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39      字数:3386
  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就把落户的事情跟邓兴明说了一遍。邓兴明很是惊讶,甚至可以说有点受宠若惊,“娘,怎么会这么突然?”一旁的邓云萍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你傻了呀,入了户,你就能分到养鸡厂的钱了,一年下来能有一百块钱呢。”去年王家村生产大队,普通成人没有缺过工,都能分到一百二十四块钱。可邓兴明和陈萱萱是知青,自然没这个待遇。邓云萍的户口早就转到她这边,所以自然也分到钱了。邓兴明立刻明白了,对着钱淑兰更加感激起来,“娘,还是你想得周到。”钱淑兰摆摆手,拿着他的户籍资料走了。邓云萍拍拍他的肩膀,“哥,你真的要带眼看人了。你不能仅凭别人话说得好听就以为别人对你好,关键是要看对方的做法。”邓兴明若有所思。“你瞧瞧咱娘,虽然对你态度一般,可哪件事不是为你好。你想想那陈萱萱,那养母,她们除了嘴上说得好听,为你做啥了?”邓兴明抿着嘴,眉头紧皱。陈萱萱对他如何,邓兴明已经不想再回忆了,说多了都是血泪史。养母对他?邓兴明想到小时候,养母对他还是不错的,可等亲生儿子一生下来,对他防备疏离。下乡之前,养母只让他好好照顾陈萱萱,说她很难,让他千万别忘了她。可是她一分钱也没有给他,哪怕是借给他的也好啊,可她没有,只会说些有的没的。小妹说得对,他真的是眼瞎。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早上要带宝宝上幼儿园,可能要晚一点更新,先通知一下哈,么么哒……第238章到了后天,邓兴明就带着邓云萍到县城百货大楼报道去了。钱淑兰跟几个儿媳妇在家里忙活。过年的时候,这些人都加着班,想来也没吃什么好吃的。这次可得好好热闹热闹。因为人多,钱淑兰特地从养鸡场里拿了两只鸡:一只公鸡红烧,一只母鸡炖汤。虽然没有猪肉,可过年时发的猪肉,这几个媳妇都灌了腊肠,切成片跟芹菜炒味道相当不错。主食是各家凑了四斤白面,蒸得白面馒头。喝得就是白米粥,里面加了点白面疙瘩,弄得很稠。到了晌午的时候,除了正国和徐丽珍,其他人都回来了。王守仁现在是司机,经常会去省城送货,他应该是去看过正国,所以跟钱淑兰解释几句,“娘,正国应该下午就到了。”钱淑兰也知道正国那机械厂很忙,也能理解。几个儿媳妇把饭菜端上桌,男人一桌,女人带着小孩子一桌,大孩子一桌。要是以前桌子肯定不够,可自从分家之后,各家都置办了家具,桌子倒是足够了。钱淑兰带着小敏坐在男人这桌的。主要是她还要跟几个儿子唠嗑,问问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为什么是非值都增加了。一段时间没见,除了王守礼是三个十分,王守智,王守仁和王守义的是非值都已经是九分了。她天天带着几个儿媳妇在家,三人原来是啥分,现在还是啥,居然没一点变化,想想就心塞。看来外部环境有时候比她这个老师还要称职。钱淑兰侧头看向王守仁,“老大,你最近干得咋样?”王守仁不紧不慢地吃着菜,向亲娘汇报。他现在是司机,工资已经涨到六十了。原先分家的时候,钱淑兰让几家每个月给她两块钱就好,可他却给她十块钱。钱淑兰不要都不行。“挺好的!”他因为走南闯北,见识比以前好多了,“走了那么多的地方,我就得出一个道理人得惜福。”王守义也附和,他虽然跑得路线是固定的,可每次载得客人是不一样的呀,中途休息的时候,他也会听那些乘客在嘀咕,像他们家这样吃喝不愁已经是别人几倍子也求不来的福气了。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特别感激他娘,要不是他娘给他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他哪里能有这么风光。他给钱淑兰夹了一块鸡肉,“娘,你吃!”钱淑兰拗不过他,吃起来,这肉是红烧的,味道相当不错。王守义瞧着亲娘没一会儿就把一块鸡肉啃干净,乐呵得不行,“娘,你的牙口还是那么好!”他跟大家说,“我前阵子也带过一个跟咱娘差不多年纪的老人,那牙齿几乎全掉了,说话都漏风。他儿子也是我们刘关县的人,不过工作却是在省城,还是省委的干部,亲娘得了一种病,脸色蜡黄,肚子跟那十月怀胎的孕妇似的。他儿子带她到省城看病,说是肝腹水,已经治不了了。”