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小春贤      更新:2023-05-31 09:02      字数:5435
  两人先下了马车,崔福又将马套解开,仔细查看,果然是车轮坏了,他自言自语的说道:“怪了,前些日子才换的新车轮,怎么还没用几日就坏了。”马车一时半会儿修不好,偏巧赶上下雨的天气,阿杏四处看了一眼,指着旁边一家卖酒屋,说道:“姑娘,我们先到屋檐下躲会儿雨吧。”崔世君点头,和阿杏顶着雨到了卖酒屋的门前,这个时辰,卖酒屋的大门已经落锁,想找人借伞都没处借,崔福对她们说道:“大姑娘,离家还有一段路,你和阿杏且先在这里等一等,我回去拿伞来接你们。”“去吧,你路上慢些。”崔世君说道。拉车的马没有鞍,崔福只能淋雨牵着马往家走,剩下崔世君和阿杏二人站在屋檐下面,斜风细雨,没过片刻,崔世君的肩头就打湿了一片,阿杏用帕子给崔世君擦着肩上的雨珠,问道:“姑娘,刚才你可曾撞到哪里了?”崔世君说道:“我还好,你呢?”阿杏摇着头,说道:“我也没事。”刚说完,一阵冷风吹来,崔世君打了一个寒颤,阿杏抱着手臂,抱怨说道:“马车偏赶在这个时候坏了。”崔世君一笑,她道:“可见世上的事情,真正是说不准。”天色渐渐发暗,路上的行人更少了,阿杏惦着脚尖朝着前面张望,说道:“福叔怎么还没来呢。”崔世君说道:“他才走了多久,慢慢等着吧。”阿杏只好耐着性子,又过了半日,前面有马蹄声传来,阿杏心头一喜,她道:“是福叔来了?”“福叔没这么快,况且咱家没有马鞍,福叔不大可能会骑马来接我们。”崔世君不慌不忙的说道。她的话刚说完,就见一匹马从风雨里慢慢走来,那马膘肥体壮,后面拉着一乘不起眼的马车,马车前面没挂牌子,不知里面坐的是谁家的人,阿杏有些失望,要是遇到认得的人家,或许还能请人送她们一程呢。阿杏眼睁睁看着马车经过她们身旁,失望的收回视线。正在这时,原本已走过去的马车停了下来,阿杏很吃惊,她望着自家姑娘,莫非还真是她们认得的人了?那辆马车停下后,车厢里的窗子被推开,车里的人竟是好久不见的宁国老侯爷霍云。遇见的人是他,这让崔世君颇有几分意外,二人隔着雨幕遥遥相望,霍云看着路边弃掉的马车,又见四处只有她们主仆两人,低沉的声音说道:“上车,我送你们回去。”马车里的霍云和屋檐下的崔世君离得不近不远,因着下雨,他的声音虚无缥缈,不过崔世君还是听到了,她朝着霍云行了一个万福,婉言谢道:“不敢劳烦老侯爷,家人已回家取伞,想来就快来了。”霍云不语,只是静静的盯着她看,水汽氤氲,通过雨帘看崔世君时,她的身影说不出的模糊,他不发话,赶车的家仆自然拽着马缰不动,谁也没有说话,唯有风声和雨声,像是过了许久,又像是只过了一瞬间,霍云再次开口,他道:“快上车。”他语气坚决,仿佛容不得崔世君开口拒绝,崔世君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她说道:“那就有劳老侯爷了。”说罢,她扶着阿杏的手走向马车,赶车的家仆放下凳子,扶着她们上车,直到坐到马车里面,崔世君复又向霍云道谢,霍云似是毫不在意,他挥了挥手,借着灯光,翻着手边的一卷书。这马车外面看着朴实无华,里面却布置的舒适安逸,车窗镶嵌的是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的玻璃,一盏壁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置物的格子上堆着十几卷书,书皮磨损得有些厉害,一猜就是老侯爷时常翻看的。