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作者:唐酒卿      更新:2023-06-07 23:57      字数:5790
  他手抚胸口,感触得到净霖这股灵珠。本相苍龙依着灵珠环绕,长尾拍着珠侧,与它在胸口虚境中戏闹起来。净霖与苍霁有过肌肤之亲,故而追逐间,气息渐融,最初的寒凉刺痛一点点融化,变得温柔递热。苍龙衔珠,腾身入灵海,灵浪顿掀,苍霁随即感受到那股纯澈的天灵滋养,竟莫名有种相依为命的念头。苍霁胸口平复,他抬臂,指间还捏着那枚佛珠。“……这便是劫数吗。”苍霁默念,吃不准味道。翌日,净霖着实费了力气才将苍霁弄上床,见他迟迟不醒,怕是被邪祟摄了神。东君叩门,净霖便出门去,两人站在不远处交谈。东君哈欠连天,指了指日头,说:“时候不早,有什么要紧事赶紧说,我待会儿便走。”“父亲如何吩咐。”“你早已了然于心,又何必明知故问?”东君摇扇,用下巴远远地点了点颐宁,“你也知道他是为何被调到西途来,眼下四方告急,哪里都缺人。南边已经守不住了。”“这里尚有数万流民无处迁置,若是丢掉了南边剩余的土地,中渡便成东西一道。日后纵然九天门再有余力,也无力回天了。”净霖情不自禁逼近一步,说,“东边哀鸿遍野,现今饿死的人远比葬身血海的更多。”东君的扇抵住净霖的胸口,他阴沉沉地抬眼,说:“正是如此,苍帝便该让出北地,容这数万流民借以安身。我等为除魔抗海四处奔走,门下为保护寻常百姓身死血海的弟子无数!苍帝他怎么就不肯合盟一助?我看过你给父亲的信,你道苍帝有心引四方血海,愿一力吞净——你认得他么?你可知道,若他当真引去四方血海,那北方高墙崩塌之时,便是中渡陪葬之日!”“你自去北地!”净霖声音泛冷,“你们何不亲眼看看北方。苍帝在北数年经营,俯瞰而视,那林立的高墙布设章法有度,本就是为疏纳血海以保四方所造!”“他不过是猖狂无知,愿以天下苍生赌一番罢了。”东君不与他置气,而是笑似非笑,“何况我问你,九天门全力携手都不能使得血海潮退,他凭什么能吞纳?他如做不到,便是心怀鬼胎,另有图谋。”“天地间唯此一条龙,吞天纳海便是他的强大之处。若是你我肯放下成见,助他一臂之力。”净霖声渐平静,“血海便能早日根除。”“弟弟啊。”东君玩世不恭地负手,说,“即便你我能助他一臂之力,即便他当真能凭己力吞掉血海,那么事成之后怎么办?这天下是听他苍帝的,还是听九天君的?若是听苍帝的,那九天门这百年以来,为血海葬身的弟子该怎么算?日后中渡分划又该如何算?绝非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过去我们与北边群妖水火不容,你的咽泉剑下也有不少人头。苍帝此人性格狷狂,眼里容不得沙子,你心以为他会放过九天门,放过你我,放过父亲么?”净霖不答,而是转身就走。东君在后看着他,目光复杂,只叹一声。净霖走到半途,倏地回首。他胸口起伏,握剑的手紧攥,容色冰凉得吓人。他对东君说:“四海皆葬,天下将亡,眼看血海吞噬,哥哥们尚在思量百年之后。苍帝独力吞海,八方无人响应。无妨,来日他吞血海,我就拔剑相守。”“说什么孩子话。”东君沉默片刻,说,“你如为他拔剑,便是与父亲为敌。净霖,万人匍匐于门下,父亲独爱你。你便要为了条龙,与父亲反目成仇?”“我为天道。”净霖一字一句地说道。净霖携着寒气入门,苍霁伏在枕上半死不活。他见净霖,不由地咳嗽起来。净霖抄杯倒水,递给苍霁。“与人吵架了么?”苍霁说,“瞧着面色不好。”“无妨。”净霖神色如常,说,“哥哥如今打算去何方?”