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作者:云一一      更新:2023-05-29 17:29      字数:6996
  比起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 周月琦对西宫太后的观感就没有那么的强烈了。本来么,西宫太后在周月琦的心里就没有留下多么厉害的印象。即便今日西宫太后刻意将事情闹大, 甚至还想借新帝生病一事将脏水泼到周月琦的头上, 然而事实上周月琦所受到的影响和震慑几乎等同于无。自然, 周月琦也就没有将西宫太后的这些把戏放在眼里了。至于西宫太后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和把戏, 周月琦尤为放心的交给了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去处理。没有西宫太后想的那么多, 也没有西宫太后想的那么深,周月琦始终都没有打算将凤印抢过来拿捏在她的手中。不管是东宫太后也好,还是太皇太后也罢,只要凤印交在这两人的手中,后宫就乱不了。反之,西宫太后的那些算计也注定了只会落空。也许是原本就拥有的太多,反而就不是那么的稀罕了。如周月琦就是这样。她不大能理解西宫太后的那些心思和算计,也不大能明白西宫太后的诸多不甘心。在她而言, 西宫太后完全就是太清闲了,这才会转而惦记起这些完全不属于西宫太后的东西和权力。翻开摆在桌上的奏折, 周月琦很快就将心思又转了过来。比起西宫太后的那些算计,国家朝政才是更需要关注的大事。虽然这个监国公主并非周月琦自己想当的,可一旦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周月琦就会对大周国上下所有的百姓肩负起她的责任和义务。沈清河走进来的时候,他怀里的周承彦已经睡着了。轻手轻脚的将周承彦安置在一旁的小床上,沈清河走近周月琦身边, 脸色并不是很好看:“今日圣上之所以会龙体欠安, 并非意外。”“嗯?”为了避嫌, 周月琦没有在新帝的身边安插眼线。故而此刻沈清河突然出声提及此事,还真让周月琦意外了,“不是意外?”“应该是有人想要圣上龙体欠安,这才有了这么多的后续。”沈清河率先怀疑的对象,无疑是西宫太后。这位太后的野心是真的很大,就连沈清河也已经听到了风声。“西宫太后本是想要往我的身上泼脏水,被我挡回去了。”西宫太后的恶意,周月琦当然感觉到了。也正是因为感觉到了,周月琦才会越发的不当一回事。从来都是躲在暗中的臭虫最是令人作呕和恶心,摆在明面上的算计反倒没有多么的扰人心神。至少对于周月琦来说,她就没有将西宫太后视为值得关注和提防的对手。“我都听说了。还有太皇太后和母后那边,也都将西宫太后堵了回去。”沈清河才刚从外面进来,顺理成章就听闻了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是如何收拾西宫太后的。照理来说,后宫里的这些争斗和是非本该跟沈清河毫无牵扯。然而现如今的后宫局势跟往日里不同,互相之间起冲突和争执的也并非圣上的女人,而是圣上的长辈。同时,亦是周月琦和沈清河的长辈,性质立刻就又变得格外不同了。也是以,不管沈清河是有心还是无意,后宫里的局势都传到了他的耳里,他也尽数了如指掌,无一遗漏。“皇祖母和母后都是厉害的。”周月琦自小就是在后宫里长大的。见多了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对付人的手段和场景,她还真就没有太过担心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会在西宫太后手里吃亏。西宫太后而今也就是仗着圣上的身份才得了无上的尊贵,但实则她本人在宫里并无太深的根基。如若西宫太后斗胆想要跟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为敌,无疑是太过想当然了。