老侯爷在安静看书,崔世君不便打扰,她朝着霍云手边的书皮看了几眼,他看得是一本游记,许是看到精彩的地方,唇角隐约带了一丝微笑,眼神不觉之中也变得柔和多了。车厢里十分安静,只有霍云偶尔翻书的声音,阿杏自打上车后,更是连粗声出气都不敢,就在这时,霍云轻声说道:“我今日出城了。”崔世君抬头看着他,等他往下说,老侯爷翻了一页书,说道:“我偶然在一本书上看过,说是有一种水怪,会在阴雨天气潜在野外临水的地方,专门伏击经过的路人,我算着今日有雨,特地出城去寻水怪,可惜没有寻着。”说这话时,霍云的语气带着一些遗憾,一旁的阿杏险些笑出声,这老侯爷竟把书上的怪谈杂说当真,还为此花费时间去寻。崔世君微微侧着头,她想了一下,说道:“这样的天气本就少有人往外走动,更何谈是野外,想来水怪也是不想白白忙活一场吧。”霍云若有所思的点头,似是觉得有道理,他又道:“几年前我在清华观,听说秦岭山脉有野人出没,又听人形容其人身高九尺,长着牛目马嘴,性情残暴凶狠,时常下山伤人,只是这野人行踪不定,当地官府也无可奈何,我听闻后十分好奇,到秦岭一带寻了两年,总算寻到他的踪迹。”“老侯爷见到野人了?”阿杏忍不住插嘴问道。霍云瞟了阿杏一眼,撇嘴说道:“所谓的野人只不过是被人遗弃的婴儿,因差阳错在狼群里长大,略微比寻常人高大一些,长着满身的毛发,偶有进山的樵夫或是猎夫撞见两回,便以讹传讹,渐渐越传越离奇,实则真人倒也没传闻中可怕。”崔世君一笑,她说道:“众人都只说老侯爷常年在外云游修炼,原来还兼着找寻野人呢。”她的笑声里带着一丝促狭,老侯爷并不以为意,他看着崔世君,认真的回道:“找野人,姑且也算是修行的一种罢。”第26章宁国老侯爷来了兴致,他对崔世君说起他近年游历过的地方,崔世君活了二十六年,从不曾踏出过京城一步,是以听到霍云的这些见闻,自是觉得分外有趣。此时,霍云说到他在黄山观看云海日出的情形,引得崔世君神往不已,她闭眼一想,笑道:“老侯爷说的景致,倒像在我眼前似的,若有一日能亲眼所见老侯爷说的人间仙境,真算是人生无憾了。”听了她这话,霍云放下手里的书,他回道:“眼下正是观赏云海日出的时季。”崔世君抿嘴一笑,没有接话。霍云见她不语,忽然想起她是衙门里的官媒,有正经差事在身,岂能随意离开京城,因此也不再搭话。马车里静谧无声,柔和的壁灯在崔世君的身上投下一层微黄色的光晕,霍云盯着她鬓边插着的一支金钗,过了半晌,他开口说道:“这钗子的款式有些老气,不大配你。”崔世君楞了一下,似是没想到霍云会留心她头上佩戴的簪环,她伸手扶了一下金钗,笑道:“这是我先前的手镯溶了重打的,戴了几年,京里早已不流行这个款式。”闲话间,马车已快到崔宅,刚驶入巷口,阿杏眼尖,看到赶着去给她们送伞的崔福,赶车的家仆停下马车,阿杏推开窗喊住崔福。雨渐渐越下越大,天色暗沉,马车外面的崔福隐约只看到车里的几个人影,却并未认出里面坐的是宁国老侯爷,他见有人送自家姑娘回来,顿时放下心。阿杏跟崔福打了一声招呼,马车便又赶往崔宅,不久,马车停在了崔宅门口,崔世君对着霍云说道:“老侯爷,今日多谢你了。”霍云随意的挥了一下手,并不以为意,崔世君对他轻微颔首,扶着阿杏的手下了马车。崔世君主仆二人下车后,霍家的家仆一扬马鞭,马车调头驶出巷子,崔世君站在门口,她目送马车离去,直到看不见了,方才转身回屋。