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33      字数:3438
  她停留的视线有点久,正国有些心虚,根本不敢抬眼看他奶。钱淑兰像没看到似的,笑着问正国,“你妹妹乖不乖啊?”正国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很乖!”钱淑兰笑着道,“你带着她在这边玩吧,我还要再炒几个菜。”正国拿起蒲扇给小宝宝扇,听到他奶的话,笑眯眯地应了声‘好’。等奶奶重新去灶房,正国揪着的心立刻放下了,他亲了亲小宝宝的小脸,嘟哝一句,“奶奶没有责备我呢。”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听到小毛驴跑过来说,老太太要给大家做顿好吃的庆祝。孙大琴和李春花立刻从养鸡厂跑回来。周雪梅也带着双胞胎往这边走,当然她还不忘去学校通知小桃也过来吃饭。最后,除了县城的几个工人以即镇上的正康和小荷,其他人全都来了。大家刚进院子就闻到香气扑鼻的饭菜。大家伙全都乐起来。小桃吸吸鼻子夸张地说,“我都好久没闻到这么香的味道了。”小莲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她们家的口粮非常紧张,供小荷一个初中生,那是相当不容易的,“是啊,这味道好香啊。”孙大琴到灶房帮婆婆烧火,瞅见婆婆准备这么多的菜,十分乐呵,“娘,这么多菜都是妹夫送来的吗?”钱淑兰摇摇头,“不是,是我自己在屋后种的。”孙大琴瞅了一眼篮子里摆放的芹菜和黄瓜,水嫩嫩的,羡慕得不得了。也就是婆婆才能有地方种这些菜了,他们家光口粮都要愁死人了。不过好在正国已经毕业了,马上就是工人了,他们家能松快不少。饭菜端上桌,正在院子里玩石子或沙包的小朋友们全都围了过来。钱淑兰看他们手上脏兮兮地忙道,“到水缸那边去洗手!”于是呼啦啦的,全都跑过去洗手。洗完之后,又飞快地拔腿往堂屋跑。钱淑兰让小宝宝坐在婴儿车里,自己拿着小碗准备给她喂蒸蛋吃。七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吃辅食了。钱淑兰从一大盘的蒸蛋中挖出一小半,把剩下的递给周雪梅,“这蒸蛋正嫩着,给两个小宝宝吃吧。大一点的孩子就吃炒鸡蛋!”其他的小孩子哪里还顾得上吃鸡蛋,一个个要么吃油炸知了猴,要么吃鸡肉炒青豆。嘴巴不停地嚼着菜,几个孩子的娘只能提醒他们,“慢着点,可别噎着了!”看着几个孩子吃得这么凶猛,钱淑兰眼皮直跳,看来分家之后,他们的伙食真是下降了很多呀。“娘,还是你烧得菜好吃。”孙大琴给正国递了个鸡腿之后,自己也夹了一块鸡肉,婆婆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周雪梅也跟着附和起来。看着两个儿子吃得这么香,心里满足得不得了。为了省钱,他们差不多两个月才会煮一回鸡蛋给孩子改善伙食。像这种鸡蛋羹,是不会做的,因为太费柴禾了。看着狼吞虎咽的孩子们,钱淑兰摇头叹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的晌饭,孩子们都过来我这边吃,我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你们大人就别来了,我这边没那么多口粮。”老是吃红薯咸菜应该会影响孩子们的发育吧?不过她也不打算做得太丰盛,顶多也就是一荤三素,太丰盛了,也会让他们起疑心。听到这话,大人小孩眼睛都亮得惊人。虽然大人不能过来吃,可孩子好歹能吃顿好的。钱淑兰又补充一句,“吃完饭,你们把我摘下来的菜分了吧。丹枝,你也有!我种得菜不多,如果有多余的,我会送给你们!”四人都非常高兴。他们种得都是玉米和红薯之类的,像蔬菜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会种。家里吃的菜都是从方永林十天半个月送一回过来。因为只能等着他轮休的时候送过来,有时候送过来都蔫了。可是也没法子,总不可能让人家连工作都不管专门给他们送菜吧?她们想自己去拿,可谁又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领到菜呢?而且她们两腿走过去也不方便。家里的自行车,是由正康骑着的。虽然是属于这个家的,可除了他还真没几个人会的。钱淑兰侧头问,“春花,你和老三商量什么时候盖房子啊?”一直埋头吃饭的李春花抬头看了一眼婆婆,“下个月吧。”钱淑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孙大琴和周雪梅全都一脸羡慕地看着李春花。她们也想像婆婆一样盖红砖瓦房,而且村子里已经有十几家都盖了。可是他们还欠着钱,根本盖不了。吃完饭,上学的孩子们继续去学校上下午的课。正国和小毛驴回去睡午觉,两人下个星期就去工厂报道了,两人就商量着晚上去摸知了猴。三个儿媳妇和王丹枝帮着把碗筷洗好,桌子摆好。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婆婆分给她们的蔬菜走出了院门。