“这个倒是事实。”沈清河当然也不会小瞧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可以说,这后宫里就没有一个女人是可以小瞧的。只不过,西宫太后稍显弱势了一些罢了。“我无意跟她争抢任何东西。日后只要她不主动犯到我的头上来,我自然乐意将她视若无睹。”周月琦没有将西宫太后特指出来,不过一个轻描淡写的“她”字,也足以彰显出西宫太后的身份了。“她应该是想要借题发挥,更多的从圣上的身上着手。”沈清河从来都知道,周月琦无意皇权争斗。然而,他想要将这无上的权力尽数都交到周月琦的手中。哪怕周月琦丁点也不稀罕,他也会真心实意的双手捧上。只有这样,他才能永久的保证周月琦不会受到丝毫的委屈和伤害。这个天下才是周月琦为大,独一无二的唯我独尊。至于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的帮周月琦铲除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和威胁。其中,也包括了现下始终在乐此不疲闹事的西宫太后。“圣上还小,禁不住她这般的折腾。”周月琦对年纪尚小的新帝没有恶意。会说出这句话,也是单纯对新帝的关心和怜悯。“话是这个理,但此事却并非我们这些外人可以擅自插手的。”沈清河当然不是在故意敷衍周月琦,而是说的实打实的事实。皇宫内外谁人不知,西宫太后对他们的警惕和戒备?只怕他们但凡露出一丁点想要关心圣上的征兆,就会立刻被西宫太后恶意曲解为意图谋害圣上的罪证。也所以,沈清河从未想过试图去跟新帝交好,更加没有想过要消除西宫太后对他们的戒心。反之,就让西宫太后这样惶恐不安的时刻盯着他们这边的动静,也挺好的。最起码,能给西宫太后找出点事情做。“嗯。”同为“外人”,周月琦也没想过要去扭转西宫太后对他们的想法和认知。虽说新帝也是先帝的儿子,跟她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弟,但是,皇家从来都没有那么多的亲情可讲。周月琦从来都知道,她是没有同母亲兄弟可以仰仗和亲近的,是以从小到大她连年龄相仿的那些兄弟姐妹都不曾走的亲近。而今换了年纪比她家长子和次子还要小的新帝,就更加谈不上什么姐弟亲情了。并不意外周月琦对于此事的反应,在很轻易就跟周月琦达成共识之后,沈清河顿了顿,忽然勾起嘴角,露出了真实的笑容:“大姐姐要再嫁了。”“咦?这可是好事。男方是何许人也?家世人品可都还好?是否般配得上大姐姐?”沈清河嘴里的“大姐姐”毫无疑问就是沈家大姑娘沈宜萱了。周月琦对这位大姐姐也很是喜欢,至今都还将沈宜萱视为心腹,让其帮忙打理她在宫外的产业。“是敏郡王。”沈清河也没想到,沈宜萱的缘分居然会牵扯到敏郡王的身上。对于这样一位出身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沈清河一开始也怀疑过。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反对此事。“敏皇叔?”周月琦愣了一下,随即又点点头,“如若是敏皇叔,倒也是一桩不错的姻缘。”说到皇亲国戚,周月琦无疑是最了解的。而这位敏郡王,也确实如周月琦所说,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谦谦君子。最起码以敏郡王的身份,无需从沈宜萱的身上去占便宜。尽管敏郡王只是一位清闲郡王,可他各方面的条件也是足够优秀,实在不必要纡尊降贵的去讨好沈宜萱这么一位已经和离的妇人。“要是事成,确实是一件美谈。”既然打定主意支持此事,沈清河也没多说其他,只是认真点了点头,“应当感谢琦儿你的。大姐姐能认识敏郡王,还是托了琦儿的福。”“具体说说是怎么一回事。”跟她有关?周月琦放下手中的奏折,颇感兴趣的看向了沈清河。“听大姐姐的意思,好像是她有一次去处理药材生意,碰到了一些居心不良的险恶歹徒。