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18      字数:5856
  万贞万万没想到汪皇后在这种时候,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心情复杂。她一惯以为宫廷女子为了权利争斗起来,是不顾是非的。不料先出了个贤惠痴情的钱皇后,现在又见到了志洁行芳的汪皇后。两位皇后,出身都不显赫,但却都具备这世间许多自许清高坚贞的士大夫都不如的高贵品德。景泰帝更换太子的诏书下发,包括于谦在内的朝臣九十一人附签其名。王直不动,大学士陈循便将笔醮了墨塞进他手里,托着诏书候在面前逼他。王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外朝臣子万马齐喑,汪皇后却是怀了一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去见景泰帝的。他们夫妻多年,虽然近些时候因为婆媳不合,生育事上不如人意而起了些摩擦,但彼此相处,依然还算情好。景泰帝见妻子神色不豫的进来,便问:“你脸色不好,身体又不舒服吗?”汪皇后摇了摇头,附身给丈夫行了个礼,这才正色问道:“监国,奴在宫中听闻,您欲废太子而立见济?”景泰帝心中有愧,嗯了一声,道:“此事思明土知府黄矰上奏,朝廷重臣九十一联署其名,朕允了。”汪皇后道:“若此,恐碍监国名。夫犹是祖宗之天下,已代之为帝而反其子,非礼法正道。奴以为东宫当让,让则公,公则贤名皆归之。”景泰帝费尽心思,连贿赂重臣这种事都干出来了,才勉强得到废太子的机会,被妻子一说,顿时恼羞成怒,喝道:“你呶呶不休,无非见济非尔子耶!”汪皇后几次怀孕,都没能为丈夫生下嫡子,平日吴太后诸多埋怨,她只能听着。但丈夫这话,比起吴太后来让她伤心百倍,忍不住颤声问:“监国之意,是怪奴未能诞育皇子?”景泰帝怒气上来,伤人的话脱口就出:“你数年无功,朕念及夫妻情分,不行宣庙之事,你竟然还敢唠唠叨叨!”这话于汪皇后而言,真如五雷轰顶。吴太后再讨厌她,不给她皇后的体面,她都能忍,因为丈夫站在她这边;但今天丈夫亲口流露出想仿照宣庙旧事废后的心思来,她却无法忍受,泪流满面的喊尚宫女官:“阿娟,拟疏……奴自位居中宫,数年无子,愧对祖宗,今引咎退位,奏请监国裁决!”景泰帝暴怒:“好!朕允了!废汪氏为庶人!立见济母杭氏为后!”第一百零二章 当年诺君记否东宫还未废,劝谏的中宫先废了。这消息一出,整座宫廷原本浮躁的气氛都凝滞了下来。太上皇长子朱见濬若是被废,半点都不稀奇,因为当初立位就是权宜之计。但中宫汪皇后不同,那是景泰帝的结发妻子,元配皇后啊!当初宣庙废胡皇后,赐号静慈仙师,居长安宫,供奉仍然比视皇后;可汪皇后被废呢,却是直接贬为庶人。这种过大的落差,当真令宫人连传流言的心情没有,异常的安静。就在废后的第二天,东宫原本的警备又提高了不少。原有侍卫都被轮换了下去,万贞甚至看到了原来看守东华门的几个熟面孔。虽说宫廷禁卫八千多人,各宫值守轮换是常事,但也没有变动大到突然将外围守卫大幅内调东宫的道理。不止警备换了,东宫连出入采买也被禁了。日常供给,都变成内宫直接拨付,送到宫门口。万贞早在东宫的库房储存了大量粮食和肉干菜干,一时半刻的倒不担心饮食供给不上。只不过锁闭宫门,预兆太差。不止下层侍从惴惴不安,连万贞自己表面虽然镇定,但心里却也没有什么底气。她和景泰帝少年相识,知道景泰帝内心对结发妻子的爱重,不仅因为汪皇后与他少年成婚,更是因为他对汪皇后的品性认同敬重。