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财务报表
作者:桌上没有酒      更新:2023-06-06 23:18      字数:2555
  <div id="tet_c">【支出】

  签约:1,000,00000元

  工资:48,1393元

  直播:3,490元

  租车:9,60000元

  接待:6,860元

  职教:,69000元

  推广:8,6346元

  差旅:6,38130元

  办公:,68190元

  水电网:,6187元

  其他:7,0690元

  总支出:1,86,896元

  签约支出100万,指的是“疯狂小杨哥”的第一期签约费。

  三木传媒陆续招募了十余位短视频达人,其中有资格拿签约费的只有小杨哥兄弟俩。

  工资支出48万,刘欣彤一个人就占了近60。

  这样的工资结构看似很不健康,但实际上很正常。

  毕竟现在能给公司挣钱的,除了“森先生”,就只剩下“彤宝宝”了。

  “彤宝宝”在九月份创造了八十多万的营收,公司能够从中获取到五十多万的净收入。

  也是因为这份贡献,刘欣彤拿到了一份67万的税前工资。

  公司除了刘欣彤,其他员工的工资并不高,加起来不到二十万。

  不是因为工资低,三木传媒的工资水平比正常的市场行情高到10,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之所以发放的工资不多,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员工都是刚入职不久,因为没有干满一个月,所以工资不是全额发放。

  至于李川的工资……是4999块。

  前段时间,他自己给自己改的。

  个人银行卡里的钱是他的,公司账上的钱也是他的,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完全没必要提出来。

  就是报账有点麻烦。

  所以他为了应付日常的一些小型消费,才给自己发了4999块的工资。

  直播支出3万,主要花了在搭建直播间上。

  李川之前搭建直播间花了二十余万,后来又买了一个三万多的话筒,以及一些小的道具。

  租车支出6万块,基本上都是李川花的。

  他每拍摄一条视频都要租一天大牛;小杨哥兄弟俩来的时候,他还租了两天宾利;之前跟于杰和刘欣彤去上海拍视频的时候,他又租了一天的拖车。

  几样加起来,这笔费用的金额也是达到了近六万块。

  接待支出7万,主要花在了小杨哥兄弟俩身上。

  小杨哥兄弟俩当初在杭市待了两天,李川给他们订酒店,陪他们吃饭、游玩、逛酒吧,一口气花了五万多。

  此外,很多厂家和品牌商找上门来谈合作,也是花费了一些招待费用。

  不过,那些找上门的厂家和品牌商,基本上都是自行负责吃住等问题,所以也没花多少钱,加起来也只有几千块而已。

  职教支出6万,指的是短视频达人的培养费用。

  例如周琳琳和王玉婷,李川之前给她们报了一个舞蹈班,每个月需要花费近八千块。

  三木传媒旗下十余名短视频达人,目前正在接受培训的有六人,都是走的唱歌、跳舞等才艺方向,其他类型的达人如“疯狂小杨哥”、“彤宝宝”等,没办法培训,也不需要培训。

  推广支出八千多,主要是李川花的。

  三木传媒成为抖音的机构后,就可以向官方买流量、做推广了。

  费用很便宜,李川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他先是给自己买了两千块的流量,后来又给“彤宝宝”买了五千块的流量,再后来……他开始忙直播带货的事了,就把这项工作交到了于杰手上。

  当时,李川告诉于杰,让他大胆的买,现在抖音的流量很便宜,买到就是赚到。

  然而,于杰似乎没听进去,这么长时间才花了一千多……

  差旅支出06万,主要是电商部花的。

  九月份的时候,王成勇为了选品,自己出过两次差,也安排手底下的人出过几次差。

  这中间产生的费用,公司肯定是要给他们报销的。

  另外,运营部的运营,如果要带着达人去很远的地方进行拍摄,也是可以报销一部分路费的。

  办公支出两千多,主要是补充各类办公用品。

  李川之前筹办公司的时候,已经把各类办公用品置办的差不多了,后续的补充虽然也有不少,但都是些小物件,所以总体上也没花多少钱。

  水电网支出两千六,这笔钱不算少。

  主要是九月上旬的时候,公司还在开空调,所以花的多了些。

  其他支出七千多,都是杂七杂八的花费。

  例如“九月上旬的时候,为了方便员工吃饭,买一台微波炉”、“九月中旬的时候,办公大厅添置了两个花盆”、“九月下旬的时候,公司的拖把坏了,又去买了一个”等等。

  总支出1863万。

  这个数字,李川觉得不算多。

  相反,他还觉得有些少了。

  他觉得少了的地方,主要是在推广这一项上。

  于杰太扣搜了,十多天只投了一千多,这要换成他,恐怕已经投了近六位数了。

  018年,正值抖音的流量红利期,流量的价格可比后世便宜多了。

  这就像炒股,现在正是低价买入的时候,一旦错过,后期的建仓成本可就高了。

  而且越早做推流,公司也能越早受益。

  比如早点把“彤宝宝”打造成千万粉丝网红,她就能为公司挣更多的钱了;再比如早点把“辣田少女”的粉丝量推到五十万以上,公司就又多了一个可以创收的点。

  所以,这笔钱不仅要花,而且要大胆花、尽早花、提前花。

  这是李川的想法,在他看来,于杰的行为是极其短视和愚蠢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身份的原因造成的。

  李川是老板,他想花钱,没人拦得住,也没人敢拦;而于杰只是一名高级的员工,他花公司的钱,难免会有所顾忌。

  仔细想想,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李川不支持他这样做,他决定事后要跟于杰好好谈一谈。

  看完了支出项,李川的目光又转向了收入项。

  收入项的内容比较简单,毕竟目前能给公司创收的只有“森先生”和“彤宝宝”。

  九月份,“森先生”拍摄了六条探店视频、接了三条广告,创收4万;“彤宝宝”在九月份,拍摄了四条探店视频、接了两条广告,创收88万。另外还有几百块的利息收入,外加1万的直播收入。

  几项加起来,三木传媒在九月份的总营收是393万。

  直播带货的营收没有算进去。

  李川虽然在9月30号进行了一场直播带货,但这笔佣金现在还没有拿到手。

  直播带货跟传统电商一样,需要等用户收到货之后,才能结算佣金。

  结算期是十五天,这中间会产生一些退换货的情况,所以没办法立即计算出准确的佣金数额。

  因此,9月30号的那场直播带货,其营收只能记录到十月份的财务报表当中。

  总收入393万,总支出1863万,计算得出九月份的净利润为143万。

  这个数字,李川还是比较满意的。

  刚成立一个多月的新公司,目前还在投入阶段,能够拿到一百多万的净利润,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不过李川在详细看过收入列表后,心里还是产生了一丝疑问。

  “这个直播收入,是哪来的?”李川抬头问道。

  直播收入1万,这明显跟他直播带货无关。

  而且直播带货的标注是“电商收入”,而非“直播收入”。

  直播收入,显然是娱乐直播产生的收益。

  然而自家旗下全是短视频达人,哪来的娱乐直播收入?

  “李总,是您弟弟。”郑玲芳静静答道。

  “我弟弟?”

  李川眉头一挑,惊道:“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