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得了圣贤道
作者:啃魂      更新:2023-06-06 14:20      字数:3390
  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程颐、司马光等大佬眼中这部启蒙读物已经臻于至善,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不可能再有一部比这更好的启蒙读物了,可是秦仙傲居然在文后写道要抛出另一部启蒙读物古今贤文,这都不满意,要抛出另一则这不免让他们很是疑惑不解。尤其是这次秦仙傲仿佛忘了他写的伦理学原理一样,在三字经中极力推崇传统儒家道德观念,秦仙傲真的认可儒家道德一个个疑惑中很快到了下期新报发行日。橡木大门外,十来个书生说笑着不时看向大路尽头。“得理兄,你这些天好像有心事,不会是被秦仙傲的三字经给打击到了吧”一书生看向靠在大门框上闭眼假寐的书生,顿时众人都看向那书生,“得理兄,我们比不过秦仙傲正常,别闷闷不乐的。”“只是昨夜用神过度。”皇甫周睁开眼笑了笑。“你还在想那本明世经”一书生尖声道,随即一笑,“也对,你那本明世经是用警世喻人的格言,谚语,这是与三字经不同的,一旦真的能够出世,绝对是震惊天下,连三字经也得黯然失色呀。”“嗯,明世经搜集古今格言警句,讲遍世间道理,确是与众不同。”一个个也点头,“得理兄,你不用急,慢慢来,像你这么写,没有数十年是做不到的。难道你还怕别人和你抢”“对,莫不是怕秦仙傲也会写出你这样的明世经”一个个都笑了起来,皇甫周也是哑然一笑,明世经那种类型的书,要想完善,没有十年是难以真正成为一本好书的。“嗯报来了”“小孩。快来这里,我们都要买报”很快众人拥到卖报小童身旁,皇甫周也第一时间抢到人群中,很快抓了两份报纸冲出人群。“师祖让我和他一起看报。”皇甫周忍住立即翻看报纸的冲动,连冲入大门内,没多久,一间静室内,“师祖,这是今天的新报。”皇甫周恭恭敬敬的。“一起看吧。”邵伯温淡淡道。“是”皇甫周这才连翻开手中报纸。“古今贤文”四个大字跳入眼帘。皇甫周连往正文看。“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到这皇甫周眉心一跳,心中闪过一丝不祥的预兆,而后报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皇甫周呼吸一下屏住了,虽然只有寥寥几句的一个开头。可是这明显是格言警句。“不会的,不会与我的明世经一样。”皇甫周心中摇头。“咦”邵伯温声音响起,眼中有着惊讶,“得理,这古今贤文好像和你的明世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么”皇甫周低低应声,心头仿佛压了一块石头一样。“不可能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世经要编写完成,没有数年时间做不到,他秦仙傲才用多久,怎么可能”皇甫周目光缓缓往下看。“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皇甫周脑袋一阵懵然,这本古今贤文完全是与他的明世经类似内容,类似的文体。“不,这样的文字,最难写,他一定和我一样,只是写了一个开头”皇甫周目光机械的往下看。“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每一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合辙压韵,韵律意境幽美,漂亮得让人迷醉,而且仿佛无穷无尽,皇甫周不知看了多少句,下面依然还未结束,直到“好”一声大喝传来。皇甫周茫然抬起头,只见一旁邵伯温已经泪流满面。“师祖”皇甫周疑惑中叫道。“这本书,这套古今贤文。”邵伯温声音低沉,“里面讲的道理,都是我父亲一直以来耳提面命的,我百源学派看似走的儒家路子,实则是道家呀”“道家”皇甫周眨着眼。“这是一本看透世事,看透一切的书,秦仙傲在这书中写的一切和我父亲所说的完全契合了,只是”邵伯温摇了摇头,心中低叹:“只是我父亲说的道理虽然与秦仙傲这书上讲一样,可是话语却大不相同,没有这里讲得那么意境幽美,鲜明生动,仿佛蕴含大道一样。”“得理。”邵伯温目光忽然凌厉起来。