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1      字数:1928
  比起方松,她自然还是更相信方长庚。方长庚连忙又补充一句:“大姐,天底下好男人那么多,你信我,以后你定能寻到真正合心意的如意郎君,我算得准的。”大丫努力笑笑:“嗯,我……我试试……”话已至此,方长庚一时也想不到别的法子,刚想再说什么,却听院子里传来老李氏的声音,是叫他们出去吃饭了。大丫匆忙起身又回头:“四弟,谢谢你,我会留意的。”方长庚这时都想谢谢何氏管得严,所以他们感情还没深到至死不渝的地步,不然大丫恐怕要伤心坏了。至于方松,要是还敢糊弄大丫,他必定想法子帮大丫出这口气。*回到镇上,小高看到他笑得十分高兴:“长庚,明儿个有两个老乡请你帮他们写份家书,我特意让他们等你放学以后过来,你有没有时间?”方长庚眼睛一亮:“可以啊,谢谢小高哥!”“哎呀,谢什么,我还要谢谢你呢,帮了大家一个大忙。”方长庚嘿嘿一笑,又闲聊了两句,就去后屋继续看书去了。两个月后就是府试,他要好好准备。第23章 尖子班第二天去学堂,一群学生趁着方思成还没出现,都涌到了方长庚身边。主要是周其琛性子太冷,大家不敢问,而方沅君名次又没方长庚靠前,不如方长庚带来的心理冲击大。“长庚,你平时有什么学习方法?能不能教教我们?”“是啊,明年我也想下场了,要是也能考这么好,嘿嘿……”“……”起初还都是问学习的,渐渐就有别的声音乱入。“哎,县试是不是很多人?听说还能见到县老爷呢,是不是很凶!”“我爹说臭号可臭了!害他县试都没过。我爹说就因为带了晦气,后来考一次落一次榜,不知道会不会传染到我身上……”“……”方长庚笑而不语,不是他装什么,只是实在不知道回答哪个。要说考试的方法不是没有,掌握考官出题的规律,形成答题的模板,这些都是高分的手段。但归根结底,能不能高分全靠知识的积累,谁也帮不了。要不是他自己家实在太穷,他也下不了这个决心拼了命地念书,毕竟这条路实在太苦,尤其是像他这种已经有现代教育的基础,再接受这些先贤智慧就格外困难。但福祸相倚,他自觉自己的心智越发坚定,再清苦的日子也能坦然接受了。在一片闹哄哄的声音中,方长庚看了眼自己的左边,看到周其琛放下了书本。自从与他“同床共枕”后,周其琛对他的态度温和了不少,这时居然也在一旁解围:“你们能把聊天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还愁明年不能下场吗?”众人顿时作鸟兽散,回到座位一本正经地捧起了书,昏天黑地地朗读起来。方长庚松了口气,扭头笑着问周其琛:“你可要去参加四月的府试?”周其琛点头:“去。”方长庚本想说不如结伴,却见方思成走了进来,指了指几个人,也包括他。“周其琛,方长庚,还有方沅君,你们几个去外面。”被点到的三人都不清楚什么状况,但还是依言照办。往外走时,方长庚余光瞟见方沐君黯淡的神色,心中微微升起一丝怜悯,却也没有别的了。刚踏出门槛,就看到方万明站在庭院的洞门处,笑呵呵地朝他们招了招手。几人有条不紊地走过去,屈身行了个师礼。虽然他们入学时拜的是方思成,但方万明是方思成亲爹,这礼也没有错。方万明看着这些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满意地捋了捋胡子:“你们都是县试名次突出者,在考府试以前,就由我来教你们,你们可愿意?”“愿意!”大家异口同声之余却有些疑惑,那王复?方万明自然看出他们的想法,挑了挑眉道:“王老爷说希望你们能同窗结伴,互相进步。将来如果能有所成,也要继续彼此扶持,不能忘了今日同窗之谊啊——”方长庚忽然想起古谚说“师徒如父子,从师不从父”,想想古代是老师开启童智,授学生以做人的道理,师生在一起的时间甚至都比父子多,不怪有些古人把老师看得比父亲还重。如果不是他心智已然成熟,恐怕也会尊师更胜于尊父。而方万明的话确有其道理。科举之路道阻且长,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士人会格外团结,一旦遇到危难也会伸手相助,雪中送炭。虽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如果将来真的有望成为天子门生,这个阶段形成的同窗之谊就更显得珍贵了。至少方长庚已经感觉到了一股将几人捆绑起来的力量,无形之中对渺茫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另外两人应当也是这么想的,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坚定的神色。都收拾妥当,他们上课的地点就换成了王家一个单独开辟的小院,十分僻静。走进学堂,只觉面积都比先前大了一倍,正中摆着四张桌子,正前方是夫子桌案,后面还挂了一副孔子画像,上头一副牌匾,题着“乐寻耕读”四个字。方长庚回想入王府所见的影壁回廊,足有五进深的偌大宅院,心中对王家的财富还是吃了一惊。难得王老爷只娶了一位正室,膝下只有王复一个儿子,也难怪养出王复这样直来直往、不拘小节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