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为何不抢
作者:啃魂      更新:2023-06-06 13:42      字数:2988
  “咚”“咚”“咚”雄壮高昂的鼓声响起,一下子便充斥满了整个五华楼,那五华楼从上到下,五层楼所有人群不由自主都停下了喧闹。“诸位”沉闷的声音耳边响起,鼓声也嘎然消逝。“今奉圣上之命,在此举办五华楼问政。”声音是从五楼响起,却回荡在五华楼每一个人耳边,更远远飘出响荡在大街小巷里,“五德具备,五行轮转不息是为五华,五华问政,主考五经,涉及算术、工匠、兵事、农田、户籍、礼乐、刑罚、吏制”“我大理创国至今,五华楼问政,百年难得其一。”“而这,非我大理国不愿”“五华楼问政,是荣耀,可这荣耀,不是滥发的,每一次问政的主角,上届孟述圣,上上届高升泰,再上上次桑耶,孟述圣、高升泰、桑耶,都只是一个人,而规定,一次五华楼问政,荣耀也只归一人,而这一次,也不例外”声音说到这,停顿了下来。四周一个个人瞪眼看着楼上,五华楼问政,确实每次邀请的只是一个人,给的荣耀也只有一个人,从无例外,而这一次一下就是邀请了十二个,众人原本还以为改了规章,没想到。“这次的这个人是谁”声音再次响起。“在这里,这塔阁上段海峰、段无病、张鹏阳、宋二勇魏雨生,他们十二人,我告诉你们,这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但最终归谁,老夫也不知道,因为,这一次,这次的荣耀,必须抢”“抢”“十二个都有可能”人们更迷糊了。“今年的五华楼问政,具体规则就是。”声音越发洪亮,“提问者提出问题后,被问政者,必须抢着回答”“抢答原来是这样”很多人顿时露出笑脸,塔阁上曹惠伟、秦虎等人则是皱着眉。“谁答得好,胜利便归谁,这抢答规则是提问者提出问题后,必须说我的问题结束了,请回答”声音详细的讲叙着规则,很快这规则讲完,这时那声音似乎带上一丝笑意,“往常提问向来是当政者,做官的提,但今年,问政时间延为三天,而提问者,第一天上午便让给诸位在野的名人雅士和大儒们,请四楼的各位大儒、夫子、先生们准备提问,对了,诸位千万不要手下留情,这十二个天龙寺的高才,可个个腹中墨水多着哩。”声音停下,整个五华楼却是静了一会。“哈哈,既然大家都谦让,那便让我孔吉庆第一个提问吧,孔某人学识不高,提不出什么高深的问题来,只是抛砖引玉,给诸位高人做个开路先锋。”四楼声音响起,而后便听到那声音说道:“几位天龙寺的高才,请问: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语出何处”“是这题”秦虎一皱眉,太极社其余人也眉一挑,有些疑惑。“五华楼问政,这问的也太简单了吧”秦虎眯着眼,正要开口,一瞥旁边,只见段无丙手指懒散的敲着膝,秦龙撇着嘴,秦朝闭着似乎在睡觉。“嗯,小朝小龙都不抢,这些没技术含量的题,抢了也没意思。”秦虎连也闭着眼,装着打瞌睡的模样,秦虎、秦朝、秦龙、段无丙这么做,本想抢的郭奋发、秦启、秦树连也闭上嘴。只听四楼上孔吉庆捋着胡须:“诸位,我的问题结束了,请回答。”这音一落。“我曹惠伟请”“我蒋鑫请求”“我郑林兰请求”一道道声音响起,只见五个老生几乎齐齐开口。“这一次,第一个开口的是蒋鑫,蒋鑫,你来回答。”主持的声音响起。“是”蒋鑫兴奋的站了起来,“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语出庄子-让王,随侯珠指的是一种宝珠,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随侯珠也叫隋珠”蒋鑫清朗的声音在五华楼回荡,同时也有内功高手将他的声音复述着向五华楼,甚至五华楼外的百姓传播。“那太极社”四楼栏杆旁高明贞一双剑眉微微一拧。“明贞兄。”