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朝野不同
作者:啃魂      更新:2023-06-06 14:11      字数:3652
  江宁钟山王安石的宅邸中。“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清脆声童声响起。王安石笑得合不拢嘴,摸着小童的脑袋点头道:“好,背得很好,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写的诗,我家小吴侔要是七岁也能作诗,爷爷就高兴喽。”“爷爷,我会做。”小男童不服气的叫了起来。“哦”王安石大为惊讶,“那好,你做首给爷爷听听。”“听好啦。”小男童咳嗽两人声,双眼看着不远处追逐的一群鸡,吟道:“鸡,鸡,鸡埋头吃小米。转身护小鸡,见人咯咯咯,拉下一坨屎,人人笑呵呵。怎么样爷爷,我做的不比骆宾王差吧”不远处一中年人笑看着王安石逗弄小外孙。“新的报纸应该快来了吧。”王旁低低自语,以往这个时候王安石早已经跨驴出门了,今天能在呆逗小外孙真正的原因是等报纸,更确实的说是等那个作业题公布答案。小男童作了一首诗,兴奋得跑出去找父母炫耀去了,王安石微微摇了摇头,来到王旁身边。“旁儿,还没来么”“快了,过不了一盏茶功夫,新报便应该到家了。”王旁连说道,看向王安石又道:“父亲,这报上载的司马伯伯写给您的信,这会不会是司马伯伯他自己”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与王介甫书,王安石除了给王雱、王旁看外,其他人都没有展示过。可是现在却出现在报上。王安石微一沉吟:“不会,司马君实是个实诚的老实人,这种人做什么事都是缩头缩尾,生怕出意外。报纸这种有违常规,会颠覆天下一切正常秩序的新鲜事物,他避开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凑上去,这报纸,这工具论若说天下谁最想封禁取缔。此人非司马君实不可,此信万万不可能是司马君实泄露,只是秦仙傲又从何处得知此信的原文,这倒是奇事一桩。”“那这秦仙傲用那信做文章,这事会不会让人怀疑到我们头上”王旁又道。王安石淡淡一笑:“我王安石毁满天下,誉满天下,做事但凭良心,这些信并不是我们泄露给秦仙傲的,只要自己心里无愧。其余谁管得了那么多。倒是秦仙傲此人,当真是初生牛犊呀。”“初生牛犊”王旁疑惑,“父亲您不是说他得到了慈航静斋的支持么有慈航静斋支持,拿司马光的信做文章,他怕什么”“你不懂。”王安石摇头,“秦仙傲固然得到了慈航静斋的支持,可是司马光就是好惹的慈航静斋是支持司马光的多,还是秦仙傲的多司马君实数十年积累起来的人脉。以及众人对他的信心,不是秦仙傲能够比的。秦仙傲固然不错,可是毕竟年轻,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火气盛,阅历少。自然冲劲足,若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相助,往往能干成大事,这是老人比不了的。”“可是,运道不在。往往年轻人死得更快,老年人才能活下来。”“如今世道,运道在秦仙傲,还是在司马君实谁又说得清至少我没看到他秦仙傲真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那父亲如何看待司马君实的那些信”“司马君实与其兄司马旦一样,是良将而非良相,有将才无帅才,能治好一个郡县便不错了,做宰相”王安石摇了摇头,“司马君实的信看似句句在理,处处是事实,却是见树不见林,主次不分,还记得如月、妙玉连载的文章中某些诡辩便是如此,细节,每一句话都对,可是连在一起便错了。”“司马君实写给我的信,亦是如此,故而他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与王介甫书,我只以三言两语的答司马谏议便让他无话可说。”王安石说到这里很有一些得意,他那一篇答司马谏议书现在想来,王安石依然觉得写得妙到极点。“如月、妙玉拿他的信做例题,显然他们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要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司马伯伯现在会如何”王旁笑道。王安石双眉微皱:“是啊,他会如何,我看恐怕也很头痛,秦仙傲这一次做得有些不地道,不过谁让司马君实是当朝宰相,文坛领袖呢。当宰相,岂是那么容易的。”王安石很是感慨,一国之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看似风光,可这风光背后是无尽的压力。王安石、王旁两父子就这么闲聊着,没多久。“老爷,报纸买来了。”“快拿来。”