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作者:秋十八      更新:2023-06-05 19:15      字数:3493
  这真是个大快人心的决定。黄雯激动得大半夜没睡好觉,先是一直在畅想着要给她老公买什么样的电子表,要不要进口机芯,要不要防水。后是捂着胸口感叹钱不够花。她把好几百块钱都缝在了胸口衣服上,不捂不足以表达决心。何小曼想了想,大老远来一趟特区,似乎也应该给家人买点礼物。第二天一到边街界,各色琳琅满目的招牌,让众人目不暇接。何小曼买了四块电子表,何立华、何献华、王欣、史培军,她把身边能想到的男性家人和最要好的朋友都照顾到了。女人也有礼物。王秀珍和何玉华都是买的马海毛,回去让王秀珍教何玉华织毛衣。何玉华要结婚了,有了小宝宝当然要学会织毛衣了。然后还有帮珍珠弄的姆妈和小媳妇们带的物件,不一会儿就满满当当。亏得现在的何小曼手头宽裕,不然这礼物还真送不起啊。“怎么不给你自己买点?”黄雯问。“我不爱电子表。至于马海毛……这已经一弄堂都是了,我再弄一个色,珍珠弄就要成马海毛之家了。”“哈哈!”黄雯没忍住,大笑起来。嗯哼,何小曼就是这样。她有自己的一套时尚态度,并不是现在流行什么,她就喜欢什么。边界街的拐角,有个报摊。全是繁体字,排版方式也与内地的杂志大相径庭。何小曼却心中一动,其中有几本,很眼熟啊,正是昨天那位萧泽言扔在自己跟前的所谓“一流杂志”。走过去翻了翻,是最新的期刊。而期刊名,竟然和丁砚的朋友每次寄给自己的杂志一模一样。看来这杂志在香江真的很有名?不由问杂志摊上的老人家:“老爷爷,这杂志厉害不?”老人家一脸“你真无知”的嫌弃表情:“我都放在最中央、第一个,你说好卖不好卖。”的确,实力面前,不用争c位,连杂志界都是这个理。丁砚的朋友还真是上心的,给自己寄了香江最好最畅销的杂志啊!还想再多问几句,黄雯把她拉走,要她帮自己去看电子表。幸福的黄姐夫,这只电子表不说万里挑一,也绝对优中选优。因为挑选太过精细,黄雯差点被边界街上的商户联手起来揍一顿。因为就要回家,邱勤业提议大家一起聚个餐。其实天天在一起吃,有啥聚不聚的,不就是个形式。但大伙儿都很开心。不就是图个形式嘛。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曲终人散回到酒店。却没想到,酒店大堂已经有人等着。是汤彦铭。因为打房间电话一直没人接,又想着第二天何小曼要回去,汤彦铭决定来送送她。众目睽睽之下,何小曼很是尴尬。虽然汤彦铭的长相气质不会丢她的份,但陌生男人找到酒店这种事,何小曼是真的头疼。和萧泽言不同,汤彦铭是对自己伸过援手的。“明天几点的飞机?”汤彦铭问。“早上八点。”呃,这么早。而且八点的飞机还得提前很久到机场,汤彦铭是肯定起不了这么早的。算了,放弃送机。“注意安全啊。”汤彦铭没头没脑地说。何小曼笑了:“这得跟机长说啊。”“留个联系方式呗。”汤彦铭的目的其实是这个。何小曼缓缓摇摇头:“萍水相逢,以后又不会再见面了,为什么要留联系方式?”“谁说不会见面啊。”汤彦铭脑子里极速地转着念头,何小曼连哪里人都不愿意告诉自己,这可怎么让自己夸海口啊。突然,他灵光一闪:“j省我有大学同学在呢,说好了假期要去他家玩的,到时候我来看你。”j省那么大,这话说得,太刻意了。但何小曼没有拆穿,微笑道:“要不你留地址给我吧。有空的时候我会给你写信,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我的地址了。”反正河西区汤家,也不怕你乱写。汤彦铭却留了学校的地址。他想法很简单。除了寒暑假,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比起在家中收信,在学校收信自由多了。何小曼一看地址,勃然变色。“怎么了?”汤彦铭知道自己的母校一写出去,效果堪比萧泽言的名片。“哦,没什么。”何小曼掩饰着慌乱,“原来你成绩很优秀啊,能在这座学校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汤彦铭笑了,不疑有他,谦虚道:“其实也并没有怎样,都是普通人。”呵呵,好一句普通人。何小曼突然知道汤彦铭身上那种熟悉的味道竟然是哪里来的。他和丁砚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相似的发展轨迹,怪不得会有些微相识。只是不知道,他和丁砚是否认识。算了算了,也不想知道。何小曼只知道,当她知晓汤彦铭所在的学校之后,已经不可能再跟他联系了。旁人或许有名校情结。