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李三爷      更新:2023-06-04 07:42      字数:2815
  卖扇的,卖首饰的,卖古董的,卖香囊荷包的,卖梳篦的,卖琴胡古筝的,一排的商铺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好不容逛了大半天,李心慧总算是看到卖花鸟的了。精巧的土罐子里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草,还有些是用水浸泡根须的,鸟笼挂在店中,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李心慧绕开着走,目光不停地在那些花草之上游移。太多了,杜鹃,牡丹,海棠,月季,兰花,球兰,水仙,百合有她认识的,也有她不认识的。脚步缓慢游移,目光仔细搜寻,仿佛那绿叶丛中能找到天山雪莲一样。李光庆跟着女儿逛街,话不多,看着花鸟偶尔还露出点温和腼腆的笑意来。偶尔掌柜跟他打招呼,他便笑着挥了挥手,很是窘迫。“吁?”李心慧的眼眸忽然一亮,指着墙角边上一簇叶子道:“老板,你把那墙角里那个拿出给我看下!”老板三十左右的年纪,身材干瘦,眯着眼笑道:“好勒!”手脚麻利的老板很快把一个不大的盆栽摆到李心慧的面前。只见上面的叶子稀疏,像是大大的蒿叶,可又比蒿叶的味道好闻。上面挂了好多果子,青色的,有柿子大小。惊喜难以言表的李心慧凑近去闻,眼里的光又亮了一些。老板见小娘子低头,嘴巴都要含住那果子了,当即连忙出声道:“别,可千万别咬!”“这东西熟的时候颜色又红又亮,说是有毒。”李心慧汗颜,连忙收敛心神道:“老板,这个东西叫什么?”“叫好像叫什么狼桃吧,这东西少得很,它熟的时候就有人买了,放在家里好看。”“像现在这个样子,要不是你说,我都没有看见!”老板讪笑,一脸真诚。李心慧知道老板没有说谎,西红柿一开始就叫狼桃,少得很,因为形状好看所以被人种植观赏。“还有种子吗?多少钱,我买了!”李心慧出声道,嘴角微微翘起。“种子有是有,不过少得很,五文钱就可以了,你要是买别的盆景,我送你都行!”老板嬉笑,明显不在乎。李心慧摇了摇头,叮嘱道:“就要它了,你以后如果还有就送到云鹤书院大厨房来,不论大小,种子,秧苗都行,我给你十文钱一盆!”李心慧抱着买到的西红柿,嘴角的笑容一再加深。“敢问小娘子如何称呼?我去了也好有个问处?”老板眼珠子一转,想着能跟云鹤书院沾边的话,说不定以后还能有别的销路。当即对李心慧越发客气起来。“你去了说找陈娘子就可以了!”“原来是陈娘子啊,我知道你的。行,放心吧,有商船来我就去问问。”掌柜去找了大约二两的种子,用布抱起来递给李心慧,然而随手送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盆栽,里面是一株含羞草。狼桃终于面世了!李心慧无法压抑内心的激动,转头对着李广庆道:“爹,我一定让我们老李家声名远播!”“啥?”李光庆抬起头,憨厚地笑了起来。“呵呵!”李心慧见他爹那一副傻傻的样子,感觉心里暖暖的。揣着稀少的种子,李心慧仿佛看到一阵耀眼的曙光照了下来。开心一刻:三爷虽然今天一个字都没有码,到我依旧有迷一般的笑容。读者今天零订阅。三爷没有码字就没有伤害。读者今天零订阅。三爷死也要把坑填满读者今天零订阅三爷我操,扶朕起来,朕还能写一万字!读者吾皇万岁≧▽≦【现在虽然更新慢,可现在都是免费的哦】【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亲们体谅,月底就好了】【今天加更,咱们看小叔发威】第93章 何为手段陈青云回到陈家村时,炎炎的日头高升,村里斑驳的树影下聚满了村民。