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邈邈一黍      更新:2023-06-06 05:36      字数:5641
  方之平把案宗通过驿站上交给皇上,而李家和穆家也开始大范围开撕,不过无主的穆家很快就败退下来了。退是退了,但两家利益纠葛多年,双方都互有把柄握着,要人命的大事儿不敢摆出来,但小事可就不顾及了,什么强买农田、欺压弱小……都给抖落出来了,方之平在里面时不时的插一脚,挑挑事儿,反正水是足够浑了。李家虽然伤了元气,但如今在江南却一家独大,假以时日,会比之前两家联合的时候都难对付,方之平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总有人会撕急眼,舍得一身剐,也要把对方拉下马,方之平作为第三方的人这段时间可没少审了案子、抄了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穆家便已经不成样子了,本来穆泽被收押以后,各房就各干各的,凝聚不起来,再被李家一打压,就更是一盘散沙了。李家的后辈原本就不争气,留给穆家的把柄也多的很,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子弟在牢房里关着了,李毕升有心像当年盐商一样,用银子来抵罪,把人给赎出来,但方之平狮子大开口,一人一年一万两。李家被关进去的子弟有将近百人,一人判十年的话,还需要一千万两银子呢,若是把整个李家都掏空了,倒是能凑出来,但也不能就为了这百十个人,便把家底都给挖空了。但凡是能犯事儿进去的,无一不是在李氏家族比较得势的人家,若是不熟的话,李家怕是要和穆家一样分崩离析了。李毕升恨得牙痒痒,他早就料到方之平会趁火打劫,但没想到他会打劫的这么厉害,一人一年一万两银子,他还真敢说。没法子,这位驸马爷你能压着他,却不能和对付穆家一样,不管不顾的直接上,毕竟他若是出了事儿,京城怕是就得派人来了。李毕升不能砸锅卖铁的掏银子,家里就只有几百万两的现银,剩下的就只能让盐商们拿了。盐商是有钱,但每年的税费、上下打点所用的银子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今又要往外拿,而且一拿还是这么多,心里能乐意才怪了。不过李家是不能得罪的,心里再不乐意,该拿多少银子的,还是得拿多少银子。得了银子,方之平便把人给放了,李家如今差不多就靠李毕升一个人撑着了,族里的子弟不争气,再大的家业都能给败坏了。而李毕升已然垂垂老矣,且不说他还能再活几年,单是精力就已经不足了,盐商们又不是傻子,怕是李毕升一旦露出疲态,率先找下家的就是他们。所以方之平如今要做的就是擎等着人上门来寻便是了,就像穆家衰败了以后,不少盐商过来走他的门路一样。第96章方之平走的时候,江南大半的盐商已经投效到他这边来了, 李家也已经不复当初的声望了, 更别提早先就被‘打趴下’的穆家了,想来新任巡盐御史上任的时候, 就不会像他当初一样被掣肘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年来不断操心的原因,李毕升老的很快, 之前还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部变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徒然增多了不少。得知方之平要回京的消息的后, 李毕升倒是不怎么惊讶, 早晚都是要回去的人,更何况不管方之平走还是不走, 李家都注定要衰败下去了。不同于当初来江南时的忐忑和忧虑,这次回京方之平却是轻松多了,这三年怎么也算是幸不辱命。就算假盐政御史的这个‘假’一直没能去掉, 回京授官的时候可能按照惯例还得降一级, 从三品地方官变成正四品京官,但他也不嫌弃, 总算是从江南回来了, 离家三年, 不可能不想回去。不过, 他原本就被破例提拔上来的,哪怕降一级,也比同年要高出好几级来, 这仕途走得用顺风顺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他可不能太贪心了。比起方之平的轻松惬意,靖嘉则是喜忧参半,盼了三年,总算是回京了,但先帝的孝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前段时间她也请了好几个郎中瞧了,但都说身体没有问题,只是缘分没到,让她不要心急。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不心急,她和景文都已经二十四岁了,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孩子,难免会让人说闲话,侯府和婆婆那边怕是也会有微辞,大齐可没有驸马不许纳妾的规定,若是因为这事儿,他们想给景文纳妾的话,就是皇兄也不能说什么。在皇家,嫡妻没有孩子的并不少见,更何况她还是长公主,有没有孩子都不会影响她在府里的地位,只不过不想因此便让旁人插在她和景文之间。方之平算得上是男生里心思比较细腻的了,若是刚开始还没有察觉到的话,那接连几天靖嘉都时不时望着窗外发呆,或者蹙着眉头托腮想事情,他哪还能没发现问题,仔细一想便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儿。先帝孝期过去之后,他再出去应酬,李家和穆家总有那么几个人颇为委婉的提醒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因着长公主的身份,便守着她一个人过,要拿出男人的勇气来。