王安石、王旁连接过新报纸,翻开找到头版,目光一扫,两人脸色都变了,只见上面一行大字:“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微微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看。要知道刚刚他们俩父子还在笑话司马光被秦仙傲给缠上了,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写不好,见树不见林。转眼自己也成了秦仙傲的靶子。王安石看得很快,没过多久便将这一篇全部看完。王旁也很快看完。“父亲,这如月、妙玉绝没这么大胆子,既拿司马伯伯开刀,又拿您开刀,一定是秦仙傲主指的。”王旁说道。“那又如何”王安石淡淡道,“人人都知道是秦仙傲主使的又如何,这工具论是秦仙傲的学说,这门学说讲的东西倒没什么,可是无论从文采,从广度都已经注定了这篇文章有影响,却远远不如诸子百家,因此他想走旁门。”“父亲,最可恨的就是此人掌握着报纸,能随意愚弄百姓。”王旁道。“不用在意,我们头痛,司马君实更头痛,我王安石变法。天下早已经是毁誉参半,还在乎这么一封信”王安石淡淡而笑。“我就怕这封中真有什么”王旁担忧道。“不可能的。”王安石淡淡一笑,“我王安石写的这一封答司马谏议书理足气完,无懈可击,司马君实读了这封信都说不出什么,何况外人我们怕甚么有什么好怕的。反倒是我看秦仙傲,看那如月、妙玉如何下台。”王安石将报纸往怀里一揣,看向旁边仆人。“去牵驴来。”“是。”很快王安石跨着驴晃悠悠的出了门。“秦仙傲才华是很不错,可惜了。”王安石轻轻一叹。“老爷,可惜什么”旁边仆人接口道。“可惜品性有些问题,司马君实的与王介甫书中不是说我变法用心太过,自信太厚么,以我看,秦仙傲现在亦是犯了这个大毛病。我用心太过,无非是变法急了点,出了点差错,可他,居然用司马君实与我王介甫作踏脚石,来成全他的名声,这条损人利己的路可走不得,我就怕他越走越远。最终走上沈括的老路,那便无可救药了。”司马光、王安石没想到如月、妙玉的作业真的是将司马光的信来做例子。而且不止他司马光的信,连同王安石的信也放在里面做例子。程颐、文彦博、吕公著、韩忠彦、苏轼一个个都感觉到异外。“司马君实与王介甫写的东西,虽然未必都正确。”程颐摇了摇头,“可是这几封信,已经理气完备,挑不出错漏。我不知道是秦仙傲走了眼,还是故意的,这一次征文,你们吩咐下面,都别去掺合了。”“真的挑不出错漏如果用工具论的方法”“没有错漏。用再好的工具和方法也是挑不出的。”程颐淡淡道,“你看着吧,这一次征文,是秦仙傲在拍司马君实和王介甫的的马屁,可惜,他错了,司马君实和王介甫岂是你拍拍马屁就能帮你的这两人都是个木头,只认死理,不认马屁的,更何这秦仙傲年轻,不知道司马君实与王介甫两派已势同水火,不可调和,秦仙傲若只是拍一人马屁还能作用,可是同时拍,秦仙傲还是太年轻了”“此四封信,当为千古典范,攻得妙,答得巧,理、气、神、韵尽皆完备,后辈小子学文,此四文不可不读,不可不钻研,难怪秦仙傲会选中它们。”文彦博摇头。“我不知该笑秦仙傲少智,还是笑如月、妙玉无谋。此四信,文辞皆入化,用其做例子,来分析诡辩,譬如用圣人做例子来讲解何为缺德,看来秦仙傲也意识到了办报一事,不得人心,故而想拉拢司马公及安石公,可惜终将竹篮打水”韩忠彦心中摇头。“秦仙傲其人很可怕。”吕公著对着报纸只说了一句话,也不解释,便转身入了书房。“感谢酒色公子,让苏某人得窥如此雄文四篇。”苏轼哈哈大笑着饮酒。虽然很意外,可是老一辈的鸿学大儒、学问家,几乎一致认同这四封信的水平很高,气、理、神完备,几乎无懈可击。在这种想法下自然不会认为信中有什么真正的逻辑错误,或者诡辩存在。至于用工具论中的方法去剖析,没人丢得起那个脸。朝庭大员,鸿学大儒怕丢脸,工具论只是图新鲜,看看而己,不会真正去使用其中所叙的方式做学问,研究道理,因为他们有自信,也从骨子里看不起工具论所载,民间却是另外一回事。“真的是用这些信做例子,看来信中绝对有问题。”“那为什么我们没发现”“没发现就表示没有么如月、妙玉书中的例子,有多少不是直到她指出其中的谬误我们才知道那里错了”普通读书人,普通书院学子,民间很多识字的人兴奋了。如果能发现王安石与司马光信件中的错误之处,并写文章,因此而在报上扬名,这荣耀便足以让人疯狂。更何况这一次秦仙傲可是在上面实行有奖征文,一旦中了奖,以后新青年报社出版的任何书籍都可以免费得到一本,而且还有大量的银钱奖励,这些钱虽然对大富人家不算什么,可是对一些穷人,那可是足足抵得十年的家用。物质奖励。加上无上荣耀。再加上黎民百姓没有当官的,没有读书人那么多花花肠子,易轻信,很多人又相信神仙国度真的存在,自然也相信工具论真是神仙国的书籍。你司马光、王安石再厉害,比得过神仙国的大贤普通读书人,年轻的学子也没有鸿学大儒那种顾及名声的羁绊,认为工具论只是笨人的工具,而不去使用,不去钻研,避之唯恐不及。反而越是年轻人,因为年轻,越容易轻信,好尝试。这带起来的便是一股分析四封信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