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
作者:桐盏      更新:2023-05-30 17:08      字数:3832
  “您这样和皇上一直僵持着,只怕淮安侯府这个年也过不安心了。您之前不也教导过我,让我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若借着替皇上生母追封的事情,皇上一定会对您愈发孝顺的,之前过寿那会儿没能给您加了微号,许借着这机会,皇上会允了呢。”听着郑皇后最后一句话,郭太后一口气差点儿没喘上来。这皇后,都这个时候了还和自己玩心机。她是因为微号的事情寿辰那日丢了很大的颜面,可如今,皇上借着给生母追封一事,也允了她的微号,她难道就脸上有光了?见姨母气成这般,郑皇后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急急又道:“姨母,您也知道我嘴笨,我不是故意惹您生气的。我这不是怕您不同意嘛。”连着多日和皇帝冷战,郭太后又岂会不知道借着台阶下。虽说皇后给她出的这主意让她着实没有想到。可若她忍了这委屈能换来东宫和淮安侯府的平安,她又怎么会不愿意。她老了,有多大的能耐一直和皇帝这样僵持着,只怕会最终连最后一丝母子情分都不剩了。想着这些,她抚了抚额,这先帝爷在时候,她是中宫皇后,膝下没有子嗣,皇帝便养在她的身边,更是记在了玉蝶上。也因为他那生母不过是南边逃、难来的宫女,祖籍家眷至今未查清,所以郭太后从未想过,这一个死去的人了有朝一日会让自己这样难堪。可这感慨归感慨,如今她也只有这一招可走了。见郭太后这神色,郑皇后如何能不知,姨母这终于还是点了头了。她难掩欣喜的开口道:“姨母,那贾氏当初不过一个宫女,即便被追封,还能越得过您不成?”“何况皇上寻了这么些年,也未找到自己这母族,届时也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入京,得了爵位。”听完郑皇后这番话,郭太后也不多说什么,只借口自己乏了,便遣了郑皇后下去。瞧着郑皇后离去的背影,郭太后目光也看不出喜怒,半晌之后才开口道:“你去打听打听,是谁给皇后出谋划策了。若说着主意是她自己想的,哀家才不信她有这脑子。”景嬷嬷开口道:“听闻今个儿郑家世子爷往坤宁宫去了,这是不是世子爷说了什么。”郭太后闻言,眼中更是诧异。可想到他如今的处境,郑闵又即将娶了祈王妃娘家侄女,她也就不觉得那么诧异了。这人都是为了自己谋生路的。郑晟也不会是例外。只他胆子倒是不小,竟敢给皇后出这样的主意,郭太后不觉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呢。慈宁宫外长长的宫道上,郑皇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赖嬷嬷看她这样子,笑着道:“娘娘,这太后娘娘再是不愿意,可也得顾及淮安侯府的。又岂会真的不松口。”闻言,郑皇后轻轻点了点头。半晌的沉默之后,郑皇后意味深长道:“因着此事,晟哥儿肯定会得了皇上的青睐,等他真正掌控了这京城防卫那一日,本宫多少手中有些倚仗了。”郭太后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低这个头,那这件事情也不可能再拖着,这不,直接就打发了人往东暖阁去,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是以,在郑皇后回了坤宁宫不到半个时辰,皇上往慈宁宫去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闻着这消息,郑皇后不免长叹一声:“晟哥儿这主意,真是做到皇上心坎上了。”赖嬷嬷缓声道:“依着奴婢看,是娘娘您有本事。若不是您抬举世子爷,也不会如此顺利的解决了眼前这危机。”听着赖嬷嬷的话,郑皇后眼中的笑意更甚。“好在那贾氏去了这么多年了,慈宁宫里也唯姨母独尊。而且姨母肯主动提及给那贾氏追封,皇上日后定会愈发孝顺姨母的。”此时的慈宁宫里,可不是一片和气。郭太后拿起桌上的茶轻抿一口,看承平帝眼中的笑意,她到底是开口道:“哀家老了,按说这事儿原本早该提上日程的。这若不是皇后提及此事,哀家许还有些想不到呢。”承平帝听她这么说,如何不知她是为了什么,笑着拿起身侧的茶轻抿一口,却并未表明态度。看他这样,郭太后也知道郑皇后一次又一次自作聪明,皇上不可能丝毫没有芥蒂。不过,左右这眼前的危机解决了,郭太后也没再多说什么,借口自己乏了,就遣了承平帝下去。第245章 学坏太后竟然要追封皇上的生母?闻着这消息,谢元姝如何能不诧异。毕竟上一世,即便太子被废,圈禁那会儿,郭太后也未拿了这个来向承平帝示弱的。凤阳大长公主却嘲讽的勾勾唇角,道:“太后老了,也是要脸面的,这主意怎么可能是太后自个儿想出来的。怕是郑皇后暗中提点的。”听着母亲的话,谢元姝轻轻点了点头,“东宫如今这样的危机,加上皇上赐了福字和对联给大皇子府,皇后娘娘沉不住气,也是有的。”凤阳大长公主却意有所指道:“皇上是什么性子,若是早年登基那会儿,太后主动提及此事,皇上定会心存感激。可这么多年过去,如今皇上哪里还需要仰仗太后,这个时候提出,落在皇上眼中,只怕是觉得太后拿着这个当筹码了。表面儿上看着母子和气,可背地里,皇上会不会愈发和太后生了嫌隙,这谁又说得准呢。”闻言,谢元姝也不由一阵沉默。方才她倒没想过这个。若真如母亲所说,那郭太后这一招,也未必就如她想的那般奏效呢。