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秋十八      更新:2023-06-05 19:15      字数:3930
  “算了,去了就知道。”何小曼坦然地耸耸肩,“之前在厂里,周厂长也算对我有知遇之恩。要是没有她的支持,我也很难在余杏娣和耿永兰出事后,立刻就稳住局面啊。”想起往事,何小曼心中依然有些澎湃。叶美贤也没再多想,笑着拍了拍何小曼:“就当是老朋友叙叙旧,周厂长这人精明能干,做事很有分寸的,找你总归不会有坏事。”何小曼点了点头,有点期待晚上的会面了。第102章 心如明镜如意饭店是西横街上新开的一家私人饭店, 门面不算大,夫妻二人打理, 有两三位年轻服务员,饭菜精致,价格也合理。何小曼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隆重,也不愿意太简陋, 便挑了这么个不张扬的地方。周晓芬一进来, 就暗赞何小曼懂分寸,这饭店透着干净利落, 很合她周晓芬的口味。何小曼的妥贴果然是无处不在两个女人,没有要酒。点了两三个清淡的菜,又各自泡了茶, 倒像小聚。“周厂长越来越好看了。这衣服是大城市买的吧。”何小曼一眼就看出了衣服的尊贵, 是品牌订制, c州可没有这百年老品牌。女人都是爱被人夸漂亮夸品位的, 周晓芬笑道:“特意赶到s市的老店去订做的,多少人排队都排不到, 最好的裁缝师傅,一个月只出几件……”周晓芬微微摇了摇头, 话锋一转, “只能说我和裁缝师傅非常投契,愿意帮我提前, 这才上身没多久呢。”说到这地步, 也是相当需要配合了, 何小曼当然不会那么不识趣,笑道:“毕竟是周厂长才有这个面子啊,不一样的。再说了,裁缝师傅也看人,能衬衣服的,师傅做起来也更欢喜。”以前周晓芬不这样,现在去国棉一厂当了领导,架子就难免大了,也爱听奉承话了。这些高位陋习,真是跑都跑不掉,早晚潜移默化。“你时间宝贵,我就开门见山。”周晓芬道,“你知道‘气流纺‘吧?”“知道。”何小曼点点头。“气流纺”当然知道。何小曼很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知道这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而国棉一厂新建成了一个气流纺车间,里面全部都是新式纺纱机……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个车间竟然采用空姐的标准,招聘了一批外貌靓丽、文化素质较高的女工。当然,收入也比其他工人要高一大截。据说目前的相亲市场上,就以国棉一厂“气流纺车间”的姑娘们最抢手,那可全是高颜值、高个子、高水平的“三高”姑娘,而且还赚的多,真正是婆婆满意,儿子喜欢 。“我们市可是纺织明星城市,在全国都是响当当拿得出手的。气流纺车间以后专门用来接待国内外贵宾,是市里边的一张名片。所以啊,光有漂亮的女工还不够,还需要有英语能力超强的接待人员。”这年头,漂亮姑娘不少,有文化的也不难找,但又漂亮、又有文化、英语还好的姑娘,那就是凤毛麟角了。周晓芬很有兴趣的望着何小曼:“当时你是如何接待克里斯蒂安和西蒙娜的,我可全看在眼里。而且你不光有超强的外语能力,这一年多你在崇光棉织厂把织布车间运营的远近闻名,尤其你的四班三运转,现在在区里、在纺工局都是一项响当当的创新……”“周厂长,真是过奖……”何小曼谦虚地说。“我不会夸大,只会实话实说。你大概忘了,可是我力排众议把你从车间挡车工提上来的,当初邱厂长还很忐忑呢。”这倒是说的实话,当初的情景何小曼还历历在目。现在看着周晓芬,何小曼隐隐猜到了她的来意。“的确要感谢周厂长。”何小曼说得不紧不慢。感激的话要说,但不是现在说,现在说得过头了,很可能自己就被动了。何小曼谨慎地望着她,等待着她的下文。周晓芬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何小曼的用意,暗暗轻笑一声。她可不怕何小曼精,她自认比何小曼更精,更看得懂人性。“小曼,你是人才,我是来挖人才的。”周晓芬笑吟吟地望着她。何小曼一凛,虽然已经猜到,但听她一说出口,还是有点儿震动。“我哪里算什么人才……”“小曼,我不喜欢说客套话。有些承诺,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你过来绝对不止外语接待这一项,这种花瓶工种,我去大学生里找个外语好的学生就可以办到……”周晓芬呵呵一笑,轻轻喝了一口气,观察着何小曼的反应。何小曼端着杯子,轻轻地晃着水面,却并不说话。“气流纺车间的车间主任,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周晓芬抛出了杀手锏。刹那间,何小曼心中激荡。说她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个姑娘会拒绝“气流纺”,更别说是“气流纺”车间的主任。这个诱惑力真的太太太有杀伤力了。但是,何小曼惯有的冷静又一次拯救了她。“谢谢周厂长,我想……我不愿意挪窝。”周晓芬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睁大了眼睛看着何小曼。“我在崇光棉织厂挺好的。而且厂里刚刚新建了新的织布车间,正是需要人的时候。”