里正和族老黑沉着脸,等陈青云一到,便开了祠堂。高高的门匾写着《陈家宗祠》,肃穆庄严的气氛中,被捆绑的陈地,陈大宝,陈老四,陈栋被拖了进来。女人不能进来,远远地都被赶走了。整个祠堂里只剩下十几岁到六十几岁的陈家男人。早就揍了一顿的四人皮青脸肿,惶惶不安的目光投向陈青云,意图求救。“族老,这件事似乎跟我没有什么关系!”陈青云淡漠道,目光扫视一眼祠堂里的牌位。本来就是迁徙来的,当年他爷爷没有入祠,他爹也没有,所谓庇护,不过是相互依存,给点体面。事情闹大了,众人灰头土脸的,心里早就被苦水淹没了几回。族老和里正脸色不太好,头发也白了许多,粗糙的面容紧绷着,显出那青筋微微凸起,已经不能用严肃来形容。兴许掺杂着后悔,自己选的人,竟然如此靠不住。“青云,他们四个你想怎么罚都可以,村里这条出路”“族老,人必先自保而保别人,我嫂嫂如今朝不保夕,进退两难。”“这件事,我不会插手!”陈青云打断族老的话,表明态度。他漠然而视的表情看不出息怒,深沉无波的眼眸更是不悲不喜,压抑的气氛中,许多男人不自觉地低下了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们还想送菜,确实强人所难。可这么多年,再难的莰都过去了,眼看富贵在前,他们如何肯甘心摔倒在门外?“青云,这件事是我跟族老用人欠妥,你要怪就怪我们。”“书院那边,还请你多多周旋。”里正沉声道,如此低三下气,早已折损了他作为里正的颜面。他也是陈家的人,怎么可能就看着陈家陷入泥潭之中,上不去莰陈地对小寡妇的爹不敬,那李老头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老好人。此番小寡妇必然记恨,而且人家现在今非昔比,不是几句话可以拿捏的。陈青云好歹在陈家村长大,别的不说,跟这些叔伯兄弟多少有点感情。而那齐院长又是他的恩师,由他出面,再好不过。祠堂里光线很暗,陈青云扫向一众低垂的脑袋,目光对上里正的视线。“我陈青云生在陈家村,长在陈家村,如同我父亲一次一次的帮扶,我也想尽心尽力。”“诸位指责我陈青云的时候,可曾想过我爹病重离世时,你们见面一句青云,日后好好读书烤状元,光耀门楣出人头地。背地一句孤儿寡母,只怕束脩都交不上了,还想继续念书?”“我大哥英年早逝时,你们跟我娘说,节哀顺变,还有青云。转脸又说只剩下这陈青云一个了,考上了也没用,连个帮衬的兄弟都没有。”“我嫂嫂过来守寡时,你们背地嘲讽,一门两寡妇,晦气又倒霉。”“两面三刀的嘴,落井下石的心,我陈青云早有领教,你们望我记着往日情分,我也一直都记着,记得清清楚楚。”静!非常的静,连呼吸都似有若无!众人面色羞愧地闭了闭眼,连反驳的话都找不到一句。那些时候,村里的风言风语传了一阵,翻来覆去无非就是陈青云说的这些。甚至于还有更难听的,还有伴随着幸灾乐祸的嬉笑。从前他们不以为意,认为陈青云还小,翅膀嫩得一捏就碎,何谈照拂?谁知道陈青云年仅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当时连族老和里正都很吃惊。“青云,村里要也有好的。”族老闭了闭眼,感觉大势已去。陈青云说出这些,无非是想撇清陈氏一族。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无能为力又心有不甘,那握紧的手拼命想抓住什么,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陈家凋零,无以为质,小寡妇离开陈家村混得风生水起,陈青云有齐院长亲自维护,他们这些想沾边都得掂量掂量。唯一依靠的是陈青云对陈家村的惦念,可如今“是啊,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