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一年春天      更新:2023-06-05 07:51      字数:4813
  “妈,咱不用跟他们一般见识,你想啊,她要是真过得好,过得如意,见到咱们会跟个斗鸡似的?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那些闲人,不用跟他们计较,或者,咱们还可以把他们当个笑话看,不时跳出来给咱们解解闷也不错。”其实林母也没多在意李晓梅,再听姑娘这么一说,她就更不放心上了,娘两个还因为这事儿笑了一回。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林荫萌在金秋时节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取名叫顾知秋,这么诗意的名字当然是当妈的亲自给取的。顾朝晖对女儿疼爱不已,孩子出生那天,他高兴地一宿没睡着觉,一直守在床前,不断地给孩子掖被子,换尿布。产后,林荫萌需要休息,虽然林母能照顾月子。她还提议,月子里让她们娘三个住在一个屋,方便照顾孩子和大人。可顾朝晖却坚决反对,一来丈母娘身体不好,白天帮着照看已经够辛苦的了,要是晚上也睡不好,怕是再累出病来。二来,顾朝晖也舍不得媳妇儿和女儿,白天在单位上班,已经够想她们娘俩的了,要是晚上也不让在一个屋,那他可受不了。因此,为了让媳妇能更好的得到休养,孩子晚上换尿布,哄睡的活儿,就都归顾朝晖了。老妈和老公照顾的尽心尽力,再加上月子里顺心如意,等出月子的时候,林荫萌的身体已经基本复原了,而顾知秋小朋友更是涨了足足6斤体重。现在顾朝晖再抱起女儿,就不想最一开始那么小心翼翼了,不敢摸,不敢碰了。小家伙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还特别爱笑,尤其是见到爸爸、妈妈。只要顾朝晖一下班回来,掀帘子进屋,她本来躺在姥姥怀里,一听见动静,赶紧就转头往门口看,然后爷俩还没等说话,先对着笑一阵。用林母的话说,“你爸自从有了你,简直像是变傻了似的,天天就知道傻笑。”顾朝晖把闺女搂在怀里,一边贴着脸,一边笑着说,“哎呦,我闺女最好,我闺女最乖,我闺女最棒了。”这副女儿奴的样子,看得林母和林荫萌坐在炕上都笑翻了,都说他,“挺大个男人,咋这么黏糊孩子。”但顾朝晖一点没觉得难为情,他就是觉得闺女是他们家的大宝贝蛋。自打有了孩子,家里的欢声笑语就更多了。虽然家里气氛一片欢乐祥和,可顾朝晖在单位的工作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自打他从德国学成归来,厂里给他转正之后,他又在普通岗位上锻炼了三个月,之后,便在杜大海的推荐之下,当上了车间的副主任。杜大海对顾朝晖非常放心,尤其是对方给他讲了德国车间的先进管理模式之后,他也觉得,自己车间里的一些问题确实需要整顿,而这先进管理模式也确实能帮着解决问题。可能不能在车间里搞改革,这事儿杜大海还是持保守态度。他毕竟是年纪大了,求稳的心态占了上风。而且,机械加工厂中层和上层的关系比较复杂,中间有很多利益纠缠,如果改革,必然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再者说,他之前已经把顾朝晖的金点子跟厂领导汇报过了,可厂里的态度非常暧昧,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说,“好的,我们会研究看看。”后来,顾朝晖又追着杜大海问了几次进展,对方也支支吾吾的没说出个所以然。他回家想了想,也分析出了杜大海的想法,知道这事儿靠老杜推,是没什么希望了。后来,利用一次会议的机会,他直接找到了大厂长,私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大厂长倒是很感兴趣,也很支持,但也跟顾朝晖说了很多现实的问题。针对厂长说的问题,顾朝晖都按照自己学到的,看到的先进管理模式,从制度上,执行上做了一番解答。厂长一听,原来这些弊端都能有整顿的方法,他顿时精神大振。那次之后,没用多久,顾朝晖就被调到了一个小车间里当车间主任。上任之前,大厂长又再次找到他,说道,“这个车间,效益不好,气势不振,你先去小试牛刀,从这里下手,应用一下你之前说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咱们看看行不行。我给你一年的时间,如果成功了,咱们就可以在厂里的其他主要车间试行,如果不行,也不影响你的前途,你就放手干去吧,年轻人。”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顾朝晖干劲十足,还为此给霍夫曼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在国内推广先进管理经验的情况。自从来到小车间当主任之后,为了推行新模式,顾朝晖真的没少遇到困难和阻碍。其实改革最难的是改变人心,为了让车间里的老工人从根本上认同新模式,顾朝晖几乎是苦口婆心的开会,大事小情的亲自指导,可就这,仍然有人在背后给他捣乱。