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作者:桐盏      更新:2023-05-30 17:05      字数:3659
  看今个儿开始,就该改口称一声姑母了。谢元姝也有些不自在,她和宝桐也不过相差几岁,尤其两人自幼又在一起。想了想,她看着宝桐道:“还是随少阳一同叫我小姑姑吧,这姑母,也太郑重了些。”说完,众人又都笑了出来。谢敬宠溺的看着她道:“你这孩子,也就你鬼主意多。”宝桐也忍不住掩嘴轻笑,半晌之后,终于开口叫了声小姑姑。谢元姝笑着点了点头,也拿出了红包。谢少阳见谢元姝拿出了红包,又打趣道:“等我大婚那日,小姑姑给我的红包,可得和大嫂一样多啊。”谢元姝笑骂他一句:“想从我手里拿红包,那日后你可得好好的讨好我。我高兴了呢,兴许给的比今日还多呢。”谢元姝辈分高,少爷里也唯有谢少阳敢这样和她没大没小。不过大家都见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等到敬茶结束,大家一同用了早膳,谢元姝便拉了宝桐的手,往凤昭院去了。看着谢元姝难掩的兴奋,宝桐心里更是暖暖的。这哪家的新嫁娘不在婆母和老夫人面前立规矩,只有她,因为有郡主的厚爱,能够少了这些蹉跎。她心里已经认定,郡主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恩人。鹤安院外,谢元姝提起了昭华大长公主带了裴青榆这几日就回西北的事情。宝桐不由有些诧异,她这几日都在准备婚礼的事情,还以为昭华大长公主会等到太后寿辰之后才离京呢。“想来昭华大长公主也是因为皇上给郡主和世子爷赐婚的事情,才急急回西北的吧。”说完,宝桐突地一愣,脸上不由染上了几丝红晕。方才她虽改口叫了郡主小姑姑,可刚刚郡主两个字又脱口而出。谢元姝和她四目相对,下一瞬,也没忍住哈哈大笑出声。下人们看郡主和大奶奶这样亲近,心中也不由感慨一句,大奶奶真是个有福的,自幼能入府陪伴郡主不说,还能嫁给世子爷。到底是周老夫人当初有远见呢。否则大奶奶一个丧母长女,又何以有这样的荣宠。谢元姝接下来又把长春宫的事情说给了宝桐,宝桐今个儿早上也听说了,只是她说起此事她也不由有些唏嘘。“出了这样的事情,淳嫔娘娘带了宁德公主往长春宫去,依着我看啊,这淳嫔娘娘别看平日里不争不抢的,其实心里门清呢。这刚看着长春宫有东山再起的苗头,就往长春宫去示好了。可她这样的心思,只怕皇后还不知道呢。只以为淳嫔是替她去的。”谢元姝也附和道:“可不是,外人只道淳嫔这些年仰皇后鼻息而活。可我也觉得她是难得的明白人。否则,早些年皇上也不是没往她宫里去,可她除了宁德公主,膝下再无子嗣,可见是故意避皇后的猜忌的。”宝桐暗暗叹息一声,又道:“小姑姑,你说皇上真的会再给给恭妃娘娘体面吗?”谢元姝如何听不出宝桐的言外之意,这最大的体面,无异于是再次立她为后了。可因为有上一世的记忆,谢元姝觉得,承平帝未必会做到这样地步。可一个皇贵妃,怕是少不了的。毕竟,这后宫皇后之下便是皇贵妃最大了。可这一步之遥,足以让郑皇后战战兢兢。听了郡主的话,宝桐不由有些心惊。皇上既然猜忌皇后和太子到这样程度,若真的如小姑姑所言,那日后,这京城可要变天了。昭华大长公主府这边,请安折子已经递了上去,昭华大长公主却不由有些留恋起京城来。她和孟氏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也唯有这次回京,她感觉到了往日的荣宠。她确实有些舍不得呢。而且她年岁也大了,恐这次离京之后,怕是再无机会能回来了。杨嬷嬷恭敬的递了茶水上前,宽慰她道:“殿下,若三少爷真的有机会取代世子爷,掌控西北。您便是回京来安享晚年,也未尝朝廷不会给您这样的体面。”话音刚落,果然昭华大长公主缓和了神色。杨嬷嬷又道:“殿下,奴婢可是听说,孟氏拿了自己的体己银子要给永昭郡主在西府修了一模一样的凤昭院。”昭华大长公主嘲讽的勾勾唇角:“孟氏也真是眼皮子浅的,区区一个郡主,就值得让她这样抬举。三少爷娶得可是公主呢。”杨嬷嬷附和道:“可不是?这修了一模一样的凤昭院,也太兴师动众了。奴才也觉得她是和您斗呢。”昭华大长公主轻抿一口茶:“我和她明争暗斗这么些年,也不差这一次。”第202章 长生不老时间飞快,转眼间,离太后的寿辰就几日的功夫了。太子也终于回了东宫,这父子间久未见面,若依着往日的惯例,必会在东暖阁一同用膳,可这次,乾清宫却一直都未传出旨意来。郑皇后纵是心急,这个时候也不敢再闹出什么风波来。也只能忍了所有的委屈。只是,让郑皇后没想到的是,太子回宫第二天,皇上竟踏足了长春宫,还留在长春宫用了午膳。一时间,宫里瞬间流言肆起。