这会儿的崔宅,气氛凝重,崔世君走进主屋时,只见家人一个不少,全都在屋里,似乎是专程等着她。因着外面下雨,天色虽说还未全黑,屋里已经点上了一盏灯,只是灯光昏昏沉沉,照的人眼睛发涩酸疼,崔世君转头对阿杏说道:“阿杏,再去点一盏灯。”阿杏重新点了一盏灯,一时,屋里亮堂不少,崔世君望了一眼崔老姑姑和崔海正,最后又落在崔世柔身上,崔世柔脸庞带泪,神情凄楚可怜,显然是下午见到陈盛容,她就跟家里坦白了。崔世君坐在崔世柔身边的椅子上,说道:“盛容上门来说了甚么?”坐在灯下的崔世柔嗓音沙哑,说道:“他新纳的小妾三日后过门。”崔世君点了点头,说道:“你是怎么回他的?”“我说小妾既然进门,我便把屋子腾出来让给他们,他临走之时,我已把和离书交给他带回去了。”崔世柔低声说道。这姊妹二人一问一答时,崔海正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瞪着崔世君,怒气冲冲的问道:“原来你早就知道世柔和姑爷要和离?”她回道:“世柔刚回娘家时,就跟我说了她的打算。”崔海正脸色阴沉,他追问道:“那你为何还要瞒着我和老姑姑?”崔世君回望着崔海正,轻声说道:“你和老姑姑如今知晓,世柔听你们的劝说了吗?”崔海正被她问得语塞,今日,当他听说二女儿要和姑爷和离时,最气的不是二女儿任性胡闹,而是眼前这个大女儿,身为崔家的当家人,一味的只知纵容,全然不顾崔家的脸面。“我们堂堂一个官媒,自家的女儿要和离,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说到这里,崔海正痛心疾首的拍着桌子,他对着崔世柔怒骂:“当年苦口婆心劝你不要嫁到陈家,但凡你能听进去,何至于闹到要和离的地步?”崔世柔泪流不止,崔世雅搂着她,眼泪汪汪的对崔海正说道:“爹,你就少说两句吧。”屋里只剩崔世柔的啜泣声,崔世君看着她,说道:“世柔,你想好了?”崔世柔哭着说道:“大姐,我不后悔嫁给陈盛容,日后也不会后悔跟他和离。”众人静了下来,崔世君看着她爹,她道:“爹,世柔的话,你听到了?”“咱们崔家不能有和离的女儿。”崔海正怒声说道。崔世君脸色发冷,她直问道:“世柔宁折不弯,如若爹爹不许她和陈盛容和离,岂不是逼她走上绝路?”她的话着实有些严重,崔海正停顿片刻,声音弱了几分,他道:“我几时逼她了?你怎么不想一想,和离的妇人,下半辈子的处境该有多难,你没想着劝她,为何反倒帮着她说话?”崔海正原本想仗着父亲的身份,责备崔世君治家不严,只不过面对大女儿时,他总会莫名有些气短,刚涨起来的些微气势,转瞬就消下去了。崔世君不再跟崔海正说话,她抬头望着崔老姑姑,说道:“老姑姑,世柔的性子你是知道的,我虽是她长姐,又是崔家的当家人,可她素来是个有主意的,这些日子规劝的话我说了不少,她要是能听进去,哪里还用等到这会儿。”崔老姑姑神态平静,看不出她老人家在想甚么,她看着崔世君,说道:“我倒不是顾着崔家的脸面,你说说,世柔跟盛容和离了,往后该怎么办呢?”崔世柔见老姑姑发话,擦着泪水说道:“大不了我跟大姐一样,伺候老姑姑一辈子。”“你住嘴!”崔世君淡淡的扫了崔世柔一眼,崔世柔立时噤声。崔世君对老姑姑说道:“咱们全家人为了世柔的将来着想,可惜她不领情,连和离书都给人家了。”在场的这些人,徐姨娘算是半个长辈,却说不上话,崔世雅和崔世安是弟妹,更说不上话,崔世君跟家人一样,并不情愿看到妹妹崔世柔和离,只是崔世柔性情刚烈,若是强行逼她,难保她不会做出甚么傻事。