段誉一下便看到了,不由询问,“怎么,这道题很难”段誉攻读学问是随兴趣来,兴趣至,再难也很快能学到手,可兴致不到,再怎么逼他也不理,这庄子、淮南子,若换一个他这种年龄,这种身份的人,早就读过,可段誉偏偏没读过。而高明贞。作为善阐侯的孙子,也继承了善阐侯的聪明和勤奋,众少年中,论学问,高明贞是执牛耳的,甚至段誉等人眼中,高明贞假于进入天龙寺,也能处于顶尖。蒋鑫能回答得出这问题,高明贞却皱眉,不止段誉好奇,齐灵皓、刘珏成等少年也都看着高明贞。“不是,是太简单了。”“简单”段誉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你是说,这么简单的提问,那太极社七个居然”“对了,那七人都没抢答。”其余少年也说道。高明贞点了下头:“这么简单的,那七个都抢答不了,居然被邀请进了这五华楼。”来这看问政,不止段誉这些人,可以说整个五华楼,众人最关注的还是七个太极社的少年,第一个问题七个少年都口都没开,也有些人疑惑。塔阁上。“意思就是用明珠去打飞得很高的鸟雀,喻指舍重求轻,舍本求末,得不偿失。”蒋鑫说到这,得意的一扬眉,“我的回答结束,还请孔先生点评。”“没错,你答得很完整,不愧是天龙寺的高才。”孔吉庆声音响起,而后一个有些尖锐的声音响起,“这第二个问题便由我明元臣来问吧,我的问题是:左传中说三折肱为良医,而”明元臣后“第三个问题,我来说,天下事有”“几位天龙寺的高才,听好罗”四楼的老夫子书生,学问家们,或尚书、左传、礼、诗、论语等经典,或史记、汉书、唐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典籍,或算学、礼乐、工商士农,一个个问题拿出来考问。郑林兰、方山海、魏雨生、蒋鑫、曹惠伟这些老生也争先恐后的抢着答,偶尔怪异、得意看向太极社七人。时间流逝。“嗯怎么回事”“你看那太极社的,好像一直都没抢到。”“不是没抢到,而是根本就没抢。”太极社众人风雨不动,五华楼中观看的人有些也低声议论起来。“从问政开始到现在有四盏茶工夫了吧,四盏茶,一语不发”“应该是这些老夫子问得太难,不过也正常,能来五华楼,被请上四楼的,哪个是简单的。”“嗯,这问政向来是百官当提问官,这次让非官员来问,怕是破天荒第一次,这机会岂能错过,他们还不一个个都拿出老本,拼命表现,换作我也选最难,最能表现自己高深学问的问题来询问。”这些观者猜得有一点没错,四楼孔吉庆、魏瑞东、明元臣等名震一方的大儒,除了一开始出了几道简单题外,后面大多都是挑着自己掌握的最高深,最难的题来考问。“呵呵,有趣,这太极社的小娃娃,还真够傲的。”五楼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看着抢答,有的疑惑,可有些知道了些内幕的却是笑眯眯的,孟述圣左边坐着一位穿着紫袍的老者,正是大理国淮庆侯李保和,先前开场的主持就是他。“孟老头,这七个小娃娃这么傲,这么下去,可不行呀。”李保和笑眯眯说道。孟述圣眉一耸:“再等等吧,这上午还有一点时间,如果这七个娃娃还不动,我们再想办法,你看老郭那做他们老师的都没急,你这急什么。”“我不急,我不急,哈哈”李保和笑着,这时“那七个少年。”只听四楼响起一道声音。四楼孔吉庆、明元臣等大儒们其实也一直注意到了秦朝等七个太极社的一直没抢答,有些人看不过去,便故意出些如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这柳宗元的诗,瞻前而顾后兮这离骚的句子,连论语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考问,想让七个少年抢答一下,至少留点脸面。毕竟百官的学问比他们更深厚,考问时出题也会更难,若这时不抢答,到了百官考问更抢答不了。可这七人依然哑口无言。“你们七人既然被请来五华楼问政,为何不抢答。”明元臣严厉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