面对何小曼这样的说辞,周晓芬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又笑道,“可要想清楚啊。国棉一厂可是国营企业,你进来……我可以把你录用成干部。”这招杀伤力实在巨大,要是王秀珍听到,立刻就会逼着何小曼答应。但是,王秀珍不在啊。“周厂长,你说得都对。条件很诱惑,车间也很诱人。国棉一厂更是市里纺织的头块牌子。无论从哪方面,崇光棉织厂都无比与之比拟。”“但人有感情。我在这儿干了两年不到,有成长,有收获,结交了朋友,结识了令人尊敬的师长,还带出了一支四班三运转的队伍。”“崇光棉织厂还可以更强大,我想和它一起强大。国棉一厂虽好,却是我攀附它。周厂长,真的很抱歉,也真的很感谢。”这么一说,饭都没法好好吃了,尴尬得周晓芬拎起筷子指指桌上不多的几盘菜:“算了算了,也不要现在就急着回我,你再好好想想,如果想法有改变,我总归是一直欢迎你的。工作回头再谈,咱们吃饭。”这一吃,一直到告别也没有再谈工作。倒是周晓芬临走前郑重地看着何小曼:“崇光厂现在的规模扩张得很厉害,虽然只是个区属企业,势头却超过了市里大多数的国营企业。你若不来我们厂,我会将你视作对手,不留任何情面。”真是难得的巾幗气质。何小曼笑道:“很愿意和周厂长公平竞争。”二人微笑着握手道别,纵使空气中已弥漫着风起云涌的味道,但表面却风平浪静,温和美丽。这个“公平竞争”,是何小曼的心声。她很佩服周晓芬,能有这样的对手是一件荣光的事。还有一层意思,双方心知肚明,却谁都不便说出口。周晓芬想把何小曼挖到国棉一厂,既是爱才,却也是忌惮。何小曼是利剑,放在外头,锋芒毕露让人寝食难安,收在身边,便可以给利剑加上剑鞘,可以打磨它,也可以摧毁它。这等心思,要何小曼真是十来岁,必是难以察觉。亏得她重生双世,这积累教她看得清利弊,也看得清得失。这慧眼慧心,才让她选择了继续留在崇光棉织厂。去国棉一厂,她很难短时间内突破周晓芬的高度,但留在崇光厂,她很快就可以和周晓芬直面对决。保护,有时候也是桎梏。何小曼心如明镜。第二天,她将这段见面偷偷说给叶美贤听。叶美贤倒吸一口中凉气,只觉得何小曼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何小曼却不以为意,反是笑得意味深长。“拎包住进宽阔的屋子,也能翻筋斗;自己亲手起个高楼,也能翻筋斗。哪个翻起来更畅快?”叶美贤笑了:“你是孙猴子啊,还翻起筋斗来了。”说完,又悟出何小曼话中之意,叹道:“年轻真好啊!”只有年轻,才会如此雄心万丈;只有年轻,才能蔑视眼前的高山;也只有年轻,才能无惧前途漫漫。一边忙着车间搬迁,一边紧锣密鼓地复习迎考。科技学校举办了一次模拟考试,何小曼又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下课的时候,陈校长背着双手踱到走廊上。“今年这照片墙上,该添上你了。”他指着走廊上的荣誉榜,榜上每一张笑脸,都配着一个响当当的校名。何小曼笑道:“我想去的学校,不知道够不够资格上墙。”陈校长扶了扶眼镜框,有些意外:“你的成绩比这上面绝大多数的人都好,不用这么谦虚。”“我不是谦虚,陈校长。”何小曼很诚恳,“我想考国纺大。”陈校长一愣:“国纺大?这学校有点冷门,算不上如雷贯耳啊。”是啊,这类专业性很强的学校,与那些全国闻名的大名校相比,就好像演技派较之于国民偶像。国民偶像固然吸引眼球,但何小曼更想成为“实力派”。“是的,和这上面的几个学校比起来,大概国民度不算高吧。但我更重专业。我想学习面料设计与服饰设计,国纺大在这方面是全国第一,有最好的教授团队和国内最顶尖的大师。”陈校长的眼镜片后面,罕见地放出光芒。“你对自己有如此清晰的规划,一定可以成功!这专业不好考,分数高,还得面试。”陈校长指着墙面上的空白处:“只要你能考上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这个位置,就是你的!”第103章 又起波澜作为一个专业拐角偷听偷看十数年的妒忌份子, 这样的场景若不出现向丽娜,只怕是不太符合逻辑的。她尚在高二, 连工作都没找,一心一意在学习,纵然如此,也常常感到十分吃力, 尤其是理科。而以前是自己优势科目的英语, 慢慢地也变得不如初中时那般温顺,竟然时不时地开始为难自己。可直接跳过高一的何小曼, 却一点看不出颓势,高歌猛进地冲向了高考考场。向丽娜不服。凭什么这个出身低微的女生,样样都压自己一头?明明自己才应该是处处掐尖的那一个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是她厚着脸皮去到首都找丁砚, 还磨破了嘴皮让父母给丁家阿姨打电话特意关照。可丁砚却找了个借口不告而别。她不傻, 她识得出什么是借口。更让她咬牙切齿的是,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丁砚的告别, 竟然是为了回c州。当她的同学描述着每到放学时,那个男生是怎样在科技学校的旋转楼梯下等何小曼时, 向丽娜一听就知道, 这男生一定是丁砚。你何小曼在学业上凌我一头也就罢了,凭什么还能让那么疏淡的丁砚也这样热情?走廊上的人渐渐散得干净, 向丽娜走到荣誉榜前, 望着刚刚陈校长手指的那处空白, 唇角勾起一个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