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5-31 04:14      字数:3249
  碧姜想着,神色冷然。“应试没有一年就中的,沉下心来读书,好好准备三年后再下场方是正理。”“是,郡主说得没错,小妇人也是这样劝他的。可他……不听啊!这孩子,就是太过痴情,茶饭不思。郡主,您看在你们往日的情份上,就不要与小妇人一般计较。小妇人当初是有眼无珠,鬼迷心窍,非要拆散你们。现在……小妇人再也不敢了,您要是觉得不解恨,打骂随意,小妇人绝无怨言。”碧姜轻轻一笑,那种稚嫩中透出来的美艳令远处围的一些人惊叹不已。怪不得有人传大长公主男女就通吃。郡主长得这副模样,莫说是男人,女人动心也是正常的。再一看跪着的母子俩,就有些不够看。那书生单看着,还算不错,但若与郡主站在一起,明显就配不上。要真是如那妇人所说,郡主与书生原是一对儿,那这母子俩可真是撞了大运。“我打你做什么?你一片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为了不耽误令公子的前程,你不惜迁居,就凭这份护子之心,于情于理,我都不会责怪你。但或许你误会了某些事情,我与令公子之间清清白白,并无私情。你们请回吧,我在此祝郑公子三年后榜上有名。”第35章围观的人明白过来,敢情郡主与这郑公子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想来也是,就凭郡主这样的气度,怎么可能会看上郑公子?郑旭听到那些议论,越发地觉得恨不得钻地缝。他们把他想成了什么人,以为他是要攀附富贵的无耻之徒吗?他好歹也是个读书人,礼义廉耻还是知道的。再不济,他也不会为了攀附权贵,凭空捏造事实。他与碧姜姑娘确实是彼此有情的,曾经多少个花前月下,两人隔着一堵墙互诉衷肠。那时候的碧姜姑娘情意绵绵,说话温言细语,全是对自己的仰慕。而眼前的郡主,已不复往日的半点温情。她的眼神是冷的,她的脸色是陌生的。还有她的仪态,是高傲的。不像以前的她,无论何时,见到自己都是羞着眉眼,楚楚动人。“碧姜姑娘,你不愿意与我们再来往,我不怪你…………可是你为何要违着心说那样的话?难道你忘记了,你曾经说过的话?你说要和我在一起,就算是死,也不肯与我分开。”原主还说过这样的话,碧姜想着。或许原主就是因为得知要被送走,才一心求死的。正好便宜了她,附身到原主的身上。别人的感情是别人的,但她占了别人的身体,就无法抹去那曾经的一切。可是她不能认,因为那不是她,所以,她只能是断然否认。“郑公子,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是的,她是肃玉,怎么可能会说那样的话。“呵……你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是了,你现在是郡主……”郑旭苦笑着,瞥见门内似乎有个修长的身影,白色无绣花的衣裙,脸上覆着长长的面沙。他心一突,莫非那人是大长公主殿下?围观的人也有看到的,开始小声地窃窃私语。碧姜不用回头,单是察觉到异样的气氛,就知到身后有人。而且一定是隐,只有隐才会令众人生畏。因为他现在是大长公主。大长公主现身,说明什么?说明她极为看重郡主,生怕郡主受欺负。谁人不知道大长公主的地位,那可是陛下的亲姑姑。还是率领万军远赴边关,打退燕赤人的巾帼英雄。有人伸长了脖子,想一睹大长公主的风采。然而大长公主并未出门,而是一直站在门后面,无形地替郡主撑腰。郑旭想起那不堪的坊间传闻,再看着现在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女子,一把拉起美娘,“娘,我们走……”“旭哥儿,郡主还在气头上,你莫与她置气。”美娘不肯起来,她不甘心。今日要是不坐实郡主与旭儿的事怀,以后难有这样的机会。郑旭的眼里有愤怒,有恨意,有痛苦。那些情绪,并不像是装出来的。虽然这样平凡的男子,她半点看不上,但在原主看来,他却是她一生希望的寄托。碧姜心里叹着气,“郑公子,人有的时候会做一些奇怪的梦。你说的那个与你山盟海誓的人,说不定只在梦中。而我,不是那个人。”她此言一出,郑旭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明明是同一个人,她还扯什么做梦。