但何小曼没有。她平视任何一座著名高校,目光柔和。飞机载着客人,而客人满载而归。穿云破雾,这回黄雯没有晕机,电子表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和抵抗晕机的力量。崇光棉织厂派了车去s市机场,又驱车两个多小时,将考察团接回了c州。司机好人做到家,索性在市里饶了一圈,把考察团的人员一个一个安全护送到家。何献华正在珍珠弄露天监工。一见弄口何小曼回来,兴奋地冲了出去,帮何小曼把超级大包的行李从她肩上接了过来。“这什么呀。我记得你出门没带这么多行李啊?”“都是我给大家带的东西。”何献华一接过去,发现看着巨大,倒也不重,还是蛮轻的,一戳,才知道软绵绵一大捧,居然全是毛线。也是醉了。一看何小曼回家,那些叫何小曼带东西的人比何家的人还起劲。何小曼还没来得及说考察见闻,小媳妇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进来。还好何小曼都写了清单,谁托她买的,谁没有份,写得清清楚楚,不然这些小媳妇非得多吃多占不可,哪怕何献华出面也没有用。何献华的魅力,很多时候还抵不上漂亮衣服呢。小媳妇们就是这么现实。所以何献华也认清自己的处境,没魅力不要紧,钱得收。侄女舟车劳顿,他反正休假中,有的就是干活的力气。拿着清单一个一个对照收钱。收完钱随便你们怎么闹去吧,把马海毛全缠身上他都不管了。何小曼却无心去管马海毛了。她站到门外,仰面望着面貌一新的家。出去一周,工程竟已近尾声,从外面看去,二层基本已要搭好,下一步就是要买些简单的家具,墙上要刷涂料。家里还装了两个卫生间,楼上楼下各一个。楼下的是原来的洗澡间改造的,楼上的是新造的,跟楼下的在同一个位置。这两个卫生间,堪称此次改造的经典之作。珍珠弄的人家,还承袭着每天早上主妇们拎着马桶排队去倒的传统,现在突然发现,何家已经不要倒马桶了!何家已经过上了宾馆一样的生活了呢!这真是一个质的飞跃,跟多一个房间不是一回事,甚至跟多一层楼都不是一回事。望着崭新的家,何小曼心潮起伏。这是自己十六岁立下的宏愿,将十七岁这一年,终于完美地实现。看来,可以开始规划自己的十八岁了。十八岁面临着什么?何小曼告诉自己,九月份就要升高三,十八岁,要准备高考了。第99章 产房起风了。落雨了。放晴了。降温了……太阳与乌云不知疲倦的争夺着制空权, 气温升升降降,衣服脱脱穿穿, 江南的四季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轮换了一遍。6路公交车在站台停下,下车的人群中,有一位格外让人瞩目的高挑姑娘。她穿着一件玫红色的真丝短袖衫,下摆却在腰间系了个结, 配上白色及膝喇叭裙, 露出两条笔直修长的小腿,细细的脚踝下是两厘米鞋跟的白色小皮鞋。姑娘一头长长的秀发扎了个最时兴的发型, 额前是几缕细碎的刘海,头顶抓了一把秀发用皮筋绑住,与玫红色短袖衫同色同质料的丝带同样绑在发辫上, 随着披散的秀发一起飘扬。路人纷纷投来注视的目光, 有艳羡、有赞叹。在路人的目光中, 姑娘袅袅婷婷地走进了车站不远处的c市妇幼医院。医院产科热闹非凡, 有被家人扶着在踱步助产的产妇,有拎着水果麦乳精过来看望产妇和新生儿的亲朋好友, 还有忙忙碌碌的医护人员。唯有已经生完的产妇,最该是主角, 却偏偏是这热闹中最安静的一群人。姑娘蹬着白色小皮鞋上了楼, 转到走廊的时候,很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轻轻地往邻近的病房走去。“嬢嬢……”“小曼来啦。”病床上的何玉华侧过身子, 探着脑袋跟她打招呼。“嬢嬢你别动!”何小曼赶紧过去拉住了她的手, 让她重新躺好,又把被子掖了掖。“别盖啦,热都热死了。”何玉华抱怨。这几日所有来看望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语重心长地劝告她,一定不能刷牙,一定不能洗头,一定不能洗澡,一定要把被子捂严实,一定不能吹一丝风……“早知道这么麻烦,我就不生了!”“噗……”何小曼轻笑一声,望了望四周只有其他病床的家属,自家并无人在,便悄悄道,“嬢嬢我同情你,其实我们要讲究科学,有些的确是陋习,你现在想干嘛,我可以帮忙。”这家里也只有何小曼能在这事情上理解她了,何玉华赶紧低声道:“我要刷牙,快让我刷牙。”何小曼变戏法似的从随身的拎包里拿出一支牙刷,亮了一下:“看,我多了解你。”何玉华差点激动哭:“小曼啊,回头我一定让宝宝多叫你几声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