从表象来看,应该是不错的地方。”叶川分析道:“但是风水之学,藏风聚水,才是风水。俗话说得好,有山无水休寻地,光是有山,没有水源,那是虚吉假地,到头一场空。”“山是龙之形,水是龙之血。风水之道,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所以水是关键,水要是不好,山峰再美,也谈不上好风水。”叶川娓娓而谈:“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逆回,方有眷恋之情。这山有水,水质清澈,透明,冰清玉洁,质量上乘。”“最重要的是,这山涧迂回曲折,从山脉中绕来绕去,呈顾盼之势。”叶川笑道:“山青水美,自成风水之象。”“就这样而已么?”一禅脸上带笑,神情却有几分失望。“当然不仅是这样而已。”叶川摇头,淡声道:“我刚才说的,只不过是风水小势,真正的大形局,还没说呢。”“什么大形局?”萧萌凑了过来,明眸生光,津津有味。“风水大势,就是大形局。”叶川一笑,站在顶峰上,迎风而立,胸中自有豪迈之气:“千里来龙,到头结穴。来龙去脉,有因才有果。抛开形势,只谈结穴,肯定行不通。想要判断一个地方的风水形势到底是好是坏,绝对不能片面,要综合而论。”“有理……”白石和尚深以为然,静静的聆听。“所以说,一山一水再好,也不代表什么。”叶川道:“关键还是十里、百里,甚至千里范围的山川形势,结合衡量。”“千里百里的风水形势,十分的庞大,很难梳理得清,我就不多说了。”这时,叶川无奈道:“那是整个杭州的风水形势,不是一时半会能梳理明白的。况且,一寺的风水,最多能笼罩十里范围。”“所以说,只要分析这十里之地,就已经足够。”叶川环视四周,以他的视力,自然看得清晰明白,一目了然。“怎么分析?”萧萌好奇道:“要一个个山头走完么?”“不用那么麻烦。”叶川摇头,然后低手弯腰,在地上捡了片枯黄的叶子。“你要干嘛?”萧萌很惊讶,不解其意。旁边的一禅,还有白石和尚,也是一脸的疑惑。叶川没有回答,只是举起了手,他五指合拢,叶子扣在掌间。片刻过去,他有所感应,五指自然张开。冷不防,一阵轻风徐来,他手掌之中的那片枯黄叶子,立刻随风而起。呼……气流盘旋,叶子翩翩起舞,在风的带动下,在空中勾起了一个漩涡,然后重新坠落地面,不留下半点痕迹。见此情形,白石和尚瞳光一缩,忍不住轻叹道:“好办法。”“啥?”一禅与萧萌,没弄明白,纷纷傻眼。“怎么回事?”一禅不懂就问:“师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问叶施主。”白石和尚微笑道:“请他来解答。”“没罗盘,只能这样测试。”不等一禅开口,叶川就主动解释道:“在高山顶峰之上,并且还有风吹过,叶子没有就此飘浮而去,反而回旋坠落……”“这说明,这里藏风聚气,形神兼备。”第73章 香炉峰,百年不变!“山高风小,几乎没风,说明缠护紧密……”叶川笑道:“缠护紧密之所,外部的形局,肯定不会差。”“很对。”白石和尚点头表示赞同。“什么叫缠护呀?”萧萌懵懂询问,小白属性暴露无疑。“缠护,就是缠山,就是风水龙脉的余气。”叶川解释道:“余气化成山,把真气保护起来,不受到侵害。”“缠护的存在,就相当于帝王的随从,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守护左右。通过缠护的状况、形势,也可以分辨出,真龙宝穴的等级。一重护卫一代富。护卫十重宰相地。缠护越多,越是紧密,说明龙脉穴场极佳,属于风水宝地。”叶川随口道:“这个就是,缠护证穴法的要诀。有诀云,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引间。”“……原来是这样呀。”萧萌眨着明眸,流露出丝丝迷糊。显然,她没听明白,不懂装懂而已。“这是常识,你回去之后,多翻书。”叶川白了一眼,又继续说道:“从一元寺目前的形局来看,此地缠山紧密,在主峰四周缠绕聚集。一道山涧,从远处而来,又绕峰而下。但见来源,不去见处……”“咦!”才说着,叶川眉眼一眯,有几分惊讶之意。“咋了?”萧萌好奇道:“什么情况?”“这是……”叶川眯眼细看,尽管现在这时段,烈日当空,映得满山辉彩,不是望气的好时候。但是他集中精力,也朦朦胧胧的看到了一片山岚,如晕如雾,升腾于山间。淡淡的山岚,好似一层薄纱,笼在四周山头,起伏不定。气发于山腰,升腾于山巅,恍惚成象。瞬时,叶川猛然回头,问道:“大师,这山……有名字吗?”“……有。”白石和尚答道。叶川追问:“什么名字?”“……你觉得呢?