而现在,曾经深受景泰帝敬重的品格,突然变成了他发作妻子的由头,说明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观念。这不是她熟悉的“小爷”,也不是临危践祚,慎戒慎惧,唯恐做得不好的新君。他已经完全蜕变成为了一位俯视天下,拨弄风云的成熟帝王。而且这位帝王,由于幼时不同于寻常皇子的成长经历,对自己怀有一种补偿心理。做事究竟会任性到哪一步,她实在无法想象。东宫闭锁,内外消息不通。梁芳本想使银子跟宫门口的禁卫打探一下,不料禁卫居然连银子都不敢收。这个反响,很是不妙。要知道国朝的军制下,将士们的薪俸太低,不想办法捞灰色收入,是没法养家糊口的。一般情况下,打探消息送银子,即使上官看到了,也多是抽头分成,并不会阻止。在这样的风气下,军队上下都是群油锅里的银子都要捞出来花的角色。不敢收,不是怕连累,就是怕秋后算账。万贞听了梁芳的回报,心中一沉,想了想,道:“你陪着殿下,我去问问消息。”梁芳颓然道:“使钱都问不到,哪里还能问消息?”万贞这几天留心看了一下几个熟人轮值的时间和地点,有的放矢,也不多话,直奔清宁宫左翼芜房,拎了张高凳在墙下站了,隔着宫墙唤道:“林五哥,我问个事!单只问个事!”这几位原来在东华门轮值的禁卫早几年自她手里得过好处,日常来往也算熟悉。虽然不至于冒险帮她,但她只是隔着宫墙问个事,却也不至于不回应,只是有些为难:“万女官,高声说话让巡检官过来听到,不妥当啊。”万贞道:“林五哥就照平时说话的声气说,我隔墙听着就是。”因为朱见濬并非失德或者有什么缺陷,废位不好大张旗鼓。景泰帝为防夜长梦多,准备废太子和立新太子的典礼,一天之内就走完全部流程。因此如今东宫废位的正式诏令还没下来,新太子就任的典礼所需之物,就已经开始筹备了。为防内宫发生意外,景泰帝不仅封锁了东宫,连仁寿宫和南宫也加强了戒备,不许人未得通行腰牌的人出入。万贞心中发涩,谢过林五后便回了正殿。梁芳指使小内侍陪着太子踢球,自己却小跑着过来问:“怎样?监国究竟准备怎样处置殿下?”万贞摇头道:“这种事普通禁卫怎么可能知道?只不过锁宫的不仅是清宁宫,还有仁寿宫和南宫。监国总不可能已经夺位了,还怎么对殿下不利,应该没什么大事。”两人正在说话,宫门处一阵骚动,一个穿着大红蟒袍的大太监在属下的拥簇下直奔正殿而来。万贞示意梁芳去拿钱,自己却率众上前相迎。这大太监王诚虽然不如景泰帝身边常用的舒良、兴安地位高,但也是司礼监的秉笔之一。加上如今东宫见废,万贞行礼,王诚也就大模大样的受了,拖着腔调道:“万侍,皇爷有召,跟咱家来吧!”万贞笑着应道:“奴这就去领了殿下,一并前往。”王诚嘿笑:“万侍说笑了,皇爷是召你见驾,不关……那位爷的事。”废朱见濬的太子位的诏书,内阁已经附署下发到了通政司,只是还没有正式宣读而已。王诚对太子的称呼,也就直接用“那位爷”含糊了过去。万贞听到景泰帝单独召她见驾,愣了一下。梁芳拿了锭金子过来塞进王城袖中,殷勤的问:“皇爷召万侍见驾,不知究竟有什么事?”禁卫不敢收东宫的钱,王诚倒是没有忌惮,笑道:“放心罢,没甚么事!要真有事,那也是好事。”万贞讶然,问道:“公公这话,从何说起?”王诚笑道:“听舒公公的意思,皇爷嫌前三殿事多繁杂,想在前三殿的尚宫女官上设个宫正女官,统一调配人手,想将万侍调过去听用。万侍,说不得咱们以后,便是共事的人了。”宫正女官是除了后宫嫔妃,女官品阶中的最高职位了。从已经确定要废的太子身边调过去做皇帝身边的近侍女官,对于寻常人来说,果然算是好事。一时东宫近侍,包括梁芳在内,都不禁对万贞侧目而视。万贞略微自嘲的笑了笑,道:“多谢公公提点。还请公公代奴上禀皇爷,奴自为殿下东宫侍长,太后、皇后、贵妃恩赏有加,殿下更是信赖倚重,待我如骨肉之亲,此情不敢有负。今殿下身边正值多事之秋,奴若弃主不顾,自奔前程,非为人之道。”