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5-31 04:16      字数:2875
  汪奇山要死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那伤口没有仔细养着,一路酷暑热气必然是会恶化的。那样做孽多端的人,就应该如此痛苦地死去。若不然,天理何在?“你求我有什么用?圣上下的旨,谁也不敢违抗。”汪氏哪里不知道圣旨不敢违,她也没打算抗旨啊。不过是想人出面打点那押解的差役,让他们弄些药给父亲,路上好生照看着,不让他受罪。“郡主,我不求郡主把他弄出来,只求郡主派人打点一下那几个差役,让他好受些……”这个要求并不过份,汪氏想着。只要郡主愿意,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派个人跑一趟就行。若不是大爷彻底不管她娘家的事情,她何必来看别人的脸色?“打点?这事不应该是你们夫妻俩人的事情吗?”“郡主……咱们是一家人。您身份高,那些人必然不敢不听你的。若是我和大爷出面,就怕那些人不卖账……”碧姜看着她,冷笑一声,“汪奇山罪孽深重,残害过那么多人,便是以死谢罪都不能够安抚亡灵。我岂会助纣为虐,帮扶恶人!”汪氏心一惊,猛地抬头,就看到她脸上不掩饰的冷意。“郡主……我们好歹是一家人,你怎么能见死不救?”“非我见死不救,而是我不会救罪恶滔天之人!”汪氏气得脸色更白,身体摇摇欲坠。她知道自己爹做的那事,确实是让人挺不耻的。但无论怎么样,他也是自己的父亲。她深深地吸一口气,“好,既然郡主不愿意救我爹,那我娘和我弟弟一家总是无辜的,求郡主出手,让他们少受些罪。”碧姜被汪氏说得气笑了,这汪氏以为自己是谁。她想让自己救谁就救谁,脸倒是够大的。“你是不是弄错了?他们是你的亲人,要救也是你们大房的事情,与我们何干?再说汪夫人哪里无辜了?那些女子在你汪府悄无声地死去,她真的不知道吗?既然知道而不阻止,那她就是汪奇山的同伙。既是帮凶,罪有应得!”“郡主……你不相帮便罢了,为何要羞辱我娘……”汪氏说着,站起身来,身体晃了两下,一脸的悲痛。她在心里把碧姜恨上了。碧姜最见不得汪氏这样的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来求人。别人不答应,便心生恨意。而真正该恨的人,她却选择不计较。比方说据大爷。据大爷才是汪家的女婿,本来替汪家奔走的事情应该是他身为姑爷该做的。汪氏不去恨据大爷,反倒是恨别人,可见也是个拎不清的。对于这样的人,多说无益。碧姜并不看她,带着侍剑和赵氏就走出了园子。留下一脸气愤的汪氏,面目狰狞地看着她的背影。据家这一窝子庶出,确实是让人心烦。碧姜想着,先去到朱太君的院子。朱太君正在剪着花枝,看到她进来,把剪刀递给身边的婆子,拍拍身上沾的灰尘,笑着把她迎进去。“你呀,就是礼多。刚从外面回来,就好好去歇着,等休息好了再来陪娘说话。”“并不累。”碧姜说着,与朱太君同坐。“今日在马府,可是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哪家的姑娘入了马家的眼?”女人无论在什么年纪,都是热爱打听的。马家这次动静大,势必是要替马公子订下亲事的。朱太君整日无事,虽不爱出门,倒是爱听一些人家的家长里短。“是永忠侯府的小姐。”“怎么会?”朱太君很是吃惊,周老夫人那个人她还是知道的。对于那个女儿可是宝贝得很,一心想要攀一门好亲事。不可能会牺牲女儿,嫁进马家的?碧姜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出了点事,周姑娘被大家撞见在马公子的屋子里,衣衫不整……”她这一说,朱太君就明白了。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嘲讽道:“马家人做事也太不讲究,就不怕被人戳着骨头骂。以后啊,马家人再办什么事情,恐怕那些夫人都不敢带女儿上门了。”这事一听,就觉得是马家弄出来的。周家再不济,也是侯府,周家姑娘不可能与那马公子有首尾。如果不是周姑娘主动的,那就是被人陷害的。至于是谁,所有人都觉得是马府。那些夫人们各自回去后,果然都下定决心,以后决不带女儿登马家的门。碧姜自不会与朱太君细说事情的经过,就由着别人误会马家吧。“娘,方才我回府里,碰到西院的大嫂,求我救汪大人。我觉得不妥,已经拒绝。”朱太君脸色一黑,“你做得对,他们的事情,我们不要沾手。”“娘,在外人眼中,我们是一家人。若是我们袖手旁观,别人兴许会说我们薄情。可是西院的那些人与国公爷真的算不上亲近,我想着不如就此分家吧!”分家两字一出,朱太君眼睛一亮。“好,听你的……你和国公爷怎么做都行,就分家吧。”第64章晚间据九回来时,她就提了一下分家的事。据九嗯一声,算是应承。夫妻二人再没有说这个话题,便说起其它的事情。包括马府发生的事情。她的语气是平淡的,那样老套的招数,对她来说,简直是不够看。但据九却是听得心惊,他不敢想象她会出事的样子。别说是想,就连闪过那样的念头都令他心绞痛起来。马家,看来还是得到的教训不够!他想着,眉眼覆上寒霜。入夜后,两人还是同床而寝,比起第一天的略有些不自在,两人已都平常许多。碧姜最是放松,据九则有了新的困扰。心爱的人在身侧,触手可及。但他什么都做不成,每每在她入睡后许久,都不能入眠。强逼自己去想朝堂上的事情,才算是转开念头。昼夜交替,一夜到天明。既然要分家,少不得请个中间见证人。这个人,据九请的是京兆府的府尹关大人。事关财产分割,田铺分配,由府尹来行此事最为妥当。辰时一过,西院众人被召齐到主院时,还不知发生何事,待据九分家二字一出口。倾刻间像炸了锅一样,全是反对的声音。“老九,我不同意分家!”首先出声是据大爷,现在别人还敬着他是国公府的大老爷,卖个三分薄面。若是分家,他就只是据老爷,谁还看得起他。其他的兄弟十人亦是如此想的,傍着国公府这棵大树,不说他们在外面好行事。就是将来儿女议亲,谈婚论嫁,也是要多几分底气的。还有同是父亲的儿子,凭什么就让老九一人独享祖上留下来的荣耀。“树大分枝,没有一个世家是不会分家的。往上溯源,据家曾曾祖父那辈就分过一次家。您说是不是,五太叔公?”据九眼睛看向另一边坐的几个族人,其中最德高望重的便是当年经历过分家的五太叔公。“没错…………九哥儿说得对。”五太叔公有些耳背,他的儿子三叔祖父在他耳边嘀咕着,他便依着儿子的话,站在据九这一边。据大爷脸色难看,很明显五太叔公一家得了老九的好处,才会帮老九说话。以前老九没回来时,每年祭祖都是自己上第二柱香,第一柱香是父亲上的。那时候,三叔祖父一家对自己是多么的巴结。而现在,自己进来这么久,三叔祖父都没有理会自己。他酸溜溜地想着,若是他现在是国公,只怕三叔祖父还不知怎么讨好他。要是当年老九死在外头就好了。自古以来,便有父母在,不分家的惯例。他看着朱太君,眼珠子一转,跪下去,“母亲,儿子还想多侍奉您老人家几年……您还健在,老九就要分家,他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嫌兄弟们累赘,想摆脱我们”碧姜就坐在朱太君的身边,闻言暗道这据大爷人还不糊涂。既然知道自己是累赘,那还不有些自知之明,同意把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