不妨猜猜看。”白石和尚笑而不语。“诶,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萧萌有些发懵:“怎么猜呀?”旁边,叶川认真的打量四方,沉吟片刻之后,最终开口道:“从这里的形势来看,如果让我来取名,可能会称这里为……香炉山!”“啊!”一禅吃了一惊,然后兴奋道:“叶大哥,你猜对了。没错,这里就是香炉峰。”“香炉峰?为什么取这名字?”萧萌很是迷糊,她左看看,右看看。无论怎么观望,都不觉得高高尖尖的山峰,像是香炉的模样。“因为贴切啊。”叶川眼睛微闭,呓语道:“一条山脉,合围如炉,炉中一座座星峰,有缠有护,又尖秀如火,正是香灰、火苗的意象。”此时此刻,借助望气之术,他才算是发现了端倪。所谓横看成岭竖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脉的形势,单只是肉眼平视,很难窥得全貌。毕竟再高山峰,也只是能固定一定,而不是航空观望,尽收眼底。所以,站在高山上,叶川看到的形势,相对来说,也比较片面。在没有望气的情况下,他肯定只能得到片面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许多风水师,为了验证一个风水宝地,往往要耗费几年的功夫,走遍千山万水,踏破一双铁鞋,才最终勘定成功。技艺不行,自然要吃苦。勤能补拙,天道酬勤。除非像叶川这样,懂得望气之术。看到气场的分布,升腾空中的景象,才能一目了然。在他的眼中,整个山寺的风水形势,可谓是清晰透彻,一目了然。十里山脉,蜿蜒起伏,就好像一尾游龙,忽北而西,再卷向南边,接着合围东去。一条完整的气脉,在崇山峻岭之间,构成了一个方形,相当于一个大方鼎。方鼎如炉,又有火星山布于炉中,这样的形势,简直就是天生的寺院道场。“……不对啊。”叶川的脑海之中,浮现了诸多的念头,然后他骤然皱眉,惊奇道:“这样的形势,这样的格局,按理来说,应该是香火旺盛,客似云集的场面啊,怎么这样冷清?”听到这话,白石和尚与一禅对望一眼,表情有些复杂。“叶大哥,你说得太对了。”一禅长长叹气,他摸着小光头,百思不得其解道:“从风水的角度来说,一元寺的气运应该不差的。但是好生奇怪,寺中的香火,一直很稀少……”“所以我觉得吧,可能是名气的原因。”一禅苦笑道:“一元寺位置偏僻,再加上名气比不上城中的几大寺庙。外人就算知道这时有个寺院,也不愿意过来烧香拜佛。”“呃……”叶川皱眉道:“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再差,也不至于这样冷清才对。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能有什么蹊跷?”一禅摇头道:“龙穴砂水向,都没有问题啊。龙正,砂美,水清,朝向合适。穴位更不用多说的,那可是一百多年前,杭州有名的风水大师,亲手勘定确认的,不可能有什么差错。”“寺院的穴场,就在大雄宝殿之下,然后再以宝殿为中轴线,依次扩建天王殿、山门,法堂、经阁等等建筑。”一禅细数道:“一切对称,井井有条。百多年来,寺院荒废过,也复修过。但是再怎么修缮,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旧如旧,不存在差别。”“在方丈室中,还保留了当年的老照片。”一禅说道:“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下去拿老照片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一百年来,整个寺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百年不变。”叶川若有所思。与此同时,萧萌果然很有兴趣,雀跃道:“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下去呀。算一算时间,黏土也应该快到了……”萧萌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下,一行人下山而去。不久之后,就回到了寺院。从后门进入,再走过长廊,就是方丈室,也是白石和尚平日修行起居之所。方丈室很素雅,清净自然,安静祥和。其中的布置,也非常的朴素,只有简单的竹床、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