苍霁闷咳几声,说:“尚无去处。”净霖原本要说什么,突然抬手碰了苍霁额间,触及一片滚烫,又见他咳嗽不断,便料想是昨夜被狐妖摄了心神所致,于是说:“荒山野岭易见妖怪,向来喜以美色示人。哥哥你年纪轻轻,还是不要过于耽于其中,坏了身子反倒不妙。况且日积月累,色欲难除,难免体弱多病。”苍霁正喝的茶一口喷出来,他反驳的话都含在了口中,又都一概咽下去,恨不能扒开衣服让他摸摸看,什么“体弱多病”,他分明是健硕有力、雄姿勃发!苍霁搁了杯,“柔弱”地说:“……修道之人不敢孟浪,昨夜意觉疲惫,不知怎么在地上睡了一宿,今晨便起了点热。”他更加真挚地对净霖劝道,“我如今受寒染病,怕没几日好不了,你若有事,但去无妨。只是你我气味相投,江湖相逢着实有缘,这一别不知何日再见。”净霖对着苍霁这双眼,却无端地眼神飘忽起来。昨夜将苍霁晾在地上的人正是他,因为石头分身抬不动,原身也不便夜间来访,于是由着苍霁在地上冷横了一晚。本想着有自己的灵气护体,必无大碍,谁知还是病了。净霖一边想着,背在身后的手一边捏着自己的指尖,口中说:“事倒不急,沿南线巡查血海就成。不如……哥哥你与我一道?”苍霁推波助澜,道:“我病身拖累,这怎好意思呢。”净霖越发惭愧,便说:“……不拖累……”“那便有劳了。”苍霁握住净霖的手,用力压了压,仿佛将一生重量都要托付给他,“哥哥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净霖怔怔,含糊地点头。苍霁牵着他的手躺回床上,拢被时问:“不过有一事我捉摸不透,须得你帮我。”净霖只得沿床坐了,闻言:“嗯?”苍霁眯着眼犯困,说:“这附近有石头精吗?”净霖顿时指尖一缩,像是在苍霁掌心搔了一下。他少见地脱口道:“没见过!”“诶。”苍霁抬手覆额,喃喃道,“不瞒你,昨夜我见只狐狸爬窗唤我,便觉得脑中一沉,记不得答没答话。只是我滚地后浑浑噩噩,似乎见得一只石头行走自如,头戴草冠来绕着我。我行走中渡,还没见过这样的石头精。”净霖说:“南边莲池未淹之前,梵坛有许多这般的石头,各个都头戴草冠,不稀奇的。”苍霁眸盯着他:“不是没见过吗?”净霖沉着地说:“扫过几眼,差点忘了。石头一点也不好玩,也不珍贵,我素来是不在意的。”净霖一说假话,小拇指便不自主地蜷缩,在苍霁掌心里毫不自知地搔来搔去,脸上一派正色冷漠,挠得苍霁心里跟猫蹭似的。“是吗。”苍霁指间微紧,“我倒还挺喜欢,觉得机灵可爱,与净霖你截然不同呢。”净霖心里蹦的都是石头,袖里还藏了一个,哪顾得着苍霁有没有握着他,只想把满心满脑的石头塞回去,说:“见多了便烦腻了,哥哥你多见几回就不稀奇了。”说罢不容苍霁继续,将被子掖到他脖子根,说:“你且休息,我去捉它!”苍霁拽着他,说:“我喜欢得很,若是捉住了,便给哥哥吧?”净霖一呆,苍霁已经松开手,欣慰地合目。“那我便等着了。”第80章 夜话苍霁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两日后净霖便向颐宁辞行,决意往南,不肯轻易放弃南线。颐宁面容清癯,他原是东边的守将,眼下调来西边解燃眉之急。此人地位超然,不居于君父八子之下,并且直属于九天君。他手握弹劾监管之权,九天门中无人不怕。颐宁听了净霖的辞行,只饮茶不语。待半晌之后,才说:“南线唯剩十三城,其中玄阳城镇压着大妖殊冉,你若执意往南,须在血海潮覆玄阳城前将其诛杀。否则封印一破,他必重出人世,祸害一方。”净霖说:“四城一线,设墙阻碍,又有九天门镇守,还能再挡数年。”