凤阳大长公主却想到之前郑皇后还想召了女儿往宫里去,借此缓和太后和皇上的关系,即便郑皇后没能得逞,她还是不无讽刺道:“要说皇后就是心太大,太过自作聪明。她之前让你受了那样的委屈,还那般脸大的以为遣了小太监过来传句话你就得顺着她的心思。她这是不把我们谢家放在眼中呢。”知道母亲心疼自己,谢元姝劝道:“母亲,您就别生气了。我不也找了借口推了吗?郑皇后想必日后也不会这样自以为是了,除非她不怕丢这个脸面。”凤阳大长公主听她这样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依着郑皇后的头脑,今个儿能想到这么一招,倒是挺让我意外的。这也不知是谁,暗中给她出谋划策。”谢元姝笑着道:“听说今个儿郑晟往坤宁宫去了。”这个时候郑晟往宫里去,还给皇后出了这样的主意?他一个嗣子,敢这样胆大,可见背后是有倚仗的。而这人是谁,凤阳大长公主不用想也知道,这怕是八成离不开韩家世子爷。想到郑晟能对韩砺如此忠心,凤阳大长公主愈发佩服这个未来的女婿了。有了这功劳,皇上不会不嘉奖他,日后也会愈发重用他。而这最终获益的人,只会是韩砺。想着这些,凤阳大长公主不由愈发欣赏韩砺了。谢元姝看母亲这神色,笑着没有说话。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殿下,郡主,方才从祁王府那边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祈王妃准备大姑娘弄到外头的庄子里休养身子。”谢云菀小产了的消息,昨个儿谢元姝就已经听说了。对此,谢元姝只能说她是自作孽不可活。她若是个聪慧的,就不该早早就得罪了祈王妃和朱宝茹。否则,祈王妃也不至于这样算计她。凤阳大长公主闻着这消息,讽刺道:“这祈王妃倒是个八面玲珑的。之前还利用那些流言蜚语,坏你的名声。这会儿,倒是又知道忌讳了,把菀丫头弄到外头的庄子上。”谢元姝才不会把区区一个祁王府放在眼中。何况,如今谢云菀已经失了孩子,祁王府更是无足轻重了。凤阳大长公主也不纠结这事儿,想着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宝贝女儿也眼瞅着就要出嫁了。想着这些,凤阳大长公主便提及了嫁妆的事情来。她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那自然是要精心准备嫁妆的。谢元姝笑着偎依在母亲怀里,不由的也有些不舍。屋里一瞬间的沉默让凤阳大长公主也不由红了眼睛,可她到底没落下泪来。她确实是舍不得女儿,可比起被皇上算计的嫁给卢家公子,能有韩砺这样用心待女儿,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何况,韩谢两家结盟,谅他们也不敢让女儿受了委屈。另一边,谢云菀是满肚子的怒火,她知道祈王妃不会轻饶自己,可没想到,祈王妃竟然这么急着就要和自己撇清关系。把自己送到外头的庄子上去。若她是谢家真正嫡出的姑娘,祈王妃怎敢这样做。想到这些,谢云菀更是委屈了。伴雪也未料到王妃会这么急着就出手,可看姑娘这般动怒,她还是低声劝着道:“姑娘,您如今可不能这样动怒,伤了身子可怎么办。这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姑娘往日里不也总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姑娘可不能真的和王妃闹腾起来。”这话即便伴雪不说,谢云菀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自己如今的处境。她倒是想闹腾,可她如今连孩子都没有了,拿什么闹腾。她再没这样可怜的时候,她怎能不明白,她这次往庄子上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想到这个,她不由就想起了那死去的傅氏,不由的她紧紧攥紧了手中的帕子。不,不会的,她才不会和傅氏那短命鬼一样。她只要好生谋划,一定会找到新的出路的。转眼间,就到了祭天祈雪这日。一大早,大皇子妃陈敏就起来了。大皇子代替皇上祭天祈雪,要说她心里不忐忑那肯定是假的。也因此,她这几日日日在心里祈求上苍,这祭天祈雪能成功。如此,如何能不给大皇子积了威名。她虽知道这次大皇子祭天祈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可毕竟对于大皇子来说,也算是一个机会。若真的能下了雪,那这可是天意啊。怕是皇上心里也会有了计较。而太子殿下,即便当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想必也会因为这场雪而处境尴尬的。“王爷不必多虑,这祭天祈雪即便不能如愿,父皇迁怒的也不是爷一人。这阖宫内外谁不知道是太子躲着,这事儿才轮到王爷的。”知道王爷是什么性子,陈敏不免安抚他几句。朱恪听着,点了点头,可又如何能真的不紧张。陈敏帮他理了理腰间挂着的玉佩,也没再多说什么。很快,朱恪就入宫去了。而这场祭天祈雪,也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凤昭院里,谢元姝却是喝着茶,看着手中的话本子。这时,宝桐过来了。谢元姝忙招手让她坐下。见郡主还有心思在这看话本,宝桐不由有些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