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36      字数:3400
  钱淑兰朝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是要脸还是要媳妇呀?”这话成功把王守智激起来了,“当然是要媳妇!”“你要媳妇就听我的!”接着她又讲了甜言蜜语的重要性。钱淑兰发现这娃居然比正国还要羞涩!好歹他也是个二手男,怎么能这么害羞?钱淑兰都无语了,最后她居然语出惊人,“最后一点,男人嘴上要讨女人欢心,床上也要讨女人欢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王守智差点从板凳上跌下来,“娘,你,你。。。”钱淑兰见他都结巴了,心里暗笑,“我又没说让你把玉瑛怎么样,你急啥!我的意思是说,等你们真的在一起,你一定要在床上也讨她欢心。要让她从心到身全都舒服了,她才会死心踏地跟着你。”虽然她这么说了,可她前世就是个单身狗,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不过即使她知道,也拉不下脸来教这么大的儿子吧!好羞耻好尴尬!听到这话,王守智长舒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差点把他吓死。不经过玉瑛同意就干那事,惹恼了玉瑛,她以后都未必肯理他。他哪里敢!见他一直低着头想事情,钱淑兰忙提醒他,“赶紧添柴,火要灭了。”王守智也顾不上多想,又开始烧火。水开了,王守智却只下了一半饺子。钱淑兰猜想他可能是想分成两顿吃,倒也没有说什么。没一会儿就把饺子热好了。钱淑兰见他没有盛到碗里,反而往铝制饭盒里装,顿时明白他的心思,他这是想给玉瑛和小蝶送呢。钱淑兰忙道,“你四嫂已经去送了。你赶紧吃吧。一会儿该凉了。”王守智有些失落,但也不好说什么。等他吃完饺子,钱淑兰把自己带来的肉拿给他,“我们生产队发的,你也吃些。”王守智忙推辞,“娘,我们县城每个月都有供应的,你自己吃吧。”钱淑兰摆手,“不用!我们吃鸡肉也行!”他们生产队现在不仅卖公鸡也卖母鸡。一般来说,母鸡到了第四年,下蛋量就会逐年减少。每隔一段时间钱淑兰就会出一批母鸡。新旧轮着来,倒是让收益增加不少。王守智把自己发下来的福利拿给钱淑兰,看他捆得好好的样子。这应该是他老早就打算带回去的。可惜因为不放假而落空了。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守智就回去上班了。钱淑兰就留在姜家继续等周雪梅和李春花。一直等到四点多钟,两人才赶过来。看着两人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这两人为了省车费跑过来的。天色已经非常暗了,看天上飘得厚厚的云,说不定一会儿就要下雨下雪。所以钱淑兰把姜家大门锁上,就带着两人赶了回去。走了半个小时,天上飘起了雪,他们的速度又慢了许多,走到一大半的时候,天彻底黑了下来。钱淑兰只好把手电筒拿出来打着。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他们才到生产队。第二天一大早,家里的几个儿媳妇就开始贴对联。别以为对联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属于四旧之一,上面就会批斗,其实并不是。因为这年代的对联是标语,是宣传,可以给大家起警示作用。所以公社还特地为了贴对联这事,专门把各个生产队书记叫过去开会。让他们贴得对联要时刻贴合现在的政治氛围,要破旧迎新。王守泉回来之后,就召开全体队员开会,让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倒是让大家想出了好几副对联。比如:“斗私批修新年新思想;破旧立新大干大革命“,“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脚不歇”,“干到腊月二十九,初一早上再动手”。跟以往的对联相比,这对联除了用的纸都是红色,钱淑兰真心没觉得这对联有哪一点有辞旧迎新的味道,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苦味儿。大年初一这天,公社还专门召开万人大会,让他们大年初二就正式干活。最最让人无语的是:赵家村生产大队为了向上面表达反四旧的决心,别出心裁地要求队员大年初一挑大粪,以显示与旧传统“对着干”。作者有话要说:提前预告:下一章双胞胎出现。我先科普一下,大规模下乡运动是1969年,但最早的知青下乡是1950年,所以他们是1967年下乡,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第203章不知不觉中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绿了,树上的枝条发芽了,满山遍野的野花迎春花开的绚烂多姿。