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互市
作者:有限无敌      更新:2023-06-02 14:13      字数:2022
  正文从北京到东北最近的道路是走蓟州经过山海关,然后进入东北。韩三强是军人,皇帝的命令要无条件遵守,马命令先头部队掉头,全军北去延庆。跟在朱宏三身边的是军机处领班陈名夏,他看到皇帝下了这么一个怪命令,感觉十分惊讶,赶紧问道:“陛下,去辽东走山海关最近,去延庆干什么”朱宏三笑了笑说道:“哈哈,陈先生跟着是了,朕要去发一笔小财”陈名夏听皇帝这么说闹得一头雾水,皇帝已经富有天下了还需要发什么财再加去延庆有什么财可发,难道去抢蒙古人不过现在明朝和关外的蒙古人关系不错,更何况蒙古人汉人还要穷,除了一些马匹在没有其他财物了。但是陈名夏看到朱宏三神神秘秘的样子还不敢多问,没办法只要听命令跟随了。朱宏三的队伍一共七八万人,离开北京后晃悠了三天,才来到延庆,到了这里朱宏三才告诉陈名夏自己的目的地在那里,那是九边之一的宣府镇。明代为了对付北方的威胁,从辽东到宁夏一共设立了九个镇,称为九边重镇,每镇都有一个总兵镇守,手下兵力数万,这些人是明后期的主要战力,当然这些人在明亡后大部分投降了清朝,江南那几次大屠杀这些边镇士兵都出力不少。朱宏三占领北京后,九镇总兵大部分都投靠了新明朝,朱宏三对这些二五仔也没下狠手,只是收拾了几个民怨大的,其他所有人原职留用。宣府镇正是这九边重镇之一,所辖长城东起居庸关四海冶,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仅次于北京正面的蓟镇总兵,所以朱宏三在挑选驻守总兵时挑到了赵良栋。这个赵良栋正是那个河西四将之一,后来平定三藩之乱、韦小宝的大哥赵良栋。赵良栋原本是陕西的军户,在陕西跟随洪承畴,到了辽东也跟着洪承畴投靠满清,是洪承畴的铁杆之一。不过赵良栋在洪承畴死后被朱宏三所俘,自然也加入了新明朝,朱宏三在得知这个家伙是韦小宝的大哥后,马将宣府镇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交给他镇守。赵良栋是明朝旧军人,自然知道宣府镇的重要性,在得知皇帝对自己如此信任后,马痛哭流涕发誓效忠朱宏三。其实赵良栋不知道的是朱宏三根本没看宣府镇,不要说宣府镇只有两万多卫所兵,是当年二十多万八旗兵也不是自己新军的对手,所以朱宏三只要牢牢握住新军的指挥权,其他那些地方部队不如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带领,还能收获赵良栋的忠心,何乐而不为呢赵良栋在得知皇帝要驾临宣府后,赶紧出城五十里,跪在道路边迎接皇帝。朱宏三骑在马看着这个出名的汉奸将领,不过朱宏三并没有要弄死赵良栋的意思。赵良栋这种军人力战被擒,他们已经做到最好了,对这些不识字的军人你还能怎么要求所以朱宏三对那些汉奸将领很是宽宏大量,如马得功、佟国鼐等等,一个个在朱宏三手下都得到了重用。朱宏三看着赵良栋笑道:“赵总兵,起来吧这还是朕与你第一次见面,起来说话”赵良栋不敢抬头,站起身来躬身问道:“陛下,末将没有接到军机处的命令,所以迎接来迟,请陛下恕罪”“和你们没关系,朕这次原定的要去辽东,但是突然想要来宣府办点事,也是临时起意”赵良栋不知道皇帝来宣府办什么事,但是他也不敢问,只好跟在皇帝的马后紧紧跟随。宣府因为地处边关,人口不多,整个宣府只有一万多人,但是因为靠近蒙古,所以商帮很多。朱宏三来到城门,看到满地跪的都是往来蒙古的商人,点点头问道:“赵良栋,看来宣府镇生意不错啊”赵良栋不知道皇帝问这话什么意思,看了看皇帝身边的陈名夏,毕竟陈名夏和他都是满清旧人,算得有些交情。陈名夏听皇帝这么说赶紧站出来替皇帝解释道:“赵总兵,你放心,陛下只是看宣府商路繁盛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意思”赵良栋听陈名夏解释才放下心来,要知道朝廷现在虽然和蒙古没有战事,但是名义和蒙古还是敌国,现在皇帝看到宣府这里在大张旗鼓的和蒙古做生意,赵良栋自然不敢随便答话。不过现在有陈名夏的解说好办了,赵良栋躬身说道:“陛下,虽然前明战乱宣府受到很大冲击,但是商人都是逐利的,主要战事停歇,马会回来从宣府出关去蒙古那边行商”朱宏三知道明朝对这种边贸都是一笔糊涂账,朝廷根本从边贸也收不来多少赋税,所以这次来宣府正是要将这种民间走私变成国家行为。“好,看样子宣府这里生意兴隆,朕准备在宣府重开互市,以后赵良栋你的工作要加重了”赵良栋听皇帝这么说大喜,他在宣府这里已经三年,以往这种走私都是偷偷摸摸的,当然作为总兵的赵良栋自然有好处,但是那种收黑钱的好处那有正大光明收税来的多。“陛下,末将保证,只要边关放开互市,商帮的规模还能扩大三倍”赵良栋赶紧在皇帝面前表忠心。朱宏三前拍了拍赵良栋的肩膀笑道:“好,朕准备在九边开三个互市,这宣府镇交给你了”赵良栋一个丘八出身,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被皇帝拍肩膀,现在感觉浑身都轻了几斤,赶紧跪下保证办好互市云云。朱宏三点点头说道:“好,起来吧朕听说你们宣府有八大商帮,什么范永斗、王登库等人,他们都是经验丰富之辈,你要好好和他们学一学”a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