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3      字数:2818
  方长庚这才露出笑脸:“这就对了嘛。爷爷你再歇一会儿,过会儿等饭好了我给你送进来。”见方万英点了下头,方长庚才出去。这时两个婶子也回去了,堂屋里坐了老李氏他们,还有二丫、三丫和方小宝。方小宝一看到他就“哇”的一声:“秀才公回来啦!”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实在让方长庚无奈。周围的大人们都笑出来,小李氏点了点方小宝小巧的鼻尖:“就你淘气!整天逗你哥哥。”方长庚朝方小宝翻了个白眼,这妹子不是一般的有性格,也不知道以后谁能受得了她。何氏满脸柔和的笑,和往常都有些不太一样,方长庚觉得哪里有些奇怪,不过很快就忘了,然而之后老李氏的话立刻让他大吃了一惊。“长庚,家里马上就要有个小弟弟啦!你高兴不?”方长庚莫名,哪来的弟弟,他娘可没怀孕,难道是?方长庚嘴角抽了一下,虽然何氏也才三十多岁,可这时候又不像现代,大丫都出嫁了,何氏还要再生一个?等等,他们怎么知道是男孩的?老李氏只顾着看何氏的肚子,笑着接着说:“这回是云游的算命先生说的,一定是个男孩儿,你二叔总算有后了!”方长庚觉得自己掺合女人家生孩子的话题有些尴尬,不过这算命先生……也太不靠谱了吧?至于家里要再多个男孩他倒是没什么感觉,又不是他亲弟弟,而且二叔能有个儿子也挺好的,虽然他不认为生儿子就是有福气,但要是能从小好好□□应当也不会长歪。为了不扫老李氏的兴,方长庚什么也没说,到了吃饭的时候,他把饭菜端给方万英,出来时看到方启明已经回来了。方启明现在对方长庚能考上秀才已经没什么特别大的反应了,似乎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似的。方长庚坐到他旁边,端起饭碗,然后小声问他:“哥,你生意怎么样?”方启明眼下还有黑眼圈,但精神不错,也小声回道:“我和附近几个镇的药方都谈好了,等下一批种出来就卖给他们,你放心,以后哥能供你读书!”看这方启明小得意的样子,方长庚也算放下了心:“哥你放手干,我现在不用钱。”方启明一笑:“你要用跟我开口就是,我虽然没有读书的脑袋,但做生意却有不少人夸我呢。”方长庚见方启明说话时神采飞扬,也知道他应该弄得不错,不禁替他高兴:“知道了,不过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要注意有没有不小心截了别人的生意,别得罪人。”出门在外还是挺危险的,特别是生意做得好特别容易被人嫉恨,他不能不担心。方启明点点头:“你放心,该注意的我都拿本子记着呢,不会出事的。”两人在这边嘀咕,小李氏她们就看着两人笑:“这兄弟俩一见面就说不完的话,吃完饭再说不行?”“好好,先吃饭!”难得能吃到家里的饭菜,方长庚觉得食物都堵到喉咙口了,十分满足地摸摸肚子,这时听方启明当着全家的面说:“我想再买几块地种,但不能买村里的,人来人往的我怕不方便。”老李氏说:“咱们也不懂,反正钱在你手上,随你怎么花,只要是用在正途就行。”既然方启明做生意赚了钱,那以后这钱怎么分也是个问题,虽然一开始本钱是公中出的,但这生意从头到尾都靠方启明一个人打点,不能让方启明受委屈。“现在小明生意才有起色,虽然还没有分家,但咱们也要把难听的话说在前头,省得以后两家闹不和。”老李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而且私下里找方二山谈过,这时就朝他使了个眼色。方二山人老实,对老李氏之前找他说的话没有任何异议,这时就率先出声道:“这生意都是小明在做,咱们家就不要了。”何氏现在有了孩子,心态平和了很多,但对于方二山实诚过了头的话也有些不满。方启明说:“那怎么行呢,本钱是公中出的,二叔你怎么也有一份。”至于占了多少,还得看老李氏怎么说了,不过他完全相信老李氏不会让他吃亏。果然,老李氏眼睛一眯,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这钱干放着是不会生钱的,当初小明拿去三十两,就算是你们两家一人一半,所以按道理老二家也只能拿十五两。但咱们到底是一家人,小明也说过很多次了,用不着分得那么清楚,所以我就替他做个主,以后二丫三丫的嫁妆,还有老二家的男孩儿读书的钱,都从做生意得的钱里头出,但除此以外的就要归小明自己了。”何氏还有什么好说的,老李氏也算是照顾她们家了,再说她马上也要有儿子了,以后两个哥哥一个是读书人,一个是做生意的,他怎么着也能捞一份好处。大哥家两个兄弟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还挺大方,她现在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娘说了算,我和二山都听娘的。”方二山也跟着点头。老李氏“唔”了一声,然后说:“家里这头老牛也快要不行了,家里还得出钱买头牛,这事等到明年开春再办。还有一件大事,长庚考上了秀才,总要好好办一场席,我请了几个跟咱家关系好的婆子媳妇儿来帮忙,还得去请客人,村里的我和老大家的去请,镇上的长庚就自己去吧,老二家的就不用忙了,在家里休息就好。”老李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家里其他人自然只有点头的份。第二天,方长庚就出发去镇上邀请客人去了。第41章 (修)杂事方长庚先去了方沅君家, 不料方沅君也去发帖子去了, 没见到人, 他就把吃酒的日期告诉方万明和方思成, 而后得知和方沅君办席的日期刚好一前一后错开,运气还不错。方万明和方思成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看见方长庚笑呵呵的, 连声说一定会去, 还叮嘱他以后去了府学要注意的一些事。方长庚听得仔细, 其实府学和县学就类似于县重点和市重点, 都是为了培养去乡试的人才,只是府学中有教授,比县学中的教谕水平更高。除此之外,府学人才济济,读书生活也会相对丰富很多,这三年时间定会过得很充实。拜别了方万明和方思成,方长庚就去了王家府上。在王复的陪同下,方长庚去拜见了王老爷,毕竟自己在县学那一年的学费还是王老爷出的, 如今考上了秀才,他总要邀请资助人去沾沾喜气,至于人愿不愿去就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了。王老爷这两年来又发福了一些, 见到方长庚十分高兴:“早知道就该早点让阿复和你一块儿读书, 我还在想咱们王家世代读书人, 怎么就到了我儿子这里就不开窍, 原来是少了一个靠谱的朋友。”其实王老爷是举人出身,怎么着也足以亲自教王复学问,不过这些举人老爷早年吃够了年纪一大就只顾游戏享乐,宁愿找先生也不肯自己来。方长庚连说“哪里哪里”,不过是那两年里大家互相督促下苦功的结果,跟他没什么必要联系。这时王老爷又话锋一转:“我猜阿复已经跟你说了去京城的事,老爷我这个人一向心直口快,今日就问问你,愿不愿意陪阿复去京城念书啊?”他心里实在觉得方长庚这个孩子不错,相貌端正,出身也清白,更难得的是书读得好,当他儿子的陪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他觉得方长庚如今也不需要倚靠他家,未必会同意,所以语气十分客气。方长庚瞥王复一眼,见他一脸“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勉强相信是王老爷自己的主意。其实当王复陪读去京城也不失为一个增长见识的好路子,但他觉得没那个必要。一是他始终不喜欢寄人篱下的感觉,二是京城环境太复杂,他现在基础还不稳,仍需要脚踏实地慢慢走,府学就是最适合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