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作者:人生若初      更新:2023-06-05 15:56      字数:3450
  李公公笑了笑,伸手把诰命圣旨送到章元敬手中,“咱家的事儿也做完了,该回了,章大人,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咱家在此祝您一帆风顺。”章元敬连忙把准备好的荷包塞给李公公,一边客气的说道:“李公公,路途遥远,不如住几日歇息一番,再整装出发?”李公公却摇了摇头,说道:“一路都是坐船,也累不到哪里去,陛下还等着咱家回禀呢。”说了这话,章元敬也不好多留,只得客客气气的送了他们出去,又是宦官又是侍卫的,巷子里头的人家怎么可能听不见,只是不敢出来罢了,一个个都在门口竖着耳朵呢。等李公公他们走远了,隔壁邻里纷纷走出门来,一时拿不准要不要去章家看看,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前可是传言说章元敬得罪了大官,要被发配边疆了。却说章家里头,姜氏孙氏各自捧着自己的诏书,那又是恭敬又是爱不释手的模样看起来实在是有些别扭,蓦地,孙氏忽然偷偷抹起眼泪来。姜氏见状,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骂道:“哭什么哭,喜极而泣也不行,这会儿掉眼泪多晦气,别把咱大好的喜气给冲散了。”孙氏一听,立刻就止住了眼泪,忙不迭的说道:“我,我刚才那是高兴呢,娘,就一会儿,不会冲了咱家的喜气吧,都怪我,怎么就这么撑不住呢!”姜氏瞥了她一眼,其实她自己这会儿眼睛也酸酸涩涩的,心里头说不出来的滋味。章铃兰在旁边看着也有几分羡慕,她能在这儿,还是因为自己是章家至亲,不然一般人等连聆听圣旨的机会都没有。这会儿便笑着说道:“奶奶,娘,这可是圣旨,精贵着呢,咱是不是找个屋子收拾干净了,把圣旨供起来。”姜氏一听,大赞:“对,就是得这么着,把你爹,你爷爷的牌位放一块儿,到时候每天都给上香,让圣旨上头的龙气保佑咱们家。”章元敬一听,心中大囧,龙气什么的根本是不存在的事情吧,但孙氏章铃兰深以为然,讨论着是不是要把家里头最好的屋子收拾出来用来放供案。不过别说,不说背后的意义,圣旨也是贵重物品。大兴王朝明律规定:文官一品云鹤锦,夫人鸾锦,俱用玉轴;二品狮子,夫人,俱用犀牛角轴;三品四品瑞荷,淑人、恭人芙蓉,俱用抹金轴;五品瑞草,宜人四季花,俱用角轴;六品、七品、安人俱用葵花乌木轴,八品、九品同样用葵花乌木轴。诰命敕命都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制成,价格不菲。角轴圣旨不说,光是两套诰命朝服,上头用的丝绸是江南之地的贡品,想买都买不到,更别说上头栩栩如生的四季花了,这可不是普通绣娘能做出来的。章铃兰看着,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上头的鲜花,却被一把打开了手,这一次打她的还不是姜氏而是孙氏,只见她瞪着眼睛,喝道:“粗手粗脚的,可不能弄坏了。”章铃兰无奈,回头对着弟弟做了个鬼脸,章元敬噗嗤一笑,劝道:“奶奶,娘,这衣服就是用来穿的,肯定会有损坏,坏了修补好就行了。”就跟朝服一样,用的多衣服肯定会有损伤,这个跟圣旨不同,坏了修好就是了,当然,真的坏到没办法修补了,自己贴钱也能换新的,反正皇家只免费发这一次的。第一次,姜氏也不赞同孙子的意见了,说道:“小孩子就是毛毛躁躁的,这可是皇帝给的衣服,能随随便便弄坏吗,哼,媳妇,咱赶紧收起来,待会儿肯定会有人过来,可不能让那些粗人东看西看的,不长眼的还会上手摸。”孙氏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小心翼翼的将放着朝服和圣旨的盘子端到里屋去,当然,是姜氏老太太的里屋,两人齐心合力的打开大箱子放了进去,觉得不放心,还特意拿了一把最新最牢固的铜锁锁上了。姜氏猜的倒是没错,没一会儿,隔壁的章明林就上门了,他不是一个人过来的,章家老太太也一块儿过来了,大约还是为了避嫌。一看见章元敬,章明林的眼睛先红了,大巴掌拍在章元敬的后背,说道:“平安,你可回来了,这些日子心里头急得慌,恨不得去京城找你。”章元敬笑了笑,安抚道:“林二叔,您放心吧,我没事儿,都是谣传。”章家老太太拍手说道:“我就跟你奶奶说,你吉人自有天相,哪儿那么容易出事儿,哎,都是那些缺德的见不得咱们章家好,哼,前几日还说要把牌坊拆了呢,我看谁敢。”章元敬还不知道有这么一道事儿,心中不免有些叹息,章家族内没有撑得起来的人,他走的脚步又太快,一旦他出了事儿,章家怕是比以前还不如。姜氏倒是同仇敌忾的骂道:“那些丧了良心的东西,哼,这会儿怕是吓得不敢出门了。”