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41      字数:3868
  这样的话更让他们绝望,知青们一个个抱头痛哭。很快,钱淑兰和王守泉过来了,朝着这伙人道,“苏爱国和葛小云,你们这两位的工分值最高,以后可以到养鸡场扫地。就不用下地了。”正在抱成团的知青们,立刻不哭了。其中两人脸上都带了点欣喜。这三个多月可把他们累坏了,原本很白的脸,直接晒黑了好几个色度。拿笔的手直接换上镰刀,不仅仅只是重量的问题,还意味着从坐着到躬着,这简单的姿势转变,不是一般的辛苦。有人羡慕地看着他们,问道,“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到养鸡场里干活?”既然已经回不去了,如果能换点轻松一点的活计也是好的。王守泉笑眯眯地安抚大家,“你们放心,我们生产队每一年都会招新手进去干活。你们来得有点晚,如果早两个月,说不定就能选进去孵小鸡。工分值还会能更高。”知青们纷纷看向周围求证,有那心善的大娘就点头,“我们大队书记说得没错。孵小鸡比扫地还要多挣工分。”知青们立刻不哭了。“不过我们选人的标准依旧是按照你们的工分值来排的,只要谁的工分值高,谁就能进养鸡场。当然选过的人就不在此列了。还有如果你们再去公社闹事或是在村里子搞批斗,我也会扣你们的工分,一次五十个工分。你们要掂量着自己的分,别成天没事找事。”听到这话,知青们再也不拿乔了,纷纷拿起自己的旗子下地。粮食收完了,下面是种红薯和玉米。等收了工之后,附近几个生产队的知青过来找这些人。“我们准备明天到公社游行示威,你们去不去?”众知青揉着腰,有些迟疑。魏建设根本不想在这乡下干活,于是问,“你们有多少人?”“我们正在发起组织,有十几个了。”十几个?也不算少了,魏建设于是朝大家道,“难道你们甘心一直当农民吗?过这种苦日子吗?”其他人低着头,闷声不说话。刘秀丽和魏建设同一个心思,她才不想在这犄角旮旯的地儿待一辈子呢,她立刻从炕上站起来响应他,“我跟你们一起去!”其他人面面相觑,刘秀丽又口若悬河地鼓动两人,“小草,小红,咱们都是同一个城市来的,难道你们就不想回去吗?我们大好的青春就葬送在这种地方,你们忍心吗?”两人被她说得很心动,原来在学校里,就是刘秀丽的跟班,现在又被她说动了。于是这四人就跟着那人一起离开了。苏爱国安抚大家,“你们好好干活吧,争取早点也能进养鸡场,我听说了,只要工分多,还可以到养鸡场换鸡蛋呢。”“真的啊?”苏爱国担心大家排斥他,忙道,“等我工分值多了,我就领些鸡蛋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葛小云也忙道,“我也是!”大家终于高兴起来。第263章这些知青们已经不像刚来时那样单独吃饭,现在是吃大锅饭的,男人一天一斤五两,女人一天一斤一两,四天粗粮,一天细粮,搭配着来。至于炒菜是不可能的,因为没锅,所以他们只能吃炖菜。油盐酱醋这些他们也从公销社买回来了。钱是大家一起出的。只是他们也只能跟村里人换些素菜。荤菜是没有的。现在听说能有鸡蛋,一个个全都在讨论怎么才能进养鸡场。苏爱国把下午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大家,“我听说他们年底分红,最少的也能分到一百多块钱。”许多人从来没下过乡,所以听到这个数字并不觉得很多。毕竟这些人的家人,多数都是工人,一个月最起码也有三十多块钱,一年就是三四百,比乡下还是强上不少。于是苏爱国就跟大家科普,“我打听过了,全公社就属这个生产队工分值最高。最多的能领到四百多块钱呢。就是那天去接我们的大婶,开拖拉机的那个。她的工分值是最多的。”“她一个老太太怎么可能?”苏爱国见大家不信,忙道,“我刚听到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可后来听那些人说,那人是养鸡场的场长,还会开拖拉机,还是生产队的会计。”葛小云奇了,“她一个老太太占这么多位置,难道生产队就没人了吗?”“不是,拖拉机手另有其人,她也是偶尔帮队里开开。这村里几乎没几个人会开的。那辆拖拉机是从外国进口的”说到这里他比了下手指,“要八千块钱。”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其中一个男知青道,“你说咱们能去学开拖拉机吗?”苏爱国有些不看好,“那拖拉机这么贵,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让你们学。而且人家有拖拉机手,不需要人手了。”其他人都叹气起来,一阵沉默,然后齐齐去睡觉。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牵着小敏的手,一起往地头领旗子。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女知青凑过来,朝着钱淑兰笑,“钱厂长,您也下地啊?”钱淑兰点了下头,侧头看了眼,嗯,叫不出名字,脸也陌生,应该是知青,“是啊!”蓝衣女知青碰了碰小敏的小脸,“这是您家孙女吧?长得可真漂亮。”因为今天要干活,钱淑兰特地给小敏换上了旧衣服。