王诚吃了一惊,勃然大怒:“你敢抗旨不遵?”万贞欠身道:“公公言重,皇爷只是有召而已,并未下旨。”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要见的人多了,加上交通速度的限制,免不了会有些心血来潮,叫人过去又忘了见,或者召见的人一时找不着的误差。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都在制度容许的范围内,了不起申斥一顿,还达不到抗旨的程度。王诚被堵得气急,本想给万贞一个教训,又想到这前三殿宫正女官明显属于常例外的职务。景泰帝既然有意将这位置交给万贞,自然是青眼有加。若是贸然下狠手,不知道景泰帝会不会怪他。王诚犹豫片刻,气哼哼的走了。这本来以为轻松拿赏的差事,却碰了一鼻子灰,由不得他心中着恼,等景泰帝召他问话时,忍不住加油添醋的说:“皇爷,这位万侍,可不怎么瞧得上奴婢,不肯来呢!”景泰帝皱眉问:“什么叫不肯来?”王诚道:“她说您召见是您的事,来不来是她的事。她要照顾清宁宫那位,可顾不上听您传召!”景泰帝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她敢!派人去……”命令都到了嘴边,他又陡然清醒了些,猛然将桌上的镇纸抄起,照着王诚砸了过来,怒道:“好狗才!你吃熊心豹胆了!这一来一回的功夫,就能给朕戳无路儿!添出许多是非来!”王诚顿时知道这火拨错了地方,慌忙跪下磕头请罪:“皇爷恕罪,奴婢在万侍那里碰了灰,心中不忿,是添了点儿口舌。不过万侍说您并未下旨,拒不见驾,却是真的。”景泰帝冷哼一声,喝道:“她怎么回话,你怎么学话!多一个字,少一个字,仔细你的嘴!”万贞哪知道王诚心狭到这种程度,就为了一句话的事,差点把她构陷进去了。王诚走后,她站在当地发了会儿呆,这才转身回自己的住处,打开箱笼翻找里面的东西。朱见濬踢球踢累了,回身洗澡换衣服,没见万贞,问了一声她的下落,便直通通的冲她的住处奔来,笑道:“贞儿,刚刚韦伴伴说隔几天就端午,我想吃棕子了,咱们去包棕子吃吧!”万贞从箱笼底部掏出一只锦匣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只玉佩,勉强笑道:“殿下,包棕子要先泡糯米洗竹叶,咱们这一时片刻的做不了这么多功夫,等闲下来了再说,好吗?”朱见濬见她脸色凝重,不敢再说,便凑过来看她手中的玉佩。那是枚白玉镶嵌红宝石五幅捧寿佩,因为时间久,又没有佩戴温养,下结的金珠和攒心花络颜色都已经有些陈旧发灰。朱见濬一看就撇了撇嘴,道:“好丑!叫人重新配好看些!”这块玉佩,真正重要的是主件配饰齐全所代表的承诺,好看不好看倒不重要。只不过物是人非,这承诺究竟还能不能兑现,谁也不知道。拿出它来,也不过是找个心理安慰罢了。万贞心思复杂,叹了口气,道:“殿下,君子佩玉,重其五德,外在这些东西,咱们不挑。”她说着将朱见濬身上玉佩取下,将这玉佩悬在他腰间,细细地吩咐:“殿下,这玉你戴在身上,要小心爱护。尤其是在去见皇叔的时候,千万不能离身。”朱见濬不解其意:“为什么呀?”万贞在他耳边小声说:“这玉佩是你皇叔的承诺,如果他看到玉,问了你想要什么。你就说,你想做个笔精墨妙的闲王,每天看看花鸟虫鱼,以丹青传世为志。”朱见濬茫然,但见万贞脸色郑重,便点头重复了一遍:“好,皇叔要是问了,我就这样说。”两人正说着话,梁芳急步跑了起来,叫道:“万侍,监国传你和殿下过去。”可能昨晚睡太晚的原因,一天昏昏的,又晚了……不会成恶性循环了吧?第一百零三章 有风不可尽帆万贞带着朱见濬出了正殿,正要点选随行人员。