章家老太太跟着骂了几句,又带着几分好奇问道:“老姐姐,方才好像看见好多穿着鱼服的侍卫,那都是什么人,上门来做什么呢?”姜氏就等着她问这一句呢,听完,一抬头,嗓门都高了几分:“你可不知道,我家乖孙孝顺啊,特意去皇帝老子面前,给我求了诰命!五品宜人,比咱县太爷还要大!”“诰命!”章家老太太也不淡定了,一把抓着姜氏的手,一连串的问题就出来了,“就是戏里头诰命夫人那个诰命吗,哎呦呦,这可不得了了,这五品是多大,咱县太爷是几品,这,这,这,从来也没听过奶奶也能当诰命啊”姜氏那个得意啊,就差把下巴抬到天上去,扯着嗓子喊道:“所以说我家乖孙孝顺,有好事儿从来不忘记他亲奶奶,老妹妹,回头我让你瞧一瞧那圣旨,可美着呢。”章家老太太一瞬间变成了妹妹,她也不在意了,一门心思的后悔当年没咬着牙让孙子去读书,若是那时候逼着赶着去了,说不定这会儿她也是有诰命的老太太了。得亏姜氏不知道她的想法,不然这会儿志得意满的老太太肯定要唾她一口,骂她痴人做梦了,状元郎是那么好考的吗,就隔壁家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读书一刻钟都坐不住,屁股蛋下头像是长了刺似得。章家老太太倒是很想现在就进去看一看,只可惜附近人家都听见消息上门了,不止如此,章家族里头几乎倾巢而出,把章家二进的大院子都堵了个严严实实。这样子的情况,姜氏自然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章家老太太也识趣,且把心思按下了。114.共苦章家老太太, 太太都得了诰命, 以后可不能再叫老太太,得称呼宜人,据说还有俸禄!这个消息随着退散的人群传了出去, 羡慕着有之, 嫉妒着有之,但明面上都不敢露出丝毫不满来,没看见皇帝老子让钦差过来颁圣旨吗, 他们可得罪不起。好容易送走了不想干的人, 最后能留在章家的, 也就是族里头颇有分量的一群人,其中族长和几位族老都在,章明林原本是要走的,却被章元敬拦了下来。族长见状,眼神微微一闪,心中不免叹息了一声, 暗怪自己儿子不会来事儿, 明明都是姓章的,这会儿偏偏让章明林这个二愣子拔了头筹,眼看章家小子跟他更亲近。章元敬像是没注意族长们的神色,笑着请他们到大厅坐下,方才人实在是太多, 大家也没有落座的地, 这会儿倒是腾出位置来了。以前族长过来, 必定是要坐在上首的,这会儿却客气说道:“元敬,我虽然是长辈,但是你跟老姐姐都有诰封在身,这会儿合该你们坐在上头。”章元敬挑了挑眉头,姜氏倒是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这位族长,也不客气的拉着孙氏坐了下来,又让章元敬坐在左边第一个位置,这才把右边的位置让给族长。她笑着说道:“老哥哥,咱们也不必客气,元敬虽然是官儿,却也是晚辈,我就厚着脸皮,带着媳妇儿坐一坐,好歹还是皇帝亲封的宜人,也能担得起。”将来若是传出去,旁人也说不出不好来,毕竟她年纪大辈分高,孙氏又是章元敬嫡亲的亲娘,就算有心人要说元敬不孝,不敬长辈,也是不能的。族长很快反应过来,他也是只盼着章元敬更好的,笑着说道:“这样正合适。”几人落座,族长倒是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前段时间,咱们还愁的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元敬一回来,就带了个大惊喜,哎,谁能想到,咱们章家也能出诰命夫人呢,听说县太爷夫人也一直没得朝廷的诰封。”姜氏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乐呵呵的说道:“都是运气,哎,我也是才知道,原来不只是亲娘夫人,老祖母也能得诰封,不过这可不是随便能得的,要皇帝信任,朝廷答应才行。”若是不得宠信,就像赵县令这种微末小官,没有丝毫门路的,在本地一待就是很多年,为家中夫人请封的上书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也是有多。族长也是个妙人,闻弦声而知雅意,逮着姜氏狠狠的一顿夸,他好歹也读过几年书,夸起人来一百句无重复,直把姜氏夸的喜笑颜开,乐不思蜀。姜氏被哄得开心了,也愿意给族长面子,他们俩家的关系其实向来都不错:“老七,元敬虽然回来了,但还不知道能留多久,你有啥事儿就直说吧。”族长笑了笑,看了一眼章元敬,叹了口气说道:“总觉得元敬还是个孩子,但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这么大了,哎,章家底子薄,也没有多少读书人,好容易出了一个元敬,我想着,是不是大家伙儿筹钱,办一个族学,也好让族内的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