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皆雅言也
作者:啃魂      更新:2023-06-06 13:42      字数:3218
  “嗯”忽然孔吉庆瞥向一旁。“呼噜”声音响起,只见左前方栏杆处段誉、高明贞、乔灵皓、姜司等两伙人,一些都已经睡着了,打着震天的呼噜,那镇南王世子段誉更是嘴角流着口水,也倚着桌子睡得正香。“这些个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孟、郭、黄等大儒家的公子小姐们,怎么”孔吉庆摇了摇头,随即看向塔阁上,塔阁上,秦虎懒洋洋的回答着话。而秦朝、段无丙等六个孩子要么在睡,要么玩手指,弄衣角。“马上就要到时间了。”孔吉庆眼里闪着光,“一到中午,这一场结束,若还难不住这些娃娃们,丢脸的是我们整个四楼的。”这一次问政,虽然时间是三天,可给他们四楼的大儒们只有一个上午。一个上午一个问题都没难住被问政的,若是像南掌国桑耶,吐番国的赞萨摩,或者孟述圣、高升泰等成名多年才来五华楼接受问政的人还好说一点,可这些,尤其是七个少年,才十二岁左右,到天龙寺还没满一年。“只能取巧了。”孔吉庆眯着眼看着塔阁。这时“所以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慙德就是圣人那样弘大,尚且感到惭愧。我的回答完了。”秦虎懒洋洋道。“还”明元臣正要说话。“小孩”孔吉庆一声更大的厉喝,抢先说道,“小孩我问你,皆雅言也叶公出自何典籍”“皆雅言也叶公”秦虎一皱眉,经过秦朝的训练,疯魔般学了这么久,凡是真正掌握的典籍,他一般都是他人一说出,脑中便很快有了答案,可这一次。秦虎大脑飞速运转,一页页的读过的书整张图案飞速在脑海中闪现。“咦,这孔吉庆”不止秦虎皱着眉,整个五华楼,四楼一些没睡觉的公子小姐们,那一个个的大儒,魏瑞东,林辅芹,甚至明元臣也是瞠目瞪眼望着孔吉庆。五楼的孟述圣、郭叙真、黄通明等文坛高手宗师级人物们,一个个文武官员,包括李保和也相互探询,孔吉庆这一问,他们也摸不着头脑。“皆雅言也叶公”秦朝眯着眼,也坐直了身子。“古文中也字多用于断句,放在句末,这一句也字却是在中间,皆雅言也叶公按字义,应该是”秦朝反复心中吟诵着,剖析话句的意思,再从意思去推断句子所谓的类别,而后推衍着。可是让秦朝疑惑的是即便这样推理,在脑海中的资料库也找不到原句的出处。“咦”猛的秦朝脑中闪过一道灵光,而后眼睛顿时迸发出明亮的光芒。“哈哈,原来是截搭,差点被这老先生给难住了。”秦朝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若不是我来自前世,还真弄不明白他居然拿了个截搭来考问人。”中国古代选仕是采用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在明清时节考的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只能选自四书,可是从明朝到清代中叶,三四百年中,府、乡、会试,大小考试,出的八股文题不知有几千几万,四书从头到尾,所有的句子都曾被出作题目,而这产生的名文是很多的。于是。有些考生便专门背熟了一些名文,考时照抄一篇,如果阅卷官看不出,取中了,被检举出来,阅卷官可是要担重罪甚至杀头的,所以为了防止考试抄袭成文便有了这截搭,就是将不相干的两句话合在一起。“明清时截搭类型很多,这老先生的截搭算是最简单的。”想到这,秦朝低着头叫道:“小虎。”秦朝的声音极低,隐隐约约的似有似无,不过秦虎是身怀内功的,耳力自然强,而且他向来遇到难题自己怎么也无法解决时,便倾向于找秦朝,这时声音一入耳,他耳朵便竖起来了。“小虎,这老先生耍了诈,他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十五,十六章。”“述而十五和十六两章不是一章”秦虎对经典自然是非常熟的,秦朝这一点破,他很快眼睛便亮了起来。“这一题,居然是将论语-述而中的十五章的最后一句,和十六章第一句放在一起,难怪逻辑不通,不知所云,靠,这死老鬼”一想通秦虎兴奋得脸都红了,孔吉庆的典句是将两篇文章的话合起来作为一句话,若是别人这么提醒他,他定然不信,可秦朝。“这位老先生。”秦虎的声音又一次懒洋洋响起。“怎么,小孩,你可答得上”孔吉庆沉声道,心中也有些紧张,这一次他确实是如秦朝所猜那样,耍了个诈,这种截搭,虽然语句逻辑不通,可毕竟出自经典,就算事后捅穿了也不能算错,只能说你自己脑子笨,是死读书,可截搭一旦说穿了,要解答起来就容易了。