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5-31 04:14      字数:2760
  发现真是难选。“国公爷。”婆子的声音响起,朱太君睁开眼,就见国公爷正坐在旁边。她挥了一下手,婆子就退到门外。“国公爷,可用过饭了?”“已经用过了,母亲躺着别起。”“今日确实有些乏累,倒也是有些收获。依我看,安侍郎家的大小姐不错,才情品行看着都是上佳。”据九没有接话,随手给她递了一杯茶,“那母亲觉得玉山郡主如何?”玉山郡主?朱太君的手一顿,把接过来的茶话桌几上。国公爷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看上了玉山郡主?“郡主倒是出乎人的意料,根本看不出来原本的出身。长相礼仪都让人挑不出错,有大家风范。只是她是公主宠信的人,而且看身量,年纪也不大?就怕要养上一两年,才能……”到底不是亲生母子,有些话朱太君不好说得太明显。其实她的意思,据九都明白了。她是说郡主身量太弱,怕嫁过来,不能马上替国公府开枝散叶。据九光是想着那姑娘能嫁给自己,都已是心满意足,哪还管什么生孩子的事情。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不能生又如何?“母亲无事时,不妨给郡主下帖子,邀她来府上做客。我想母亲若是与她多接触过,就会知道她远不止外表看上去的那样好。”朱太君一听就明白了,国公爷确实是看上玉山郡主。能得一个男人如此的夸赞,可见玉山郡主在国公爷的心里,地位极高。“好,母亲记下了。只怕公主那边?”(北北)她担心公主会生气,若公主与国公爷真是有什么首尾,必是不高兴的吧。“母亲不用担心,公主只会乐见其成。”有他这句话,朱太君心里就有了底。第39章她重新端起桌上的茶水,小抿一口,茶温刚好。世间许多事情,赶早赶晚都不如意,唯时机恰好,才能顺心如意。她的一生,订亲太早,成亲太晚,都错过了最好的年华。玉山郡主虽然出身不高,但现在身份是够的。今日与对方交谈过,感觉是个不错的姑娘。仪态不比世家贵女差,言行举止都很得体。更重要的是,国公爷看上了。只要是国公爷看上的,她没有不满意的。“这茶放了一会儿,茶温虽有些凉,却颇为清爽。过两天府里的荷花就要开了,不如我给郡主下个帖子,请她来赏荷?”“母亲看着办就好。”“我知道了。”他们之间的相处,一直是彼此尊重的。若是真的母子,这样的事情做母亲的拿主意就是,但朱太君却不想与他生隔阂,事事都会相询。说到底,她以后想要荣养终老,就得与国公爷把母子关系处好。大家相互尊敬,凡是有商有量,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外面的婆子轻声通报,“国公爷,老太君,表小姐来了。”朱太君一听,脸上立刻现出愧色。这几年,她的侄女赖着不走。虽然她命人仔细看着,不愿让侄女去纠缠国公爷。但却不能拦着侄女来给自己给安,这个六侄女比原来的五侄女心眼要多,无论自己如何明说暗示,都不肯回家。“国公爷,你公务繁忙,就不用留在这里陪我了。”据九起身,略一行礼,走出门去。门外,与婆子站在一起的是朱太君的六侄女,朱六娘。朱六娘明显是装扮过的,烟霞色的束腰裙,仔细描画过的眉眼,梳着京中最时兴的发髻。她听到脚步声,眼睛含情脉脉地望向走出来的男子。修长的身影渐近,她不由得心肝乱跳,无论见过多少次,每次都能让她面红心跳。国公爷抛却身份地位不说,就是这份气度还有绝世的容貌,足以令任何女子倾心。“六娘见过国公爷。”她盈盈地弯着腰,粉颈微垂,恰当好处地露出一截,欺雪赛霜。据九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她一个,在她故作姿态的时候就已下了台阶。朱六娘咬着粉唇,心有不甘。论长相,她是家中所有姐妹中长得最好的一个。就算是比起其他的大家小姐们,她这样的相貌也是十分出挑的。可是她都在府里住了一年多,国公爷愣是没有正眼瞧过她。五姐劝她早些死心,趁年华正好时,赶紧挑个其他的公子。但是她不愿意。母亲看中的是国公府的富贵,从大姐到五姐,全部都想坐上国公夫人的位置。前几个姐姐不同,因为那时候国公爷还没有回府。她们的目标从国公府的大老爷到八老爷,最后都没有成事。国公爷回京后,年纪合适的只有五姐。五姐住了一年,心灰意冷地归家。她自打进府后,头一次见到国公爷就芳心暗许。就算没有国公夫人的名份,她也要留在国公府。守门的婆子客气地提醒她,“六表小姐,老夫人请你进去。”朱六娘忙歉意地笑着,款款地进了屋。据九回到公主府里,碧姜刚换好寝衣靠坐在床上看书。赵婶不在,守在门外的是挽缨。现在挽缨明面上是公主的宫女,实则已是她的人。挽缨一见他进来,退到门外守着。“你的书拿反了。”他出声提醒,她低头一看,果然书是倒着的。她刚才一直在想事情,根本连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也就没有发现书是反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连书拿反了都不知道。”她答不上来,方才脑子里一团麻。好像是在想所有的事情,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哦,在想事情。”“今日你去国公府,可有人为难你?”她淡淡一笑,把书随便一搁。“没有,那是你的府邸,你还担心我会受欺负。我现在可是郡主,那些世家夫人们,哪个不是心明眼亮的,哪会给我脸色看。”只是一别多年,她见惯战场上的刀剑无眼,看尽无数的生离死别。对于太平日子里该有的样子,竟有些不习惯。据九听到她叹气,心里一沉。“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许多年没回京,有些感慨。离京那年见过的夫人们还是少妇的模样,与现在见到的各府当家主母,区别甚大。她们变化许多,有些都不敢认。京中贵女们的面孔对我来说很是陌生,若不是对上名字,恐怕我一个都不认识。”“慢慢就会熟悉的。”“嗯,说到今日的宴会。我看来朱太君对你的事情很是上心,她在闺中时就有贤名。若不是老敬国弄出的事情,恐怕她不是如今的处境。”当年的事,无论是他的亲娘也好,还是朱太君也好。都是老敬国公风流不羁造下的孽,他的亲娘可怜,朱太君亦同样不幸。提到上一代的事情,两人同意沉默下来。室内慢慢变暗,一看窗外,才发现时辰不早,日已西沉。她不知想到什么,露出一抹玩笑的神情,“今日朱太君婉转地托我问公主有没有想嫁给你的意思,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就冒昧问一句,敢问公主,你可愿意嫁给敬国公?”他被她的笑容晃了眼,都不记得,她上一次笑是什么时候。他只得初见时她年少明朗,生机勃勃。那时候的她,时常大笑,光彩照人。后来在裕西关,强敌对恃,时刻拉紧心弦,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彼时的她,已极少有笑颜。更别提再次重逢后,她陷在困境,生存艰难,也没有笑过。这还是时隔多年后,他第一次看到她笑。他心里欢喜,垂下眸子,缓缓扬起嘴角。这句话,他在心里都不敢问出来。现在她却替他问了出来,两人身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