再之后,碰巧被敏郡王撞见,正好被敏郡王救了。”好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要不是仔细询问过事情的来龙去脉,沈清河都要怀疑这是一出人为的巧合了。周月琦听到这么一番讲述,也跟着皱了皱眉头。没办法,实在太过巧合了,很难不让人多想。不过,周月琦想了想,又放松了神色:“此事我会告诉皇祖母和母后。如若事成,就烦请皇祖母帮忙下一道赐婚懿旨好了。”不管敏郡王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搭救了沈宜萱,一旦有了太皇太后的赐婚懿旨,这门婚事便加了双重保险。再有沈清河和周月琦在一旁盯着,敏郡王不敢对沈宜萱不好的。不得不说,周月琦再一次跟沈清河想到一块去了。伴随着周月琦话音落地,沈清河忍俊不禁的笑了:“我本来也是这个意思,没成想却被琦儿你先说出口了。”跟周月琦,沈清河从来不会见外。除非他故意不告诉周月琦。否则,只要他开口说出来的话语,就势必都是他心中的真实所想。这一次亦是如此,他确实打算请周月琦帮忙去太皇太后那里求一道懿旨,自然便也坦然告知了。第210章因着沈清河的告知, 周月琦很快就去找了太皇太后。原本今日午膳太皇太后就要叫上周月琦和东宫太后一块用的。听闻沈清河也在宫里,太皇太后也没见外, 就一起叫了过来。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寝宫的这顿午饭便着实热闹了。说起来沈清河在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心目中的地位向来是不错的。得了这么一位孙女婿/女婿, 不管是太皇太后还是东宫太后, 都沈清河本人都没有丝毫的质疑和责难。之前先帝还在世的时候, 事态还看得不是此般的清楚。待到周月琦当上监国公主,沈清河毫无疑问就成为了周月琦最大的护身符,而且是无可撼动的强大壁垒。试问而今的朝堂之上, 谁人胆敢对周月琦不敬?只消沈清河人还站在朝野之上, 就没人胆敢多言周月琦半句的不是。即便,周月琦只是一位已经出嫁的公主, 而非堂堂正正的帝王。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对新帝并无太大的感觉。主要是新帝人太小了,不说在朝中毫无丁点的威信, 即便在这皇宫之内,新帝也谈不上多大的存在感。相形之下, 周月琦和沈清河就是众所周知的当权者了。不管两人的身份是怎样的,他们就是先帝遗诏定下的当权人, 比新帝都还要更加的名正言顺。也或许等到新帝有朝一日开始接管朝堂政务, 周月琦和沈清河便必须得急流勇退,甚至会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乱臣贼子”。但是在新帝还没长大成人之前, 周月琦和沈清河无疑就是临危受命的忠臣, 无人可以挑剔他们的不对。沈清河对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这两位长辈也是实打实的敬重。本该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场合, 愣是因为周月琦一句有关沈家大姑娘和敏郡王的亲事, 引发了一阵热议。“敏郡王?”太皇太后眨眨眼,有那么一瞬间愣是有些没有回过神来。敏郡王并非太皇太后的亲子,跟太皇太后也算不得亲近。自从被封郡王搬出皇宫之后,除了既定的宫宴,太皇太后再没有私下里见过敏郡王。至于敏郡王的婚事,早些年也是先帝在操心,太皇太后倒是没有怎么关注过。在太皇太后的印象里,敏郡王的王妃是个体弱多病的,才刚过门不到一年便病逝,也没能为敏郡王留下一儿半女。之后太皇太后也考虑过,要不要给敏郡王赐下几个妾侍,至少也得给敏郡王留下几个子嗣,不拘男女,都是皇家血脉。然而,太皇太后这边刚开口,敏郡王那边就直接拒绝了。敏郡王当初的原话是,还没生下嫡子嫡女之前,要再多的庶子庶女也是无用的。