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张晚知      更新:2023-06-03 23:19      字数:5145
  她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但自己带大的孩子,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担当,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她都乐意让他试试。哪怕失败,他现在的年纪,也有足够的机会去获取经验,改正错误。西苑未定,后宫封锁,钱皇后及诸嫔妃暂时还像过去那样附孙太后而居。因为现在仁寿宫的侍从大量外调,诸皇子皇女及后妃那按品按阶传膳的排场也讲究不起来。吃饭都是由尚食局的人安排家宴,一起解决。皇后和周贵妃属于晚辈,不能越位与孙太后同席,反而是孙辈的重庆公主和沂王作为长孙女、长孙,长期以来一直享受着坐在孙太后下首吃饭的荣耀。这天吃完饭,堂下的燕乐歇散,沂王忽然若有所思的问重庆公主:“皇姐,叔母在重华宫,有没有吃的?”重庆公主一愣,道:“这个我哪知道?那边封锁着,我几天没去找固安玩了。不过……应该有吧?”景泰帝一系的人都被皇帝一系衔恨,独有因为劝阻景泰帝废太子而被贬为庶人的汪皇后,众人不仅不恨,反而敬重有加。即使在这政变关头,也从心理上将汪氏剔出了仇敌的行列。沂王一问重华宫的“叔母”,众人都知道他是关心汪庶人,不独钱皇后紧张,连周贵妃也道:“皇儿说的是。别处咱们不管,重华宫的弟妹,可不能饿着了。”孙太后对这庶子媳妇也怜惜得很,当下对沂王道:“汪氏对你尽了叔母之职,你也当执礼孝敬。重华宫本就孤寒受欺,在这当口只怕更是艰难。你等下带了东西过去看望一下,好好安抚她。”沂王答应了,果然带了人去看望汪氏,只是回来后,脸色却不太好看。钱皇后几年没有抚养沂王,怕他与生母亲近,忘了自己。因此对沂王的一举一动格外上心,见他脸色不好,便问:“濬儿,可是那边有什么事?”沂王犹豫了一下:“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叔母哭得厉害,说是想去见皇叔最后一面。”钱皇后默然,低声道:“当日皇爷北狩,我在宫中……与她此时的心情一般无二……”刚复位的皇帝暂时顾不上处置景泰帝,汪氏要见丈夫,恐怕也只有现在还能进西苑。钱皇后与汪氏本就相好,对她的境遇又怜悯同情,叹了口气,问:“濬儿,你怎么想的?”沂王为难的道:“叔母在位时对我照拂有加,又为了我而被废,于我实在有大恩。她只求这件事,儿臣实在无法回绝。只是……怕父皇知道生气。”钱皇后犹豫良久,猛然下定决心道:“皇爷如今哪顾得上这样的小事?何况即使生气,咱们还情报恩,也是人情正道。这最后一面,濬儿你陪她走一趟罢!”第一百三十四章 鸾凤分飞情断钱皇后开了口,孙太后知道了,并没多说什么,直接就给了沂王一枚通行的令牌,吩咐他:“多带人手,不要让里面的人垂死挣扎,反拿了你来要挟我家。”沂王笑道:“父皇子息蕃盛,孙儿虽是长子,但也只是众多兄弟中的一个。皇叔到底曾经监国理政,他连往外传信都没有,又怎么会突然做这么不智的事?”孙太后摇头道:“傻孩子,你不知道,人心翻覆莫测,随时都有可能变化。他或许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可一旦发现有机可趁,是不是还甘心不动,就难说得很了。”沂王心中凛然:“孙儿受教了!皇祖母放心,孙儿一定精心挑选人手,小心谨慎,绝不给人可趁之机。”孙太后点了点头,挥手放他离开。沂王出了正殿,认真的选了几名孙家嫡系的侍卫,然后又叫万贞:“贞儿,你也来。”万贞见他绕了个圈子,把孙太后和钱皇后以下的人都笼成了同盟,果然光明正大的就得了机会进西苑去见景泰帝。心情真是既惊且喜,又有一种失落,感觉自己养大的孩子,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成长的蜕变,而她却茫然无知。不过这样的失落,很快就消散了。毕竟孩子成长,是大喜事,哪有做家长的不高兴的呢?汪氏在重华宫里梳洗得整整齐齐的等着,见到沂王如约来接,苍白的脸上浮出一抹笑来:“濬儿,叔母多谢你了。”沂王连忙弯腰行礼:“叔母为侄儿受累,侄儿理当孝敬。”他见汪氏连心腹太监陈表也没带,孤身一人在宫门口候着,不由得问:“叔母不带两位妹妹一起去吗?”汪氏摇头道:“我尽夫妻情分,何必连累女儿?”说着嘴边浮出一丝苦笑,道:“何况,监国也未必想见到她们。”万贞听得心中恻然。