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33      字数:3188
  很快就传来正军拍打着房门的声音,紧接着就是洪顺友和王丹娜的的惊呼声。看样子,昨晚太激烈,两人睡得太死,连时间都忘了。正军用罩衣兜着桂圆先跑进来,“小姑和小姑父马上就过来了。”不到五分钟,洪顺友和王丹娜就洗濑好之后,跑了过来。洪顺友尴尬得脸都红了,进来之后一个劲儿地赔罪。方老爷子昨天参加完婚礼就回县城了。所以这会子其实也就只有洪顺友一个新人。钱淑兰朝他笑道,“下次注意点就行,不用这么拘谨。”洪顺友抹了下额头上的虚汗坐了下来。依旧是钱淑兰开始分饭。“今天这饭管饱,大家都敞开肚皮吃吧。”说着给洪顺友夹了一块鸡肉,“你尝尝看,这是我们生产队养的鸡。”洪顺友受宠若惊地接了过来,尝了之后味道的确很不错。一家人吃得正津津有味。正军却在尝了一块之后就对孙大琴道,“娘,你这手艺还是比奶做得差一点。”孙大琴掀了掀眼皮,没好气道,“你奶多大年纪,我多大,你可真会比。”正军撇撇嘴,“可你也没三婶会做衣服啊?”孙大琴气得够呛,“你够了啊,我一大早起来做饭,你不感激也就罢了,还损上了。别整天没大没小的。”正军不满地嘟哝几句。一家人笑哈哈地看着正军跟孙大琴斗嘴。钱淑兰眼睛眯起来,目光有些发沉。正军这孩子越长大嘴巴越厉害,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一点也不知道给人留情面。不过孩子还小,再加上他本性还算良善,就是有点毒舌,这要是放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缺点。可这年代不行。十年运动并不是一触即发的,四清运动就是慢慢演变成文革的。许多人都栽在了口不责言上面。在这种言论不自由的年代,无意中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别人整死你的把柄。钱淑兰不能直接禁止正军的言形,只能防范于未然,她不想等事情发生了才到处找关系去补救,那样就为时已晚了。她想了想道,“正军,既然你说你娘做得不好吃,那你中午就跟奶学学看吧。”正军竖起脖子,眼睛一亮,“好啊,我肯定学得比娘好。”一家人全都乐呵起来。王守仁瞪了他一眼,责怪道,“一个大男人进厨房像什么话!”钱淑兰眉头一皱,白了他一眼,“你中午给我们烧火。我看你就是家务活干得太少了,惯得你!”王守仁涨得脸色通红。钱淑兰却不依不饶,“你看看你,一个月吃得比你五弟两个人都多。你要是也学会做菜煮饭,何至于那么浪费。”提起这事儿,王守仁顿时低下了头不吭声了。钱淑兰朝王守义也说道,“你瞅瞅你俩,一个拿三十,一个拿四十五。可光吃饭,你们就得花掉十五块。要照你们这吃法,你们还能养家吗?赚点钱全贴到自己肚子里了。”这两人都已经成为了正式工,所以现在拿的就是正式工的工资。王守义因为当司机级别还不高,所以只能拿到四十五。两人低着头乖乖受训。钱淑兰当即便下了命令,“以后你们必须自己煮饭。生活费一个月只给八块钱,多了不给。”两人面上都有些苦哈哈的。钱淑兰侧头看了一眼王守礼,他倒是不用操心。因为他有两个儿子要养活,而且还是那么小,所以早早就在单身宿舍摆了炉子。吃完早饭,家里人全都下地干活。洪顺友便跟着王丹娜回屋。他们明天还得到县城再办一场婚礼,吃完中饭就得走。看着王丹娜弯着腰收拾东西,洪顺友有些忐忑不安,“你说娘是不是在敲打我呢?”王丹娜有些好笑,“你才知道呐。”洪顺友上前抱着她,坐在床上,“我会做饭的,你不用担心。”王丹娜搂着脖子,“那你可要好好表现。”“好!”中午这顿饭是由王守仁烧火,正军踩着小板凳炒得。钱淑兰站在旁边指导。早上吃得是鸡,中午这个是鱼。红烧鱼的做法第一步就要煎黄了。正军从未做过菜,鱼放进锅里,热油直接溅到他的手背上,疼得他哇哇大叫。王守仁心疼得立刻跳起来,拉他的手就要看伤。钱淑兰却是面无表情地提醒他,“鱼要烤糊了。”正军也顾不得疼了,立刻开始翻炒。一顿饭下来,这父子俩一个急得满头大汗。一个手上脸上火辣辣的疼。端菜上桌,大家看着这块烧得一半黑一半白的鱼都有些傻眼了。正军啪嗒啪嗒掉眼泪,“娘,我以后再也不说你炒菜难吃了。”孙大琴下意识地看向婆婆,见婆婆点头了忙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钱淑兰叹了口气,“正军,你已经九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当你没大没小批评你娘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娘的辛苦呢?