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
作者:易象      更新:2023-05-29 14:50      字数:3331
  第538章 穷山恶水“茅山……”看到了地方,不仅是叶川,旁边的张扬,也愣住了。然后,叶川瞄了眼地理环境,顿时奇怪道:“许科长,这茅山……好像是苏南地区吧。”“没错,算是苏南,但是不代表,那里不穷啊。”许科长解释道:“根据上头的要求,我们省制定了,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六加二格局。其中在苏北地区,确定了六个重点区域。然后苏中苏南,分别以黄桥、茅山为主。”“要知道,黄桥与茅山,可是革命老区呀。”许科长意味深长道:“两个地方,很不富裕。特别是茅山……听起来名气很大,但是旅游业带来的收入,远没有世人想象中的丰厚。”“所以贫困的百姓,还有很多……”许科长道:“有些人,还居住在贫瘠的山区中,过着没电的日子。甚至于,连种粮食、蔬菜,都是靠天吃饭,生活十分困苦。”“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人,从山中迁移出来,安置在新村落中。”许科长微笑道:“叶先生,这也是你的责任,能做到吗?”“能!”叶川斩钉截铁道,这时候了,肯定不能退缩,怯懦。“很好。”许科长又笑道:“当然,大家也考虑到,这事的复杂性,任务比较艰难,只靠你一个人,怕是力有未逮。不是不信任你的能力,主要是担心时间拖久了,百姓的热情也逐渐熄灭,对政府更不信任……”“嗯。”叶川表示理解,毕竟像扶贫工作,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大力宣传,恨不能人尽皆知。但是在扶贫的过程中,如果雷场大雨点小,肯定让许多人失望。一失望,工作更能开展了。“所以……”许科长继续道:“考虑到你势单力薄,组织给你安排了几个助手。”“助手?”叶川一愣,然后问道:“谁呀?”助手什么的,他倒也不排斥。但是他也担心,许科长给他安排了几个,光吃饭不干活的特殊人士,那就麻烦了。“哈哈……”许科长笑了,笑得比较神秘,他把手中的文件夹一推,笑得很开心:“这里有你助手的姓名资料,你自己看吧。”“呃?”叶川有些困惑,不过还是接过了文件夹。他随手翻开,就看到了一张照片。一瞬间,他愣了一愣,很是意外……“朱坚。”叶川惊讶之余,也随之笑了:“许科长,这些人……都是我的助手吗?”他逐一观看,发现不仅是朱坚而已,还有刘成、孙意,以及谷青流,一个个十分熟悉,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人都是同行,也是在锡兰之中,一起竞争的风水师。“对。”许科长微笑道:“怎么样,你有意见吗?”“……只有一个问题。”叶川沉吟道:“他们会听我的吗?”“在工作上,他们肯定要听从你的安排。”许科长模棱两可道:“不过在工作的过程中,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就要看领导人的手腕了……”“当然,这只是小事,想必叶先生,不会为难的。”许科长笑道:“组织相信你,肯定能够团结同志,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言下之意是,组织看好你,千万不要让组织失望呀。对此,叶川能说什么,只能无奈的表示,他尽力而为。“努力……”许科长鼓励几句之后,就笑着说道:“叶先生,今天晚上,有个动员会,也是接风宴,到时候你务必参加……”“一定。”叶川连忙点头,然后识趣的告辞。许科长也不挽留,礼送两人离开。一会儿,叶川与张扬,离开了建设局,顺便叫了辆车。“老板,现在我们去哪里?”张扬问道。叶川随口道:“找个酒店,先安顿下来吧。”“行……”张扬兴致勃勃道:“听人说,南京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就是夫子库庙秦淮河一带,我们去那边定酒店怎么样?”“行!”叶川没意见,在上车之后,他就低头研究文件夹中的资料。看了之后,他又忍不住一叹。茅山地区,还真是穷啊。穷山恶水,物产贫瘠,资源不丰富。生活在那样的情况下,能发家致富才怪。一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百姓,不要说水电了,连简单的医疗条件也没有,有时候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要走几十里山路,才抵达城镇购买背回去。一来一回,就是一天时间了,可悲。看了资源之后,叶川也觉得,合村并居的必要性。毕竟一些偏远的山村,其实大部分人,早已经搬进了城中,只留下几户,或十几户人家,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没钱,或是故土难离,没有离开村落。