景泰帝与汪氏少年结发,但因为子息之事不如意,还在景泰帝为王时就已经埋下了婆媳成仇、夫妻反目的祸根。景泰帝体质不好,唯有汪氏这个元配妻子,才得到四次怀孕的机会。然而前面两次流产,后面两次生的都是女儿。这于急需儿子来继承皇统,支持后续事务的景泰帝来说,实在是巨大的伤痛。汪氏说的不错,景泰帝在这种时候,恐怕最不想见的人,都不是重新夺去他的帝位的兄长,而是这两个女儿。这与重男轻女无关,纯粹是因为在现今的礼法制度下,看到这两个女儿,便会让他想到一生功业都因为无子继承,而被世人否认。甚至在夺门之变后,包括于谦在内的亲信重臣,连反抗都于理无据,只能默认兄长复立。若他有子,能立太子,上皇朱祁镇复辟,那就是明明白白的篡位,又岂会因为他病重而满朝文武都无人发声,连于谦也无法下令召集十团营勤王,只能束手就擒?这种时候,汪氏若带两个女儿去看景泰帝,只怕不是安慰,而是实实在在的临死还要往他心上捅刀子。沂王沉默了一下,叹气:“那我们走吧!”西苑已经封锁了三天,虽然日常有送些粮食进来,但量却不多,只不过是为了吊着里面的人,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绝望而集结起来反抗而已。景泰帝身边的近侍,知道主君已经没有了翻盘的可能,已经十去其九。留下来的,也未必就是出自忠心,也有可能怀着异心,想看有没有背叛旧主向皇帝邀功请赏的机会。沂王和汪氏在亲卫护送下过来时,寝宫几乎看不到几个人,连兴安都不见踪影,只有老宦官蒋冕带着两个小徒弟守在旁边。景泰帝躺在床上,面色蜡黄,双目紧闭,一动不动。汪氏一见顿时痛哭出声,扑过去唤了一声:“小爷!”景泰帝陡然一惊,睁开双眼。他的人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了,但此时张开眼睛,双眸竟然丝毫不见浑浊,看到汪氏,皱眉叹气:“你怎么来了?”汪氏哭道:“我求濬儿带我进来,陪你这一程。”景泰帝这才看到她身后的沂王和万贞,恚怒道:“你们就不该带她来!赶紧带她走!”汪氏见他这时候竟然一心驱逐自己,既伤心又灰心,抹了把眼泪喊道:“这么多年了,你是不是还怪我没有为你生个儿子,与你同心一志?”景泰帝闭上双眼,叹道:“有子无子,那是天命所定,我早不怪你了……可是,元娘,我终不能成为你的如意郎君,而你也不能成为伴我同行的人。这一生,我误了你,你也误了我!既然前缘早错,又何必再见?”这样的话,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实在太过残忍。汪氏刹时面白如雪,倒在床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景泰帝似乎还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不够狠,明明听到身边的动静,却还是道:“我其实很久以前就想过,让你离了皇家,另去寻个清白节义的世家门阀,嫁个能与你唱和相酬的丈夫。可又知道你志节不移,叫你二嫁,无异于逼你去死,所以没能成行。”汪氏泪如雨下,捂着胸口嘶声问:“如今生死离别,你就只有这句话告诉我吗?”景泰帝沉默了一下,叹了口气,道:“元娘,你的性子生于这世间,太过吃亏。以后,你都改了罢!”汪氏扶着万贞站了起来,抹了把脸上的泪水,踉跄着往外走。万贞怕她受不了寻死,赶紧跟在后面护送。沂王本想跟着出来,景泰帝又道:“濬儿留下。”沂王回头一看,正与景泰帝四目相对,稍稍犹豫,走了回去,问道:“皇叔,您有什么吩咐?”景泰帝看着这个自己亏待了的侄儿,叹了口气,道:“濬儿,你是个好孩子。叔父这些年对不起你,可是你叔母对你,尽心尽力,并无亏欠。我去以后,你能替我好好照看她么?”沂王点了点头,道:“叔母于我有恩,但我力之所及,自当尽力回报。”景泰帝清瘦的脸上,浮起一缕笑来,微微点头,道:“好!让你的人退开些,叔父有事告诉你。”汪氏失魂落魄地走出正寝,殿中的帷幔被寒风一吹,扑在她脸上。她倏尔失声痛哭,万贞扶着她,看她哭得肝肠寸断,也不由得眼眶发热。只不过这种夫妻断情离别的事,外人实在无从劝解。倒是旁边的老宦官蒋冕心中不甘,犹豫良久,凑上来劝道:“娘娘,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事情究竟该怎么办,您倒是给拿个主意呀!”汪氏怒声喝道:“你们这些阉奴,一昧迎奉主上,不加劝谏,任他纵情声色!若不是你们举荐娼女入宫,刮骨抽精,监国安能英年如此?居然有脸见我!滚!统统给我滚!”蒋冕待要反驳,见万贞站在汪氏身边,侍卫也一副防备的样子,便咽了口口水,退了回去。