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
作者:左耳听禅      更新:2023-06-03 14:53      字数:4246
  她十三岁时原本就定了一门亲事, 对方叫许怀,凤阳县本地人,与她青梅竹马,说好十五岁成亲, 结果十五岁的时候,林氏的母亲,也就是玥儿的外祖母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林氏为了守孝,只能将婚期拖到十八岁。可与她定亲的许怀当时就已经十七岁了,再等三年就二十了,许怀的父母着急抱孙子,不愿意等这么久,就做主退了这门亲事, 给自己的儿子另寻了一门亲。如此一来, 林氏就没了着落,到十八岁出孝期时,就成了个大姑娘。原本凭着她的相貌, 就算年纪大些,也不该很难说亲才是。可是怪就怪她那青梅竹马的许怀不肯死心,成了亲还想坐享齐人之福,意图纳林氏为妾。林氏就算身份不高,但好歹也是,父亲是个秀才,才学十分了得,全因身体不好无法参加为期数日的秋闱,所以功名才止步于此。但远近数县的人都知道他的学问其实是很好的,所以不少家中不甚富裕,请不起名师的人都愿意将孩子送到他门下读书,拜他为师,盖因他收的束脩少,比那些名声在外并在朝中挂了官职的先生便宜很多。林秀才家境一般,一辈子最悔恨的就是自己的身子不争气,不能挣一个好前程,平白拖累了自己的妻儿。可身为一个读书人,他的傲骨还是在的,绝做不出卖女求荣,让女儿给别人做妾的事来。何况他膝下无子,只有林氏一个女儿,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受别人家主母的磋磨。那许怀娶的妻子是个有名的泼妇,听闻自己的丈夫私下里带着重礼上门想纳林氏为妾,登时大怒,不敢拿自家丈夫怎么样,就上门把林氏骂了一顿,说她贼心不死勾引许怀等等,极尽言语羞辱之能事。当时林氏出门去书局了,不在家中,只有林秀才自己在那不大的二进小院里。他本着清者自清,不与妇道人家一般见识的想法没理那泼妇,想着待会儿许怀自会来将她带走,并当着大家的面解释清楚的。谁知直至半个时辰之后,许怀都未曾来将人带走,而那泼妇却越骂越难听,还惹来一众乡邻围观。林秀才这才明白许怀怕是乐见其成的,说不定就是想借此机会坏了他女儿的名声,好逼迫他女儿给他做妾,于是气冲冲地出门去和那泼妇理论。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他为人耿直,道理能说出一大推,骂人却不擅长了,尤其是和这种不讲礼数的泼妇。就在他气的几乎要犯了旧疾的时候,林氏回来了。那泼妇见到了正主,自是指着林氏的鼻子好一顿骂。林氏没有理她,让人先将父亲扶了回去,这才对那泼妇解释,说自己和许怀早已没有瓜葛,希望她以后不要再上门打扰他们父女。那泼妇如何肯听,张嘴便道林氏一副狐媚相如何勾了她男人。林氏却当众直接拔下了自己的簪子,直言自己就算毁了这样脸,也不会跟许怀有任何牵扯,说着竟然真的就向自己脸上刺去。当时宁琰的父亲宁书远恰逢休沐,回乡探亲,目睹了此事,上前将林氏拦了下来。可饶是如此,林氏的脸还是被划破了一道口子,只是不深。那泼妇是从外地嫁进来的,不认识宁书远,当即把林氏和宁书远一起骂了,说他们是一对狗男女云云。凤阳本地人却不敢再围观了,纷纷离去,还有人在临走时提醒了那泼妇一句,让她别胡乱咬人。凤阳县不大,做官的也不多,读书人虽然有,但有名声的却很少,宁家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宁书远作为全县唯一的举人,而且是数十年才出的一个举人,在当地的名声自然不是许怀等人可比的。纵然他当时只是个县官,却也没什么人敢去招惹他,更遑论在大街上当众辱骂他了。宁书远让人给林氏送了一些伤药,叮嘱她好好养伤,不必为了这等妇人就苛待自己。若天下人都像她这般,为了自证清白就毁去容貌,那是不是今后谁想迫害谁,都去骂对方几句然后等着对方自行了断就好了?林氏之前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听了他的话之后放下了簪子,郑重道谢后方才回到院中。而宁书远来了之后,一直没有动静的许怀也迅速亲自赶了过来,将那泼妇带走了,并一再道歉说这都是个误会。宁书远只是笑了笑,转身就走了,并未理会他。可这种事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许怀得罪了宁书远。加上事后许怀多次登门想要对宁书远表达歉意,宁书远却都没有见他,流言也就传的更甚了。许怀心下恼恨,所有当他的妻子暗中又传播林氏“克亲”的言论时,他并未出言阻止。反正“克亲”这种事跟宁书远又没有关系,那么多人都在说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在说,宁书远难道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林氏父女出头不成?在他眼里,宁书远跟林氏父女根本就不熟,此次只是刚好赶上了多管闲事而已,并不是真的关心他们的死活,自然也不会为了这种流言就大动干戈的找上门来,不然大半个凤阳岂不是都要被他们找一遍?宁书远起初也的确只是路过,不忍看一个温良贤德的女子为了这样的泼妇而自毁容貌,也不想让这样的泼妇觉得全凭撒泼耍赖就可以得逞,反而让刚正之人吃了亏。当然,在他心里对林氏这样既有才情又性情刚正的女子还是有几分欣赏的,因为他的发妻就是如此。但欣赏归欣赏,他当时并没有想别的,事后甚至怕自己管的太多会给林氏父女再带来什么麻烦,所以刻意划清界限,没再去询问,直到一次外出时亲耳听到城中关于林氏克亲的传言。林氏的母亲三年前就去世了,若说克亲的话早该有人说了,隔了这么久才忽然提起,定是近来有人故意传播的。