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天人少爷      更新:2023-06-07 00:55      字数:2741
  方长庚点点头:“你们放心,我会看好她的。”说完,方长庚也不再和她们多话,跟上徐清猗的步伐,两人一前一后直走到那个六角亭,徐清猗才背对着他,冷冷的语气夹杂着怎么也掩饰不了的哭音:“你不用跟着我,我不会有事的。让我一个人安静会儿,可以吗?”方长庚答非所问,语气平静:“我走之前老师不是还挺好的,怎么突然会变成这样?”徐清猗顿时沉默了,胸膛却开始剧烈起伏,僵持了一会儿,她猛地转身就要往外走。方长庚眼疾手快地抓住她手臂,眉头微皱:“你不想说可以,我也没资格插手你的家事。但我们都想要老师尽快好起来,对吗?”徐清猗抬起哭得通红的眼,无声的泪水顺着巴掌大的脸不断地往下淌,就这么一直安静地看着方长庚。方长庚心脏一阵阵缩紧,轻叹了口气,把徐清猗小心揽入怀中,终于听到她大哭出声。“顾……顾尚仁把我接去京城……我不知道他和爷爷说了什么……呜呜……”顾尚仁是徐清猗的亲爹,当朝的开国功臣,受封武靖侯。第76章 顾尚仁提起顾家和徐家的渊源,还得从前朝说起。彼时顾尚仁之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医院院判, 徐修却已位居正三品礼部侍郎, 前途无量。要不是两人自幼有同窗之谊,儿女未出生前就已经说好结成亲家, 顾尚仁还高攀不上徐修之女。而顾尚仁中举后就成了时为前朝太尉的昭武帝的幕僚,深得昭武帝的信任, 没想到几年之后, 昭武帝便拥兵自立,最终攻下京都,前朝覆灭。好在昭武帝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对前朝旧臣十分宽厚,几乎保留了一半前朝原班人马,其中始终保持中立态度的徐修也在其内。若论本心, 徐修早就不满前朝皇帝骄奢淫逸的行径, 但臣事君以忠, 旧帝对他有提拔之恩,他不想做忘恩负义之人, 又无力力挽狂澜,只能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后来改朝换代,对于任贤革新, 锐意求治的昭武帝, 哪怕徐修心里始终定义其为乱臣贼子, 却不得不承认昭武帝之举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是天命所归,因此依旧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然而跟随昭武帝的开国功臣们看不惯徐修这样的前朝遗臣占据高位,想方设法拉徐修下马,昭武度看在眼里,既不支持也未反对,意图显而易见。徐修一面觉得心寒,另一面只能默默忍受,即便事态愈演愈烈,也不屑与那帮人转圜。后来徐修被迫卷入一场“作弊门”,正处在人生低谷,又逢他唯一的女儿在顾家被小妾陷害,生产时不幸殒命,让徐修怒火中烧奋起反抗,最终免了死罪,却只能削籍回乡度过余生。这回顾尚仁之所以能亲自来永州接徐清猗回京,是因他父亲故去正处于孝期,一路扶棺归乡,于是就抱了带嫡女回京的想法。他前来拜访徐修时,徐修毫无心理准备,一是被顾尚仁的话给气到了,二是对老友故去的消息痛心不已,身心俱受到冲击,倒在病床上就起不来了。在这件事上,方长庚到底是个外人,也不好评判其中各方对错,只能祈求徐修的身体能有转圜,千万别出事。第二天徐府就来人了,徐闻止不久前刚到永州,还来不及和方长庚相聚,却没想到竟是在这种情形下。先去看望了徐修,之后徐闻止就去了方长庚所在的院子,两人见面后无心寒暄,相对无言,过了一会儿徐闻止才说:“表妹这回是一定要去京城的,到底她亲爹在那里,于情于理都拒绝不得。”方长庚无意识地转动手里的茶盏:“恐怕她不会答应,何况,老师这回未必……”他话说一半就止住了,自己也觉得有些烦躁,便盯着窗外平息心情。徐闻止苦笑:“我跟你不说见外的话,就算大爷爷这回躲过一劫,但底子早就垮了,又能坚持几年?表妹今年已经十七,表姑父就是存了给她寻一门亲事的心,所以才不顾大爷爷的身体状况执意要带她回京,你觉得表妹她愿不愿意重要吗?就是大爷爷,这回恐怕也要松口了。”其实方长庚何尝没想到这些,徐清猗终究是顾尚仁的嫡女,血浓于水,顾尚仁不可能不为徐清猗着想。且自从徐清猗娘亲故去后,顾尚仁至今没有续弦,虽仍未得到徐修以及徐清猗的原谅,但态度还是明摆着的,任周围谁听了也不好再唾骂顾尚仁是再世陈世美,甚至还可能替他说几句好话。“方才你没见到,表姑父连夜寻到了一位神医,是他父亲的旧友,医术高深但几乎不出山,已经在着手医治了,只是还不知道结果。但我看他那样子,应当还有余地。”徐闻止拍拍方长庚的肩膀,出言安慰道。方长庚默默点头,不仅是担忧徐修的状况,更为徐闻止刚才的话而压抑。若是徐清猗跟着顾尚仁回去,恐怕等不到他去京城会试就要嫁人,可这难道不是好事?顾家是高门大族,顾尚仁是天子重臣,必定会给徐清猗挑一位门当户对的夫婿,他有什么好郁闷的?!方长庚突然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面色是少见的阴沉,吓了徐闻止一跳。“不是,你先别急,这事不还没定下来吗?咱们还是先等大爷爷身体好转,其他的容后再议。说来表妹去京城也是好事,以后你我也能多加照看,不然她一人在永州,我还真不放心。”方长庚停下来看他一眼,没有说话。徐闻止脑筋转得极快,回味了一下方长庚的眼神,想到他和徐清猗孤男寡女在山庄共处了一年,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两人之间,不会发生了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吧!他眼里的惊恐倒把方长庚气笑了。“你想什么呢?快把脑袋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倒了,别说出来气人。”徐闻止眼神古怪,语气更加古怪:“我可好心好意地提醒你,你要是有那种心思,最好早点跟大爷爷说,没准还有点希望。”方长庚抿起嘴角,居然说不出反驳的话,只好含糊其辞道:“你想多了,还是先等老师的好消息吧。”徐闻止心明如镜,多少明白了一点,站起来伸手按住方长庚一侧肩膀,十分郑重地说:“说实话,还是把表妹交给你我最为放心,但是吧,这事咱们都做不了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会在表姑父面前给你说好话的。”方长庚听得心里越来越乱,也看不透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若说他对徐清猗一点感觉都没有那是假的,但这里面似乎怜惜之情大于男女之情,而非单纯的喜欢两个字能概括,唯一明确的是,他不想见到徐清猗在她父亲的安排下嫁给别人。“这可是你说的。”他淡淡开口。徐闻止瞪大眼,这是承认了?方长庚朝他翻了个白眼,下一刻就见袁丰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两人道:“神医走了,我在旁边偷听了一会儿,大致意思是好好调养还有救,别的就不清楚了。”方长庚和徐闻止神情一松,终于吐出一口郁气,脸上也有了笑容。“那有没有说现在能不能探望?”徐闻止忙问道。袁丰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我倒听到了,神医说徐老要静养,这两天身边只留一两个人照顾就行,因为人一多屋子里的空气污浊,杂乱人声也会令身心郁燥,都不利修养,所以都要规避。”两人只好打消了前去探望的念头,静静等待消息。经不起上下山来回奔波,徐修的亲弟弟,徐府的老太爷就留在了山庄,其余几个外侄都有事要忙,日落之前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