为了几户人,耗巨次拉电线,开山辟路援助他们,代价未免太高了。相反,如果把他们迁移出来,好好的安置,更节约时间和成本。城乡发展,共同富裕,这是国策。对贫困百姓来说,也是一条光明大道,很好的出路。问题在于,有些想法是美好的,真正做起来……就难说了。按照任务规划,叶川要负责建造一个可以容纳上百户人口的新村落。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不算多难。难就难在,这上百户人口,来源于不同的村落。他们的生活习惯,肯定是迥然不同。所以新村落的建设,不仅是要建好而已那么简单,还要有包容性……让上百户人家和谐的融入其中,不能发生任何的矛盾。还有就是,村子建成了,不是把人搬迁进村就完了,还要安排他们的就业问题。众所周知,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总结,也让大家明白了,单纯的把贫困百姓,安置在新楼房中,并不能真正的让他们摆脱贫困状态。没工作,没有收入,那么搬进新房一段时间,那些贫困的百姓,往往选择把房子卖了,再回到穷困山村之中生活。毕竟山村再贫瘠,至少还能种些田地,勉强养活自己。外面的生活再美好,可是没有一技之能,根本活不下去……第539章 十里秦淮或许有人觉得奇怪,只要有手有脚的,可以搬砖洗盘子,扫地搞卫生,类似这样的工作,城市多的是,怎么可能养活不了自己呢?能说出这句话的,也是想当然而已。这其中,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隔阂。要知道,贫困山区中的许多百姓,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迈出大山,有些甚至不识字,更不懂说普通话。初到陌生的地方,谁都有抵触的心理,没办法耐心的沟通、交流,再加上一些人有意无意的鄙视、歧视,更是一种可怕的伤害。如果没人,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在闹市之中也会觉得孤独无助,那么回到旧环境中,也不是稀奇的事情。最起码,在熟悉的地方,还能够感到心安。这是经验总结,摸索了几十年,才归纳出来的智慧结晶。文件中的资料,有详细的记载……叶川看了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这压力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而来。还好,就业培训什么的,有专门的人负责,不用他太操心。不然的话,他还要考虑,要不要退出算了……那明明不是自己的专长,偏要硬扛的后果,肯定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失败就算了,他可以承受失败的后果。但是对于贫困的百姓来说,那可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如果是由于他的问题,导致百姓重蹈覆辙,那他良心会不安的。叶川无声叹气……冷不防,张扬叫道:“老板,到地方了。”“这么快?”叶川抬头,看向了车窗外,只见旁边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场景。至于传说中的夫子庙与秦淮河,却是没有看到。“你不是说,先到酒店安顿吗?”张扬笑道:“我就在夫子庙附近,定了一间酒店,现在到了。”“……好。”叶川点头,拿着文件夹、行李箱,下了出租车。张扬预定的酒店,就在街道的旁边。两人走了进去,办理了手续,乘坐电梯抵达高楼,进入套房中。“老板,你看。”张扬在套房走了一圈,就站在了客厅窗口旁边,兴奋的叫道:“河,秦淮河,看到了。”叶川才把行李放到房间中,听见了叫嚷中,就随意走了出来,走到了窗边眺望。乍看之下,他果然在远处,见到了一条河流。在河流的两岸,却是很有特色的黑瓦青墙场景。一个个古老的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分布,很有韵味。“十里秦淮……”叶川的目光,也有几分悠远。遥想当年,东晋年间,衣冠南渡,士族风流,朱雀桥,乌衣巷,王谢世家,高门大户,就集中在秦淮两岸。六朝金粉,精英荟萃,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辉煌的场景,最终成为了历史。哪怕秦淮河依旧,但是流淌的已经不是当年的记忆,而是旅游建筑。哪怕河水两岸,还是古老的建筑,但是那些建筑中,根本没有半点历史遗韵,到处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特别是在身处古老建筑之中,抬头就能够看到,一栋栋摩天大楼的踪影,很让人出戏,破坏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