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晾他几天
作者:春又至夏      更新:2023-05-31 19:27      字数:2485
  <div id="tet_c">紫禁城,养心殿。

  清晨,嘉靖在贴身太监的侍奉下,穿好袍服。

  就在这时,只见吕芳迈着无声的步伐,进入了养心殿。

  其刚一进入养心殿,便猛地跪伏于地,沉声道。

  “奴婢见过陛下!”

  嘉靖闻言,旋即将目光收回,缓缓道。

  “吕芳,这一大早的,你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于朕吗?”

  吕芳听闻此话,微微颔首,然后回应道。

  “是的,陛下,奴婢有要事向您禀报!”

  嘉靖见此情形,摆了摆手,将一旁的太监尽数屏退,淡淡道。

  “起来吧。”

  “多谢陛下!”

  吕芳在得到嘉靖的应允后,慌忙从地上起身,随后来到嘉靖的身旁,压低声音道。

  “陛下,近些日子,徐阶一直在偷偷调查宝船改造一事!”

  嘉靖对吕芳的这番话不以为然,旋即来到龙椅上坐下,缓缓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徐阶要是不偷偷调查这件事,那才奇怪呢!”

  吕芳见状,当即神色一凛,又继续补充道。

  “陛下,奴婢害怕到时候……”

  吕芳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嘉靖打断了。

  “放心吧,他们斗不起来的,上次朕已经警告过他们了!”

  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又紧跟着补充道。

  “要是他们还敢胡来,那么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目光转向吕芳,紧接着询问道。

  “对了,严嵩目前的身体状况如何了?”

  吕芳见嘉靖询问此事,在脑海中回忆片刻后,方才给出了回答。

  “启禀陛下,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严阁老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奴婢觉得,严阁老近期应该会向陛下您上一道奏疏,以言明自己重归内阁的决心。”

  嘉靖闻言,旋即将目光转移到书案上,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奏疏,颇为随意地吩咐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晾他几天再说吧,朕接下来还有事情要吩咐他去办!”

  吕芳见此情形,只得毕恭毕敬地应声道。

  “遵命,陛下,奴婢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嗯。”

  嘉靖听闻此话,并无太多表示,只是应了一声。

  ……

  京城,严府。

  此刻,严嵩正坐于书案旁,心无旁骛地写着即将递呈给嘉靖的奏疏。

  奏疏里的内容十分简单,无非是感谢皇帝的恩惠,顺带着阐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向皇帝表明自己忠勤为国,实心用事的工作态度,在结尾处表明自己渴望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为君分忧的意愿。

  待严嵩将奏疏的内容书写完毕后,又仔细核对了一番,待确认无任何差错以后,旋即唤来管家,吩咐道。

  “去,把这封奏疏,按照流程,递交到内阁那边!”

  “是,严阁老!”

  待管家离开以后,严嵩缓缓起身,穿过走廊,独自一人来到院子里,欣赏着周遭的景色,内心满是期盼。

  在养病的这段时间,严嵩也想了很多东西。

  他觉得,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不是与清流那边斗个你死我活,而是应该提前向皇贵妃沈氏,肚子中的孩子靠拢。

  眼下,裕王和景王都已经失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再也没有成为储君的可能。

  而自己身为内阁首辅,已经没有再改换门庭的机会了!

  不,不对,只要自己稍微流露出一点这方面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便是皇帝那无情的屠刀。

  因此,严嵩将全部的赌注都押到了自己的儿子,严世蕃的身上。

  严嵩原本的构想是,趁着皇贵妃沈氏肚中的孩子,羽翼还未丰满之际,让严世蕃主动向其靠拢,从而为严家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毕竟,权力中心的位置,就那么几个,占一个,就少一个。

  而让严嵩倍感失望的是,严世蕃完全没有领会到自己的意思,仍然我行我素,整日厮混于他娶的那几房小妾之中。

  不仅如此,严世蕃行事还颇为鲁莽,每次惹出祸端,总是由自己来替他擦屁股!

  想到这里,严嵩的内心突然泛起一股浓浓的无力之感,但凡严嵩再年轻个几岁,他都会想着,努努力,再生一个孩子。

  只是现在,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就这样,严嵩陷入了深深的惆怅之中。

  ……

  紫禁城,内阁。

  此刻,众人都坐于各自的位置上,批阅着相应的奏疏,不过,内阁首辅的位置,倒是一直空缺着。

  只见徐阶将手中批阅完成的奏疏放至一旁,旋即向严世蕃询问道。

  “严阁老目前的情况怎么样了,好些了吗?”

  严世蕃闻言,脸上满是恭敬之色,回应道。

  “多谢徐阁老挂念,家父的身体状况已经好多了,应该很快就能够回到内阁了。”

  徐阶听闻此话,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开口道。

  “这样也好,严阁老还是尽快回来吧,咱们身上的担子,也能够轻一些!”

  严世蕃听闻此话,脸上神色不变,内心不由得暗骂道。

  “陛下早先对徐阶这个人的评价果然没错,徐阶小人!”

  “我看你心里,巴不得我父亲回不来吧!”

  就在这时,从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一名胥吏拿着一封奏疏,进入了内阁。

  其刚一进入内阁,便低下头,向着众人恭敬行礼道。

  “大人,这里是严阁老所递呈的奏疏!”

  徐阶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来到这名胥吏的面前,将奏疏接过,旋即吩咐道。

  “嗯,伱下去吧!”

  “是,徐阁老!”

  胥吏闻言不敢作丝毫停留,当即离开了内阁。

  徐阶看着手中的这封奏疏,眯了眯眼,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

  片刻后,只见其脸上满是笑容,环视一圈后,方才开口道。

  “这是严阁老递呈给陛下的奏疏,咱们还是按照惯例,先递交给司礼监吧!”

  “嗯,既然是严阁老亲自递呈的奏疏,那么便按照流程来办吧。”

  徐阶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高拱紧跟着应和道,而张居正则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自顾自地批阅着自己手中的奏疏。

  而严世蕃见状,脸上浮现出一丝欣喜之色,内心暗道。

  “等这封奏疏递交上去,父亲应该很快就能够回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了!”

  片刻后,严嵩的这封奏疏,便跟随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奏疏一同,往司礼监送去。

  司礼监内,此刻,冯保正如同往常一样,毕恭毕敬地侍候在石公公的面前,看着他将内阁那边递呈过来的奏疏,分门别类地处理好。

  只见石公公将手中批红完毕的奏疏放至一旁,将目光转向冯保,语重心长道。

  “冯保,你可要记住了,批红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什么该批,什么不该批,这中间的尺度,就应该由你自己来拿捏了!”

  “这是谁都教不了你的,你只能凭着自己的悟性,慢慢去悟。”

  冯保在听完石公公的这番提醒后,脸上不禁浮现出受益匪浅的神色,随后,只见冯保面露恭敬之色,向着石公公略微躬身道。

  “多谢石公公教诲,我冯保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的!”

  石公公闻言,脸上满是欣慰之色,旋即,只见其用枯瘦的手掌,轻抚着冯保的头,缓缓道。

  “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奏疏,就由你自己来处理吧。”

  “我在一旁看着,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