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入京
作者:青衫论煮酒      更新:2022-05-04 17:56      字数:2376
  奶娘抱着孩子,整个人显得特别局促,她之前听院子里的下人们说,侧妃娘娘是个特别天真善良的女子。

  大家都想到侧妃娘娘的院子里当差。

  谁知道奶娘倒是如了愿,见到的却是和传闻中完全不同的主子。

  还好这时候外院来报,侧妃娘娘的二哥来访。

  安青青一下就精神了,突然坐起来,捶腿的宫女没有主意,敲痛了安青青,她下意识踢出去一脚。

  宫女重重跌在地上,赶紧跪下请罪。

  安青青烦躁的让她滚。

  她这个二哥做事向来冲动,而且认死理。

  安知夏离开京城前,不知和大哥说了什么,大哥居然怀疑上了她。

  强硬的叫了御医,她下在汤水中的毒药虽然特殊,一般大夫查不出,可是在御医面前,还是栽了。

  大哥消减了她的嫁妆,如果不是霍天元帮她,她哪里能有丰厚的嫁妆傍身,嫁入王府后,也不会有这样舒坦的日子。

  从那时起,安青青就恨上了大哥。

  倒是中毒的二哥,不知大哥说了什么,也渐渐疏远。

  这时候突然找上门,莫非是宫中动手了?

  安玉在门口,遇上了抱着孩子离开的奶娘。

  那孩子有一双和安青青一模一样的杏眼,特别可爱。

  只是不知为何,孩子哭的眼睛都红了。

  若不是安青青嫁入王府不过大半年,他一定会怀疑,这是她的孩子。

  安玉一进门,看着风采更胜以往的妹妹,突然感到一阵陌生。

  倒是安青青显得特别热情,又是让下人给他准备香茶,又是端糕点。

  安玉下意识端起茶盅,可是到了嘴边,反倒犹豫了。

  安青青看着二哥,没有生气,只是自嘲的笑了,“二哥以前最疼我,我想要什么,还没有张开口,二哥就会送到我房间。现在我才明白,什么生恩不如养恩,终归没有血缘关系,便做不了亲人。”

  安玉疼爱她时,有时候她都有种错觉,她就是安家小姐,安玉的亲妹妹。

  可是,一切变得太快了,安知夏回来了,她,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养女。

  连嫡长女的身份,都只能拱手让人。

  安青青瞧了一眼安玉手中的青玉穗,若是以前,她肯定以为是给她带的。

  安青青委屈的说道:“二哥,安知夏也喜欢青玉穗?也是,堂堂安家大小姐,什么不能喜欢。”

  安玉看着这样的妹妹,心软了。

  安家虽然是商户,却是魏国第一富商,还有个入宫当嫔妃的姑姑。

  如果安青青是安家嫡女,哪里会入长林王府。

  当初参加长公主花宴的京城贵女们,大多都做了高官正妻,倒是安青青高不成低不就,才成了长林王侧妃。

  侧妃说的好听,还不是一个妾室。

  安玉从小看着青青长大,那可是整整十五年。

  “青青,这花我本就是给你买的。”安玉将青玉穗送到安青青面前,笑容依旧。

  安青青却像是被什么扎了手,犹豫了片刻,才接了过来。

  二人聊了两句近况,安玉几次张口欲言,可是不知怎么的,却还是没有开口。

  半刻钟后,安玉就离开了。

  大宫女凑过来,想要接过青玉穗,却被安青青让开了。

  “我还以为安玉是来求我的,结果……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安家两兄弟,安暨只知道管理家业,安玉不过是藏在大哥羽翼下的幼鸟,安家,注定完了。”

  “不过是朵注定凋零的花,有什么好稀罕的。”说着随手将青玉穗扔在了地上,“让人打扫一下,晦气。”

  ——

  穆凉城回了王府,难得见到了就差住在田里的季崇明。

  季崇明几步追上来,拦住了穆凉城回书房的路。

  他急匆匆找了个借口,“王爷,今日秋高气爽,我们何不在凉亭赏月对饮?”

  穆凉城抬头看了一眼天际漫天的晚霞,二人对视,徒留季崇明一阵阵尴尬的咳嗽声。

  “欣赏晚霞也不错啊。”季崇明很是努力呢。

  今年秋收大获丰收,又有不少良种等着下种,田地里忙成一片,但是有件事,却已经提上了议程。

  季崇明认真道:“王爷,运往前线的粮草已经准备完毕,只等您一声令下,夺京城,便是探囊取物。”

  这是淮南王府上下一心,努力了十一年,一直在等待的结果。

  穆凉城看着季崇明,“征兵时日太短,还需操练。”

  居然拒绝了吗?

  季崇明叹了口气,“王爷,您是有什么顾忌?还是说,临到头了,您还顾忌着那点子血脉亲情?”

  作为臣子,这话本不该他说,只是最好的人选不在王府,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果然,孙密那个老阴货,就知道将这种得罪主子的事,往他身上推。

  穆凉城没有反驳,似乎是印证了季崇明的猜测。

  这也不怪季崇明这样想,当初来就藩的淮南王多可怜,甚至因为父亲的遗弃,得了分魂症。

  王爷的病一日不好,他心中的结,就一直在。

  穆凉城没有回应他,只是转身出了凉亭,季崇明赶紧拦住,“王爷,已经是傍晚了,想必离月上中天不远,我已经吩咐了手下去准备酒菜,正事要紧,王爷也不急着这一时半刻吧。”

  【王爷啊,若我们和京城势力仿佛,自然要顾忌名声,讲究个出师有名,可是,有了安千户相助,广积粮食、修筑工事,加上淮南之前十年的蛰伏,还有齐国援军,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时候。

  您还在犹豫什么?

  安千户已经出发入京,里应外合之势已成,再犹豫怕是会胜负反转,我们这些乱臣贼子就要布上之前那几位藩王的后尘。

  此时入京,淮南王府手下的读书人们,会书写檄文,一句兔死狐悲足矣。安千户说的对,想要天下人都读得起书,就要天下人先吃饱肚子。仓廪足而知礼节,我们能做的,就是降低读书的成本。】

  穆凉城眼神一眯,“你说什么?安千户人呢?”

  怪不得季崇明阻止他回书房,这是怕他知道安知夏不在。

  她怎么能自作主张入京?

  穆凉城咬牙,“传令下去,整顿兵马,安排粮草,秘密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