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锦绣)
作者:元大      更新:2022-05-04 13:45      字数:2154
  乔先生是在玲姐儿和旺哥儿诞生后的第二年回来的,锦绣觉得自己很幸运,她以为,殷不悔要昏睡很久很久。

  乔先生说解药是从阿休国的王室找到的,锦绣没有意外,齐齐阿对她恨之入骨,用毒还是轻的。

  经历过这些磨难,她和殷不悔的心才紧紧联系在一起,两个人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让玲姐儿去东南沿海,也是她的主意。

  殷不悔万分不舍:“玲姐儿是我们的小棉袄……东南沿海那么远,即便你派了护卫暗中保护,万一玲姐儿遇到危险……她那么小,又一直养在宫中天性烂漫,不知人间凶险,万一被人骗了……”

  平日里威严万分的殷国王上,此刻碎碎念着如同妇人。

  锦绣叹了口气,殷不悔舍不得,她又何尝舍得?

  “寻常人家的孩子在玲姐儿这么大都该嫁人了,正因为她缺少历练,才应当自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见殷不悔如同缺了一块肉般,锦绣安慰他:“玲姐儿终究要嫁人的。元娘与我情同姐妹,定然会将玲姐儿当亲生女儿看待,姜哥儿那孩子淳厚,不会欺负了玲姐儿……”

  “你这么急着让玲姐儿离开,是不是怕术儿……”殷不悔的话没有说完,他看见锦绣面色一僵,神情变得极为复杂。

  不由得心中一顿,长长叹了口气。

  他与锦绣夫妻一心,何尝不知道锦绣心里在想什么呢。

  李术那孩子……

  哎!

  “我私下里问过玲姐儿,她对术儿,只有兄长之情。”锦绣嘴角一片苦涩,她不是迂腐之人,若是玲姐儿与李术当真情投意合,大不了李术国师不做了,选个清净的地方,让二人做神仙眷侣去。

  很显然,玲姐儿没有别的情愫,只是李术一个人……

  她心里闷闷的,总觉得于李术有愧。

  殷不悔走上前,握住她的手,温声细语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路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我们也插不了手。”

  玲姐儿最终独自骑着马离开了草原,而李术则在第二天主动请缨征战,锦绣示意殷不悔答应下来。

  她很清楚,也许玲姐儿这一走,在很长的时间便不能相见了。

  纵然百般不舍,也要舍得。

  留下,只会给更多人带来痛苦,李术的路,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玲姐儿一走,锦绣后脚便将旺哥儿踢进了军营,让锦荣狠狠地操练。

  旺哥儿倒也争气,好几次战役中屡建奇功,气得李家那二小子羡慕的干瞪眼。

  天气渐热,殷不悔跟着武器营的人去研究新的箭弩了。自从殷不悔昏迷,锦绣掌管朝局,管理的井井有条。

  殷不悔醒来以后,居然还是将大半的政务丢给她,美其名曰:家有贤妻,为夫甚感松虞啊!

  殷不悔好似被王位耽搁了的天赋异禀的兵器创造大师,在锦绣掌管大半国策后,殷不悔将大量精力投到兵器研制上,推陈致新,改革了好几代兵器,单是投石机一项就可一次射发十五个石头。

  除了兵器的研制,殷不悔还专注在耕耘上,似乎想要将昏迷的这几年都一次性地补上。

  锦绣总是被折腾的腰腰腿酸疼,身子如散了架般,结果十多年过去也没有半分动静。

  乔先生说大约是诞玲姐儿和旺哥儿的时候亏空了身子。

  殷不悔没有失望,想起锦绣独自诞玲姐儿和旺哥儿时的凶险,顿时又不想锦绣再生孩子了。

  这十几年,锦绣不断推崇新策,大力培植鼓励人才,大修私塾和医术学院,兴修水利,治理沙漠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使得殷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殷国的版图也扩张到最大。

  王室内外,再也没有质疑锦绣的声音,甚至那些大臣们有要事禀报,也率会求见锦绣。隐隐的,锦绣的威望还在殷不悔之上。

  春天一过,草原的嫩草开始发芽,锦绣正在宫中与大臣商议合理控制放牧和栽种一批树苗的事,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发闷,竟是“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大臣们吓得脸色大变,慌忙请了乔先生来。

  乌桑则赶紧去禀报殷不悔。

  待到殷不悔风风火火赶回来,乔先生正好号完脉。

  殷不悔紧张地上前,额头上倏忽冒了一层冷汗。

  “怎么样?”殷不悔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男人此刻竟然流露出了一丝紧张。

  乔先生抿了嘴,拱手作揖道:“恭喜王上,王后有喜了。”

  殷不悔僵在原地,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愣愣地抬头看了眼乔先生,又看了眼娇羞的躺在床上的锦绣,傻里傻气地问了句:“谁的?”

  这件事被锦绣嘲笑了好久,殷不悔只能尴尬地回答:“太、太意外了,我以为我们这辈子不会再有了。”

  岁月静好,锦绣依偎在殷不悔的怀里,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心底一派安宁。

  半梦半阖间偶尔会梦到一个人,一个很浅的影子,她甚至想不起他的样子来。

  听说他死了……

  也有坊间传闻他独自一人在山中修了间破庙,再也不涉足尘世……

  无论是哪一种,她都心平气和没有半分波动。

  那个人,曾经一起走过那么多风雨的人,将永远的,永远的镌刻在她心底最深处,谁也替代不了。

  ……全书完

  【算起来,锦绣和宋煜在一起的时候不过十六七岁,正是少女年纪最好的时候。和锦绣一样,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一个让你一辈子都会铭记的人。

  或许不能携手白头,却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梦到,梦到最美好的年华,那个人陪你走过。

  祭奠我们最美好的青春,祭奠我们曾经爱过的人。

  元大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三日

  十月二十五日,我们新书再见。

  感谢大家一路相陪,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