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刘姥姥来了
作者:玉洞子      更新:2022-05-05 00:01      字数:6337
  对于爵位,贾蓉是不怎么看重的,他最想要的还是官位和钱粮。

  如今尚有爵位在身的,像四王八公,那都是祖一辈拿命拼出来的。

  升官容易,爵位难封,这是荣耀的象征。

  有爵位在,子孙就是再不争气,也能安享富贵。

  可惜贾府的爵位并不是世袭罔替的,而是每袭爵一次就降一等。

  也正因如此,宁府的三等将军已经没什么用了,而“施南将军”的头衔反而让他多了一种新的可能,兴许可以利用这个头衔对西南地界进行操作也说不定……

  荣宁两府一体,只要宁府昌盛,富贵不倒,荣府就不会差到哪去。

  “蓉哥儿可真是个好样的,如今有了官位,又封了将军,再看看我们家的那个……唉。”

  从贾母处回来,薛姨妈对薛宝钗感叹道。

  有贾蓉在,贾家日后只会蓬勃向上,繁荣昌盛。

  但她薛家……想到薛蟠那混不吝的性子,薛姨妈就不禁一声叹息。

  如今就看女儿宝钗能不能被宫里那边选中了。

  不然薛家的颓败,势必无法避免了。

  薛宝钗绣香囊的手,顿了顿,想到薛家的现状,心下一片复杂。

  哥哥只怕扛不住这个担子,这世间像贾蓉这样“幡然悔悟,浪子回头”的终究是少数。

  何况贾蓉的才智、谋略、气度,又有哪几个能同他比的。

  母女两相顾无言,都是轻叹。

  对于贾家能出贾蓉这等人物,她们唯有艳羡。

  午间,贾宝玉不出意外地来到碧纱橱来跟黛玉谈话。

  “妹妹,他不过是升了个官,那些俗人都欢喜,倒也正常,怎的你也这么高兴。”

  林黛玉屋里,贾宝玉不太乐意的说道。

  “你呀,便是不喜读书,也该知道蓉哥儿这可不仅仅是升官那么简单。”

  林黛玉模样越发长开,美眸轻眨,端的娇媚动人。

  举手抬足,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婉约韵味,惹得贾宝玉眼睛直往她身上瞧。

  “你说的,我自也明白,只是他如今成天和那些禄蠹打交道,妹妹且离他远些,别沾染了俗气。”大脸宝皱着眉说道。

  自贾蓉考中武举以来,他就对贾蓉不喜,现今,随着贾蓉被封官败将,他的这份不喜就愈甚。

  追名逐利,简直俗不可耐。

  他不喜贾蓉,贾蓉自然也看不惯他,平日里叫声宝二叔也就是给点面子,真到了外边谁来给他面子?

  贾宝玉这种性子,要不是生在富贵人家,得贾母宠爱,早让人活活饿死了。

  软弱无能,担不起事,半点用处没有,就一张嘴会哄小姑娘,但一有个什么事,他先缩了。

  晴雯也好,金钏儿也罢,贾宝玉但凡能够站出来说一句话,她们也不至于在花一样的年纪,香消云陨了。

  事后再来悲泣,还有个毛线用。

  “宝玉,你该和他学学的,能改的就改了吧。”

  听完林黛玉这句话,贾宝玉如遭雷击,双目顿时赤红,蹭的站起了身,“妹妹竟也如此了吗?”

  往日所有人都劝他读书去考那劳子科举,唯有林妹妹,唯有林妹妹从不提这些混账话。

  他只以为林妹妹同他一样,厌恶科举仕途,视功名利禄于粪土。

  可现今,林妹妹竟也和他们一样了。

  清白的女儿家,缘何突然就变了,贾宝玉心里只觉天塌了一般,魂魄不知该归于何处了。

  面对贾宝玉指责控诉的眸子,林黛玉静默了会,而后幽幽道:“宝玉,终是我说错话了。”

  “我倦了,你且别处玩去吧。”

  语毕,林黛玉进了里屋,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她同宝玉朝夕相处,要论感情,自是深厚的。

  宝玉不喜仕途经济,她对此从未规劝过,因为她这段时间相处下来,非常清楚宝玉志不在此。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他的追求,所以她尊重宝玉的选择。