老姑姑静默不语,今日她劝的那些话,想必世君已跟她说过无数回,她望着崔世柔,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和离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崔世君听出老姑姑已经软化,她答道:“老姑姑,和离也没咱们想的那么难,世柔在婆家的日子过不下去,我们要是不管她,还叫她指望谁呢。”可惜崔海正听不进这些话,他气恼的说道:“陈家并非苛待世柔,是世柔不能给陈家传宗接代,就是纳个小妾,咱们也无话可说,只因一时置气就要和离,岂不是把婚姻当作儿戏,咱们家世代官媒呢,往后如何取信与人?”崔海正的一番话说得崔世柔泣不成声,崔世君慢慢站起身,她看着他爹,说道:“崔家能在京里立足,靠得是与人为善,做事本分,世柔能和盛容过下去,自是再好不过,而今她执意要和离,咱们该劝的劝了,将来倘若她过得不好,那也该她自己受着。”事已至此,崔世君说道:“明日我去一趟陈家,余下的事,等我回来再说。”说完这些话,崔世君起身出了正屋,回到自己的院子。到了夜间,雨不知几时停了,今夜崔宅里的人恐怕都睡不安稳,崔世君亦是如此,她连晚饭也没吃,回屋后就在灯下算账,许是她心绪不宁,几笔账算了数次也对不住,后来她索性收起账本,想找本书看,不过她屋里并没几本闲书,阿杏进屋看到她在架子上四处翻找,便问:“姑娘,你找甚么呢?”崔世君说道:“你去安哥儿屋里,不拘甚么书,找他借一本我打发时辰。”阿杏道是,出门去找□□借书,谁知刚走不久,她又折返回来,崔世君问道:“怎么又回来了?”阿杏说道:“福伯来传话,说是宁国府打发人来了,请姑娘出去一趟。”崔世君一惊,宁国府大半夜潜人上门,莫非是有甚么要紧事?这么想着,崔世君连忙叫阿杏给她换上见客衣裳,便出了院子往前厅去了。来的仍旧是老侯爷霍云身边的贴身小厮火华,他看到崔世君后,冲着她打了一千儿,先给她问好:“给崔姑姑请安。”崔世君直接问道:“你们老侯爷叫你过来,是有何事要吩咐?”火华解开身上的包袱,他道:“老侯爷叫我给姑姑送一卷画。”崔世君越发不解,那火华把画交给崔世君,崔世君展开一看,顿时怔住了,画上是她从来不曾见过的黄山,然而,她只一眼就认出来了,画卷上层层叠叠的雾气,一轮红色的圆日落在山涧,正是霍云在马车上向她描述的黄山风光,崔世君犹如身临其境,她仿佛闻到了云雾的湿气,又看到日出从山涧里跳出。崔世君久久没有说话,直到火华出声说道:“老侯爷回府后,连饭也没用,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画了这一副云海日出图,又亲自裱好,叫我送来给姑姑。”“你们老侯爷可曾叫你带了话?”崔世君问道。火华摇头,他道:“老侯爷只叫我送过来,甚么话也没交待。”崔世君低下头,她望着这卷画,片刻过后,对火华说道:“这画我收下了,劳烦你替我转告老侯爷,多谢他的一片心意。”火华记下她的话,夜色已深,他还要回府复命,崔世君打发崔福送他,她坐在灯火下,看着这幅画卷出神。第27章崔世柔和离已成定局,即便崔海正不肯答应,她执意如此,老姑姑亦默许了,崔家当家的又是崔世君,那崔海正除了长吁短叹责怪自己教女无方,也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