“你说的这句话,语出论语。”秦虎的声音响起。一听到这论语两个字,孔吉庆脑袋便嗡的一下,都有些空白了。“论语”四楼魏瑞东,明元臣等人,五楼孟述圣、李保和、郭叙真等一众官员,文坛宗师都瞪着眼看着秦虎。“论语中有这一句怎么我们不知道”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不仅真正的书生要读,即便是粗识笔墨的普通百姓也很多都读过,因此不止四五楼,三楼、二楼、一楼,以及外面的书生,读过论语的都愣住了。只听秦虎懒洋洋道:“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应该分成皆雅言也和叶公两句,这皆雅言也出自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为: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而下半句”秦虎的声音响起,随着一句句披露。“哦,原来如此”“是那孔吉庆偷了个巧。”很多人,特别是四楼、五楼这些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大宗师们都微微点头。可也有一些皱着眉。“那瞿有丰说的,真的是答案,莫不是他找不到孔大家所出典故的出处,便乱解,不过他这样解,倒也不算错,真够聪明”虽然秦虎点破了,可对自己学问没自信的都有些怀疑。“子路不对,我的回答完了,可对”很快秦虎便说完了,嘴角带着淡笑看着四楼方向。“你这一次”孔吉庆吞着口水,沙哑着喉咙说道,忽然“老先生,我再来补充一下。”秦朝清朗的声音响起。“补充”孔吉庆一愣,秦虎已经完全把答案都答对了,还有什么补充的。“你说。”孔吉庆沉声道。“皆雅言也叶公除了刚才有丰兄的解释外,他另一个出处则是来自于论语外篇的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皆雅言也叶公。”秦朝淡淡的声音响起,论语自然不可能真有皆雅言也叶公这篇外篇,秦朝这么说,也是想起前世的一篇名家例文。前世秦朝学语文中的古文时,自然是要讲到八股文的,八股文虽然名声臭,但抛去意识形态,其中名篇也是很多,那些文章拿到任何时代都是一等一不输于经典的美文。这些名篇中,秦朝接触到的唯一一篇例文就是这皆雅言也叶公,秦朝当时为了训练记忆,也背过这篇雄文。因此,孔吉庆一说到皆雅言也叶公,他才能想到截搭。“什么”孔吉庆完全懵了。“外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么”四楼、五楼一个个大儒又一次满头雾水,你看看我,我看着你,以他们的学识和见识,居然没读过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矣。夫雅言而曰皆”秦朝声音清朗动听,带着一种韵律,随着文章缓缓展开。“这”普通书生和百姓听不懂,可四楼、五楼的大儒、文官、文坛宗师们却是学问中浸淫了一辈子的,岂能看不出好坏。“论语中居然有这样的文章”孟述圣耳朵竖得老高,生怕听漏了一个词,郭叙真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都眯着,整个五楼的文中高手一个个都屏着息听着。八股文的源流,能追溯到北宋王安石、苏辙诸家的经义。有一句话说八股文是一掴一掌血,一鞭一条痕,八股作得好,要诗有诗,要词有词,要赋有赋,这话是绝对没错的。八股文在清朝中后期,以及之后的年代名声很臭,可为何清朝不取消只因一点,八股文是天下格式最严,要求最多,最难做好的文章。典籍经义,音律,字韵,对仗每一个都要掌握到极高深处。最难做好的文章,一旦做好了,这人便是真正的人才,也正是如此,才让清朝时期虽然怦击八股声音不断,却没有取消,明清一直八股取仕,人才却层出不穷。当然,这样一来,好的八股文,在文学上也是上乘之作。秦朝这么将后世的八股名篇背出,八股文本来就是代圣贤立言,这些不知道八股文这回事的人乍一听,那触动之大。“吾党覆案之,盖皆雅言也”“可与周公鲁公之训辞,同藏于故府。”一个个大儒竖着耳朵听,一些嘴里甚至还跟着反复默念,一个个如饮琼浆,只觉浑身痛快。“然而,夫子又不能无言矣。”很快秦朝便背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