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方之平觉得就算皇上不打算对付他们,李家和穆家也撑不了几代,虽然不想跟这几个弱智计较,但他们也只是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不过,二十四岁,的确是可以要孩子了,这事儿虽然急不得,但还是要做好准备,顺其自然,缘分到了,孩子也就到了。方之平到底是有前一世的影响,心态放松的很,别说只是一年半载,就是七年八年没有孩子也不会忧愁,大不了收养或是过继一个,若是不想养别人孩子的话,过一辈子二人世界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显然靖嘉还没有这样的想法,刚刚一年半,便已经开始发愁了,跟枕边人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方之平索性把话说开了,“孩子的事情不急 ,咱们俩身体都好好的,该来的时候就来了,没必要忧心。”话是这么说没错,靖嘉也知道景文是在宽慰她,心里舒坦了几分,若是旁的男子可能早就有纳妾的心思,甚至付诸于行动了,哪有心思陪她这么耗着,还有心安慰她。不过事情不只是要随缘,江南的郎中看不出问题来,若是有毛病的话,早知道早治,若是没毛病,心里也就不惦记着了。得,让太医看看就看看,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不过,他也跟着瞧瞧,生孩子可不是女生自己的事儿,公平起见,还是都看看,虽然他觉得他和靖嘉的身体都没有问题,只是缘分还没到罢了。“我说正事儿呢,你添什么乱啊,哪有男人去瞧这个的!”靖嘉反对道,让人笑话。“那可不一定,肯定是瞧了太医之后都保密了,咱们也保密不就成了。”方之平笑嘻嘻的道。“成成成。”靖嘉妥协道,想一出是一出,想看就看,她肯定不让太医说出去。方之平这才满意,“别想那么多,该来的时候就来了,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急不得。”他娘当初生了大哥之后,可是过了五年才有的他,当年爹娘感情还挺不错的呢。靖嘉无奈的看了方之平一眼,合着就光是她一个人着急了。*****有为没有孩子发愁的,也有为孩子太多发愁的。在江南的待了三年,魏楚多了五个妾室,其中两个生了孩子被抬为姨娘,剩下的三个还是通房丫头,还多了三个孩子,两岁的四儿子和仅有四个月的五儿子都是姨娘所生,还有个一岁半的嫡女,都还不到懂事儿的年纪,一个哭起来,剩下的两个也跟着哭,跟三重奏一样,听的让心烦。魏楚向来是不惯孩子的,若是换成几个年龄大的儿子、闺女,早就逮起来教训一顿了,但偏偏是三个奶娃娃,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还听不懂,不过魏楚也不是能‘憋气’的主儿,孩子教训不了,就教训孩子妈,当然柿子都挑软的捏,他也不去找杜氏的麻烦,只冲着两个生了孩子的姨娘的发火。不过,人家也不是吃素的,魏楚这边刚张嘴,俩姨娘就捏着帕子‘嘤嘤’哭上了,豆大眼泪不断的往下落,偏偏哭的还挺美,脸上的表情楚楚可怜,妆也没被哭花,而且一哭就是半个时辰,都不带停顿的。魏楚总算知道女人哭起来有多可怕了,不愧是江南水乡里长大的,他在京城那么多妾室就没见过这么能哭的。孩子和孩子娘都惹不起,魏楚直接就躲了,死活要赖在方之平马车里,虽然两人几乎天天见面,根本没什么好聊的,坐在一辆马车里半天可能也说不了多少话,但那也好过回去看听孩子的哭闹声,看小妾丧着的脸,糟心呐。方之平一点都不同情,这本来就是魏楚自己酿的苦果,当然得他自己品尝了,更可况这位到自己这里来避难,打扰他和靖嘉的二人世界,明明他们就在一个车队,还要分两辆马车坐。“京城怎么还不到啊”魏楚日常抱怨道,即便窝在之平这里,一样能听见孩子的哭声,只不过没那么尖锐了而已,赶紧回到京城,也好把她们都安排到各自的院子里去,孩子懂事儿之前别来烦他。早先长子出生的时候,他还有点做父亲的感觉,两个嫡出孩子他也是看重的,但是剩下这些不占长也不占嫡的,就分不到他原本就没多少的父爱了。魏楚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孩子多了就会有被忽略的,哪家都是这样。“那你要这么多孩子干嘛?”管生不管养,这也算是渣男的一种,虽然这样的人挺多的,像他爹一样,对庶子和庶女向来都是不管不问。“孩子谁还嫌多?”魏楚反问道,他又不是养不起。方之平张了张嘴到底是没说什么,三观不一样,根本就没办法沟通,而且在世人眼中魏楚的理论才是正确的,他可以让自己保持前世的形成的观念不做改变,但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接受他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魏楚心里有数,见状也没追问,他会跟之平成为朋友,也是因为彼此都没强求过对方。“等以后孩子多了,你就明白我现在的痛苦了。”依着之平的性子,肯定能宠出个小霸王来。方之平轻笑,“等着。”