王诚已经皮笑肉不笑的在旁边提醒:“万侍,皇爷只叫你和这位爷过去,可没让你们带侍从。”梁芳一愣,急道:“这怎么行呢?”王诚慢条斯理的道:“行不行,咱们皇爷说了才算。真觉得不行,万侍和这位爷,也可以不去的嘛!”他刚才被景泰帝砸了一镇纸,倒也不敢太过放肆,奚落一句,便又接着道:“万侍,皇爷说了,来不来随你;只不过以后也就别想再求他。”万贞听到这明显带着情绪的话,反而松了口气。景泰帝现在还因为她谢绝传召而发脾气,说明他还有人气,还没有完全变成一个只计较利益的帝王。只要他还念点儿旧情分,没有一言不合高举屠刀,总会有合适的办法。景泰帝这段时间脾气很不好,确切来说,是很暴躁。汪皇后废了,杭皇后新立,废见濬,立见济为太子的诏书,内阁和朝臣都附署了;仁寿宫、东宫、南宫都在他的控制下。按理说,他应该很满意。但只要想到汪皇后是为了替朱见濬说话,才被废为庶人,这些看上去顺畅的发展,就让他心中发堵,提不起劲来。这股郁气,他都加倍的发作了在南宫那边,派人伐了南宫遮荫的大树;杀了南宫服侍太上皇的少监卢忠;将南宫崇质殿外的基石拆毁,刮地三尺的翻查太上皇图谋复辟的证物。要不是东宫年纪实在太小,又早早的表明对太子位并不看重的心意。且万贞也确确实实的约束宫人不许多舌,没有怨愤之语流传,恐怕东宫如今也不光是禁出入这么简单。万贞带着朱见濬来谨身殿求见时,他正在听俳优演嬉剧,听到通传,懒洋洋地说:“让他们等着。”这一等,万贞和朱见濬就从上午等到了下午。景泰帝听完嬉剧,又睡了一觉,才一边端茶漱口,一边问舒良:“他们呢?”舒良早有准备,躬身回答:“万侍领着小殿下在茶房吃点心。”景泰帝一听就恼了:“让他们等着,他们倒是好自在!谁准他们去吃茶水点心的。”舒良连忙道:“皇爷,没人许呀!可是万侍熟悉环境,自己就带着小殿下进去了……这个,毕竟她带着小殿下,没有您吩咐,侍卫不敢动手。寻常的宫人,力气不如万侍大,就是想拦,那也拦不住啊!”前三殿是理政、祭祀、典礼常用的宫殿,重臣来往,礼宾候见,值房边上都有茶水房,备着茶水点心听用。不过除了近侍学士或者阁老重臣,一般大臣勋贵心有顾忌,除非皇帝下令奉茶,很少主动去茶房吃茶水点心。也只有万贞脸皮厚,又有意试探景泰帝的底线,故意为之,才会自行去茶房找吃的。景泰帝听到一句“力气大,拦不住”,气得重重的一放茶杯,怒道:“你就不会找几个力气大的看门?”茶水房选的宫人都偏清雅文弱,这力气太大的,离他们的审美很远。舒良腹诽不已,嘴里却一迭声的应:“老奴下晌立即去选几个力气大的过茶房听用。”景泰帝余怒未消,想到万贞肚子饿了,就毫不客气的去茶房找点心吃,忍不住叹气:“这人怎么就总跟别人不一样?”舒良试探着道:“万侍能得皇爷青眼,自然性直情真,有不同俗人之处?”景泰帝撇嘴:“不俗?我看这全天下的女子,就没有比她更俗的!叫他们赶紧过来,别糟蹋了朕的好茶。”舒良应了一声,亲自出了后殿,去把万贞和朱见濬带了过来。景泰帝靠在椅子上,慢悠悠的翻着书,等他们行完礼才随口道:“濬儿先起来吧!”他只叫朱见濬起,万贞心中有数,便仍在后面跪着。朱见濬起来看到万贞仍然跪着,便又跪了下去,纳闷的问:“皇叔,您叫我有什么事?是不是我犯什么错了?”景泰帝见朱见濬又跪了下去,反倒不好再抻着。夺太子位,他虽然愧疚,但没什么迟疑的;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坐稳太子位,让他杀侄,现在的他也未必就狠不下心;但无缘无故的让侄儿罚跪,乃是有意折辱,对于才几岁的孩子来说,可就太过了。“这段时间外面是非太多,皇叔想让你到这边来住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