颐宁却稍稍摇头,他说:“即便能挡几年,也不能解决根本。血海从四方灌涌而来,如不能尽快找到驱退血海的法子,中渡迟早沦于邪魔之手。”“东边已危急至此?”“若不是情势危急,君上何必将凤凰急调而去?如今内存饥患,外临血海,不论倾力向哪里,都会顾此失彼。”颐宁说道。两人一齐陷入沉默,他们从前关系不佳,无非是颐宁见不得净霖的孤高。然而如今中渡正值危急存亡之秋,颐宁连日辗转难眠,满腔热忱已凉了一半,思来想去,竟只能对净霖吐露一二。“君上圣心难测。近来越发捉摸不透,我所呈的抗南之策皆被驳回。门中子弟如今良莠不齐,赤胆忠心之辈皆被派遣守线,死了大半。我于西尽头回撤之时,所经荒城中随处可见为保百姓而以身殉职的弟子。”颐宁说到此处,忽然站起身,急躁地徘徊几步,说,“到底是为何?莫非是要弃卒保帅,将门中主力留于中地,到时与血海背水一战?”净霖见窗覆白霜,方觉出些许寒意。他说:“入海必死,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颐宁窗下一池残荷败落,含霜颓态,他举目而望,悲凉萧瑟之感油然而生。只是他到底不能与净霖把话说得太过,便徒劳地合了窗,说:“你此行珍重。”净霖会意,转身去了。霜露沾衣,苍霁小病初愈,闷着湿袍浑身不舒坦。他已经连日不曾入水现过形,故而此刻蹲在木桩之上,寻着蚂蚁撒气。蚂蚁倒罢了,只是他小指间还绕着一线,牵着一只石头小人,正闷头蹲在他对面戳蚂蚁。两只戳得蚂蚁巢塌城崩,四下散开。石头草冠湿润,满手的泥无处擦拭,只能抬头呆呆地请示苍霁。苍霁搭着手,晃了晃小指。石头便跳过蚂蚁,爬上苍霁的木桩。苍霁摸了遍胸口,没舍得用净霖的那条,而是拽出条不知压了多久的丝帕,也不知是谁给的,显得皱巴巴,上边还绣着双蝶穿花。他用这帕子给石头擦了手,见石头不住地扶草冠,索性把帕子折了几折,绕着石头的小脑袋,压着草冠系了个结。石头戴着帕巾,跟个小贼似的。苍霁没忍住,放声嘲笑。石头晃着头,见草冠确实不掉了,也不恼,反而挺喜欢。苍霁抬首见净霖牵马而立,便起身跳下木桩,说:“这便动身了吗?”净霖将一匹马给了他,说:“此刻疾策,傍晚时还能赶到青浦城。”说罢又瞥石头一眼,“精怪爱惹事,丢了吧。”“何必与小孩子见识?”苍霁上马,将石头塞进胸口,只露出脑袋。他说,“我盯着它,必不叫它胡闹。”净霖皱着眉与石头对视,片刻后翻身上马,似是对石头很不耐烦。“你怎么招惹他了?”苍霁笑,对着石头吹了吹,“抓稳了,我带你玩儿。”青浦城与玄阳城相距不远,但其间有三山阻拦,绕过去且须费些时候。净霖本沿马道而行,谁知夜间暴雨,竟然冲垮了道路,阻碍了一日。次日大雨不停,他们只得从山中翻越,直接去往玄阳城。山路蜿蜒,两人冒雨而行,迤逦向前。山间湿滑难行,这马到底不能生翼飞天,他们便只能下马暂寻个避雨处。净霖衣衫随时可干,苍霁却不能。他于山洞中拾柴打火,索性背着净霖褪掉了衣衫,赤膊晾着衣物。净霖与他临火而坐,苍霁半身健硕,竟然比净霖结实数倍,平日衣衫一遮,他又有意隐藏,故而不曾显露山水,如今赤坦坦地露出来,很是瞩目。火上烘着干粮,苍霁照应着火,说:“前几日见那东君,手持折扇,不着利器。不知他修的是什么?”“原先是修罗道。”净霖手指被火烘得温热,他说,“东君原身为血海邪魔,还是凶悍‘恶相’。他以红眼摄心泯神,凭借恶意杀佛食人。后来真佛垂坐南禅莲池边,颂以梵音七七四十九天,讲得口干舌燥,方使东君幡然悔悟,从此放下屠刀,由恶相之中悟得慈心,唤春苏灵便是他如今的道。”“原来如此。”苍霁似是笑了笑,又问,“黎嵘又是什么道?”“修罗道。”