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2      字数:2452
  老李氏说:“以后小明要娶媳妇儿,长庚还得念书,大丫她们总要一份拿得出手的嫁妆,这都是大把大把的花销,是得想个法子多些进账。”方启明眼神坚定:“咱就种药材,我和那药贩子关系不错,打听了不少事,也不用着急,先试种一亩再说。”方长庚表示支持。他若想继续科举,这辈子就离从商这条路越来越远了,否则就会被士林瞧不起。但方启明不走这条路,大可尝试一下,没准真能发家致富。他俩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关系好得不分彼此,谁好都行。老李氏缓缓道:“咱家里现在还有六十五两银子,小明算算要用多少,得把长庚读书的钱留出一份。”方启明眼睛亮亮的:“只要三十两就够,我这就开始准备起来!”其余人都有些忐忑,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再说他们家没人有经商的经验,还不知道这银子会不会打水漂呢……方长庚倒挺相信方启明的,再说创业有风险,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9章 入v第一章中了府案首的消息很快就在这只有四十户人家的云岭传遍了, 来家里唠嗑的邻家大婶也多了起来, 说来讲去也就那些赞美奉承的话, 老李氏倒是听得开心, 反正方长庚只知道自己的耳朵快起茧子。而小李氏感叹最多的,是她没能给方长庚提供一个好的读书氛围, 这一切全是靠方长庚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再高兴也不能掩盖她心底的歉疚和心酸。各家婶子大嫂们都安抚她。“这说明什么?钱多不顶用, 脑袋瓜子好使才行, 你家长庚就是聪明!”“我早就说了, 长庚这孩子面相好,那叫什么,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那可是做官的面相……”“是啊是啊,早知道这样,我就该早点让我那小侄女和你家长庚定个亲,现在可高攀不上咯……”众人一阵哄笑,小李氏也没了自怨自艾的心情, 浅笑着说:“你们就瞎起哄吧,说得我脸都臊了,长庚就是肯吃苦, 离你们说的那些还远着呢, 再瞎说八道我可生气了!”一个直爽的嫂子说道:“不瞎说不瞎说, 我就想着到时候让我家那小子也念书去, 以后才有好出路。”“可别说了,我家的不是没送他去过蒙馆,天天逃学摸鱼,怎么打都不顶用……”“……”女人们又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地嚷起来,到傍晚做饭的时候才散,在自个儿屋里也逃不了荼毒的方长庚终于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来者都是客,这些人走之前老李氏还各送了两个大白面馒头,不然难免被人背后编排吝啬。老方家的人都惜脸面,这些礼数都做得周全。倒是作为村长的方大树这回没来,方长庚不怀好意地想,恐怕是方松的心理阴影太大,这时候还没缓过来,在家里发疯呢。事实和方长庚想得差不离,自从方松回到家以后,只要一闭眼就是那天摔了个狗吃屎的画面,惊悚的是这个狗吃屎还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这就不说了,第二天方松他娘炖了碗菜梗,炖烂了,蔫黄蔫黄的,上头还漂浮着一层油腻的菜油,方松的脸顿时成了咸菜色,跟怀孕的妇人似的吐了个昏天暗地,气得他老娘抄起掸子就要揍他。方松有苦说不出,不敢把这件糗事说出来,一来实在是太丢人,二来是这回府试没过,要是坦白自己弃考,还不得被他娘给喷死。最令他难受的还数上茅厕的时候,一靠近茅坑就汗毛倒竖,总之那日子是苦不堪言,人都瘦了一圈。事后他也在想,好好的怎么就会滑倒了呢?隐约只记得当时脚下好像不是踩到脚踏的感觉,滑溜溜的……在他之前,还有个小个子也进了茅厕,他怎么没摔呢?难道就他该这么倒霉?!这边方松还在冥思苦想,方长庚却早就把这茬扔到了脑后,就算方松想明白了,他也不怕。因为客人的原因,方长庚在家多待了两天,再耽搁是万万不行的,于是打算隔日就去镇上。虽然只是过了府试,但谢师礼也要准备。除了猪肉蔬果,小李氏还准备了二两银子,对他们这样的人家已经不算寒碜了。原来方万英想亲自上门道谢,只是梅雨季到了,腿脚酸疼不利索,就说好了让方大山去。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方万明亲自来了,当面好生夸奖了方长庚一番,坐下来以后才笑着对方万英说:“大哥,这回长庚中了府案首,考个秀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原来按规矩是要等院试过了才能进县学的,长庚情况特殊,县老爷说了,三天以后就让长庚去县学报道,跟着教谕读书!”县学?方长庚有些惊讶,听说如今的县学真正上课的很少,但学习条件很好,他竟能去县学读书了吗?方万英瞪大了眼,他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和县太爷扯上点关系,还不是因为犯了事,而是有恩典给他们。他又喜又忧地看了一眼方长庚,却是欲言又止。老李氏知道方万英脸臊不好意思说,就替他开口道:“弟啊,这县学一年学费要多少,还有县里吃住行的花费呢?咱都是庄稼人,不懂这些。”方万明边摇头边笑,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县学一年虽要八两,加上吃住还有纸笔,怎么也得十五两往上。不过大哥大嫂用不着愁这个,王家老爷先前就说要奖励过了府试的学生,这里是十五两银子,刚好够长庚上一年县学了。”老方家的人顿时面面相觑,方大山有些不敢置信:“给、给了这么多?”方万明安慰他们不用在意:“这对王老爷算不得什么,你们尽管收着就是。过会儿我去和族长打个招呼,怎么着也能再拿五两给你们。”还是小李氏清醒,开口问道:“那县老爷那儿,可要准备些什么送去?”她是知道的,当官的都吃这套,人家可不会平白无故帮你。既然得了好处,她们就不能不知好歹什么都不表示,倒把父母官给得罪了。方万明耐心地解释:“咱这位县老爷为官清正廉洁,最不喜这些赃贿狼藉,送礼反倒玷污了人家一片好心。改明儿我陪长庚去县衙亲自道个谢,就足够啦。”“那就好,那就好……”一家人一颗心安定下来,只剩下对方长庚去县学读书的无限喜悦和期盼。吃饭时,方万英见方万明一直笑呵呵的,估摸着他孙子应当也考得不错,于是放心问道:“沅君那孩子也过了吧?”方万明抚了抚胡子,笑着叹了口气:“过是过了,不过只得了第八十,比长庚可差远了。”老李氏见方万明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不悦,就道:“长庚和沅君好得就跟亲兄弟似的,谁好谁坏有啥可比的。依我看,两人都有福气,又有弟你在,考上秀才那不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