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作者:秋十八      更新:2023-06-05 19:19      字数:4953
  而“曾玉裳教育基金”最大的一笔款项终于到位,委托s市教育部门负责管理和运行,丁砚则作为兼职顾问,起一个监督的作用。邱勤业的预料,的确相当准确。春末夏初,c州传来重磅消息,c州纺工局有重大人事变动。原局长瞿逸兴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崇光棉织厂原厂长邱勤业年富力强、业绩突出,经市里研究,决定任命邱勤业为新一任的纺工局局长。这个任命,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邱勤业才四十出头,在这轮资排辈严重的年代,做到一个局的一把手,实在有点出人意料。但是,真要细究,将纺工局的几个副局长理一理,却都是离开基层太多年,已有些脱离实际;而几家国营企业这几年虽然也在扩张,效益却并没有随着扩张而成倍增长,反而开始渐渐显现出颓势。只有崇光棉织厂,除了在牛仔布和卡其布的内销上稳扎稳打之外,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特区和s市两个窗口,吸引了不少国外客商。而新厂区的投入使用,使其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加之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代理了c州多家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成为一个相当系统和专业的纺织品进出口集团企业。邱勤业在业务发展上的全面性和前瞻性,正是市里看好他的关键原因。当然,邱勤业在市领导面前“存在感”实在很强,这一点也帮了他的大忙,为他提升了不少印象分。坐上局长宝座,邱勤业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何小曼从s市叫了回来。他把何小曼和石新源一起叫到了办公室。当然,他如今的办公室已经在纺工局。其实,机关的办公用房反而不比企业,纺工局的局长室略显陈旧,跟崇光厂新厂区的厂长办公室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邱勤业踌躇满志,竟然将这有些破旧的办公室坐出了一丝光环的感觉。石新源是早就得了暗示的,而且在老厂区当了蛮长时间的一把手,也已经相当得心应手。而且他自从知道那个来厂里蹲点的小丁同学是丁市长的儿子之后,他就意识到何小曼势必势不可当。故此他完全没有什么不平或者不服,只有一颗和何小曼共襄盛举的心。“恭喜邱局长。”何小曼笑语吟吟给邱勤业送上祝福。“小曼啊,我们就不要客气了。”邱勤业无比的平易近人,“今天把你们叫来,有几个事,首先就是东方印染厂。东方印染厂的原厂长年纪大了,提出来想要提前退休,我之前是同意了的。小曼和老石,你们要把这事解决好,我的建议是,小曼先去东方印染厂蹲点一个月,提拔上合适的人选再回崇光厂。”“可以。我很高兴能接受新的挑战。”虽然和自己最初的预想有些出入,但何小曼就是这样的性格,不管前面是什么困难,都不会害怕,只会想着怎样去解决。石新源却笑道:“邱局长你看,我就说的吧,咱们小曼肯定毫无二话。”邱勤业也笑得志得意满:“那是当然。小曼要是连这点觉悟和能力都没有,怎么给崇光厂掌舵?”何小曼不由吓了一跳:“邱局长,您官当得大了,玩笑也开得大了啊。您高升了,自然是石厂长全面负责。”石新源哈哈大笑:“我给你全面负责一个月,代理,代理,哈哈。”这什么意思?何小曼一时没懂。邱勤业语重心长:“小曼啊,我和老石早就谈过了。老石先帮你顶一段时间,崇光厂的一把手,早晚要你来当。不过嘛,说起来你能力是足够,资历还是浅了些。虽说现在要摒弃论资排辈,重用年轻干部,但是终归也要做到能让人心服口服。所以,东方印染厂就是送给你的一个机会,我相信你一定能把东方印染厂的班子重组给圆满完成。有了这个成绩,再提到一把手位置上,就足以服众了。”原来如此啊,真够老谋深算的。何小曼叹服,自己再怎么聪明,也还是不如邱勤业这样的人将手段玩得转。