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28      字数:4178
  看着他们这么兴奋,钱淑兰觉得他们未必没有想到,买东西需要粮油本。他们应该是想去长长见识,并不是为了买。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钱淑兰四人就送他们到火车站。送完人之后,四人按照许主任给的地址到了城郊的农机站。农机站的接待人员根据他们提供的证明文件,给四人办理了临时证件。“你们以后就跟着刘立学师傅学习吧。他经验丰富,是个老拖拉机手了。”说着带人到农机站里面找人。他们到的时候,刘立学正躺在卡车底下仔细检查漏油问题。大概半个小时,车子似乎检查没有问题,刘立学才从下面一点一点地挪出来。他大约五六十岁,又瘦又矮,黝黑的皮肤上爬满了皱纹。他的眼窝深陷,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脸上和手上因为长年沾油渍已经又黑又脏,身上的衣服更是不能看。不过他的精神特别好,眼睛炯炯有神,看着人的时候,带着几分严肃,他朝几人扫了一眼,“你们是来学习的?”接待人员把他们送过来就已经走了,钱维汉不得不硬着头皮答上一声‘是’。刘立学板着脸,眉峰皱得死紧,已经形成一个川字,“怎么都是老头老太呀?这学会了能开几年呀?这什么人居然这么不负责任。”钱淑兰有些尴尬,她轻咳一声上前解释,“是这样的,我们生产队买了一辆拖拉机。但没人会开。”她指了指王守仁,“我们都是为了陪他来学的。”刘立学朝着王守仁打量了好几眼,“行,你这小伙子我看着还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钱淑兰说的那句话。刘立学在教课的时候,眼睛从来都是对手着王守仁的,其他人直接被他给忽略了。被老师紧盯着的不放的王守仁更加不敢放松,全部精神力都在学车上面,一点也不敢马虎。刘立学见他虽然脑子笨,可好歹识字,学得又认真,倒也没有嫌弃什么。只不过,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刘立学开始让大家实际演练。他发现练得最好的居然是钱淑兰和钱维汉。钱维汉就不用说了,他以前可是开过坦克的人,有点基础,上手非常快。钱淑兰是因为她本来脑子就活,再加上心不老,学东西很快。这一下子就把王守仁秒成了渣渣。于是再上课的时候,刘立学对王守仁的要求更加认真了。你一个壮劳力居然比不上老头老太,你丢不丢人!这说明你努力得还不够!王守仁硬是咬牙坚持。这时候的学开车不像后世那样,只要你会开就行了,你还得会修。既然是修车,那你就得懂拖拉机的内部构造以及各种配件的作用及性能。很快,王立贵就发现他跟不上了,各种专业名词,他连听都听不懂,怎么可能记住。王守仁也是同样的情况。钱淑兰就让刘立学把拖拉机的构造图画出来给大家看。王守仁每天都要看十几遍,死记硬背也把它给背下来了。王立贵却是怎么都记不住,实在是太复杂了。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第三期会展结束的日子。项红军的衣服和刘广吉的鞋子都卖得非常不错。这次,服装厂的衣服直接卖了五千多件,占他们报上去的数量的八成,刘广吉的鞋子也卖了两千多件,占他们报上去的数目的六成。两人都很感激钱淑兰的帮忙,纷纷表示要把剩下展示品送给她,钱淑兰却不同意。这年代物资匮乏,他们自己作主送,肯定是要自己贴钱的,钱淑兰不想作一次买卖,多条朋友多条路,以后说不定就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她笑着朝两人道,“你们能卖给我,我就很感激了,要不然我这辈子都凑不到这么多的布票买这些东西。以后咱们常联系,我们生产队养鸡和猪,如果以后你们上班无聊了,可以来我们生产队找我们玩。如果实在太忙来不了的话,我也可以寄给你们。”项红军立刻打蛇上棍爬,笑着道,“那我可要尝尝大娘养的那四块八一斤的猪肉是啥味道。”这次春交会都传遍了,听说有人卖出了四块八一斤的猪肉。而且还是预定,客商定钱都预先交了三成。他们是住在一起的,当然知道猪肉是钱淑兰他们生产队卖出去的。刘广吉也点头附和。这次能卖这么多,真是太让他意外了。看着钱淑兰的时候,一直都是冒星星眼,显然对她很是钦佩。项红军把自己的地址写给钱淑兰,“我们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瑕疵品,厂里员工都有名额,到时候我送点给你。咱们要常走动,大娘,你是个能耐人。”钱淑兰也把自己的地址写出来给他,听到他这话,忙摆摆手,很是谦虚,“没有!没有!我就是个地里刨食的乡下人。也就是比你们年龄大,见的东西多罢了。”项红军却有自己的理解。年龄大的老头老太他见的多了,还真没见过有几个有钱大娘这么能耐的老太太。他这次回去肯定能升职,说不定秋交会也是他来负责,少不得还要麻烦她。此时不交好,更待何时。何况这老太太人不错,很实在,并不是那种占便宜没够的人。值得交好。大家都是成年人,项红军的心思,刘广吉自然也能猜到,立刻表示也要跟钱淑兰交换地址,“我们厂的皮鞋质量也不错,大娘,我也寄给你。”有时候,人脉就这样建立起来的。最后,这两人剩下的展示品都被钱淑兰买下来了。当然,两人也买了钱淑兰不少东西。除了特大件不好拿的,比如这藤筐沙发和书架这两样,他们根本带不了。至于藤筐,花篮子之类的都被他们买走了。第二天,钱淑兰特地起了个大早亲自起来送他们去火车站。回到房子的时候,钱淑兰看着大厅里剩下的货架和沙发。准备在走的时候,直接送给齐惠美,好歹她也帮了自己不少忙。作者有话要说:推下基友的新文,别忘了去她文下领红包哦~【厉害了我的铲屎官】——文案:杨勤有个愿望,那就是将自家的宠物事业发扬光大,走出国门,梦想星辰大海!养虎鲸,遛熊猫,乘坐鲸鱼……第110章许主任现在是春风得意。