难不成她是在嘲笑自己现在白日做梦,一介白身竟敢肖想堂堂郡主?他是男人,还是读书人,由不得别人如此轻贱。“郡主何必用这样的话来搪塞我,是梦是醒我分辩得清。郡主放心,我以后不会来打扰郡主。”既然她忘记了他们的情,他何必死乞白赖,让人生厌。他要让她后悔,后悔舍弃他们之间的感情!美娘见儿子走了,再看一眼公主府的侧门,那郡主也进去了,门已关上。今天定然没戏,她不甘心地起身,跑上去追郑旭。门内,下人们都离得远远的,唯两人面对立着,站在一棵树下。“他书生意气,看着还有几分真心。只是他那个娘太过势利,之前百般阻挠,现在上门来求。前倨而后恭,用心不正。”郑公子不可能理解她话里的意思,反正她说得明白,听不听得懂那就是别人的事情。郑公子最好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不会再来找她,否则……她不敢保证自己的怜悯之心能持续多久。“可要我出手?”他问着,暗示明显。不顺眼的人,杀了便是,何必留着碍眼。她摇摇头,“无关之人,杀了徒生罪孽。以前的那个姑娘是真心喜欢郑公子,虽然他们不会在一起,但我既占了人家的身体,就得善待她在意的人。所以,随他们去吧。”“好。”他应着,不动手是可以的。但那姓郑的想出人头地是不可能,他不允许在她的身边,还会出现其他的男人。虽然他知道,以她的性情,姓郑的在她眼里连根草都算不上。但在世人的眼中,他们曾在落花巷里比邻而居,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若说没有感情,别人不会信。侧门外面围观的人已经散去,其中就有侯府的下人,他们见无戏可看,忙回侯府去回禀老夫人。侯府老夫人听他们说完,挥手让下人退出去。然后皱着眉,不发一语。“娘,原来她是那样的人。在落花巷时,就与人不清不楚的,真要是嫁进咱们侯府,别人怎么说哥哥?依女儿看,公主就是故意的,故意给哥哥弄一个这样的女子。就是见不得我们侯府好,要我说,娶她还不如让表姐扶正……”“胡说什么啊!”老夫人忙用眼神制止周琴娘,“什么她啊她的,那可是郡主。再说郡主不是说了,是那男人痴心妄想,想攀高枝。再者,公主又没有明说把郡主许给你哥哥,万一你说的话传出去,让公主怎么想?再说你表姐是什么出身,你舅舅家早就败落得不像样子,真让你表姐当了正室,只怕咱们侯府就得养着那一大家子。”老夫人也是生气,气娘家哥哥不争气,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学着下九流的做什么海货生意,结果赔得血本无归,时常来侯府打秋风。她之前把侄女弄到梁儿的身边,那是因为公主不能生养,还塞了一个宫女进来当侧室。既然是同是塞人,总要弄个自己人在梁儿的身边。这才让侄女当了侧室。但正室,肯定要世家贵女。梁儿是什么身份,那是正经的长子嫡孙,又贵为侯爷。周琴娘一脸的不服气,以前别人都羡慕她有一个公主嫂子。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很兴奋,想着以后跟公主嫂子一起出门做客赴宴,别人该是何等的高看。谁知道公主根本就不与侯府来往,更是从来没有带过她出门。她想起那些闺友的嘲笑,就心中来气。“谁管她怎么想?她都不是我哥的媳妇,还能管我说话不成?”老夫人最为疼爱周琴娘,养成了她娇惯的性子。说不得骂不得,什么事都由着她。尤其是婚事,多少好人家的公子,她都看不上。“好,她管不着。那我是你娘,总管得着吧。你说,上回那个广昌伯家的嫡长子,哪里不好了?你可知道,为了让你满意,我好不容易才说服广昌伯夫人私下相看的。结果你倒好,嫌他长得不够好看,难不成你还要找个天上的金童?”一说到亲事,周琴娘先是脸上飞过红霞。接着听到自己的娘提那什么广昌伯家的大公子,立马冷了脸。“哪里好了,他脸上有六个痘印,看样子一辈子都消不掉。虽说男子不以长相为重,但也要让人看得舒服吧。”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广昌伯家的大公子长得不出众也就算了,脸上那几个黑点,看着都倒胃口。老夫人无奈地叹口气,长得好有什么用。当初她还不是看上那个死鬼的长相,可是最后被伤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