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作者:西淅      更新:2023-06-05 23:00      字数:2894
  两次和导演签合同的事周石,一般公司的合同都是他过手。合同上会有写身份证,这样一眼可以看破年纪,陆静然还想保持一下神秘感。隔天的两个导演,他们就随便的见一下,算是彼此认识一下。这次合作不成说不定有下次。陆静然这么先兵后礼,合同一样签约了,但是对方至少有了压力,不会拿着投资的钱乱来。而且就算是后续有什么纠纷,她们不是投资大头,有这么麻烦‘戏多’,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陈忆琳觉得带着人果然靠谱,陆律师了不起。这样的话投资的风险性被降低很多。本来没有头绪的事,瞬间清晰了。两个人办完了事情,也不着急走,顺路去考察了开业两周的店,还有正在筹备中的新店地址。上海的地很值钱,后面很多人拆迁补了几千万的钱,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值得投资置业的城市之一。第68章陆静然从上海回到省城,就只有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 就过年了。她和李家的兄弟决定去南市过年。机票已经订好了, 先飞到广州, 再转火车去南市。过年探亲, 自然是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周石开车把他们送到了机场。接近春节,机场人也很多,已经开始春运了。李小勇平时只是看过在天上飞的飞机, 看着停机坪里的一脸新鲜。整个人陷入了莫名的兴奋,坐在飞机上的劲头儿都没过,趴在窗户看外面风景。到了广州机场,陆静然有安排的人来接,直接去了火车站。机场人多,但是和火车站的比起来, 就真的大巫见小巫了。这今年南下打工的人多,这几天刚好是返乡的热潮。陆静然买的是卧铺的票, 不过其他车厢人再怎么拥堵, 也影响不到卧铺。因为这是要核定人数,一床一位都规定好了的。李福来和刘秀萍知道三个孩子要来,头一天就开始准备了。这大半年了, 他们没有在身边,几个孩子估计没怎么吃饱吧。经常想起来就担心。夫妻俩在茶村里,租了一栋房子, 平层看着有些年代的了, 但是却把收拾的很干净, 有三个卧室。陆静然从机场出来,就看到等着的两位。南市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这里和东汉省的寒冬腊月不是一个定义。只要穿上厚外套就可以,围巾手套这些防寒用品是用不上的,而且冬天也阳光和韵。李福来笑着说:“走吧,我找好了车子,咱们直接回去。”他包了一辆车,一天得100块。放在以前,那是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现在赚钱了腰杆子也硬了。他们两口子,五点不到起来就开始把昨天弄好的饭菜,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这就等着孩子回去。想着早点把人带到家,这都大半年没见到了,心里一直牵挂着。李福来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一年不见就又长高了,过得不错,他们是白担心,还胖了。李福来问:“小子,你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成绩单下来了吗?给我看看。”李小勇瘪了下嘴巴:“你们这就关心我的成绩,不关心我过得怎么样,关心我的成长!”刘秀萍笑了起来:“这小子还挺会说的。”李小勇情绪没有维持多久,就乐滋滋的从他随身的背包,拿出了这个期末的成绩。全班一共60个人,他考了44名。李小勇自卖自夸的说:“省城的人读书比镇上小学厉害多了,我很认真的学了,明年还会考更好。”如果是其他的孩子,拿着这一张成绩单回去多半会担心,会不会被父母责骂。但是李小勇显然就没有这个烦恼了。他小学考试就一直是全班十名以内,倒数,这次居然跳出了这个框。起点低,进步的空间就大了。其实李小勇这也是被逼无奈,陆静然说了,要是再垫底后十名,就同意他大哥给他报名补习班。每周五天上课已经很辛苦了,周末还得看书,那还不如杀了他。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每天收心,认真的开始做作业,有不懂的就会问周美美。周美美这次期末考了全年级第四,生气了好几天。她觉得发挥不稳定,决定要更认真的读书。李家的夫妻俩也很满意这个成绩。他们倒是不纠结,看得开,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勉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陆静然这是三次来了,茶园的空气清新,她感叹这是个好地方。如果这里以后生态也保持的好,她倒是可以来这边修一栋小房子养老。虽然说还在奋斗就考虑以后养老的事情有些早了。一家人团聚,上午他们家一起吃饭,下午就把陆静然姨姥姥家也叫来了。大家倒是其乐融融,一起做事这么久,也没什么争端。两家厚道人,不会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又有陆静然不定期派来的收购经理来震场。王家的人丁兴旺,两个兄弟一起做事,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娶妻生子有家庭。一大家子加起来有快二十口人了,陆静然倒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人人都带了礼物,挑着对方会喜欢的。大家也都很开心,能收到礼物。吃完了晚饭,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王家这代的当家人王泽华走了过来,对正缠着陆静然的小女儿说,“你自己去玩,我有话和你姐姐说。”小姑娘点了下头,然后跑开了。陆静然问,“表舅,你有什么要和我?”王泽华说:“这件事我犹豫很久了,和你的叔叔阿姨和商量过,但是他们说还得征求你意见。”李福来和刘秀萍说,一家人就陆静然最有主意,而且她是学历最高的大学生。王泽华后来才知道,李志杰虽然是经理,但是陆静然才是老总。而这会儿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就很少。一般人听到是大学生还是会另眼相待。这代表接受了最先进教育的一群年轻人。陆静然笑了下:“您说吧,我的叔在电话里,大概说过一点,不过还不太切确。”王泽华说:“我们沏一壶茶,坐下来慢慢聊?”“好。”王泽华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徐徐道来。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茶厂,又有了注册的商标,而且还有制茶手艺老道的师傅,硬件条件都充分的情况下,要往前拼搏一下了。不说是陆静然找的那些销路,就算是他们卖到周边的确,也要比其他家贵一些。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益了。一点也不用担心压货,这么说吧,只要是有货就能卖出去。今年秋茶产量不错,不过还是供不应求,他们在本地又承包了200亩的茶田。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王志华算是同龄人中有头脑的,既然本地茶农不肯承包,他这才把视线和目标放到其他地方。他决定等到开了年,就全省范围内的寻找适合种茶的地方,然后条件合适把承包下来,扩大生茶的产量。可以生茶运回来统一才炒制加工,或者派产厂的师傅过去,然后只要保证品质,贴上一样的商标就能畅销。不过去外地承包,这算一项重大的决定,家里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王泽华得到了家里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支持,决定开年,就开始干这个活儿,已经问过了路。这边的茶厂是两家一起经营的,商标还挂在陆静然的公司下来,所以他还得征求对方的同意。这次就不分红,直接把赚到的钱再投入到生产中。陆静然先后思考了两分钟,开口说:“行吧,我也觉得可以,我们这边是支持的,我会去和我的叔商量,那以后就要麻烦你到处跑,那就辛苦了。”王泽华准备了一肚子说服对方的话,没想到这么轻轻松的获得了赞成,都没有用上。事情太顺利,他反而是有些懵了。王泽华笑了下:“你怎么这么快就赞成我的主意,不多想一想?”“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自然会支持,这和想多少时间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