钱淑兰带着小宝宝到房间睡午觉。她拿着蒲扇,哼着歌,小宝宝眯着眼睛渐渐睡着了。没一会儿钱淑兰也歪着脑袋躺在了床上。睡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小宝宝就醒来了。钱淑兰抱着小宝宝,教她学话。又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孙大琴才火急火燎地跑过来。“娘,真是对不起,我睡得太死了。”钱淑兰看着她,“下次就定个闹钟,我不是给你买了一个吗?”孙大琴摸着头发讪讪地笑,“我给忘了。”钱淑兰懒得再说她,把宝宝交给孙大琴之后,就到灶房开始熬汤。等汤炖好了之后,周雪梅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看到周雪梅也来了,孙大琴还有些纳闷。钱淑兰从灶房出来,朝孙大琴道,“是我让她来的。”钱淑兰端着炖好的骨头汤,给孙大琴盛了一碗。真的一视同仁肯定是不行的。她是养鸡厂的厂长,时间本来就不多,带一个宝宝已经是极限了。再带两个孩子,她就彻底成了老妈子了,以后哪还有时间琢磨怎么改造他们。所以她除了在表面上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其他的还真不行。钱淑兰盛了两碗骨头汤给双胞胎,“给两个小宝宝喝吧。你瞅瞅这俩孩子瘦得干巴巴的样子。你们两口子也不能为了省钱,就苛待孩子呀。”提起这个,周雪梅也是无奈。现在粮食依旧紧张得很。虽然他们队里发的是360斤粮食,可发的是红薯,并不是细粮。天天吃红薯,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孩子。小孩子的胃口都养差了。于是今年他们在自留地里种了些玉米,除了交公粮,他们还剩下几十斤,磨成粉喂给孩子。可天天只吃这两样,也是不行的。于是家里的三个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爱吃饭。瘦成这样,她也心疼!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瞅见婆婆居然给他们炖这么好的骨头汤,想到她做月子的时候,婆婆也是炖骨头汤给她喝,她心里顿时有种很复杂的感觉。都是她自己没本事。如果她像婆婆一样厉害,她的孩子也不至于瘦成这样了。两个孩子吃得喷香,吃完之后又拿眼瞅着钱淑兰。这骨头之前钱淑兰就已经炖过了,放在空间里之后,每次都是孙大琴过来,她才重新放回锅里熬一会儿,加点材料进去的。钱淑兰把汤里的肉捞出来给两个孩子的碗里,“你看着俩孩子吃,可别连骨头都咽下去了。”周雪梅立刻点头。吃完饭后,钱淑兰让他们把孩子都带走,自己要去养鸡厂瞅瞅。看着婆婆走得飞快,孙大琴抱着女儿跟周雪梅感慨,“你瞅瞅老太太那脚力和年轻小姑娘也差不了多少。”提起这个,周雪梅心里一个咯噔,她之前刨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力气也变大了许多。以前她扛个三百斤的粮食就是极限了,现在五百斤都行。想到婆婆之前让大舅拿给她吃的高档补品,猜想应该是那东西的功劳。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学会怎么种大棚蔬菜,怎么说这东西在冬天的时候也能卖不少钱,也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她让孙大琴帮自己照看下双胞胎,她立刻到自留地那里翻地。只有像婆婆那样能干,她的孩子才不会养成小乞丐。作者有话要说:周雪梅之所以不会记恨婆婆,是因为这人是非值有8分,算是比较高的,因为她觉得孩子是她的责任,婆婆帮着带自然好,不帮也是情有可缘的。话说,我奶奶特别疼我小堂妹,从小带着她,小的时候我还很羡慕她,长大后一点感觉也没有了。第172章一周时间眨眼就过,钱淑兰一早就起来找正国,帮他检查所带的东西有没有遗漏的。“你娘给的钱都带了吗?”正国点点头,“都带了。”因为正国的钱全用来买房子,所以他手里根本就没多少钱,孙大琴担心他饿肚子,第一个月就给了他四十块钱。至于粮票,孙大琴手里没有,所以只能让他自己去黑市买。孙大琴原本想让正国带红薯去的。可一想这红薯这么沉,这么老远提过去,太不方便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钱淑兰帮正国背着行囊,正国有些不好意思,“奶,还是我来背吧。”钱淑兰摆摆手,“你现在还在长身体,可别压垮了。”正国摸摸头,为之前自己的吃醋有点懊恼,明明他奶还是很疼他的嘛。“如果你饿了,一定要吃饭,千万别忍着。现在可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知道吗?”钱淑兰担心他为了省粮食就饿肚子,不放心地叮嘱他。正国点头应好。两人到了县城,直接去汽车站坐车。刚好遇到王守义开的这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