上一届广交会,他还只是个副手,这是他升任正职以来,办得第一场广交会,谁成想初次主持大局就有这么好的成绩。不仅粮食全部卖完,今年新加的服装,鞋子和手工艺品三项新类居然也能卖得这么好。想到之前他亲自去看的两家,别致大方的布置风格,却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他真的很意外。听到项红军和刘广吉说是钱淑兰帮他们出谋划策的,心里的惊讶那是无以言表。会展结束之后,许主任便到上面去汇报,领导听到今年的交易额有5634万美元非常满意。“你是说有人花精力布置展厅?”许主任点了点头,把之前他特地交待手下人拍的照片拿出来。虽然现在只有黑白照片,可并不防碍它的独特设计。领导看着拍得这几张照片,一眼就能看出这家厂子的布置跟别的厂不一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的确都很不错,他笑着道,“要让下面的人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多多为咱们国家赚外汇。”许主任立刻应是,他想了想,“不如颁发给钱淑兰一个特别贡献奖,作为典型,鼓励大家也进行此类装扮。”领导点了下头,“可以!还可以发点奖品,下次的秋交会可以让大家跟着一起学,不要死脑筋,要敢想敢干。”许主任立刻点头,“是”于是钱淑兰正在学习拖拉机手的时候,居然就被这么个馅饼砸重了。一个特别贡献奖的奖状和奖品:一只英雄钢笔。钱淑兰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居然能得到这么奢侈的钢笔而且还是免费的。她看着面前这几个年青人,她这是要上报纸了?她马上要成为名人?“大娘,您别紧张。我们也就是采访您一下。听说是您把展厅布置得像个小家一样,货物全部卖完,请问您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钱淑兰捏着手心里的钢笔,冰凉的触感让她紧张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微笑着回道,“我就是想让客商看到这些东西的摆放位置和作用。因为语言不通,所以我们要用很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他们可以看得懂,还不用我再跟他们解释这东西的具体作用。”年轻的女记者刷刷刷地在笔上记录。又道,“听说你也帮服装厂和鞋厂布置过展厅,也让他们取得成功。你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人。钱淑兰有些羞窘。她这完全是占了前世的光。女记者又问了别的问题。不过钱淑兰发现他们并没有问关于猪肉的事情。看来许主任这人很严谨。虽然猪肉合同已经签定了,可猪毕竟还没有养成。如果中途有了变故,以后就会有很多麻烦。所以,他应该是没把这消息透露上去。不得不说,他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他们统计的交易额应该都是现货交易额。像钱淑兰的一个月内交货,应该是不算在内的。采访结束的第一个星期,钱淑兰终于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她的采访报道。语言包装之后,钱淑兰觉得她都不敢相信,这报导的人是她。要不是照片上这个手里拿着一张特殊贡献奖的奖状笑得傻呵呵的老太太是她的脸,她都没法认。工作认真负责,想他人之想,废寝忘食布置展厅,助人为乐,为国家创收这些极度褒奖词都是形容她的吗?好羞耻啊!钱淑兰自己没觉得这个奖状有什么了不得的。可钱维汉和王守仁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得不行,脸上都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连齐惠美听说了都跑过来恭喜她,看着她的眼神都充满了钦佩,活像她是个英雄好汉。不过钱淑兰也没时间多想了。很快,他们就到了交货时间,王守泉带着几个壮劳力过来送货。他们是跟着火车来的。1800件货,足足装了两车皮。关运输费就花了四百多块钱。付完拖拉机,二十桶柴油,五袋尿素和五袋磷肥的钱,他们只领到1020块钱。这些钱回去连付几个生产队的材料费也不够,真是闹心。与此同时,在五月二十号的时候,钱淑兰和钱维汉首先通过了培训考试,也拿到了拖拉机车手的证书。至于剩下的两人,只能等回到生产大队再继续考。他们还要回去浇红薯,收麦子。不能一直留在这边。钱淑兰看到他们这拖拉机没有车厢,就请刘立学帮忙弄了一个旧车皮。虽然有点旧,可到底还能装东西。刘立学对她的学习能力还是相当满意的。大抵是因为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吧。所以听到她请他帮忙,倒也没有二话,立刻帮忙联系了朋友找。最终还是在下面一个生产大队找到了一个老早就废弃的旧车厢。这车的发动机部分早就已经被拆下安装到别的车子上了。只有这车厢留了下来。因为风吹日晒加淋雨,这车厢有点生绣,刘立学又帮忙买了一桶油漆帮着粉刷一遍。看起来跟新的一样。钱淑兰喜得眉开眼笑,朝刘立学一个劲儿地道谢。临走的时候,为了感激他的帮忙,钱淑兰还特地送了刘立学几斤猪肉和两双粗布手套。原谅她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贵重东西可以送他的。送猪肉是因为这是好东西,给他补补身体。送手套是因为她学车的时候,偶尔看到他手上脏兮兮的油污时,总觉得手还是要常带手套的比较好,这么脏拿东西进嘴里也不卫生,说不定以后会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