湖边的垂柳已经抽出新芽,在春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在轻歌曼舞,楚楚动人。钱淑兰带着小敏在养鸡厂检查大家孵出来的小鸡。小敏两中小手捧着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乐颠颠地跑过来,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可怜巴巴地看着钱淑兰。“奶奶,我们也养只小鸡吧。”钱淑兰正在查数,轻声道,“你先等一下。”小敏抬头,见奶奶正在忙,便安静地坐在旁边,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手里的小鸡。嫩黄的小鸡啄在她的手心痒痒的,逗得她咯咯直笑。钱淑兰数好小鸡把数字登记下来,又交待旁边的人,去通知林家村的人过来拿。等人都走了,钱淑兰才转过身看小敏,见她正撅着嘴跟小鸡说话,把她搂在怀里,“你就这么喜欢小鸡?”小敏眼睛亮亮地,奶声奶气地道,“奶,小鸡多可爱呀。我们也养一只吧。”虽然钱淑兰是养鸡厂厂长,可她并没有在家里养小鸡。虽然现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可每家每户还是可以养三只的。只是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养鸡厂,没那么多功夫天天打扫院子,所以就没养。钱淑兰装作很苦恼地样子,指了指这养鸡厂的院子,“养小鸡很脏的,你看看这院子多脏呀。”鸡粪是非常好的肥料,所以负责养鸡的人每隔一个小时都会用铁掀铲。这院子因为铲鸡屎挖得左一块又一块的,就像得了皮肤病一样。刚刚才铲过的鸡屎,现在又脏乱无比了。小敏有些苦恼,突然眼前一亮,“那我来铲。我用小铲子铲。”小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估计她没多久就会厌烦鸡屎了,养鸡的兴趣就会慢慢下降,那她的责任心就会减少,这是非常不好的。钱淑兰想了想,“我听说你大伯娘家的兔子生了,你要不要养?兔子可比小鸡可爱多了,全身都是雪白的。”最主要的是兔子不会到处乱拉,只要给它搭个圈就行。小敏没见过兔子,但是听奶奶讲过“兔子和乌龟赛跑的故事”,还记得兔子跑起来很快的,听到奶奶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好啊,我们去看吧。”说着拉起钱淑兰的手就往外走。钱淑兰站起来,带她到王守泉家。何翠兰这会子也在,他们家得到的两只兔子是过年的时候大儿媳妇娘家给的回礼。他们家送过去的是一只公鸡,直接在队里买的。收到的是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前阵子刚下了一窝兔子,足足有六只呢。听钱淑兰说要过来抓只兔子,何翠兰当即就带她去兔圈那边选。六只小兔子趴在兔圈里,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大家。小敏顿时就被兔子吸引住了,指着一只全体雪白的小兔子,朝着何翠兰欣喜地叫道,“大伯娘,我想要那只。”何翠兰摸摸她的小脸,赶紧给她抱。两只手托着小兔子放到已经放了麦草的小花篮里,又用破布盖住,只露出小脑袋。然后把小花篮递给小敏。小敏仰着小脸,朝何翠兰脆生生道,“谢谢大伯娘”。何翠兰摸摸她的头,朝钱淑兰道,“你这孩子教得,可真有礼貌!”钱淑兰谦虚地笑笑,掏钱给她。何翠兰眼一瞪,“你这是臊我呢。一只小兔子,我就送给小敏玩了。”钱淑兰见她不收钱,从挎包里掏出一把红枣塞给她,“这个给你家小孙子吃。”这个何翠兰倒是没有拒绝。她以为这红枣是钱淑兰家屋后那颗枣树挂的果。当时打枣的时候,还特地送来过一篮子。只是都是新鲜的也留不住。所以没见天就吃完了。没想到她居然还能有晒干的,看来应该是特地留给小敏吃的。她捏了一颗红枣放在嘴里,还是那熟悉的甜滋滋的味道,她笑着跟钱淑兰道,“你呀,全生产队就没见过比你更疼孙女的。”这年代的人都有点重男轻女。像钱淑兰这样宁肯带孙女,也不肯带双胞胎孙子,大家都挺不能理解的。有那喜欢嚼舌根的妇人不嫌事大,就故意臊周雪梅,说她婆婆对她不满意,生了双胞胎都不肯帮着带。周雪梅从来不当一回事,她婆婆可是养鸡厂厂长,又不是没事干,带一个孩子已经够呛了。再带她家这两个,哪里吃得消。如果因此把婆婆累出病来,其他几房还不吃了她。而且孩子谁带跟谁亲。就像大嫂家的孙子,从小都是大嫂带他,小娃娃天天‘奶奶,奶奶’地叫,可亲了,却跟刘芳名这个亲娘很生份。钱淑兰从来也不跟人解释,人都是有偏好的。虽然她没有帮着照顾双胞胎,可她平时送给双胞胎的吃食也不少啊。小敏有的,他们也都有。周雪梅已经很知足了。钱淑兰跟何翠兰告辞之后,就牵着小敏的手往自家走。小兔子有了,得要回去给它垒个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