宁书远不傻,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恰逢那时他丧妻两年,膝下又只有一个儿子,宁老太爷催他续弦催得紧,他这才想到了林氏,索性派了冰人上门提亲,问林秀才愿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如此一来林氏父女今后不必再遭人诟病,他的续弦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不会总被催促了。林秀才欣赏宁书远的为人,自是愿意的,觉得这是门好亲事,虽然是续弦,但以对方的人品,必不会亏待了他女儿。可宁老太爷却十分不高兴,说林氏名声不好,坚持要给宁书远说另一门亲事。宁书远是个倔脾气,表面上看似恭顺,但自己决定了的事,即便是宁老太爷也更改不了。他的第一门亲事就是自己做主,宁老太爷当时没能插手,便一心想在续弦上挑个自己看得顺眼的儿媳,谁想到他又自己挑了林氏。宁书远不顾宁老太爷反对娶了林氏,起初虽对林氏有几分欣赏,但说起感情真的不深,不过是几相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罢了。但是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却对这个温婉贤良的女子生出了真情,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甚笃,宁琰甚至一度觉得父亲眼里只有继母,没有他们兄妹二人。因为在他给妹妹画纸鸢的时候,父亲在给母亲画纸鸢。他教妹妹写字的时候,父亲在教母亲作画。他为此曾经抱怨过几句,说父亲不管他也就算了,竟也不管妹妹。结果父亲张口就来了一句“你妹妹不是有你呢吗”,说完还夸他给妹妹做的秋千不错,让他在正院帮忙给母亲也搭一个。宁琰理都没理,转身就走了。这样的生活原本该是幸福美满的,可一切都在宁书远去世之后就变了。宁老太爷原本就不喜欢林氏,没了丈夫的林氏在府中的日子自然是不太好过。但她膝下好歹有宁琰这样一个嫡子,按理说也不至于太艰难才是。可是一次林氏带着宁玥去上香的时候,却再次遇到了许怀。许怀因为宁书远的缘故,这几年过的并不是太好。虽然当初那件事之后宁书远没有直接为难过他,但凤阳县就这么大,城中人为了巴结宁家,自然就要踩他。如今他知道宁书远死了,林氏在宁府的地位大不如前,唯一的嫡子又在外求学不在身边,于是上前言语轻薄了几句。就这么几句,让宁老太爷一口咬定林氏与许怀有染,此次出门是去与许怀私会的。那时宁书远刚刚去世没多久,而城中当初就传过林氏克亲的言论,宁老太爷更是认为是这个贱妇克死了自己最有出息的儿子,找到借口自是不肯放过,非要将林氏赶出家门不可。于是就有了之后林秀才和宁老太爷发生争执,带走林氏,临死前硬逼着她改嫁之事。这些事发生时宁琰并不在凤阳,但他了解林氏的为人,知道她是绝做不出跟其他男人苟且这种事的,更别说这个人还是曾经害得她险些名声扫地的许怀。可他那时还在读书,身上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任何人脉,又如何能为自己的继母做主?他能做的只有拿出自己这些年攒下的所有积蓄,以及父亲瞒着祖父给他存起来的那笔私房钱,高额悬赏打听继母和妹妹的下落,试图找到他们。但转眼间过去这么多年,直至今日,他才终于再次见到他的妹妹,而他的妹妹却早已经不认识他了……宁琰跪在地上,悔恨而又自责。宁玥看着他不断落下的泪水,许久才再次开口:“起来吧,别跪了。”宁琰抬头看了看她,想说什么,还没来得及张口就听她继续说道:“你跪再久都没有用的,因为你所有的歉意都是对你妹妹,而我……不是你妹妹。”宁琰一怔,以为她是不愿与他相认,着急地想要再说什么,她却再次打断。“我刚才就说了,五岁之前的所有事,我都不记得,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记得?”宁琰微愣,缓缓摇头。宁玥这才看了看余刃,让他帮忙将当年他是在何种情况下救了她,以及林氏当年是如何死的事情说了。等他说完之后,宁玥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当初受了伤,所有的一切都被抹掉了。”“你那个在手臂上画过老虎的妹妹,叫过你哥哥的妹妹,跟你拥有共同的回忆的妹妹,在十年前就死了。”“现在的我,不是她。你的歉意,我也无法代她接受。”宁琰心痛如绞,他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当年竟然遇到过这样的事,他甚至在这两年对她诸多不喜,心中腹诽过她无数回。“对不起,玥儿,对不起……”除了道歉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这不断重复的三个字此刻却又那么的苍白无力。宁玥不想理他,余刃见这么下去也不是回事,在旁说道:“宁大人不如先起来吧,说不定那几颗痣都只是巧合,玥儿真的不是你妹妹呢?她……”话没说完,地上的宁琰忽然怒道:“不许你这么叫她!”他是她的兄长可以这么叫她,余刃是什么人?一个外人!还是个男人!怎能如此亲密的称呼玥儿!余刃没说完的话僵在舌头上,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忽然有种再揍他一顿的冲动。宁玥向来护短,哪里能听得他这样吼余刃,当即站了起来。“你凭什么吼他?当初救了我的是余刃,这些年照顾我的也是余刃,他对我而言比你这个大哥亲近多了!”“再说了,我们早已定下终身,等我年满十七就会成亲,他叫我一声又怎么了?”宁琰正为她前面那句话而伤心,忽然听到后面这句,整张脸都绿了,猛地转头看向余刃。“你敢勾.引我妹妹?”说着人也随之一跃而起扑了过去:“你个老男人竟然勾.引我妹妹!”两人转眼间从椅子上跌落,扭打在一起。第116章 庚帖宁琰是个文官, 真打起架来自然不是余刃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