因着敏郡王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太皇太后也没想太多。见敏郡王自己不着急,她当然不会跟着瞎着急。再之后,就拖到了现下。以敏郡王的年纪,即便再娶好几个正妃、侧妃,都是应当的。故而周月琦一说要为敏郡王赐婚,太皇太后登时就点了头。不过说到沈宜萱,太皇太后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又笑了:“沈大姑娘是个好的,跟敏郡王倒也般配。”在敏郡王的亲事上,东宫太后没有提出任何的质疑。虽说她是嫂子没错,可皇家到底不同,敏郡王的亲事还是要交给太皇太后主办的。只要太皇太后不反对这门亲事,东宫太后当然也会站在支持的立场上。当然,如若周月琦坚持这门亲事,太皇太后却并不看好,东宫太后也是不介意帮帮忙的。左右是一桩姻缘,促成了倒也没有什么大错。“准备什么时候成亲?”确定了太皇太后的态度,东宫太后直接扭头去看周月琦,问道。“长辈们看着定吧!我没什么意见。”周月琦不会坚持沈宜萱必须得嫁人,即便沈宜萱一辈子留在将军府内,周月琦也不会有异议。反之,如若沈宜萱遇到了这辈子的命定良人,周月琦也不会拦着。毕竟是沈宜萱自己的人生,还是要沈宜萱自己做出选择才行。“既然是喜事,当然要越早越好。嫁娶事宜还是不要往后拖为妙。”本着越拖事端越多的想法,太皇太后是打算尽快为敏郡王和沈宜萱赐婚的。当然了,她赐婚的前提是敏郡王和沈宜萱互相都中意这门亲事。太皇太后可不想她一门亲事赐下去,最终却结了一对怨偶出来。“那就尽早不尽晚。”在这门亲事上,太皇太后可以算得上是彻彻底底的无关人了。周月琦想不出太皇太后会故意针对敏郡王和沈宜萱的理由,自然愿意全心相信太皇太后的提议。尤其是从刚刚到现下,她母后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提出,足可见太皇太后说的没有错。否则,她母后早就提醒她了。说到底,周月琦并非百分百信任太皇太后。但是对东宫太后,周月琦决计没有丁点的质疑。有了太皇太后的发话,沈清河也没反驳。他会进宫跟周月琦说这门亲事,就代表沈家长辈的态度已经明朗。在这门亲事上,沈家长辈是看好敏郡王的。其实原本该是敏郡王进宫来求得太皇太后赐婚的,但是沈清河想要率先问问周月琦的态度和想法,这才主动跟周月琦提及了此事。至于周月琦代为帮忙向太皇太后求得赐婚,纯粹是为了帮沈宜萱再添一些彩头罢了。如若敏郡王和沈宜萱注定要成就一桩美好姻缘,那么谁来进宫求得赐婚便显得不是那般的重要。只要最终的结果是美好的,就够了。沈宜萱没有想到,她会等来太皇太后的赐婚。一开始她跟敏郡王的事情,沈宜萱没打算跟家里人报备。不是她不想告诉家中长辈,而是在她看来,她和敏郡王是注定了有缘无分,不可能长长久久走到最后的。特别是在三妹妹和戚麒和离之后,沈宜萱对感情一事就更加的敬谢不敏了。后来遇到敏郡王,是沈宜萱没有想过的。跟敏郡王相知相许走到现下这一步,沈宜萱有迟疑过,也犹豫过。在沈宜萱的认知里,她可以算得上是一路见证了沈兰萱和戚麒的相识、相爱、嫁娶、直至最终的和离。沈宜萱原本以为,沈兰萱会比她和沈雨萱幸福太多。只因为沈兰萱所嫁的人是沈兰萱自己喜欢的,也是喜欢沈兰萱的。彼时沈兰萱和戚麒是何其的幸福和要好,沈宜萱不止一次亲眼见证,亦是感触良多。因着周月琦的关系,将军府和戚家已然今非昔比,也算得上是亲戚了。有周月琦从中当桥梁,沈兰萱和戚麒的亲事无疑是结了两家的秦晋之好,饱受所有人的祝福。直到今时今日沈宜萱也委实想不通,沈兰萱和戚麒两人怎么就忽然走到了和离的这一步。两家长辈都没有私下里给这小两口压力啊!要说沈兰萱和戚麒的感情出现了裂缝,但是事实证明,这其中并无其他人的存在,更加没有第三人的身影。也所以,沈宜萱是真的不知道沈兰萱会改变的症结出在哪里。对于沈兰萱和戚麒两人的结局,沈宜萱也是皱皱眉,忍不住的叹息。而今再度换成了她自己,沈宜萱就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毫无疑问,敏郡王是沈宜萱心仪的人。