不过小敏生得就好,再加上被她养得白白净净的,即使穿得很朴素,也还是很好看的。小敏抬头看了一眼这女知青,朝她笑了一下,飞快地低下了头。钱淑兰给小敏正了正头上的草帽,笑着道,“是我孙女。”蓝衣女知青奇了,“她也要下地吗?”钱淑兰点头,“对!m主席都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已经七岁了,不干活哪行。”蓝衣女知青脚步一顿,差点摔倒。这么小的孩子都要下地,看来这老太太喜欢勤快能干的。后面穿着白色衬衫的女知青凑过来,好奇地道,“沈艳红,你刚才打听到啥了?”沈艳红瘪瘪嘴,“那个老太太让自己的孙女也下地。”白衬衫的女知青却没在意那个小孩子,在她看来孩子能干啥,她佩服的是钱淑兰,眼里满是不可思议,“她都是厂长了,还是会计,怎么还要下地啊?”沈艳红戳了戳自己的脑袋,打量从她旁边走过的村里人,哼了一声,“这村里的人就跟疯子似的。明明在养鸡场干活,还全往地里跑,好像不干活就不能活似的。我要是进了养鸡场,才不下地呢。”她身后的知青们纷纷附和。很快,一群人到了地头,跟在社员们后面一起排队。正在这时,一个小伙子往这边跑,“奶,奶,这是你要的药。”这声音清脆又洪亮,一听就是个年轻小伙子。大家齐齐去看。只见一个约莫十八九岁的年轻男人跑了过来,他长得粗眉大眼,个头也高,身上也是粗布衣服,却一点也不粗鲁,一看就是个文化人。钱淑兰正在领旗子,小敏回头一看,“奶奶,是三哥。”钱淑兰拿着旗子,给后面的让道,走到旁边,回头一看,可不就是正军嘛。钱淑兰走上几步,笑着问,“你咋来了?”正军从袋子里掏出一罐药盒,“我昨天去县城医院拿药,碰到三叔了,这是二嫂托他送给你的药。昨晚回来太晚,我就没送给您。刚才送到养鸡场,他们说你到这边来了。”钱淑兰略想了下就知道了,这是给杜大梅抹脸的。钱淑兰接过来,“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他拉扯了下身上的衣服,“这不我换上衣服,也要下地呢。”钱淑兰满意地点点头,“你是要下地,马上就要成家了,得好好攒点钱。”在上个月,正军跟林文林家的小女儿相看成功。那姑娘长得非常漂亮。两家商量年底就结婚。正军羞得脸色通红,挠了挠头,赶紧走到后面排队去了。钱淑兰把这罐药放到挎包里,想着待会遇到杜大梅再给她。钱淑兰领着小敏到地里,钱淑兰拿着锄头挖坑,小敏往里丢玉米,再用脚把土盖上。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钱淑兰却不知道在她走后,那些知青们心思又活动起来了。一个女知青勾头去瞧队伍后面的正军,心里若有所思。另一个女知青推了下她的背,小声问,“沈艳红,你看啥呢?”沈艳红小声凑到她耳边,转了转眼珠子,突然心生一个主意,“孔秋云,我想跟他处对象。”孔秋云愣住了,处对象?她顺着沈艳红手指的方向去看,原来是厂长的孙子,她略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是想。。。”沈艳红对她使了个眼色。孔秋云忙闭了嘴,只是面上却有些迟疑,“这样不好吧。这可是耍流氓呀。”后面的三个字没有念出声,只是有个嘴形。“我可不想一直下地!”沈艳红伸出自己的手,眼眶都红了,“你看看,这才几个月,我的手指都粗了一截。难道你想一辈子下地?”孔秋云也不想下地,可也不能为了不下地,就对别人耍流氓吧?沈艳红振振有词,“我也不算耍流氓啊?我好歹也是正经跟他处对象的,只不过不会跟他结婚罢了。”孔秋云心里腹诽着,这不就是耍流氓吗?只是她到底不希望好姐妹走向歪路,孔秋云转了转眼珠子,想了一套说辞,“沈艳红,还是算了吧。如果这些人心眼小,恐怕会报复你的。咱们知青毕竟人少,在他们生产队底下过活,还是安生点好。”沈艳红愣住了。报复?对哦!这可是人家的地盘,自然不能像在学校里,不合适就分开。如果她把人给甩了,即使她进了养鸡场,那个厂长为了给孙子出气,说不定也会把她撵出来。那她折腾一场图什么?沈艳红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孔秋云忙安抚地拍拍她的背,“我们会好起来的,只要多多挣工分,争取早点进养鸡场,咱们就能享福了。”她身后的一个女知青抵着下巴,眼里闪过一丝精光。钱明华瞅了一眼后面的生面孔,问前面的沈艳红,“你们知青怎么少了四个?”沈艳红想到刚才的事还有些心虚,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小声道,“我也不知道。”钱明华朝后面的几个人脸上扫,见他们眼神躲闪,他眉头一皱,有种很不好的感觉。他一把夺过沈艳红手里的旗子,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问,“赶紧说,他们干啥去了?”这声音十分严厉,吓得沈艳红身子一抖,差点哭出来。孔秋云大着胆子,上前两步,替她答话,“他们到公社游行示威去了。”钱明华和记分员气得脸都绿了。昨天才警告过,今天就闹事!这是成心不让他们生产队安宁是吧。把旗子还给沈艳红,钱明华朝记分员道,“你好好给大家分工,我去找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