东方印染厂,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规模不算大,却被邱勤业玩出了花。先是借着东方印染厂的国营身份,成功将自己从区属企业的领导,变成国营企业的领导,从而有了角逐局长宝座的机会。现在又把东方印染厂扔给何小曼,让何小曼真正体验管理一家企业的艰难,以及重组班子的千头万绪。就这么一家已经不能更坏的企业,已经玩不坏了,只要用心“玩”,谷底之后,必然就是向上。人家看东方印染厂是个包袱,扔到邱勤业手里,生生地盘成了宝贝啊。“邱局长。就算我重组了东方印染厂的领导班子,毕竟我也才二十岁,怎么能当崇光这么大集团的领头人,我真是……我不谦虚,只是有点心虚。”何小曼这倒是实话实说,她再胆子大,也还是会感觉到压力。“有我,有老石……你还有小丁,你怕个毛线球球!”咦,这话听着有点熟?好像是自己讲过的,怎么被邱勤业捡了去,用得还如此纯熟……“你是市里面、省里面都报道过的五四优秀青年。我们纺工局要想在全市这么多行业里继续保持优势,就要有明星人物,有明星企业。谁还能比你更‘明星’?”好吧,原来邱勤业的格局已经不一样了,人家现在看问题的立足点,已经是纺工行业在c州的地位,而不是崇光厂如何如何了。她何小曼以前是崇光厂的一张名片、一个亮点。以后,她要成为纺工行业的一张名片,一个亮点。嗯,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大了呢。开启了新关卡、领了新任务,何小曼感受到了新的压力。为了让她放松放松,丁砚约了她晚上看电影。高萍看到儿子吃过晚饭就匆匆忙忙地出门,故意问:“是不是约了何小曼?”“嗯,她明天要去东方印染厂蹲点了,后面会很忙,今天看场电影缓一缓。”丁佐民也刚吃完,放下筷子道:“哟,这硬骨头怎么交给她了,这邱勤业够狠啊。”高萍一听,趁机道:“小砚啊,跟何小曼说,欢迎她来我们家做客,有什么拿不准主意的,也可以和你爸交流交流。”丁砚有些意外,望着高萍:“妈,你这算是正式邀请吗?”第172章 三位大仙丁砚就是为了何小曼的事, 才跟父母开始生分,也是他真正独立的开始。也正因为独立,他并不会刻意隐瞒自己跟何小曼的交往。尤其是二人都回到c州之后, 一举一动都在家人跟前, 想瞒也瞒不了, 高萍也都看在眼里。丁砚也并没有想过父母是不是接受这种问题, 虽然他还是和父母相处和谐、父慈子孝的样子,但在内心,他已将这份感情看作自己私人的一部分。他没有主动提, 高萍却主动问了,也难怪他诧异。高萍笑道:“还要我主动邀请吗?你就应该主动带回来。”这意思再明了不过。丁砚掩不住笑意:“我知道了,妈。”望着丁砚出门,丁佐民取笑高萍:“还是你沉不住气吧。”高萍一挥手,无奈地笑笑:“唉, 我这辈子哪儿都要强,就是败给你们两个, 一个老子, 一个儿子,真叫人脾气都没有。”丁佐民起身,也到门口换鞋:“年轻人都看电影去了,咱两个老家伙也去压压马路呗。”于是二人挽着手出去散步, 反正家里一摊子有阿姨收拾。路上, 丁佐民道:“小砚的韧性, 你可领教了吧。咱们憋不过他的, 趁早认命。”高萍却斜睨他:“我什么时候认命了?我是认可。如果何小曼各方面都配不上小砚,我是不会认命的。不过现在看,这女孩子的确很优秀。”丁佐民点头:“上次特区回来,我就跟你说过,这丫头十分有头脑,重要的是做事胆大心细,分寸感很强。有冲劲的年轻人不少,勇敢之下还能冷静,才是成大事的。这孩子不辱没小砚,小砚是太闷了,她却热闹。”听丈夫这么说,高萍倒有些忌妒起来:“呵,论时间,还是我先认识呢,你倒比我还了解了。”“哈哈,那不是当时你对人家有成见嘛。”“说得好像你不防备似的。”高萍幽幽的叹了一声,“是啊,其实倒也不是咱们势利,当父母的总希望孩子找个对象能旗鼓相当对吧。各方面差太多,就算一时冲动情比金坚的,后面矛盾也大。”“家风很重要。亏得当年没和向家过从甚密……”高萍叹道:“向家真是……孙女那样也是惨,儿子又出事。”丁佐民低声道:“向老爷子给我打电话了,为了这小儿子,看来是要不惜一切代价。”高萍挑眉:“这么大金额,谁保得了他?谁又敢保他?你赶紧的回避了,别给他们搅和进去。”“这个自然。一切都有法律处置,这事不能插手。”高萍叹道:“向家啊,算是完了。多好的起点,一家人,生生的给作没了。”丁佐民点头:“所以我现在想想,小砚做学问,那丫头搞厂子,也挺好的。