“本来有些东西要教给你,不过如今有了这本古今贤文,我发现,在做人处世上没什么太多可以教你了,唯一能够给你的告诫就是读好你手中这古今贤文,照着里面行事。”“啊”皇甫周瞪大眼。“去吧,老夫要静一静”邵伯温摆了摆手,皇甫周连躬身离开。“秦仙傲在三字经中极力推崇儒家道理,可这本书中却是以道家为主,有一种看透一切的大智慧,此人若是我父亲见了,定然会引为知己,可是他是积极入世,一往无前,而我父亲虽然也看透了,却是消极避世。终究是不能融合的。”大院子中,藤椅上老人仿佛睡着了一样。杨时、游酢面面相觑,两人带着新报纸和程颐一起看,这一次秦仙傲在报上发表的古今贤文实在太过精彩,两人一看就入了迷,恍恍惚惚不知时间。只到最近清醒过来便发现程颐已经在躺椅上睡着了一般。“看来老师累了”杨时、游酢对视一眼,恭敬站立一旁,程门立雪的故事便是缘自他们俩等候程颐,像这样等候他们已经做得太多了。就这时“此子是狐妖转世也”悠悠的声音响起。程颐微微睁开眼,看了杨时、游酢一眼:“你们怎么看这本古今贤文”“很好,秦仙傲不愧是倡导白话文的老祖宗。”“这篇古今贤文用的是对子方式,每一句话,上句下句十分押韵,文辞一致。就像诗句一样优美,可是我们不能怦击他不是用白话文,因为他的文辞就像白居易的诗一样,妇孺都能听懂,真正达到了平头百姓一看就懂,一听就明,像白话文一样,无需他人解释。”杨时感慨道。“平白易懂、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游酢也是感叹,“看他这文句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意境多优美,不愧是词中宗师。”“你们都说对了,可是”程颐眼中精光一闪,“老夫看中的是此人将大道融于这样的文辞中。道家老子一篇道德经说破大道。而秦仙傲这一篇古今贤文虽然说的是不道德经那样的道,可是也道,而且说的方式与道德经不同,可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鲜明。美丽、简约的格言来阐述世间的大道理,这影响力,将来未必弱于道德经,这种用格言警句来阐述道理的方式,不就是圣贤的方式么”杨时、游酢眼中浮起惊色。他们如此学识何尝不知道,圣贤言为何好,不就是用格言警句,用形象化,意境优美简炼词句去阐述天地大道么“有了三字经,秦仙傲为何还要抛出这本古今贤文老夫总算得知了。”程颐从藤椅上站了起来。“可惜秦仙傲还是急了点。”“急了点”杨时、游酢瞪眼。“不仅急了点,人也年轻了点,还是看得不透,或者说懂得不够,这一篇看似已经写尽了一切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可还是有一些没写上。”程颐淡淡道。人老成精。程颐一生苦思世间大道,看得多,与高人探讨得多,心中自有丘壑。也曾想着把这些东西写成书,可觉得太零散,难以成体系,直到这一次看到古今贤文,才猛然醒悟,其实零散不成体系也没关系,只要文词句式优美,也能吸引人,就像这古今贤文一样,每一句都赏心悦目,何须前后连贯,一丝不苟程颐心中一方面大为后悔,一方面又大为兴奋,自己不能完成,现在秦仙傲帮着完成了,会是如何他一口气读完,觉得意犹未尽,又细细把自己心中的那些道道与文中相比,这一比较就发现有一些他程颐很认可的东西,居然文中没写。古今贤文就是后世的增广贤文,真正的增广贤文,经过一朝朝,一代代无数人添补,几乎写尽一切,不可能没写到程颐所想,只是秦朝这一部增广贤文是在秦朝幼年记忆不是很佳时听别人读过的,听多了自然便记住了很多,可终归没有认真去记过,偏科严重,听过了的自然记得清清楚楚,没听过的,也只能尽自己能力添补上。“没写上”杨时、游酢更是瞪眼,他们眼中,根本看不出有哪里秦仙傲没写到。“老师高明”杨时、游酢连佩服道,“这些瑕疵也就老师看出来了,我们可没看出。”“有什么好高明的,看人漏洞容易,自己写我怕未必写得比秦仙傲好。”程颐笑道,背手走入书房,“这秦仙傲上一部三字经是推崇儒家,这一部古今贤文又在捧道家,若是邵伯温那一家子看到,恐怕大起知己之感,这秦仙傲一会道,一会儒,还有他这已经抛出了三字经、古今贤文,这两本都已经是至善至美的好文,可他倒好,居然又在后面写题记,说要抛出第三本”“他当这写开蒙教材是”程颐脸色怪异,“还有,他倒底在玩什么,以此来向诸派示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