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29 16:47      字数:4050
  钱淑兰有点不放心,“你们不会急着用钱吧?”她问钱维汉借钱是因为他这人几乎不怎么花钱,有一百多块钱的退休金再加上每年队里的分红。别说这八千块钱,她全给赔了,也不至于影响他的生活。可柳月琴这五千块钱,绝对就是她和王立德两口子攒了一辈子的钱了。如果他们突然把钱要回去,忙的时候,可能还真不凑手。“我先借你一年,成不成?”虽然把钱全都借出去,可柳月琴也不担心她会跑路。毕竟她儿子可是要跟着一起去干的。钱淑兰点了下头,“成啊。”许翠兰和王立威对视一眼,“要不我也借你五千。也是一年。”“成!”王立虎见其他人都借,他也道,“我也借五千。”“好,谢谢!”钱淑兰没想到自己借钱这么顺利,不过她还是叮嘱大家,“我知道你们是信任我才借钱给我。可是对其他人,你们可不能这么没心眼。当心被人家给骗了。我听说有那缺德的骗子专门骗我们这些乡下老实人。”柳月琴嗔了她一眼,“你放心,我们心里都有数呢。”钱淑兰现在非常高兴。她以前听人说过,要想知道你朋友交得好不好,你朝他借钱就知道。瞧,她一开口,全都借给她了,说明她平时的为人还是不错的。哎,也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才能给贷款,找人借钱这种事,她还是少做为妙。就连钱淑兰都没想到。她只是开了一个口子。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人主动过来借钱给她。甚至有些关系很普通的也凑过来。当然这些人借钱给她,并不是说她平时的为人有多好,而是因为大家看上了那利息以及那每月五十块钱的工作。钱淑兰并没有来者不拒,她也是要挑借钱对象的,如果对方性子不好,又或者家里将来会急需用钱的,她通通都拒绝,并且她在借条上,也写明还钱日期和利息,时间未到之前,不能提前要,听起来有点霸王条款,可能大家对这利息真的很心动,所以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短短三天时间,她就借到了十五万块钱。这些交尾款绝对够了。王守智拿着这些钱激动不已,这下子他可以好好干,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挤下去。作者有话要说:跟人借钱,一是攀关系,二是要证明你有还钱的能力。所以女主先亮实力。女主有点小心机,但是这才是她。至于为什么要带别人一起混,是因为她缺人也缺钱,而王家村的这些人都有钱。她完全可以无本创业……好吧,女主是个物尽其用的人。第345章王守泉和钱明华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许多村民们这才知道秘方的事情。有那脸皮薄的,见到钱淑兰的时候,脸臊得通红。钱淑兰多数也不在意。左右,她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第二天,王守智和姜玉瑛就去县城处理那批衣服的事情。他们找的是方永林,让他帮着在百货大楼代卖。这种操作其实是有点违规的,谁让方永林是采购科长呢,他跟经理汇报一下,经理也就给通融了。“咱娘还好吗?”方永林处理好这事之后,就开始跟两人续旧。王守智看着大厅里的人疯抢他们的衣服,笑着点头,“好着呢。说是让我们通知你回去看看。她给你带了新衣服。就等着亲自交给你呢。”方永林心里暖得不像话。他娘没忘了他,真好!“那行!我回去跟老爷子说一声,今天就跟你们回去!”方永林当即立断就决定了。王守智和姜玉瑛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跑没影了。“你看我的眼光这么差,在深圳卖得不行,可在这边居然也能卖这么火爆,说到底还是这边太落后了。”王守智突然拍掌大乐。姜玉瑛有些好笑。他挑衣服只挑厚实的,宽大的,很符合乡下人的思想。可深圳那些人就不一样了,时髦为主。“也不知道这边什么时候才能一起跟着改革。”王守智在路上的时候,突然道。方永林骑着自行车听到他的话,大声道,“很快啦!”王守智刚想问,一股冷风吹进嘴里,冻得他直打哆嗦。到了王家村,钱淑兰把方永林招呼进来。“丹娜,怎么没来啊?”钱淑兰有点小失望。“厂子里忙。她来不了。”方永林捂着暖呼呼的搪瓷缸子笑着道。钱淑兰把给他带的衣服找出来。方永林瞧着这衣服跟王守智穿的几乎一样,乐不可支。“娘,我听说……”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外面有人在高声喊着,“亲家,在吗?”钱淑兰微微一怔,站起来往外一瞧。哟,居然是蒋县长和蒋成武。“哎呀,你俩可是稀客,咋有空过来啊?”钱淑兰立刻起身相迎。两人落坐后,蒋县长摸摸头,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不是有事情来请教亲家婶子吗?”钱淑兰有点诧异,“你还有事请教我?”她撑死了就是个食品厂厂长,对政事可是一窍不通。“他是不信那电视里说的改革开放有那么好。”蒋成武没好气地瞪了儿子一眼,开始揭他的短。蒋县长脸色涨得通红,对自家老爹这行为很是无奈。钱淑兰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老百姓不信报纸,领导们也不信电视。所以信誉已经差到如此地步了吗?她轻咳了一下,总算是明白他的目的了,“你是想问我关于深圳的事情?”“对!”提到正事,蒋县长立刻敛起脸上的不自在,表情也严肃许多,“上面开会,让我们早点决定要不要跟着一起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开会讨论了好久,一直没能统一意见,我想听听您的意见。”