他可舍不得让靖嘉生那么多,两个孩子,彼此有个作伴的够了,不过前提是里面必须有个儿子,倒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没有个儿子顶门立户,女儿也不好过,什么时候他和靖嘉一走,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他没有能力改变世俗固有的想法,它也并非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不过孩子和妻子比起来,自然是妻子更重要,若是妻子身体不合适生孩子,他必然不会拿妻子的性命冒险。第97章马车悠悠的往前走,本就是冬天, 越忘往北天气变越冷, 马车里的炭盆渐渐增多了,衣服也越穿越厚。一壶热茶、几碟点心, 窝在马车里最是惬意不过了,靖嘉近来越发懒散, 不爱从马车里出去不说,还总是嗜睡,一天有大半天的时间都在睡觉, 活像是冬眠的小动物, 也难为她听着依稀的哭闹声还能睡得着。不过现在养足了精神也好,等到了京城以后应酬就多了, 想睡怕是睡不了这么安稳了。等他们终于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天了,还依稀飘着雪花。进了城门, 方之平便直接让禁军们回各回各家了, 左右他和魏楚,都有家仆在, 行李用不着帮忙拿。忙着把行李都送回家以后, 方之平又带着靖嘉去定安候府请安, 虽然他是心里最想见的是他娘亲, 但规矩如此,他也只能先去给定安侯府请安,不过因为早早的便递了信, 所以他娘亲这会儿应该也在定安侯府等着呢。这三年里,两个庶弟都已经成婚了,长生也考中了童生,如今正在准备府试。“好孩子,终于回来了。”方道如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又是三年,他们父子这些年团聚的时间可不长。宋氏这会儿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眼睛紧盯着儿子的面庞,怎么也看不够。“爹娘,咱们进去,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方之平挽起二人的胳膊,亲昵的拉着他们往前走。靖嘉也很有眼力劲儿的站在婆婆旁边,挽住她的胳膊。宋氏这才把注意力从儿子身上转移到儿媳妇身上,“这几年辛苦你了。”“不辛苦,这都是儿媳该做的。”靖嘉笑眯眯的道,是真的不辛苦,在江南的时候,她可没少和景文一起出去玩儿了,日子过得比在京城都潇洒。宋氏心里是感激的,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之平,去江南求学那三年,她是日日挂念着,这次去那里当差,虽然也挂念,但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到底是没那么忧心的。四个人走在前面,方之铭,小崔氏他们则跟在后边,一群人乌泱乌泱的往老崔氏的院子走去。中风偏瘫四年多了,但老崔氏的身体情况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好,每天还有心思听女先生说书,或者请人过来唱戏给她听。不过不知道是早先得了教训,还是如今已经对掌控孙子、孙媳不感兴趣了,总之在例行的请安结束以后,老崔氏也没多说别的话,让人很是松了一口气。在跟定安侯府待了也就是半个时辰,方之平便提出要离开,准备回去收拾收拾进宫。寻常官员回京复职,想要面圣的话,自然要等到皇上的宣召才行,但他们这不是去进宫面圣,而是长公主和驸马回娘家,直接递牌子进宫便是了,不需要等待皇上召见。给定安侯府这边自然不能拦着,进宫的事儿要紧。方之平和靖嘉离开时,当然也没忘了把宋氏接走。瞧着三个人相携而去的背影,小崔氏小声跟方之铭嘟囔道,“瞧瞧人家,他们才是一家人呢。”这个心偏的哟。方之铭甩手离开,才不搭理呢,就知道挑事儿,她怎么不说说,她这些年是怎么对他娘亲的,还有心思抱怨。方之平先把娘亲扶上马车,又把小妻子扶上去,最后才一个跨步登上去,撩开帘子进去的时候,这婆媳俩已经手挽手聊起来了。宋氏关心儿子、儿媳在江南的衣食住行,靖嘉则颇有耐心的一一回答。方之平见怪不怪,坐在一边儿给这热聊的婆媳俩递茶递点心。“总算是回来了,在哪儿都不如在自个儿家里好。”靖嘉感慨道。宋氏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嘛,京城到底比别的地方要安稳,等来年你们俩有了孩子,就更知道待在家里的好了。”先帝的孝期已经过了,儿子他们又从江南回来了,是时候该要个孩子了,她虽然不会像老祖宗当年一样,把孩子抱过来自己养着,但状元府和长公主府邻着,她若是想孙子孙女了,就可以过去看看,一点儿都不麻烦。更何况,之平和靖嘉的年龄都不小了,再不要孩子以后想要可就难了。靖嘉心里一紧,面上却是全然的羞涩,“到时候娘你可得给我们帮忙。”没生过孩子的妇人,面皮儿都薄,宋氏很是理解,笑道,“好好好,现在还是养好身子要紧。”妇人生产跟过一趟鬼门关,也没什么区别了,怀孕之前就得把身体调养好了。靖嘉点头,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婆婆没有让景文纳妾的意思就好。婆媳俩说话的时候,方之平一般是不掺和的,反正她们俩相处的比谁都好,用不着他在里面和稀泥。****状元府和离开之前相比雅致的多了,宋氏在里面花了颇多的心思,而长公主府却一如既往,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模样,现在便还是什么模样。方之平和靖嘉也不耽误,换了衣服就赶紧往宫里赶,左右在慈宁宫一样可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