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0      字数:2672
  原来如此,是他之前在前院时没看清楚,原来还有和他一样年龄的小孩在上课。他想了想,又问:“伯伯不是有两个儿子?也和哥你一块儿念书吗?”方启明回道:“是啊,沅君和沐君之比你大了两岁,四岁就开蒙了,学得都很好。”方长庚这才想起来之前方万英来的路上说的话。方思成虽是私塾先生,但仍一直在读书考秀才,因此还耽误了娶妻,一对双胞胎儿子也不过比他大了两岁而已。只过了一会儿,有人过来叫他们去前头吃晚饭,那家仆直接背起方长庚,三个人进了饭厅。饭桌上方万明已经在座首等着了,方思成坐在他右边。方万明十分慈祥地指指左边的座位,语气轻柔和缓:“长庚,和你哥哥坐这儿。”经过这一天他还真的挺喜欢方万明的,于是用软软的童音说:“嗯~谢谢二爷爷~”方启明见他上座位还有些吃力,十分负责地托了他一把。方长庚低头看着自己的小短腿,心里叹了口气,然后就盯着面前的碗筷等吃饭。方万明见方长庚坐下以后也不看桌上的菜,反而正襟危坐,不太像村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不禁问他:“长庚平时在家都干什么呢?”方长庚把平时做的事一一说了,就听方万明看似玩笑地问:“长庚打算什么时候像你哥那样来学堂上学啊?”方长庚直说:“家里打算让哥先考个童生,我等哥考完再上学。”“哦?那时长庚都大了,难道你不想早点上学?”方思成思索了一下方启明考上童生的概率,不禁晃了晃脑袋,方启明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爷爷说,家里已经欠二爷爷和伯伯很多了,不能得寸进尺。而且哥可以教我识字,我在家边学边干活也挺好的。”正常人都爱听好听的话,方启明也不例外,果然心情大好,同时觉得方长庚说话挺有条理,是个懂事的。但他也知道他方万英家日子过得紧,要拿出银子让两个孩子都念书不是易事。救急不救穷,他为人谨慎,不会轻易就许下承诺,便说:“二爷爷把你哥和你当亲孙子看,怎么会觉得麻烦呢。到时候长庚自己想念书了,就来找二爷爷,千万别跟二爷爷客气。”“嗯!”方长庚软软应道,他本来也没想着让方万明接济来镇上念书,刚才说的也是真话,因此并没有失落的感觉,反而觉得这样挺好的。又过了一会儿,方思成的媳妇赵绣云才带着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出现在门口。方长庚定睛一看,只见方沅君和方沐君身着锦缎小袍,小小年纪便出落地俊秀可爱,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家教极好人家出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长相一模一样,若非袖口用针线分别系了两色绦子,还真是难以分辨。方万明轻斥了一句:“客人在还迟到,是我教你们的规矩?”赵绣云看也没看方长庚兄弟俩,只笑着解释道:“沅君和沐君多习了会儿字,不是爹您说明儿就要看,两个孩子怕来不及,一点时间都不肯浪费呢。”方万明喜欢勤奋之人,听到这话面色缓了下来:“过来坐吧。”说完他让双胞胎主动向方长庚介绍了自己,方长庚才知道寄了红丝绦的哥哥沅君,绿丝绦的是弟弟沐君。两兄弟对方长庚有些好奇,不时地看看他,方长庚朝他们笑了笑,就见他们也回了笑脸,挺喜欢他的样子。第7章 (修)习字方万明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开始用饭以后所有人都没怎么说话,但方长庚莫名能感受到赵绣云对他们两兄弟有些刻意的忽视和不满。或许是对方启明住在这里还免了学费不太高兴吧……像方启明神经大条还好些,换了他一定浑身难受。回到院子,方启明先拿出《三字经》教方长庚认字,为了加快学习的进度,方长庚决定不掩饰自己在这上面的天赋,只让方启明从头到尾念了三遍就表示会了,虽然看到方启明还是掩不住震惊的眼神,但方长庚知道他不会怀疑这个身体里住的是一个成年人。把书交给方长庚自己看后,方启明就开始练字,方长庚自己默默背了几遍书,然后就坐在一边看他写。古人练字的方法其实和现代一样,都是照着前人的书法作品临帖,方启明用的就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方中见圆,端庄遒劲,与本朝翰林院平时办公所用的台阁体十分接近。本朝开科取士用楷书答卷,如果没有一手好字,即便四书五经学得再好,也逃不过名落孙山的命运。这也是方长庚如此看重练字的重要原因。而且本朝文盲率非常高,在永镇这样的地方,找出几个识字之人十分不易,物以稀为贵,许多轻松且报酬高的职业都在读书人这个群体中产生。只要能考个童生,做大夫、账房或是私塾先生都是很好的出路,所以在古代,知识真的是改变方长庚这样的农家子命运的唯一途径。不过方长庚也发现,现在这个朝代他虽未曾听说过,但从所见过的书册以及文人大儒的名字可以推断,应当至少也在宋代以后,只是不知为何会忽然出现历史的转折,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平行空间?连穿越这种事都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方长庚现在坚信一切皆有可能,他只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就好。因为方长庚学习的劲头以及带给他的冲击,方启明前所未有地认真,方万明推门进来时,见到的就是两个孩子恭头凑在一起刻苦的画面。方长庚的注意力都放在背书以及看方启明练字上,注意到方万明站在他们身后时吓了一跳。两人连忙打了招呼,就听方万明问:“长庚在看《三字经》?”方启明比方长庚还要兴奋:“二爷爷,长庚已经识完《三字经》上的字了,还能背出来呢!”方长庚就知道方启明藏不住话,只好说:“我只能背前半部分,后面的还不熟呢。”方万明却有些不信,要知本朝学子学习都是极为刻苦认真的,他始终相信只有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学才能有所成,如果一个小童随便自己看书就能识这么多字,岂不是开玩笑?他捋捋胡子笑着问道:“那二爷爷来考校考校你。”他随便指了指书中的一个字:“这个,长庚认不认识啊?”方长庚自觉把自己放在一个小学生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答出来,不过答了十几个以后,方万明就已经从儿戏一般变成了凝眉肃穆。“长庚再背给二爷爷听听。”方长庚能考到博士,早就有一套最为适合自己学习的办法,不论多么困或是不情愿,睡前必须要在脑海里重复一遍白天背的内容,这样记得最深。而且听完方启明对学堂里周其琛的评价以后,他不自觉把周其琛的学习进度作为参考,以确保自己能考上秀才,所以用了前所未有的毅力与恒心背书,连自己也没想到竟然真的全部背下来了。抑扬顿挫的童音停止后,方万明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又变。他一直为方思成一直考不上秀才的事糟心,他的两个孙子虽然学得不错,但也只是中规中矩,全靠他平时的督促紧逼才能超越同龄人的水平,他没想到方长庚这样没有任何条件的小童竟有这样的天赋,心里顿时有些澎湃。他压制住激动,诱导似的问方长庚:“长庚花了几天功夫背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