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
作者:三人木合      更新:2023-06-08 07:42      字数:1841
  明明不信的,明明不信的,却终究止不住的心旌神摇……暗自欢喜。而现在想来,他所有的欢喜荡漾都像是一个笑话。“他将你们一行人送上回天津的火车,就开始忙的日日不见人影,我回回上门十有八九都是吃闭门羹。我不知道他为何事而要忙碌至此,想要帮一帮他,他去只是摇头,不肯多说……”他忽然愣愣看了她,眸中似有思索,陈芃儿敏锐觉察到:“什么?”他挪开视线,摇摇头。“再后来,他接到陆子清的电话,又匆匆赶去了天津。”“等他终于回来上海,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十分憔悴,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我还在担心他的身子,却是一转眼,他便将我拱手送了出去……”心头眉间以及紧攥着胸口的手指,都隐隐在跳,她问:“为什么是张龙宣?”“又为什么是因为——陆子清?”“当时陆子清正遇上棘手的事,十分为难,非常人之力能解。而张龙宣是京城四少之一,其父是四省经略张廷方,位高权重——”他突然嗤嗤笑起来:“我倒不知道我竟还这么有用,也算是帮他解一回燃眉之急。也不枉我和他这一遭……”她眉心蹙起:“陆子清遇到什么事?”她还记得,曾看过的一篇小报上写过,在提及陆安与徐晨星绯闻时,说陆安持才傲物,不为权贵所曲,当年为党派指正不惜避走他乡……而这篇小报中所谓的“不为权贵所曲,为避党派之争”,有几分可信?她总觉得当初陆安远走云南,必有蹊跷,万不是“避党派之争”这样简单。他当时刚学成归国,才要入仕,正是国之栋梁,各方趋之若鹜的人才,而且以陆安的性子,也绝不会让自己贸然深入党派之争。所以,那报纸上说的,必然只是些小报记者的凭空推测之言。而真相,也许只有眼前这个男人才知道。她不会说其实自己心里隐隐有些直觉,却一直走在迷雾中,一定有什么,一定有什么!也许是这一切的开始。可是她无从寻找。肖寻之眨了眨眼睛,看着她,轻轻呼了一口气。“芃儿……”他摸了摸她的头发,很细致,很轻柔,就像韩林凉一样。“我以前总爱作弄你,跟你斗嘴,无非也是——”“想和你、和他……更亲近一些而已,更像一家人……”“是我苛求了。”他突然揽住了她细汀汀的肩头,抱了抱她。他低下来的脸擦过她的脸,皮肤碰到皮肤,很凉,却很温柔,就像韩林凉一样。“谢谢你,芃儿。”他在她耳边,对她轻声说。在阿水终于忍不住迈步冲上来之前,他放开她,转身钻入车内。心底那个口子,飒飒作响,久违的真相蠢蠢欲动,呼之欲出——她急奔两步,双手抓住车窗:“肖寻之,话还没有说完!”“林凉也许并不想让你知道。”他淡淡翘起唇角:“而我,不想忤逆他。”“对不起,芃儿。”“再见,芃儿。”第二十二章单恋第二十二章单恋陈芃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见到了周适也带来那位做出“双宫绸”的日本匠人双宫正一。双宫正一是个个头矮小、沉默寡言的人,年纪五十开外,气质中有一种日本匠人独有的严谨刻板。陈芃儿知道,日本向来是一个崇尚道的国家,各行各业做到极致都可入道,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内就大力推崇的“匠人精神”,使各行各业的匠人们的展现传统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富足的经济收入。就好比这次广昌花了大价钱请来的这位“高人”,他到底能为广昌带来多少新的契机与财富,陈芃儿虽然做出了决定,但她心里并没有底,直到她见到了双宫正一。得益于她在日留学的两年,日语十分流利,两个人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问题,在整整洽谈了一个下午后,双宫正一在起身告辞前,递给了陈芃儿一个锦盒。里面除了一块美轮美奂的“双宫绸”的样品,最重要的是还有这种布料的纺织工艺与染色技术的详尽介绍,特别是后期上色的烧毛与退浆,光温度的把握与压力的控制就十分繁琐,双宫将其中种种细节全部规规整整的誊写在一个册子上。可以说,这本册子,算得上是“双宫绸”的一本秘密“配方”了。日本匠人的敬业与认真,可见一斑。虽然双宫正一只承认自己是个“拿手艺吃饭的人”而已,但陈芃儿在与他会面后,心里却踏实下来。新布料的生产只要资金到位,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各方面都十分成熟,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焉或是人才——周适也的确是发现了好东西。自从韩林凉离世她担起广昌后为广昌做出的第一项决断,到底会成效如何,还需拭目以待。陈芃儿将“双宫绸”一事报备了老夫人,老夫人道:“做生意我不懂,这向来是男人家的事。但凉儿把广昌交给了你,是为了让你好好照看着点,别出什么差错,日后好交到襄夏手上。”