说到这里,王守义重重叹了口气,“才六十来岁的人,辛辛苦苦把儿孙都养大,儿子也出息了,孙子也结婚了,一天福没享到,就这么走了。想想都觉得难受。”说完,他又给钱淑兰夹菜,“娘,您有啥想吃的一定要趁现在就吃。钱不够我给你。”钱淑兰夹菜的手一顿,她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儿呢。临行前要饱餐一顿吗?她才六十二好吧?原身受过那么多苦还能活到八十来岁,没道理她却是早亡的命吧?!只是看着他真诚关心的眼神,钱淑兰到底没说什么。王守礼听三哥说得这么伤感,也忙给钱淑兰盛汤,“娘,你辛苦了。”王守智把剔好的鱼肉放到钱淑兰面前,殷切地道,“娘,你吃!”钱淑兰看着这剔好鱼刺的鱼肉嘴角抽抽,何着她居然有一天也能有姜玉瑛的待遇!其他人也纷纷过来给钱淑兰夹菜,端茶倒水。钱淑兰看着自己面前堆成山一样的东西,无奈又好笑,嗔了大家一眼,“何着我成猪了呀,给我弄这么多。”王守仁笑着道,“娘,你多吃点!我们几个在外面好着呢,你不用老是操心我们。”不操心?咋可能不操心呢?你们现在是非值才九分呢。只是她根本没办法说出口,于是她笑着道,“只要你们别犯错误,我肯定能长命百岁。”其他人都作保证,“娘,我指定会好好干,不会犯错误。”小敏把自己剥好的瓜子米递给钱淑兰,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钱淑兰,“奶,你吃!”钱淑兰低头看她手里已经剥了一盘瓜子米,摸着她的头,笑得合不拢嘴,“小敏,真棒!”等一顿饭都吃完了,钱淑兰也没弄明白这几个儿子到底为啥是非值涨了?难道是有孝心了?可以前他们的孝心就是满的呀?钱淑兰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的事情就不再想了。李春花和周雪梅两人负责收拾碗筷和桌子。其他人在堂屋聊天。孙大琴哄着一直哭闹不停,嘴里嚷着不要亲娘要奶奶的丰产。刘芳名看着儿子在他奶奶的安抚下,渐渐恢复正常,心里十分难受。正康在她旁边安慰她。钱淑兰接过几个儿子递过来的东西。王守仁是粮油局发的核桃,“我听人说吃了可以补脑。娘,你多吃点。”王守义是汽车站发的是毛巾被,“娘,这么好的东西留着你盖。”王守礼是粮油局发的一袋大米,“娘,这么金贵的大米还是给你吃吧。”王守智是水利局发的一篓菠萝,“这是我们领导去南方出差给我们带的。娘,您尝尝看,这个又酸又甜。”钱淑兰笑着道,“其实你们几个媳妇都已经送过年礼给娘了。”王守仁忙道,“不怕多,娘养我们几个不容易。”王守义也附和,“大哥说得对!”钱淑兰总觉得他们今天孝顺得有点过头了。一开始夹菜还好说,这送的东西越来越贵重,以前也没见他们这么孝顺呐。她最终于把视线放到王守仁身上,“老大,你跟我说说,你们这到底搞啥鬼?”几个儿子都有些不自在,何着一顿饭功夫,他们娘就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他们来时还商量那么多,都是白搭了。天生就不会撒谎的王守仁这会子视线直接转向老四,等着他给指示。王守礼轻咳一声开口,“娘,是这样的。我大哥在省城的时候,看到有许多人批斗自己的父母。”钱淑兰眉头紧皱。王守礼叹息一声,“我大哥在边上看都给气疯了。那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虽然为了让他们听话,也曾打骂过。可也是为了他们能成材。可那些人听说只要举报自己的父母就能得到奖励,就向上面写举报信了。”王守仁憋得脸都红了,“都是一群猪狗不如的畜生!”钱淑兰已经没法说了。之前学生批斗老师,这几个儿子虽然也有些惊讶,可到底没那么大的反应。可孩子批斗父母,这范围太广了,他们感同身受就察觉到有些不公。然后就发现其实他们应该孝顺自己的母亲。虽然有点跟上面的政策对着干,可他们心里的天平还是更倾向于老旧思想。就在钱淑兰愣神的功夫,外面玩闹的孩子喊了一声,“爹,娘,正国回来了。”钱淑兰也顾不上多想,朝外面看去。只见正国扶着已经有四五个月身子的徐丽珍走了进来。正国背着大包小包,到了堂屋之后,把东西往地上一卸,瞬间轻松起来。孙大琴让丰产去院子里玩,瞅着徐丽珍的肚子喜得眉开眼笑的,边拍边巴掌边乐呵,“哎呀,我又要添孙子了。”正国让徐丽珍坐下,“你快歇歇。”然后回头朝孙大琴道,“娘,不一定是孙子,也许是孙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