他去车间的头一个多月,是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他回到家,只有在面对孩子和媳妇儿的时候有点笑模样,其他时间不是在学习、查资料,就是在给霍夫曼写信,再不就是去杜大海家里取经。杜大海看他干事务实,可却过于理想化,还是有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地方,便忍不住劝道,“朝晖,德国的模式虽然好,可咱这里不是德国,咱得实际点,你看工人们最关心啥,最想要啥,你帮他们把这些事儿解决了,你说他们能不听你的么?”到底是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车间主任,杜大海虽然守摊子的心里重,但他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积累的管理方法确实是顾朝晖不能比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霍夫曼虽然从信里给了他很多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都是基于德国工厂的情况,就像杜大海说的,不一定全部适合现在的机械加工厂的情况,如果全盘照搬照抄,肯定要失败,他这一个多月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怎么能把先进的经验融入到本土的情况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做好工作,成了顾朝晖最大的难题。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终于突破了这个瓶颈。按照新的制度,工人在上班期间不允许请假,一旦请假,在得不到绩效奖金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还要扣掉工时工资。这在国有企业里就比较少见,因为以前大家有事请假不来,不干活就得不到工资,已经算是付出了代价了,现在还要再扣工时工资,那如果一个月下来,请上两三天假,岂不是要把基本工资都扣光了。再说,之前大家请假,都比较随心所欲,只要跟车间的领导打个招呼就能走了,甚至有的人连招呼都不打,和同组关系好的同事互相打个掩护,大家对此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却要填单子,还要在黑板上挂出勤牌子,这样一来,谁来了,谁没来,一目了然,面对这样严格的情况,大家都表示不能接受。但之前顾朝晖执意要推行,他毕竟是车间主任,谁也不可能跟他硬顶。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出勤的牌子难不倒这群老工人,他们依然是用原来的套路,互相帮着写黑板,挂牌子。领导发现不对头,人和出勤情况对不上,他们就撒谎说,某某去厕所了,某某去请物料了云云。虽然每次都能被顾朝晖识破,可识破又能有什么用,扣了奖金和工资之后,大家对他的抵触情绪更大了,每次一下发生产任务,大家都不配合,有的甚至宁可少赚计件工资,也不支持他的工作。如此下去,不是成了恶性循环了么?这还不要紧,他在车间推行的物归其位的制度,现在更是成了一纸摆设。只在最初的几天有人能保持,后来他和车间里的工人矛盾加深,现在每天上班,一大早,等着他的都是一地的废料和到处堆放得的半成品,机器上也到处是机油和垃圾废料,整个车间的状况,甚至比没改革之前还要糟糕。顾朝晖知道这是这群老工人在跟他叫板。他年轻,技术高,没怎么费事儿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肯定有人眼红,抱着阴暗的心里不配合工作。可如果他方法对路,能赢得人心,那这样的少数几个小鬼,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经过反思之后,顾朝晖理智的认识到,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多一些,是他太理想化,太刻板了。这也让他意识到了,管理工作不是机械加工,什么事情都有条条框框,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就可以了。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人,人心不是能用工具测量的,而是要用诚心和诚意打动的。再结合杜大海给他出的一些主意,顾朝晖有了一个新的点子。等第二天到了车间之后,面对着虚假的出勤黑板,他第一次没有批评大家,而是在下班前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我知道大家都对新制度不适应,这我可以理解,之前也是我太着急了,没有顾及到你们的感受,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里,我先承认个错误吧。”众人一听年轻的车间主任竟然主动低头认错,立即心里对他的看法有了改观。