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4      字数:2705
  小李氏自己也没忍住笑了出来,眼里满是幸福。是啊,她现在觉得老天一点都不亏待自己,她有什么好哭的,就该一直笑,才对得起这厚爱!“今天的酒菜钱就不收了!客官们尽情地吃,不吃得肚儿圆可不准出这个门!”老李氏中气十足地说,顿时又引来一阵轰动的叫好。中举到底是别人家的喜事,可今儿个能吃到免费的酒菜,那就是真的同喜了!小李氏看了眼立刻在门口排起长队要吃饭的老少们,虽然心里闪过一瞬的抱怨,但很快就被充溢内心的满足感压下去了,任劳任怨地进了厨房,一边心想,要是她儿子会试能中,别说一天,就是让县城老百姓白吃一个月,她也心甘情愿!*第二天,所有新进举人们都要参加巡抚衙门举行的鹿鸣宴,主考、学政以及参与阅卷的内外帘官都要出席,一省的大官济济一堂,让新进举人们充分感受到这个身份给他们带来的无上荣誉。所以当方长庚几人穿着新衣出席宴会时,看到的便是一张张写满春风得意的脸,但没人觉得碍眼。作为举人,他们能与知县平起平坐,称兄道弟,就连知府还要千方百计地与他们这群有文化的“地头蛇”打好关系,身份尊贵不言而喻。且自古以来,只听过“穷秀才”,却从未听说过“穷举人”,有举人头衔加持,有的是人上门来送好处。又有地位又有钱,不就是考科举的这些人梦寐以求的么?按照规矩,拜见过主考还有学政以后,方长庚几人就分别去拜见当初批他们卷子并向主考推荐的同考官,因为从很大程度来讲,没有同考官赏识,他们的卷子根本拿不到主考面前,中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同考官是他们的“恩师”,这话并没有错。方长庚的“恩师”是一个面相和善,略显高胖的中年官员,姓李,看到方长庚以后顿时抚掌,笑眯眯地说:“年少出英才,你是今年新科举人里年纪最小的,实在是前途不可限量啊~”方长庚低下头谦虚道:“学生能被老师赏识,实在是学生的荣幸。”李同考继续言笑道:“今年的五魁首年龄都在三十以下,是十年难得一遇的奇景,说明我大昭人才济济,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大吉之兆!”方长庚只好跟着应和,实在觉得除了点头称是还能说什么。这时李同考话锋一转,思索了一下后,用有些亲近的语气问道:“你如今年已十五,家里可曾给你订亲?”方长庚心中警铃敲响,他问这个干什么?总不会要给他介绍对象吧?!他对包办婚姻还是有抵触情绪的,谁知道对方是高是矮,是圆是扁,又是什么样的性格?于是他暗中憋劲,脸颊浮起一抹红晕,语气支支吾吾,害羞笑道:“学生……学生……”李同考眼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之意,遮掩似的笑道:“你别紧张,我只是问问而已。你年少有为,家里早给你订亲也很正常。”方长庚感激地笑了笑,没敢说话。既然没了话说,方长庚就识趣地让位给另一位来谢恩的举人,漫无目的地在附近闲逛,等谢恩礼结束了,才和沈霖他们一同入座。鹿鸣宴正式开始后,有歌者在席间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诗,舞者跳魁星舞,预祝举人们会试高中。接下来就是举人们互相攀谈打交道的时候了,其实昨天下午就有一群新进举人们去方长庚他们住的地方拜访,两拨人私底下互相庆贺了一番,约定来日一同去茶楼喝茶,虽然这多半是一句客套话——名次一出来,外地人谁还会留在省城,房租吃喝都要钱,他们现在可还没开始“敛财之路”呢。结束鹿鸣宴后,五人立即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赶回自己的家。路上,几人不可避免地谈起了以后的打算。沈霖和徐闻止都直言会参加明年的会试,方沅君则略有些遗憾地笑道:“我就准备回去安心准备下一次乡试,看样子又到了分别的时候了。”周其琛笑笑:“我明年应当不去,家里夫人如今已身怀有孕,经不起长途跋涉,我一时离不得。再说我这回名次靠后,心急去考也多半是一场空,还是等下一场稳妥一点。”众人听了都有些嫉妒地看着他,毕竟在座的除了周其琛都还没成亲,这时正是人生得意的时候,要是再能有一个红颜知己伴在侧,那真是什么遗憾都没有了!不过方长庚一直没表达自己的想法,徐闻止见状道:“长庚,你明年与我们一起去考吧,正好三人结伴。”方长庚叹了口气:“这事我还想与老师还有家人商量一下,去京不是小事,我还是考虑周全了再决定。”他在京城没有任何根基,人生地不熟,不像徐闻止和沈霖在京城都有亲眷,就是落榜也能安心留在京城准备下一回会试。而且会试聚集了各省佼佼者,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就像周其琛说的,越稳妥越好。沈霖道:“那我和徐闻止就等你的消息了。”“嗯。”方长庚点点头,心中开始考虑接下来的事。一路颠簸,但方长庚一点都不觉得累,六天后的上午,他们终于到了县城,至于徐闻止早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回了徐府。知道小李氏她们都在酒楼,方长庚与另几人告别后就直奔目的地。这时酒楼门口放完鞭炮落下的红纸都还没扫,光看着就能想象那天喜庆的景象。进到酒楼,老方家的人自成一桌,都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老李氏频频探头去看门口,一边嘀咕:“怎么还不来,可急死我了……”方万英也嘀咕:“你个老太婆,一点耐心都没有,还好孙子像我……”说着享受地吧嗒了口旱烟,眯眼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得意。老李氏白他一眼,这时候懒得和老头子斗嘴,只是没抱什么希望地习惯性又瞟了眼,眼前出现一道少年清瘦又高挑的身影,老李氏眼睛发亮,猛地从长凳上跳起来。“乖孙子回来了!”第61章 (捉虫)徐修众星捧月似的被围在中间, 方长庚表示他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他表面上一派淡定,但见到家人高兴不已的样子, 嘴角还是不自觉地翘了起来。“先喝口水!别站着!”老李氏拉着方长庚到桌边坐下,方大山转身就要去倒水。方长庚连忙叫住他:“爹你坐, 我自己倒就行。”说完就要起身。老李氏立刻压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 用又哄又坚定的语气道:“没事,让你爹去, 这一路回来都累坏了吧?好好坐着昂!”方长庚无奈,不过方大山倒是不介意这个, 乐呵呵地给自己儿子倒水。“今天怎么没客人?”环顾四周一圈,椅子都倒放在桌上,不像是营业的样子。小李氏语带笑意:“这几天哪有心思做生意, 就等着你回来, 咱们再在村里好好办一次酒。”方长庚笑着点头:“县城里也得办一次, 到时候除了我在县学的教谕和同窗,按规矩还得把县衙的县令还有书吏们请来, 不然就失礼了。”全家人再次都坐下来,方大山乐道:“早就办过了!报完喜第二天就办了, 许县令、几位书吏还有沈教谕, 对了, 还有好几位来头很大的地主乡绅,全都来吃酒了。”方长庚有些惊讶, 没想到他们把事情办得这么周全。小李氏见状笑看了方大山一眼, 然后对方长庚道:“你爹一得知你中了举, 立刻去找沈教谕打听该做什么礼节,说是这酒要趁热乎办,等你回来就太晚了,所以就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