郑皇后闻着消息的时候,手中拿着的茶杯直接就摔在了地上,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她半晌才回过神来。“你说什么?皇上竟往长春宫去了,还让穆氏陪着一块用午膳?!”郑皇后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都是不可置信,还有不甘。梁禺顺弓着身子,低声回禀道:“娘娘,是皇上身边的赵公公打发了他干儿子往御膳房传膳的,不会有错的。”郑皇后听后差点儿没晕过去。太子好不容易回宫,她本想着,皇上能放弃前嫌,太子毕竟是储君,这心里再是有疙瘩,太子也知道教训了,皇上不至于不给他这个体面。可没想到,皇上竟然装起糊涂来。因着这个,她气的一宿都没有合眼。可又想着,这左右都快到太后娘娘的寿辰了,她总能扳回一局的。却不想,皇上今个儿又是这样的出其不意。郑皇后如何不知,皇上这必定是故意的。她第一次有些怕了,怕皇上真的存了废太子的心思。若如此,她可如何是好。东宫还未有子嗣,太子若是真的倒了,她又拿什么去争。“娘娘,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皇上许也是一时间糊涂了,才往长春宫去的。您也是知道的,那穆氏向来不会讨皇上的欢喜,这几十年都过去了,她还能学会争宠了不成?何况她膝下无子,您根本无需忌惮她。”郑皇后气的脸都差点儿扭曲,猛的一拍桌子,气急败坏道:“她若不会讨皇上的欢心,何以这么多年过去,皇上竟然再次踏足了她的长春宫。还留下来和她一同用午膳。这便是潜邸那会儿,她也未有这样的能耐的。”“你说,是不是皇上真的后悔了,后悔让本宫取代她了?”话才出口,郑皇后感觉后背一阵凉飕飕的。她绝对不会认输,她绝对不能这么多年过去,竟然成为穆氏的手下败将。赖嬷嬷迟疑了下,开口道:“娘娘,皇上这样抬举穆氏,其实无非就是忌惮太子殿下一年比一年年长,否则,皇上又何以给她这样的体面。这归根到底,皇上是不愿意服老呢。”郑皇后听了,心中顿时百感交集。不等她开口,就听梁禺顺突地开口道:“娘娘,属下倒是听说,国公爷近来很是青睐一个姓杨的道士,这道士据说会长生不老的秘术,吃了他的丹药,国公爷瞧着气色都好了许多呢。”郑皇后愣了愣,有些疑惑的看着梁禺顺:“哥哥府中竟然养了道士?”见郑皇后要动怒,梁禺顺忙道:“娘娘,您也勿要动怒,国公爷也只是偷偷请了道士往府邸去。并未有其他人知道的。”郑皇后点了点头,倒也没真的动怒。她如何能不知,从太、祖开、国到现在,本朝一直都是崇尚佛法,道教在北方几乎没有什么立足之地。若换做以前,她如何会看着哥哥这样胡来,可这会儿她却不由有些心动。这道士若当真会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炼丹之术,若能引荐给皇上,太子的危机,还怕解不了。这么想着,郑皇后不由有些激动,问梁禺顺道:“那道士当真有这样的能耐?”梁禺顺点了点头:“娘娘,既然国公爷都如此倚仗他,可见确实有些实力的。这古书上不也有记载,长生不老之药,确实有此秘方。”赖嬷嬷也附和道:“是啊,皇后娘娘。国公爷岂会拿自己的身子开玩笑,若不是真的有用,那道士只怕早就被丢在乱葬岗去了。”郑皇后一阵沉默,半晌终于开口道:“你打发人亲自往成国公府去传话,就说我找哥哥有事商量,让他入宫一趟。”赖嬷嬷急急应诺,起身就出去了。而此时的凤昭院里,谢元姝正逗着雪团玩。这时,芷东拿了韩砺送来的密信过来:“郡主,世子爷给您的信笺。”谢元姝抬眸,缓缓接过信笺,打开。看到里面杨天弘已经在成国公府落下脚,成国公更是大为倚仗他,谢元姝嘴角就难掩笑意。杨天弘这枚棋子,她其实考虑了许久,该怎么妥善使用。而现在,确实是最合适的时候了。若她猜测不错,这消息怕是已经传到郑皇后耳中了。就依着郑皇后和太子殿下如今的处境,她一定会让成国公府把杨天弘献给皇上。这历代皇帝,对于长生不老都有一种执念。若是早上二十年,承平帝或许不信。可现在,承平帝愈发在乎自己的年纪,绝对不可能不动心的。可他们谁都不知道,这枚重要的棋子,真正效忠之人是她。想到郑皇后和皇上都被蒙在鼓中,谢元姝嘴角便难掩笑意。有了这杨天弘近身接触皇上,她和韩砺行事,就愈发方便了。正沉思着,就见宝桐浅笑的走了进来。谢元姝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看宝桐温温婉婉的样子,她笑着招手让她坐下。萧瑗缓步坐下,打趣道:“今个儿是有什么事儿?小姑姑竟然心情如此之好?”不等谢元姝开口,芷东就揶揄道:“世子爷打发了人给郡主送了信来呢。”萧瑗看谢元姝手中的信笺,嘴角的笑意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