做人做事要给别人留颜面,不要让别人下不来台。要不然很容易得罪别人给家里招祸。”正军羞得满脸通红,抹了把眼泪,“奶奶,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钱淑兰又有些不放心,叮嘱道,“话要在脑子里过三遍,确定不会伤害到别人再说出来。”顿了顿她又补充一句,“如果别人欺负你,那就另当别论了。”正军的小身子一抖一抖的,“好”。钱淑兰也朝大家扫了一眼,“你们出去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众人都面面相觑,点头应是。这顿饭虽然不好吃,可却给男人们上了一场生动的教育课。第167章1961年四月,上面终于派人下来调查,而且还是走进社员家里。中央领导也身体力行,亲自深入各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钱淑兰看着下来调查的领导,他们是真的进入社员家里,问相关的问题。并且问的问题还是从社员的切身状况出发的,一点也没有敷衍。钱淑兰看着这些认真工作的人,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的埋怨有点太偏激了。治大国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先例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了错误,上面也会积极修正。还是有许多实干领导的在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也难怪未来他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么迅速,是因为这些人一直都在努力,他们从实际中摸索,再总结经验。渐渐的有了一套自己的改革方法。一直调查了两个月,上来调来的领导们才回去。到了六月份上面下来了文件,其主要宗旨就是一条: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凡是要办食堂的,都办社员的合伙食堂,实行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己管理、自负开销和自由退出的原则。这个决定下来,王家村立刻开始投票。几乎是超过九成的人不愿意再办食堂。剩下的一成都是光棍,不愿意自己烧饭的人。于是勉强维持三年之久的公共食堂终于解散了。但现在却有一个难题来临:那就是社员们的锅都交上去了。家里根本就没有锅,该怎么做饭?有的人依旧是用砂锅。很快上面又来了政策,说是十斤粮食顶一张锅。明明交上去的时候没要钱,可现在他们要用粮食换回来。虽然有些社员不满意,可大家还是换了一张锅回来。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进入七月份。期末考试成绩一下来,小荷满村子找钱淑兰报喜。钱淑兰正在养鸡厂忙活,大老远就听到有人喊她,立刻站起来。小荷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像只喜鹊似的,“奶,我考了第一名。”钱淑兰伸手接过她手里的成绩单,看着上面的各科分数,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太好了!”其他人也纷纷过来给钱淑兰道喜。王守泉也待在养鸡厂这边帮着数鸡蛋,“哎呀,三婶子,你家娃真是太厉害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羡慕嫉妒的目光看着钱淑兰,“是啊,真是厉害!”钱淑兰喜气洋洋地朝大家伙道,“我这把年纪了才有好福气,你们的福气也快啦。”这话说得大家都挺高兴,心里想着回去也要督促孩子好好学习。钱淑兰到了家里,孙大琴立刻眉飞色舞地走过来,“娘,娘,我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小荷一直扶着钱淑兰的胳膊回来的,听到大伯母的话高兴得合不拢嘴,“大伯娘,你也知道我考第一名啦?”孙大琴愣了一下,飞快地摇头,“不是,我不是说这件事!”她摸着自己的肚子,难得有些害羞,“娘,我怀孕了。刚才老杨头过来帮我把过脉了。”钱淑兰猛地愣住了。她奶奶是阳历一月一号生的,算算日子,可不就得现在怀孕吗?她目光灼灼地盯着孙大琴的眼睛看,声音有些发抖,“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