起码这两孩子都是凭自己本事,不用担心出什么幺蛾子。”高萍突然笑了:“孩子是凭自己本事没错。不过,有人也是想借你的势呢……”“哦?哈哈!”丁佐民突然会意,笑起来,“邱勤业精得跟鬼似的。把东方印染厂扔给何小曼,亏他想得出来。老厂长都没压得住的一帮人,那丫头……难。”“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啊。邱勤业就是仗着那丫头和小砚好着,万一真搞砸了,你还会坐视不理?”高萍将邱勤业那点心思摸得透透的。东方印染厂好好的一家历史悠久的国营企业,落魄到要寻下家接手的地步,不是没有原因的。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说的就是东方印染厂。里面派系斗争复杂,各路关系盘根错节,邱勤业都没能完全理顺的班子,交给何小曼,自然有他的打算。何小曼背景清白而简单,跟任何人都没有恩怨,也不用顾忌什么,最重要是,她背后有丁家。虽然何小曼自己没有察觉到,但是,有了这层关系,便有了最后的托底。所以她被邱勤业给派到了东方印染厂蹲点。至于说的基层经验啊、悠悠众口啊,这些因素有是有,但绝不是最主要的。何小曼并不是单枪匹马去的东方印染厂,她从崇光厂物色了三个人:财务科的资深会计刘兰芝、车间里的青工头目倪亚宏、工会的办事员陆永鑫。石新源看到这名单的时候,一时间没看懂何小曼的思路,问她:“这三个没一个是骨干,你怎么挑了他们?”何小曼笑道:“东方厂的问题又不在技术,我找骨干有什么用,这三人我瞧着会顶用的,你安排给我便是。”石新源当然无二话,让老姚把倪亚宏喊过来,又让人去通知了刘兰芝和陆永鑫。这三人初听说自己竟然被挑去东方印染厂和何小曼一起组成“工作小组”,都吓了一跳。想他们在厂里都不是特别春风得意的那种,怎么何小曼就会挑中他们?但看在另有津贴的份上,三个人还是开开心心地答应了。再说了,谁不知道跟着何小曼有肉吃。何小曼心里却自有一本账。刘兰芝是个中年妇女,在财务科也算是老资历,但却人缘不好,问题不出在人品上,出在性格上。刘兰芝为人非常刻板,不苟言笑,加之一板一眼的长相,让人有些不好接近,所以在财务科也是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像一块铁板。相比刘兰芝,工会的办事员陆永鑫就是另一个极端。他永远笑眯眯的,对任何人都没有杀伤力,虽然是个男的,但总是透露出一种过于温柔体贴的气息,导致他总是处于被人差遣的境地。心里也有些郁闷,但又改变不了。别人一喊,又笑眯眯地应一声就去了。有时候自嘲就是块“抹布”,被人扔来扔去。比之“铁板”和“抹布”,倪大宏就显得非常特别。他什么技能都没有,不会算账,也不会跑腿,只有一个本事,就是聚众闹事。他生得四肢发达,头脑却不太简单,会打架,说话煽动力很强,在崇光厂的小青工里,还是挺有些威信。因为生产上的事,带着小青工闹过两次罢工,要不是邱勤业够强势,差点就让他得逞。虽然革命没有成功,倪亚宏倒也没有继续努力,因为后来何小曼给邱勤业出主意,让工会的人出面给倪亚宏介绍对象。这一招实在是非常管用。用来倪亚宏和他老婆就成了崇光厂的双职工,再闹,就要惦惦份量了。加之崇光厂这两年效益好,工人们自然收入也高,倪亚宏也就不怎么聚众闹事了。但何小曼想念,他的功力一定还在,不是说没就没的。何小曼就带着这三个人,进驻了东方印染厂。东方印染厂的那些人一看,居然是个二十郎当岁的小毛丫头,心里就笑了,这邱勤业是没人了吧,派这么个小女生来坐镇。嗯,长是长得高,但是在解决企业困境和个人恩怨方面,个子是一钱不值。还没笑得畅快,何小曼打招呼时候的明媚,就立刻阴郁了下来:“亚宏,跟刘会计过去封财务室,咱们蹲点头一件事,查账。”东方印染厂留下的人分成数派,其中以总工程师房宗则为首的技术派,和副厂长李军为首的实权派,这两派矛盾最尖锐,势力也最强大。其余还有数支“游动力量”,或袖手旁观,或浑水摸鱼,暂不成气候。所以谁都以为工作组一来,肯定会先找厂里的几方谈话,却没想到,居然一来就封财务室。李军最是心惊胆战,他把持厂里的实务已经好几年,甚至逼走了老厂长,财务科当然早就是他的天下,一听要封财务室,这还得了。立刻就要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