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李寂v5      更新:2023-05-30 18:12      字数:5055
  胡安和就是个迂腐的酸秀才,这你来我往的官场话他说不来,薛延说佩服他,胡安和的嘴开开合合半晌也没接出下一句。风从窗户吹进来,他桌上书页飘了飘,丫鬟过来给用镇纸压上,胡安和脑筋一转,这才想起接下来该说什么,问,“阿梨的病有没有好些啊?”薛延道,“多谢胡兄关怀,内人身子渐好,只听力仍损。”“还是听不见啊……”胡安和眼中惋惜,说,“你可要好好待阿梨。”薛延被他那酸溜溜的语气膈应了下,他拧了拧眉,但记挂着胡安和的恩,没说别的,只“嗯”了声。胡安和有些不好意思地喝了口茶,吞吞吐吐说,“其实,我还挺羡慕你们的。”薛延问,“羡慕什么?”“就,郎才妾意,金童玉女,举案齐眉什么的。”胡安和怅然若失,“我第一眼见到你们时候,就觉得你们很般配。”闻言,薛延不禁笑起来,很高兴的样子。胡安和也跟着他笑,有些骄傲道,“不过以后就不必羡慕了。”薛延挑挑眉,“哦?”胡安和竭力压制着自己的眉飞色舞,低声道,“我下月就要成亲了。”薛延手指敲着桌面,回忆了下,问,“与江主事家的小女儿?”胡安和纠正,“是江知府。”他道,“江主事前几天升迁了,做了河东知府,河东是好地方啊,地大物博,人口也极多,江知府前途无量。玉蓉几日前还与我通信,说待嫁过来后,如我明年能中举,可到河东去她爹爹手下做官。”薛延眯了眯眼,总觉得他这话里有哪处不对劲。但胡安和情绪高昂,接连喝了两口茶水,仍旧笑得喜不自胜,与薛延道,“你说,这是不是我做好事太多,有了好报?你看你,你以往多混蛋啊,指着鼻子骂我,我呢,我不计前嫌,还能在这客客气气与你说话,我是不是有点善良?”他点点头,重复道,“我太善良了,你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顿,但我还帮了你那么大忙。”胡安和笑盈盈的,“老天对我还算很不错。自我离京起,玉蓉就没联系过我,我本以为这亲事算是黄了,但谁想到,上个月竟收到了江知府的信,与我父亲叙旧,还定了婚期。下月初三,吉星高照,好日子。”薛延也笑起来,与他拱手道,“恭喜。待你成亲时,我定厚礼相送。”胡安和奇怪看了他一眼,说,“娶妻之人就是不一样,连笑都多起来了。”话落,他又摆摆手,“送礼便就不用了,你也没几个闲钱,还是留着给阿梨治病罢。”薛延正色道,“还是要送的。”“随你。”胡安和往后靠在椅背上,问,“回来后有什么打算吗?”薛延说,“预备盘个店面,做些小买卖,胡兄可有兴趣?”胡安和大手一摆,鼻里哼出口气,“不可能!”他捏着笔在薛延面前晃了晃,说,“看见了吗?笔!我可是读书人,就算要赚钱,也是得走仕途,士农工商,做生意这种事,我是不会碰的。”他语气加重,吐出个字,“俗!”薛延单手撑着下巴,坐在那里静静看着他。胡安和道,“你本也是个读书人,生在大儒之家,怎么也沦落到那种需要沾染铜臭气的地步了呢,你就不觉得羞愧吗?”薛延搓了搓手指,缓缓说,“不觉得啊。”“……”胡安和瞪眼看着他,默。七聊八扯之后,再踏出府衙的门已是正午。盛夏里太阳火辣辣,薛延用手挡在前额,漫无目的地绕着街走,他没回家,就在街上随便买了个馒头啃。陇县一共也没几条街,灯市街、永安街、小甜水巷,还有条富宁路,薛延整个下午都在外头绕来绕去,寻查是否有待租赁的店铺,以及各个路口的客流量。待他终于心里有了数,打道回家时,天已近黑了。月亮挂在树梢,透过蓬蓬树影,隐约可见。家里的鸡鸭已经赶进了篱笆里,院子安安静静的,只有厨房亮着灯,阿梨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怀里塞着胖墩墩的阿黄,正耐心地剥花生。她脚边已经堆积了一片的花生壳,旁边的袋子里也装满了仁儿。在外奔波一日,身子已乏累极,却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一扫而空。薛延把外衫脱下来搭在肩上,晃了晃酸疼的脖子,往阿梨身边走。冯氏在里头做饭,葱花炸锅后香气扑鼻,薛延站在离阿梨一步远的位置,看她吸了吸鼻子,抿出个笑。他起了坏心,绕到阿梨背后去,趁着她弯腰去抓新花生的时候,忽的用手蒙住她眼睛。