汪氏暴怒之后,稍稍恢复了几分清醒,见万贞陪在旁边,一副既担心自己,又不放心地往里面瞟的样子,知道她是在担心沂王,便道:“进去照看濬儿罢!我没事。”万贞很想找景泰帝问话,可汪氏现在的情况,她又实在放心不下,犹豫着问:“您真的……不要紧吗?”汪氏摇头,凄然道:“有什么要紧?你也听到了,我的夫君,以娶我为错。他不认我,难道我还非得为他殉死不成?我还有两个女儿呢!得好好活着。”万贞见她提起女儿,便放下了心,急匆匆地道:“劳您在此稍候,奴去去便回。”回到内寝,却见几名侍卫都散到了边角,沂王独自一人靠在景泰帝旁边,正面色凝重的听他说话。她对景泰帝的戒备忌惮,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一见这情况,顿时心中一紧,急步奔了过来,问道:“殿下,你没事罢?”沂王回答:“我没事,只是皇叔嘱我照看叔母。”景泰帝看着她,讽刺的一勾嘴角:“怎么,怕我把濬儿怎样?”万贞与他目光对视,感觉到其中隐含的失望伤心,不由五味交集,忍不住叹了口气,低声道:“对不起,我不该这么怀疑你。”景泰帝哼了一声,沉默了一下,忽然问:“兴安说,舒伴伴过去杀你了?”万贞想到舒良,就忍不住皱眉,问:“舒良那天说要借我的气运,这究竟怎么回事?”景泰帝道:“舒伴伴误信邪说,以为杀了你,我就能夺你的气运好转……”舒良去杀万贞,虽然是自行其事,但说到底却是为了他。景泰帝神色一黯,刚才被她误会而生的气郁顿时消散,长长地叹了口气,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万贞抿了抿嘴,问道:“舒良信的邪说,与烂柯山之行有没有关系?”景泰帝问她:“你很想知道?”这件事一直是万贞心中的结,哪能不想?景泰帝看着她用力点头的样子,突然笑了:“偏不告诉你!”第一百三十五章 由来珍物深藏景泰帝代位登基,以小并大,为了保持威严,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在人前严肃冷厉的表情。即使在万贞面前稍微温和一些,也不过是稍稍收敛气势而已。像这种与少年时相似的促狭表情,万贞已经多年未见,乍然看到,竟然恍惚了一下,鼻腔一酸,泪如雨下。舒良以为杀了她,能夺气运给景泰帝续命。这样的邪说,景泰帝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重病不起,却始终没有真的杀她夺运。莫说对一个可以尽取天下宝物,以求长生治世的帝王;就是普通的病人临死,面对杀死别人就有可能给自己续命的诱惑,想要拒绝恐怕都不容易。难怪他后来始终不肯见她,也难怪舒良临死会说,他对她情深义重。她哭得难以自持,景泰帝脸上的笑意敛没,无奈地道:“你怎么早不哭这么丑?早看见你这么丑的样子,没准我真已经答应舒伴伴杀了你,试试能不能改运了。”万贞又气又苦,想回怼他一句,看到他奄奄一息的样子,又收了回去,抹了把眼泪,控制了一下情绪,问道:“你可有什么事,要我办的吗?”她这句话,问的却是后事的安排。少年朋友,市井之交,这一路行来,有过猜忌,有过敌视,然而临到终了,终究还是忍不住冒险过来问他一声,可有相托。景泰帝沉默了一下,道:“我母亲是长辈,遇事当由圣慈太后裁决,我倒不担心她的安危。独有元娘,性情刚烈如火,即使能逃过殉葬之劫,往后只怕也难免触怒哥哥。若有那一天,请你无论如何看顾她们母女一二。”万贞点头应诺:“好!”景泰帝见她答应,长长的吁了口气,闭上了眼睛。万贞望着他的睡脸,手足无措。她不能留在这里直到送少年时的朋友最后一程,但若在此时,对他告别,她又说不出那样残酷的话来。她僵立不动,景泰帝便又看了她一眼,居然微微一笑,道:“你不用这么看我,我自己选择了的路,从来没有后悔过。”万贞无言以对,只能胡乱的点头。景泰帝凝视着她,突道:“真想看看全如法师和黄霄道人说的,能养出你这样性情的彼岸风景啊!”万贞怔了怔,一个念头闪了过来,惊问:“他们去烂柯山,见到了后世景象?”景泰帝低低的呵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吗?偏不告诉你!”万贞气结,怒道:“你不告诉我,我一样可以问守静老道他们。”景泰帝双眉一扬,慢吞吞地说:“那你就去问嘛!”万贞心中的悲伤突然被一个奇怪的猜想冲散了,低头看着景泰帝,半晌没有说话。景泰帝也看着她,目光平静无波,道:“后会无期。”万贞弯腰行礼,道:“小爷珍重。”沂王拉了拉她的手,小声提醒:“我们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