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宣战
作者:一土成二木      更新:2023-05-29 19:09      字数:2197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二统领黑木、三统领黑山全部都晋级神通境。现在,三大统领,三大神境高手对魔道中人进行清洗。着实让魔道中人震惊不少。这一次,魔道中人可是损失太大了。“龙王敢如此命令黑甲军屠杀魔道中人,他真的就不怕魔盟九派的报复?”王常林皱起眉头。这肯定不是阴明先生能做主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情,牵扯的事情太多,甚至会危及到整个九州大世界的安危。连续战斗三天时间,整个龙城在慢慢恢复了宁静。天空中飘起了小雨。似乎正在为这场战斗画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结局真的会完美吗?人类世界里最美的童话,一般都会写下现实的结局。哪怕是有请人,也难以终成眷属。最终,他们也不能一起死去。小雨淅淅沥沥,似乎是在洗刷这些天血腥的气味。可是,当王常林仰天长叹的那一刻,雾蒙蒙的一片。似乎,这些细雨是为了掩盖接下来的暴风雨。“这真的可能会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吗?”王常林喃喃自语。龙城的另外一边,也有一个人站在城主府阁楼的高处,还有一个人用同样的语气说着同样的话。此人正是算无遗策的阴明先生。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啊!阴明先生也一直都在时刻关注着龙城之中的一举一动。他的心中一直充满担忧。这一次,龙王一点都没有参与。完全是龙城二小姐林语溪下达的命令。屠杀!毫不留情的屠杀!林家二小姐林语溪的强势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这些年在长生门真传弟子当中,隐隐成为五大弟子之一。这种天资卓绝之辈,哪怕在仙道十门之一的长生门都得到重点培养。林语溪的突然回归,给龙城带来士气的鼓舞之外,更多的还是她强势的一面。龙王正在闭关,原本一切都掌控在阴明先生手中。可一旦林语溪回归,最高话语权自然就会落到她的手中。林语溪可不会在乎任何人的建议。哪怕是龙王最信任的阴明先生。无奈之下,阴明先生只能下令对魔道中人进行屠戮。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也绝对不想做的事情。因为这无疑就成了仙道门派手中的一把刀,一柄为他们冲锋陷阵的剑。造成这种局面,阴明先生一点高兴的神情都没有。似乎,连天空的小雨都在默默地为阴明先生掉眼泪。“阴明先生。”黑甲军大统领黑水出现在阴明先生身边。这些天,他一直守在阴明先生身边,生怕这个最高指挥者被魔道的人突然下杀手。血手阁也是属于魔盟九派之一,谁能保证龙城就没有血手阁的杀手。“你觉得,咱们这一次,做对了吗?”阴明先生无奈地问道。“属下不知。”黑水恭敬地回应道。黑甲军从来都只是服从命令与执行命令,从来都不参与决策当中的事情。“是啊,你什么事都不知道,天下都以为阴明先生是龙城最聪明的人,殊不知这个最聪明的人应该是你。”阴明先生叹息道。一个不闻不问,心有乾坤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阴明先生自叹不如。黑水没有开口,有些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语言。“如果我估计的没错,从明天开始,魔道高手就会到来,这里恐怕就要成为仙魔两道的战场。”阴明先生叹息道。其实,一切都是大人物的左右。从林语溪的坚持,以及仙道十门的积极配合,阴明先生就已经清楚结局是什么。肯定是仙道十门要跟魔盟九派宣战了。只不过他们没有合适的理由,只能等魔盟九派攻击龙城开始。一旦魔盟九派真的派出超越神境的高手,那他们就真的中计了。到时候仙道十门就有了绝对的理由来动手。可是,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在龙城作战。龙城可是整个九州大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城池,这里的人口基数大到令人难以想象,在这里作战,所带来的伤害绝对无法估量。“马上下去布置吧,龙城所有人员,在这几天绝对不允许外出,违令者,一律格杀勿论。”阴明先生冷冷地说道。没有侥幸心理的存在。必须死死命令,这也是变相对龙城子民的保护。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常林也想到了,他与阴明先生的想法如出一辙。当他想清楚这个严重的问题之后,他似乎才明白,一切都是圈套。拿着龙城数百万的子民的生命才下这个圈套。太残忍!这难道就是龙王的仁政?“难道就没有人去阻止吗?”王常林无奈地说道。此时,他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小。无助,真的很无助。如果因此龙城数百万生命葬送,他会很难过。难过到无法自拔。“我一定要阻止!”王常林突然斩钉截铁地说道。咔嚓!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沉重的响雷,雨也渐渐地大了气来。大雨连续瓢泼了三天三夜,一直都未曾停息。可是,王常林分明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丝魔气。怎么可能会出现魔气?魔道中人修炼的魔宫,虽然会凝练成为魔气,可是如此浓郁的魔气,一定是地狱魔族的高手。偌大的龙城,似乎成了一座死城。因为整座城池的人,全部龟缩在房屋里,不允许外出。王常林一直趴在窗边思索。这种看似百无聊赖的生活,似乎让人觉得难得。可是,在这种难得的背后,充斥着复杂的情绪,甚至让人失落,恐慌,充满暴力。“雨要停了吗?”王常林喃喃地说道。雨后天晴,似乎应该是万里无云的大好河山。只不过,此时天空好像变得更加阴暗了。几道强悍的气息从龙城中涌出来。面对着天空中阴暗的乌云,似乎是一种抗衡。“果然还是来了。”王常林喃喃地说道。他已经站在屋顶,现在这种时候,谁还会去在乎他这样一个偷窥者。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