阿梨惊叫,忙抓住他手腕拉下来,回头对上薛延含笑的眼。他眼型细长,又是内双,面无表情的时候瞧着冷冰冰,笑起来后又让人觉得分外暖,阿梨拍了拍他手背,小声说,“幼稚鬼。”薛延从身后抱住她,用脸颊去蹭她耳根,道,“我没有。”阿梨察觉到他胸腔震动,歪头问,“你说什么?”薛延便就乖乖蹲到她身前去,张了张嘴,道,“你给我颗花生我就告诉你。”阿梨按开一个花生壳,把粒儿剥出来扔到旁边袋子里,说,“都是生的,不好吃,况且待会做菜还要用,哪里有空余的给你吃。”薛延“啧”了声,道,“你这不一袋子呢。”阿梨瞟他一眼,小声说,“就不给你。”薛延眯起眼,凉凉问,“为什么不给我?”阿梨笑起来,她坐得端端正正的,很认真地与薛延说,“你知道吗,刚才你问我讨食吃的样子,像条小狗。”薛延哽了一下,回过味来不怀好意地看着她,“我像狗?”他把肩上搭着的衣裳扔到一边去,直起腰将阿梨抱在怀里,一手钳制住她的腕子,用牙齿去磨她的耳垂,低低道,“胆子渐长啊。”阿梨听不见他说什么,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耳朵眼儿吹进来,痒得很,她闭着眼往后躲,又被薛延按在墙上,欺负得更狠。“花生,花生!”阿梨泪都笑出来,冲他说,“薛延你别闹,花生都洒了。”薛延不听,反而变本加厉。阿黄早就被挤到地上,在花生壳里滚了一圈后,傻呆呆坐起来,不明所以看着他们。过了好一会,冯氏终于听见外头响动,她拎着水瓢出来,问,“干什么呢?”薛延把脸红的透透的阿梨挡在身后,笑着答,“我们闹着玩儿,没事。”冯氏警告地看他一眼,道,“你下手别没轻没重的,马上吃饭,洗手去。”薛延说好。待冯氏又转身进了厨房,薛延才敢把身后的阿梨露出来,她口里含着几缕碎发,不轻不重搡了他一下,提着裙摆跑远了。薛延晃了晃身子,弯唇。晚饭吃葱花鸡蛋饼,还有一碗丝瓜汤,清淡香口。饭吃到一半,薛延忽然开口道,“我今日去看了看房子。”冯氏喝了口汤,问,“什么房子?”“店面。”薛延正色道,“我想一想,咱们还是像原来那样,卖些早点。陇县的早点铺子许多,但都平平无奇,靠的都是老顾客撑起来,但若是想在其中杀出条路来,说难也不难。”他说的太快,阿梨没看懂,茫然地眨眨眼。薛延便就慢下来,与她一字一句地说,“我们将薛氏生煎包重新开起来罢。”第33章 章三十三阿梨明白过来, 露出欣喜神色, 她放下筷子,很高兴点了点头,道, “这样很好, 我一直盼着咱们能一起开一个小店,忙忙碌碌的, 既能一家人在一起, 又能赚些小钱。春日那会儿我和阿嬷在路口摆摊,生意便就不错, 若是能盘一个店面下来,想必会更好。”薛延捏捏她指肚,说,“就是这个道理。”冯氏也笑起来, “刚巧家里也有钱租店了,不必再如那时般风吹雨淋, 甚好。”她偏头看向薛延,问,“怎么样,有合适的店面吗?”薛延点头,他盘腿坐着, 胳膊肘拄在叉开的两膝上,“在富宁路边上,那家的张掌柜嫌做生意不赚钱, 要兑了店面回家去种棉花,位置也还不错,就是有些小。”薛延抬头扫了眼屋子,比划着,“约莫和阿嬷住的这个屋子差不许多。”冯氏这间屋子确实不大,东西是四步远,南北六步,若是住人倒也还不算太拥挤,开店就显得有些周转不开了。毕竟要安置炊具,还要放桌凳,这样小的地方,连个酒柜都没处摆。阿梨有些苦恼,“这样小的店面,那个掌柜原来是做什么的呐。”薛延答,“卖猪肉的。”怪不得铺子那样小。若放在以前,屠户是不会穷了的,百姓手里不富裕,但一个月总要吃上一两顿肉,且酒楼饭馆也不能只卖素菜,杀猪卖肉是个好活计,利润颇丰。但如今大燕西部有周国虎视眈眈,两国连年交战,税收繁重,苦的是百姓,加上北地这两年一直干旱,农户收成不好,手头就更紧,渐渐连肉都吃不起了。屠户卖肉赚不到钱,农户也没人愿意养猪,陆续就都收了摊子,另寻营生去了。冯氏唏嘘,感叹一会,又问,“这店是要卖出去?多少钱?”薛延比划了下,“三十五两,连着房契地契,还有店里的那个青花瓷大水缸。那水缸据说是前朝官窑烧的,至少值五两银子。”阿梨眨眨眼,问,“咱能不要那个水缸吗?”薛延笑起来,双手搓搓她脸颊,“不能。”阿梨叹气,“行吧。”她用勺子搅一搅汤,有些提不起笑来,托腮道,“可是……那样小的店,能开饭馆吗?”“怎么不能。”薛延眯着眼笑,“大家以往对饭馆的印象太死板,认为就是人到一个会做菜的地方去吃饭,但是却忘了,他们也可以去买了饭,带走去吃。