但认错太不实惠了,如果只是表面低头,制度上却没有改变,那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啊。所以底下人的反应就很平淡,都用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顾朝晖。但接下来,他们就听到了有实质改变的内容。“关于考勤这个事情,我还是以前的原则,就是大家要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不要迟到早退。不过我也能理解大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每个月给大家一天的弹性工作时间,就是可以早来晚走,也能在病假之外,请一天或者两个半天的事假,也就是说,共计八个小时的时间,你们可以弹性分配,这部分,车间不会扣大家的工资,但超出这部分的,咱们就得按照制度执行了。”把原来大家在私底下暗箱操作的迟到早退和无理由事假搬到了明面上,而且还不用扣工资,这让众人都没想到。而且细细想起来,工人们好像也不吃亏,毕竟谁也不可能每个月总请假,迟到早退也是有数的。如果总是旷工,也影响挣工资啊。所以,顾朝晖这招人性化的改革,一经出台,立即得到了车间职工的拥护,大家都认为很合理。从会议之后的第二天开始,车间里真的没有工人再瞒着他迟到、早退了,都主动到黑板上填写自己的上班时间。等到这个月结束,该到月末核算工资的时候,有一个工人因为请假时间超过了弹性时间,被扣了一块钱的工资,他心里很不舒服,领完工资之后,就跟其他工友抱怨了几句。没想到,往常会跟他一起吐槽顾朝晖的同事,这次却向着车间主任说话了。“你可行了,都给你八个小时,不扣工资了,你想啊,这八个小时的工时工资就两块多钱呢,你这便宜占着,不知道珍惜,还总是晚来早走的,自己懒,起床晚,那能赖谁啊。”那工人一看,没人站在他这一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如此推行了两个月之后,大家上班的纪律都保持的很好了,然后顾朝晖就取消了弹性工作制,而是改成了满勤奖励制度。谁能保证一个月都保持满勤,且无迟到早退的,就可以在月底得到一块钱的满勤奖。其实这样是车间占了便宜,可工人们能得额外的工资,却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这之后,车间里不禁没有互相隐瞒签到的了,甚至连迟到早退的都没有了,大家几乎都能做到准点上下班。纠正了考勤纪律之后,顾朝晖又开始着手整顿车间的风貌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这两项工作可不像抓迟到早退那么容易,可已经摸准了工人的脉之后,顾朝晖也找对了工作方法,因此他现在面对相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反而更有信心了。第66章 来信“各归其位”的改革, 其实就是车间现场5s管理的简单形势。有序的工作环境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而顾朝晖当车间主任的这个小车间,之前效益一直不太好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家技术水平确实比较差,二也是车间现场过于纷乱, 看起来就一头乱麻, 工人要把很多时间用在找东西上, 这无形中就耗费了许多的工时。工时就是金钱, 浪费工时就是浪费金钱,所以“各归其位”是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可只是简单的要求工人按照要求去做,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就像他之前整顿工作纪律一样, 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激起大家的反感。吸取了上次的经验之后,顾朝晖这次采取了正向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做得好的就奖励, 做得不好的就给予小小惩戒。果然,大家这次接受度比较高, 经过一个来月的反复强调之后, 车间现场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就连偶然路过的厂领导也发现了他们的变化, 还在最近的一次全厂职工大会上点名表扬了他们车间。这让整个车间争当先进,勇于创新的氛围更浓烈了, 大家也更有干劲儿了。整顿好了车间的秩序, 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块硬骨头了。为什么车间的效益不好,什么迟到早退,士气低迷, 车间现场秩序混乱,这些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外部因素,也就说,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工人的技术水平比较差这个关键节点上。可想学技术却并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