对敏郡王,沈宜萱是有好感的,也是有期许的。但是她和敏郡王最终会走到哪一步,沈宜萱并不是很确定,也不敢保证。不过,有了太皇太后的赐婚,她和敏郡王的亲事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再无其他改变的可能性。仔细想想,这样的发展也挺好的。正好给了她一个继续往前走的动力,也让她和敏郡王之间多了新的可能。那么,她就老老实实接受来自周月琦这位公主弟妹的关心和庇佑吧!没错,正是来自周月琦的好。想也知道,太皇太后不会无缘无故为她和敏郡王赐婚。沈宜萱有足够的自知之明,她还没有这么重要的分量,也没有那么的厉害。退一步讲,哪怕是为了敏郡王,太皇太后也不至于对她多有照拂。她能够跟皇家攀得上的关系,也就只有周月琦这位公主弟妹了。有时候真心不得不承认,水涨船高是实打实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实。比如她,要是没有五公主这位弟妹的存在,她不可能径自顺利的和离归家,更加不会有机会得以帮忙五公主打理药铺的生意。也许有人会看不上女子在外行商,沈宜萱却不会在意。她连和离回娘家的坏名声都能承受,又怎会在乎多些旁的不同声音?更何况,沈宜萱一直都很清楚,她有着一群最好的家人。不管是家中长辈还是同辈的姐妹们,对她都是真正的关心,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支持。有他们在,她又何必在意外人的眼光?总不至于,她还需得看外面这些七嘴八舌的好事者的脸色过活吧!说句仗势欺人的话语,这些人能比得上她家公主弟妹的尊贵?当着她家公主弟妹的面,这些人谁敢多说半个字?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些欺软怕硬的长舌之人罢了。只要她本人不在意,也不放在心上,就伤不到她分毫。因着不想亲者痛、仇者快,沈宜萱自然而然就渐渐学会了何为坦然和豁达。反正,她背后有五公主撑腰。谁人若是有不服,大可去找五公主去说!说来也是好笑,想当初沈宜萱还在宁侯府备受欺凌的时候,可没有而今这样的豁出去。那时候的她,无论做任何事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不小心就给沈家惹来了祸事,更担心不经意间损了沈家的名声,辱没了将军府的家风。但是自打和离之后,沈宜萱莫名就变得豁然开朗了。一如公主弟妹将她接回将军府时说的那样,只要有沈家在一日,她就不必担心受人欺负,也无需担心受怕的忌惮多多。公主弟妹还说,哪怕她这一辈子都住在将军府内,由沈家养着,也是沈清河这位弟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沈宜萱当然不会真的认定她自己是沈清河的义务和责任。不说沈清河本就不是她的亲弟弟,单说沈家而今一府的人都得靠沈清河撑着,她就不想再增添沈清河的负担。他们是一家人,合该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一起度过难关和煎熬,继续彰显沈家的清正门风。而不是肆意给沈清河扯后腿,添麻烦,反而坏了将军府的名声。这样的事情,沈宜萱做不来,也不想变成那般令人憎恶的脾气和秉性。故而,沈宜萱一直很努力的让自己变成比以前更加有用的人。她想要凭靠自己的实力为家人多做些事情。比如帮公主弟妹打理生意,沈宜萱就很是用心,全然不会去多想因着抛头露面而引来的风言风语。反正烧不着她、烫不着她,那些言论杀不死她,也动摇不了她分毫。也是有了这样的改变,沈宜萱和敏郡王才会有更多的交集。否则在一开始被敏郡王出手相救之后,沈宜萱就自行拉开跟敏郡王的距离,再不会跟敏郡王有更多的接触,也就不可能走到今时今日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