为什么早点铺子能开得起来,因着有许多人早上来不及煮菜做菜,却又急着去上工,只能到卖现成东西的地方去吃,那对他们来说,拿走岂不是更方便?”冯氏和阿梨对看一眼,似懂非懂。薛延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店面小,咱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经营,不需要一直按着原本的老路去走。”阿梨略微思忖,问,“那咱们不摆桌椅了?”薛延勾勾她下巴,慢慢说,“桌椅还是要摆的,但可以放在门外,做成茶棚的样子,给有需要的人去用。至于屋里,咱们便就不弄这些东西了,能显着宽敞不少。”说完,他把盘子挪开,空出一块桌面来,用手指蘸着茶水在上面画了个图,道,“你们看,这个店面是坐北朝南,咱们把门口封起来,只留一个角门,其余做成对街的柜台样式,现做现卖。若是生煎、包子这种,便就用油纸包着带走,若是汤面这样带着水儿的,可以自己带着坛子来,或是咱们往外租。”这段话太长,阿梨只看懂了三四分,模模糊糊明白个意思,薛延见她茫然样子,干脆取了纸笔来,全都写给她看。阿梨和冯氏对着那张纸钻研了半晌,均觉得新奇得很,最后俱是同意。阿梨忽然想起来许久前薛延忽悠宴春楼的韦掌柜买柳篮的事,不由笑出来,弯着眼道,“你脑子里怎么总有这么多花乱乱的主意。”薛延眉梢微挑,“白圭曾言,经商之道,智勇仁强。”他凑近阿梨面颊,用背挡着冯氏,轻轻啄了口,“我这是智。”薛延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打定主意后就不拖泥带水,他回家时候身上仅剩四十五两,买下店面用三十五两,加上其余杂七杂八,最后等店开起来,家里只剩下四两六钱的银子。许是因为心里有支柱,大把的银子花出去,阿梨竟也没觉得有多心疼,她下意识便就觉得薛延能行,所以全然信任,毫无疑虑。一家人忙忙活活,早出晚归,但心聚在一起,倒也没觉得多累。张掌柜家原来是个猪肉摊子,即便已经搬空了,也晾了几日,但不知是不是心里抵触,阿梨总觉得屋里充斥着油腻腻的味道,连壁板都泛着油光。做食材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干净,她受不得脏,便与冯氏细致地将屋里擦了三四遍,角落都不放过,最后又让薛延去集市里买了两盆茉莉花来,才觉得好起来。原来摆摊子用的炊具不够了,薛延又去归置了些,碗碟筷子用的也都是新的,锃亮的一套青花瓷。正是盛夏,城西小河边开了一小片荷花,阿梨和薛延去采了两支回来,养在房东留下的那个大水缸里,也算是道好看的风景。这么一通收拾下来,屋里便就利索了,整洁养眼,与旁的早点铺子一比,反差巨大。几月前那个“薛家生煎包”的牌匾还没扔,薛延从柴堆里找出来,擦一擦,再打个蜡,又给挂上去。第二日朝阳升起时候,在店门口放了一挂小鞭,便就算正式开业了。如薛延所料,生意极为不错。最初时候,人们对这样新颖的铺子有些不敢尝试,总觉得与传统相悖,心存疑虑,薛延瞧出这点,便花了几十文钱去临阵拉来了一群无业游民,让他们用给的钱去店里买东西,为那些不敢来的食客做个榜样。薛延是个很有天赋的商人,一肚子的弯弯绕绕,总能想出些别人想不到的点子,他还手抄了不少的小纸条,挨个给来买东西的客人发,说若是能请来新客人买早点,两人都能得到一成的返利。效果竟惊人的好。薛延在外跑商,阿梨只管在店里做饭。她不是个糊弄了事的人,什么都要做到最细最好,百姓买早点吃不起什么好东西,就连生煎包子也大多是菜馅的,卖的便宜,一文两个。阿梨心性纯,她没觉得这样薄利的东西有多不合算,用的菜也都是好的,不似别的店里掺杂烂叶弄假,加上手又巧,做出的东西自然比别人家的味道要好上许多。这样一来二去,没过半月功夫,整个陇县便就都知道在富宁路新开张了一家早点铺子,干净、好吃还便宜,薛家生煎包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薄利多销,遇上集市的时候,一日能赚到七八钱。日子渐渐好起来,薛延每日除了跑生意就是到处偷偷寻治耳疾的偏方,他忙得脚不沾地,也都忘记了在陇县府衙里还有个满肚子酸水的胡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