  但这不代表她和宝玉一样,反对,甚至厌恶仕途经济。

  如今贾府众人都说林妹妹爱使小性子,却不知在同宝玉相处的过程中,她才是那个一直包容着他的人。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科举入仕,更是他那一届的一甲探花郎,林黛玉与林如海父女感情笃深,话语间对林如海满满的敬爱。

  她刚到贾府那会,不过才堪堪十二岁半,却已读到《四书》。

  贾宝玉用脑子想想,都该知道,林黛玉怎么可能反对科举仕途。

  她不过是出于对人的尊重,加上她的价值观比较超前,认为一个读书人除了科举,还可以有多种选择,是以才不曾劝过贾宝玉。

  她在贾府待了这么一段时间以后,哪里还看不出贾府不过是表面鲜花锦簇,内里实则空虚乏力。

  如今贾蓉撑起了这片场子,贾宝玉作为贾政现存的嫡子,天资也算聪敏,合该做些什么才是。

  整日在女儿之中厮混,终归不能长久。

  就是不走科举,也该从别的方面为贾府出一份力。

  但想到贾宝玉刚才的神态,林黛玉就是摇头,她的这个二哥哥啊,怕是真就只适合做个富贵闲人。

  万事不存心,他只享受就好。

  与蓉哥儿,到底是比不得。

  见林黛玉进了里屋,心里不得劲的大脸宝,立马跟了进去,丝毫没去想这妥不妥当。

  “妹妹,我只问你一句,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不好?”

  “宝玉!”

  林黛玉有些气恼,“我有哪一句是说你不好了。”

  “你是没明儿说,但你这意思摆的明明的。”贾宝玉青着脸,怒声道。

  “我算是明白了,你和她们没几个两样,我白认得你了。”冷嘲了一句,贾宝玉再不看林黛玉,摔了帘子转身就走。

  林黛玉见贾宝玉这样误解自己,心里一气急,刚才喝下的汤药,当即承受不住,扑到痰盂上,哇的就吐了出来。

  紫鹃见这个情形,忙上前替黛玉顺气。

  “姑娘,就是再恼,也该保重自己。”紫鹃看着这个娇弱的人心疼道。

  “我一心盼他好,也竟是我的错了。”林黛玉美眸哀伤,委屈的一行眼泪流了下来。

  越是想着,心里就越是疼痛。

  不多时就脸色红涨,娇-喘不休,冷汗从额上滑落。

  紫鹃唬了一跳,忙朝外唤雪雁。

  “快去,去那边府里找蓉大爷,让他带吴女医来看看。”

  这吴女医本是山东人氏,不久前刚来京城,因家中老母去世,举目无亲,故而来到京城投奔姑舅家,不想姑舅一家瞧不上这个穷酸亲戚,只给了她二十两银子打发了她,不过她在偶然之间被贾蓉发现医术了得,遂将其纳入自己大旗之下,如今也住在明月庄,距离荣国府也不算远。

  上回黛玉这般气急攻心之时,那吴女医就用简简单单推拿处理好了,只是她性子有些孤僻,除了贾蓉几乎没人没人请得动她。

  “姑娘,你快别想了。”紫鹃急声劝道。

  这宝二爷也是糊涂得很,明知姑娘身子娇弱,何苦非要招她落泪,姑娘这娇弱的身子,哪经得起他这样一次次地折腾。

  紫鹃说话,林黛玉此时已听不大清了,只眼泪流的越发汹涌。

  雪雁到宁府的时候,赶巧贾蓉回来,听她说了事情,让人去唤了吴献容,就往荣府过去。

  “如何?”

  等吴献容诊完脉,贾蓉让他到外间问道。

  “不太妙,她先天不足,只能好生养着,最忌伤心流泪,每哭一回,身子就损一分。这回急怒交加,郁结不散,比上回还严重了些,先喝几幅药调调吧。”吴献容把完脉,表情也有些凝重,她一贯是看不惯贾宝玉这种富贵虫儿的,惹了事倒走得干脆,如今却是要她来帮忙善后。

  “断根是没法了,但若心情畅达,好生将养个几年,可与常人无异。”吴献容道。

  “那要还这样下去会如何?”贾蓉蹙了蹙眉开口。

  “早逝,泪尽而亡。”吴献容瞧着贾蓉,说道。

  闻言,贾蓉点了点头,这确是林黛玉最后的结局。

  贾宝玉实非好归属,林黛玉就是真嫁给他,估计也免不了要伤心落泪,再加上王夫人那个伪善的性格,估摸着,林黛玉还是免不了早夭的命运。

  要不,趁现在,一切还没萌芽,只是处于好感,给他掐灭了?