原来是这事儿。钱淑兰自然有得说。她从高几上拿出一个箩筐,里面放着各种小零食。她每人抓了一把,然后道,“这是我们厂生产的。”蒋县长原本被她的动作弄得有点懵,听到这话,开始打量起这东西来。然后他很快发觉,这东西,百货大楼也有卖的。钱淑兰指着其中一款硬水果糖,“这种水果糖进价两毛钱一斤,我们厂卖得很火爆。光这种水果糖,一年的利润都有一万多块钱。你说说咱们县哪个厂子的利润能有这么多?”因为都是国企,可底下的工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国企工人熬的是时间,干活能拖就拖。可私企就一样了,多劳多得,工人的积极性很高。每年的产量绝对是这些国企无法比拟的。蒋县长的嘴巴睁得老大,好半天都没合上,“亲家婶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要想发展的好,还得是改革。人都是有私心的。”钱淑兰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厂和王家村的食品厂做了个对比。“因为没有归属感,所以我对王家村这个食品厂没法投入太多。我自己的厂子就一样了,从上至下都是我的,底下的工人跟着我混饭吃,我身上的责任也很大。所以我不能倒下来。所以我做每个决定都会更加小心谨慎。”钱淑兰把自己的思想深度剖析给蒋县长听。可能她说得很起劲儿,也可能是因她想让刘关县早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接下来她讲得滔滔不绝,“还有,生产队的自留地那么贫瘠,可为什么地里的收成却比集体土地更好呢?就是因为人人都有私心,首先想的是自己。无私,这两个字说得容易,可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是真的做不到。你必须承认这就是事实。”蒋县长听了若有所思。蒋成武和方永林同样是这副表情。蒋成武愣了好一会儿,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我算是知道你为啥年纪一大把还喜欢折腾了。”实在是太有旺盛力了,想得也够深远。他是万万没有那个精神头的。“婶子,你的厂子一年纯利润是多少?”蒋县长突然问道。钱淑兰轻咳了两下,哀怨地看着他,这么私密的问题,他居然连想都不带想的,就这么直接问出口。哎!她这交得都是什么朋友啊。钱淑兰略思考了下道,“除掉工人的工资,国家交的税,有将近二十万。”二十……万?方永林张大嘴巴,已经没法来形容了。脸上写着大大的问号。另外两人也是震惊到无以复加。钱淑兰摊了摊手,“现在赚的钱大部分都是卖给国外的单子,咱们国内人虽多,可利润并不高。”卖给国外的产品都是利润比较高的,卖给国内,只能挑那些利润少,做起来不费时间的。当然以后改革开放,国内的市场比国外大多了。所以再不挣钱,钱淑兰也会让自己的品牌支持下去。说不定将来她的继任者,还能说王香润是八十年代的老品牌,走一波怀旧情怀。好吧,有点扯远了。“婶子,您这厂子这么赚?”蒋县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几个公社加起来也没这么多钱好吧?简直超呼他的预想太多。“儿子,早点改革开放的好。咱们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蒋成武突然重重地拍了下蒋县长的背,把他差点拍趴下。蒋县长重重点头,心里也是打定主意了。蒋县长和蒋成武没有待多久,两人就离开了。主要是因为蒋县长明天还要开会,所以耽误不得。倒是方永林自从听说那二十万的利润就一直低着头,似乎在想些什么。“你咋啦?”钱淑兰在他面前挥了挥手。“娘,我也想自己下来单干。”方永林觉得自己这采购科长现在干得挺没意思的。他岳母一年抵得上他干一辈子,想想就心塞。他还这么年轻,也该闯一闯了。“行啊。你想干什么?”有想上法是好事,钱淑兰当然得支持。方永林在脑子里想了半天,“我觉得我想有家自己的百货大楼。”听了这话,钱淑兰差点笑喷了。她发现他们这些人都挺有意思的。姜玉瑛想出去闯,是因为她干销售员太久了,想有家自己的店面。方永林在百货大楼干久了,想有家自己的百货大楼。而她呢?是因为当厂长当太久了,想有个自己的厂。好吧。大家都是从自己最熟的方面入手,不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挺对的。“我觉得你不如就在刘关县开家百货大楼。你刚才不是也听蒋县长说马上就要开始改革开放了,你可以抢先一步。”钱淑兰给他建议。方永林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我去深圳不好吗?”“如果你去深圳也不是不行,可那边外资太强,你的钱恐怕连间门面都买不起,还怎么开百货大楼?”钱淑兰丝毫没有顾及他的面子,直接说出他的弊端。方永林在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娘说得还真挺有道理。“那我回去就去找店面,娘,你说我选成安街那边怎么样?”方永林可能是早有想法,连门面都想到了。成安街算是刘关县最宽的一条道了,以前那边有公私合营饭店,后来因为文革时期抵制私企,所以饭店都关门了,那边的房子也就只能住人,不能卖东西。如果门面选在那边,真的很合适。“你的钱够吗?”那边的房子都是一层的,所以方永林要开百货大楼,肯定要自己盖楼。那就要花费不少了。方永林很肯定地点头,“我爷爷给我不少存款,钱足够用的。”钱淑兰这才放心,两人又开始琢磨商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