净霖翻着手,说,“黎嵘本性醇厚,沉稳不迫,是修罗道的不二人选。因他斩妖除魔,身处杀欲与好强双念之下,仍然能固守本性。”“我倒知道你。”苍霁说,“除魔剑道。”净霖眼眸微垂,双手在火光间略染阴影,他顿了许久,才说:“我本相为剑,生来便为除魔。”他神色寡淡,并不雀跃,也不低落。苍霁听得洞外大雨倾盆,将净霖的神色尽收眼底。他掰开烘得滚烫的馅饼,递给净霖一半,说:“你常年在外,不闻江湖事,故而不晓得。天下修道者无数,最传奇的莫过于你。似我这等没有天赋,不求上进的人,也对你的事迹耳熟能详。”净霖说:“耳听为虚,那皆不是我。”苍霁几口吃尽馅饼,说:“确实不像,但也有相似之处。这般吧,我早已将我的身世告知与你,不如眼下就由我再来说说我知道的你。如有不对之处,你便告诉我。这样一来,我知道的,就是真正的你了。”净霖咬着饼,点了点头。苍霁拭着手,撑着膝说:“听闻你十三岁拜于九天君座下,跪叩时天地间群松浪起,你便在那刹那间成就本相。过去是哪里人?山里的小妖怪么。”“不是妖怪。”净霖摊开手掌给他瞧,“不记得是哪里人,只是我一直流浪于中渡,无父无母。八岁时与狗争食,误入了南禅古寺,一步跌入莲池间,由禅师所救。十三岁时真佛掸我凡袍尘土,为我指路向北。我便沿着北一路走,最终上山到了九天门,遇见父亲。”苍霁捏住净霖的指尖,将他掌心拉到眼前,见其中隐约一朵莲花纹,若不是他给自己看,平日必觉察不到。苍霁端详片刻,突然翻掌握住,笑道:“掌心生莲,原来净霖曾经是个小和尚!遇见九天君以后呢?听闻你们兄弟分划成派,相斗激烈,很不成体统。只是我们净霖这般呆,倒不像那样的人。”净霖见苍霁光明正大,反而不好意思收回手,只是觉得掌心相触的地方滚烫一片。他说:“兄弟性格各异,难免如此。”“我欲与你坦诚相待。”苍霁攥着他的手,正经说,“何必再用这种话搪塞我?”净霖说:“不曾搪塞哥哥。”苍霁说:“他们叫你受过委屈吗?”净霖垂眸微眨,反问道:“什么叫做‘委屈’呢?父亲传我伦理与正道,许多事情,不伤及性命,便不能算是委屈。”苍霁一哂,只说:“九天君待你有养育之恩,只是他挑儿子的眼光时好时坏,与他这个人一般无二。”“我身入九天门,便是世间的一把剑。”净霖说,“磨剑数年,一切苦难不过历练而已。父亲虽有与我意见相左之时,却仍待我深恩厚重。”“可让他占了便宜。”苍霁似是玩笑,“若是早些知道,我便牵了那南边来的小和尚回家去,从此你我便是好兄弟,哪里还会缺上这几年的光阴?”净霖的小指又不自主地缩起来,但不是说了假话,而是他也道不明的感觉。苍霁觉着他指尖又搔在自己心尖,不由地握得更紧,背上几乎要出层汗,心道这小子果然是老子的劫数,日日都要惹得自己怦怦乱跳,心都被蹭成了一滩水,恨不能变作绕指柔,巴不得将他抄在怀里,转上几圈,听他张着口再说些话。苍霁翻过净霖的手掌,将自己的手掌与其并排,给净霖看。净霖定睛一瞧,见自己掌心莲花纹路浮现而出,颤瓣盈盈,滴答露水。又见苍霁掌心涟漪应声一绽,晃出水波,“扑通”跃出一条通体金红的小锦鲤,甩出星点水珠。锦鲤入水,游隐消失。再看两人手掌,又恢复如常,只是苍霁掌心多了条锦鲤印记。净霖举起苍霁的手掌,忽然一笑,说:“好生厉害,竟从那日的画神术中另寻蹊跷,做成了这等小境。”“以后你是莲池萏,我便也能做条莲池鱼。”苍霁见他眉间欢喜,这一笑好比冰雪消融,不仅烫得自己心头一热,连贪念也化成了无尽欲海,全部被囚困于这人的方寸掌心,使得苍霁几欲垂首,在这捏揉着自己心脏的掌心里烙上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