  不过,坏人姻缘这种事,贾蓉其实……嗯,他还是非常乐意棒打鸳鸯的,何况现在俩人年龄上都还凑不成一对鸳鸯。

  既非良配,那就没必要凑在一起。

  贾宝玉自己个不争气,原本贾蓉还想着要不要给他助攻一下,现在看来还是免了吧,这缺德事自己不能干啊。

  就让林妹妹好好活着,喜乐安康,绽放独属于她的那份美。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贾蓉看向一旁的紫鹃。

  紫鹃点头,心里沉重。

  吴献容家传五代医药之家,山东当地都有口碑,若不是家中遭了横祸……断不会流落到京城来。毋庸置疑,她既然都这样说了,定然就错不了的。

  不是专业人士,自然就要听专业人士的话。

  早逝?光是一想,紫鹃心里就是一疼。

  “往后,就少让林姑姑同宝二叔一块玩了。”

  “宝二叔是个什么性子,你也知道,一急起来,就什么都不顾了,什么浑话都敢往外说,全然不顾听到的人如何。”

  尤其动不动就爱摔他那破玉,闹得人仰马翻,回回要别人挨斥责,一想到这个,贾蓉就想摲他几个巴掌。

  “关系不那么亲近,有些不必要的烂话才伤不到人。”望向外面,贾蓉缓缓说道。

  “大爷,宝二爷要存心过来,哪个阻的了他。”紫鹃溢出一丝苦笑,她就是想拦,也得拦的住。

  “这个好办,以往学堂在碧纱橱的西北角授课,容易吵到人是真的,我一会让人递个话过去,以后就改在我那边了,只要让宝二叔离了这地,总能清净一二……另外,我会安排两个壮汉看着他,要是再敢喊苦……直接屁股都给他打开花!”

  “小姑姑如今没事也会荣府聚聚,没事时,你就让林姑姑去找她说说话,还有这套《五禽戏》,你让林姑姑时常操练一番,身子也能舒服些,可记下了?”

  “只要不让他们天天待在一块,慢慢的,自然也就会淡下去了。”贾蓉回转眸光,静静说道。

  等吴献容开好了药,贾蓉就同她一起离开了荣府,虽然梨香院住着是挺舒服的,但自己又不是要饭的,何必真的在梨香院赖着不走呢?

  “对了,吴娘子,有件事希望你能跟我说实话。”贾蓉忽然认真地看向吴献容。

  “大爷但讲无妨。”吴献容垂下眼帘,显得很客气。

  “三年前,吴氏在山东遭了天熙功臣白家的陷害,几乎是一夜之间化作乌有……这件事,吴娘子不会不知道罢?”

  “知道又如何?我如今势单力孤,如何有本钱去报仇?”吴献容的表情终于有了些许变化,提到那些事情,她才会显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怨恨来。

  可是怨恨归怨恨,她终究只是一个医生,还是个年轻姑娘。

  如何能够跟天熙九家之一的白家相抗衡?她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胆气,只能把郁气压在心里,一压就是三年之久……

  “能告诉我,吴家到底遭遇了什么吗?”

  “这个故事……我本不愿再讲的,但大爷毕竟收留我有恩,今日破例为大爷讲一回,大爷不可对外声张……”吴献容看着他。

  “放心,我有分寸。”贾蓉点了点头。

  原来,吴氏遭此横祸的原因,竟是因为一场医闹案件。

  只因吴氏接诊的对象是白家的三公子,白骜。

  这白骜也是个混不吝的东西,上边两个兄长,下边一个妹妹,都是很能惹事的主儿,而且都很能打……

  有一回这白骜带着妹妹到山东济南府游玩,结果却不小心碰上了民变,其中就有吴氏的几个旁系子弟,被白家两个嫡系子弟当场格杀。

  若只是这么简单也就罢了,偏偏这白家还把对方的尸体吊在城头上曝尸三日,这就有点羞辱吴氏的意思了。

  好巧不巧的是,这白骜那日在济南府偶然看见了吴献容,便想着要将吴献容搞到手,为此不惜设下一条毒计来坑害吴氏一门。

  这白骜先是命人把死掉的猪羊鸡扔进附近的水源里,致使济南府爆发大疫,吴氏作为当地医药世家,自然要出面诊治,而吴献容当然也就随行出诊了。

  当晚,白骜命二十个仆从扮作白莲教徒的模样,跑到吴府打砸抢,而且还杀死了吴府几个新生的幼儿和妇人……可谓是缺德至极。

  紧接着,一把大火将吴府烧了个干净通透,吴府所藏之医药典籍全部付之一炬,再大摇大摆地扮作病人来找吴献容看病……

  可吴献容把了几次脉,哪还看不出来这个人是在装病,而且在听闻这个人是从九边来到济南府的以后,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身上,结果……要不是她留了个心眼,差点连身子都要坏了。

  之前给他开的药方子里,有大黄和巴豆,幸好这白骜不懂医理,真的按这个方子抓了药来吃,因为他觉得演戏要演全套,装病也要装成大病……结果上吐下泻了两天。

  吴献容这才得以脱身,白骜得知此事,恼羞成怒,一天之内散财数万,集合上千青皮流氓,将吴氏一门除吴献容外二十一口尽数捉拿,全部吊死,其中包括她年仅六岁的幼弟,白骜干完这事以后,竟还对外宣称,吴氏一门治疫不当,畏罪自尽……

  “节哀……”贾蓉叹息一声,看来这样的阴私事各地都不会少啊。

  “无妨……自那日起,我再不敢掉眼泪,因为我怕家人们惨死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吴献容无悲无喜地说道。

  正说着呢,两个人转到了后街,忽然就看见了一个老妇人领着个小家伙四处转悠。

  不会这么巧罢?难道真让自己碰上了刘姥姥?

  刘姥姥寡居多年,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她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与王夫人的娘家连过宗的王家子孙,叫王狗儿。

  刘姥姥本靠着两亩薄田度日,女婿王狗儿因一对儿女青儿板儿无人照看,便将她接到家中过活。刘姥姥靠女婿过活,便一心一意为女婿一家生计操劳着,这一年年关将近,家中贫寒,连过冬的一应吃穿都没钱置办。

  王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刘姥姥看不过,便提出叫王狗儿寻王家救济,王狗儿觉得打嘴现世的不肯去。刘姥姥说出了极有劳动人民大智慧的话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刘姥姥便带着孙儿板儿,去了荣国府,寻找曾经的王家二小姐,如今的贾家荣国府二房的二太太王夫人,寻求救济。因此引出了红楼梦里两次经典的刘姥姥进荣国府,还带来孙儿王板儿和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的一段姻缘。

  刘姥姥她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前八十回,一进为求帮助,她小心谨慎,奉承周瑞家的,又奉承王熙凤,希望能够得到救济;二进是报恩,她带着劳动人民的质朴作为,被林黛玉戏称是母蝗虫,薛宝钗等也是哄堂大笑夸她诙谐的好,突出了林黛玉等人的不知劳动人民的辛酸艰苦;续书后四十回的三进,则是映照了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判词“余留庆”,是为了还王熙凤的恩情救助她的女儿巧姐儿。

  石头记里隐藏有三条主线:一是宝黛钗的感情线,二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和整个社会的没落线,三是大观园盛衰线。

  除了这三条主线以外,还有很多副线,其中有一条副线的主要人物就是刘姥姥,由她的活动来引出贾府的一系列事件,特别是要引出王熙凤。这样写有三个原因。

  第一,刘姥姥家跟王夫人有点瓜葛,所以刘姥姥才进得府去,说得上话,才能把那些事给引出来。第二,刘姥姥是个局外人,所以她看什么都很新奇,那么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就把荣国府的情况很自然地介绍出来了。

  第三,刘姥姥是个农妇,所以她就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陪衬作用,她陪衬贾府上下的好心善意和势利取笑。

  刘姥姥出场就表现出她见识不凡。她一个农村老婆婆,她就比她的女婿狗儿强得多。这狗儿是务农为业,只会唉声叹气,刘姥姥比他强多了。

  刘姥姥就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务虚。还务实,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你们王家二十年前,从前跟贾府有什么瓜葛,王家的二小姐是王夫人了,当时我还见过,二十年前我还见过,那么可以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去争取点赞助。她是又务虚又务实,这比狗儿明显强多了。

  既然让自己碰上了,少不得是要见上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